新四季網

為什麼有些父母那麼自私(為什麼無私的父母)

2023-04-20 14:26:10 2

上個網課也能偷偷順走爸媽12萬,熊孩子到底能有多氣人?

前段時間上海疫情期間,張先生11歲的兒子一直在家上網課。

按理說,老師不在身邊,要更加集中注意力學習才對。

可小張同學卻背著爸媽偷玩遊戲,還花了12萬購買遊戲裝備。

爸媽發現時,錢已經追不回來了。

對此,網友們紛紛說,要是自己的孩子,不痛打一頓簡直無法解氣。

然而,在人們感到憤懣的同時,另一則新聞則十分暖心。

父親節那天,河南鄭州一個10歲的小男孩送了爸爸一個最特殊的禮物。

他把攢了3年的零花錢悉數交出,對爸爸說一定要帶妹妹早點回家。

原來,妹妹得了白血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爸爸為此不到40歲就愁出了白髮。

男孩很想代替爸爸照顧妹妹,哪怕只是分擔萬分之一。

他將皺巴巴的紙幣和成堆的硬幣全部拿出,只為救妹妹。

雖然這點零花錢對治病而言只是杯水車薪,但它承載了哥哥救妹妹的所有希望。

兩個男孩差不多大,一個為滿足一己私慾偷花12萬,另一個卻懂得付出和體諒。

不禁讓人深思,我們到底該怎樣做,孩子才會懂父母、知感恩。

你越無私,孩子可能越利己

這世上有很多孩子,被父母全心愛著,卻依舊做出令人心寒的事情。

河南新密,10歲的小強為爭面子,想體驗在遊戲中出場時被眾人豔羨的感覺,他悄悄拿媽媽的手機給遊戲充錢,一充就是4萬。

而這4萬塊錢,是媽媽一袋一袋扛水泥,扛了4萬袋換來的!

在滿是泥灰的工地,每一包水泥不僅要卸、轉,還得裝車。

一袋水泥三四十斤,最後扛下來才區區1塊錢。

雖說媽媽是個女人,但她一點不比男人扛得少,反而為了趕進度而更加賣力。

可是,小強卻對媽媽的辛苦視而不見。

教育學家洪蘭說,過度餵養的愛,剝奪了孩子餵養他人的能力。

對父母來說,最痛心的莫過於一切為了孩子,孩子卻只想著滿足一己私慾。

這讓我想起電視劇《安家》中,老嚴夫婦的故事。

60多歲的老嚴夫婦為給兒子買房娶媳婦,堅持在上海經營早餐鋪多年。

他們天不亮就起,賣完才休息;住的是小雜間,吃喝也是最便宜的。

買房後滿心歡喜地以為能就此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卻不想兒子、兒媳連家門都不讓他們進。

攢了一輩子積蓄,最後卻落得無家可歸;一切都是為了兒子,不料站在兒子家門口時,父母卻連一口水都沒討到。

那句「養兒防老」,最終成為笑談。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

但遺憾的是,即使很多父母心裡贊同,行動上卻很難做到。

他們用無私的愛,包容著孩子的任性與驕橫。

最終導致有些人三十好幾,心理年齡卻依舊停在十幾歲。

本以為犧牲所有成全孩子就給了孩子最好的愛,卻不想最終把孩子養成了只知索取、不懂回報的白眼狼。

自私的巨嬰身上,藏著父母的溺愛

央視曾播過一個名叫《啃老兒子狀告父母》的紀錄片。

主人公叫匡正軒,29歲,未婚,事業無成,整天待在家裡,遊手好閒。

之所以登臺狀告父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才29歲,父母不應該不養他。

他希望國家明文規定,父母要養孩子一輩子,而不僅僅只是到18歲。

在場的嘉賓和觀眾都以為他家境殷實。

但事實卻是,匡父是建築工人,媽媽身患糖尿病,每個月都入不敷出。

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只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多年來,匡正軒當過搬運工,做過計件員,也在菜館端過盤子。

