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詞牌名排名(造就了經典宋詞)
2023-04-20 05:02:17 2
詞牌名,是便於人們記憶和使用而起的一些名字,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隨著詞的興起,宋代越來越多的人熱愛上填詞,於是眾多經典之作湧現。
今天和大家分享常用且有意境的27個詞牌名以及對應的27首宋詞,希望大家喜歡。
1、一剪梅
又名"玉簟秋"、"一枝花"、"臘梅香"等。一剪梅即一支梅花,古時,身處異地的人們經常通過贈送一枝梅花來表達相思之情。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雨霖鈴
又名"雨淋鈴"、"雨淋鈴慢",原唐教坊曲,唐代以此曲表達背上幽怨。到宋代,送人借用它的名另做新聲,也多表達離情
《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3、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滿院春"、"醉木犀"、"廣寒枝"等等。調名原意是詠春秋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溪水。音節明快、易於上口,被婉約派和豪放派詞人常用。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4、水調歌頭
又名"元會曲"、"凱歌"、"花犯"等。源於隋煬帝所制的《水調》曲。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5、鵲橋仙
又名"憶人人"、"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源於古時人們對神話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時的詠唱。詞調開始於歐陽修,絕唱是秦觀的詞。
《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6、醉花陰
又名"醉春風"、"醉花去",原唐教坊曲,詞調名取於北宋毛滂詞中的"人在翠陰中……勸君對客杯須覆",本意是詠醉酒於花叢樹蔭下。此調多用於寫重陽節序,也有抒情、詠物等。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7、蘇幕遮
又名"古調歌"、"雲霧斂"、"鬢雲松"等。得名於歌舞者披在肩上的頭巾這種服飾。宋人多用此調書寫閒適情調或贈友人。
《蘇幕遮·懷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8、蝶戀花
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明月生南浦"、"魚水同歡"等等,名稱採用於前人的詩句。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是第一首改名之後的詞作。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9、如夢令
本名"憶仙姿",又名"宴桃源"、"無夢令"等。始創於唐莊宗李存勖詞,後因嫌本名不雅,所以改為"如夢令"。宋代詞人一般用以抒情,後也用來言志或寫景。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0、釵頭鳳
本名"擷芳詞",又名"折紅英"、"惜分釵"等。本名取自宋徽宗政和間宮中的擷芳園,後因詞中句子"可憐孤似釵頭鳳",被陸遊改名為"釵頭鳳"。
《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11、虞美人
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等,始見於敦煌曲子詞。"虞美人"名稱來源多種,一曰,虞美人即虞姬,項羽被圍垓下,悲歌慷慨,虞姬用該歌和之;一曰,草名,花有多種顏色的麗春花,傳說此花聽到該曲調就會花枝舞動。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2、點絳唇
又名"點櫻桃"、""、"沙頭雨"等,京劇中通稱為"點將",表宏大的場面。創調之作是馮延巳的詞。
《點絳唇·花信來時》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後,淚痕和酒,佔了雙羅袖。
13、臨江仙
又名"雁後歸"、""、"庭院深深"、"採蓮回"、""等等。本意是詠臨江的水仙女神。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14、眼兒媚
又名"秋波媚"、"小闌幹"、"東風寒"等,本意為詠美女流盼的目光,如南唐後主《菩薩蠻》詞:"眼兒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15、念奴嬌
又名"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等,源於唐天寶年間的歌妓念奴。元稹有詩云"春嬌滿眼",曲名取義於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6、踏莎行
又名"踏雪行"、"柳長春"、"惜餘春"等,本意是詠古代民間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動。詞名來自唐的詩句"眾草穿沙芳色齊,踏莎行草過春溪"。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17、菩薩蠻
又名"重疊金"、"花間意"、"花溪碧"、"晚雲烘日"等等,源自南疆曲調。詞牌名開始於唐代,唐五代流行,到宋代一直在使用,宋代有名詞人均有使用並傳世,可謂經久不衰。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18、定風波
又名"卷春空"、"醉瓊枝"、"定風流"等,始於五代歐陽炯,開始用來喻平定社會動亂,適應的題材較廣,或表現重大事件,或言志和酬贈,或寫閨情