可沒有一樣工作能站穩腳跟,不是嫌錢太少,就是嫌活太累。

仗著自己沒能力,他心安理得地認為父母就該養他一輩子。

所以哪怕父親回家已勞累不堪,他也不會踏進廚房半步,只是等著吃現成的。

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因,匡正軒變成「巨嬰」,竟全是母親慣的。

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就連鄰居也說匡母為孩子包攬了一切。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

凡事過猶不及,愛也一樣,給得太滿,害孩子,也害自己。

還記得一部名為《巨嬰》的動畫曾火爆網絡。

視頻中,年輕的母親給兒子餵飯、穿衣,甚至為他剃鬍須。

多年後,母親老去,兒子卻依然是原來的樣子,要東西只管把手一伸。

最終,年邁的母親被逼無奈,給兒子掏出血淋淋的腎臟後,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武志紅曾在《圓桌派》中說:「溺愛是中國父母發明的最大謊言。」

巨嬰背後,往往都有個愛子無邊的家長。

他們依從孩子、放任孩子,永遠把孩子排在人生的第一位。

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付出的東西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除了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便再無所獲。

理想的孩子,都有這三顆「心」

家長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個體面感恩的孩子;家長最寒心的,莫過於付出一切,卻養出冷漠又無情的機器。

一個眼中有他人,心中有感情的孩子,一般都有這三顆「心」。

1. 同理心。

央視曾點名表揚過一個15歲的姑娘。

她叫熊嵐川,獨自出門散步時,看到消防員們滅火後汗流浹背的模樣,感到十分心疼。

於是飛跑進超市,給消防員一人買了一瓶水。

她雖然年紀不大,卻能換位思考,與他人共情,體會別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立場。

培養一個孩子的同理心,最重要的是父母帶孩子多走多看。

去菜市場,去田間地頭,去建築工地看一看。走過、看過、經歷過,孩子才有機會了解他人的付出和辛苦。

而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終將變成養分,孕育出同理心的種子。

2. 責任心。

哈佛大學學者曾在一項調查研究中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比1,犯罪率是1比10。

另有專家指出,家務勞動與孩子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玫瑾教授也說,想要孩子有責任心,要從分擔家務開始。

掃地、擇菜、洗碗......擁有對人對事負責的態度,孩子才懂得體諒和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以自我為中心。

同時,願意分擔家務,孩子才會有更強烈的歸屬感,也能更清楚地明白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職責。

而對於我們來說,孩子只有把家務事分擔好了,才能指望他分擔社會責任。

3. 感恩的心。

一個北京小夥的深夜自述,曾感動了千萬人 。

從小,他就總被媽媽揍,笤帚、拖鞋、蒼蠅拍,甚至臉盆,都曾被用作打人工具。

畢業後待業在家時,媽媽給他煮最難吃的飯,還說沒掙錢就沒選擇的權利,掙錢了才能想吃什麼吃什麼。

那段時間,他對媽媽心生恨意,不得不氣憤地找工作。

後來第一次領到工資,他想起了媽媽,淚眼婆娑地反省自己曾經的無知,並深情地向媽媽表達感謝。

教育專家盧勤說:「感恩需要練習。」

所以,家庭要注意營造感恩的氛圍,父母要做好示範的榜樣,也要讓孩子看見生活的苦,養成表達感恩的習慣。

畢竟,日常生活裡不經意的感謝,總能讓人心裡充滿暖意。

教育家洛克認為,孩子生下來只是一張白紙,最終能打造成什麼樣的畫作,完全取決於後天環境。

養一個懂得付出、知恩圖報的孩子,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

真正愛孩子,不是把他放進蜜罐裡,而是帶他感受萬事萬物,帶他體會苦盡甘來。

點個「贊」,願每個家庭都能養出懂父母、知感恩的孩子,願所有父母都能被溫柔以待。

作者:小青芒,富書專欄作者,文章首發公眾號:爸媽進化論,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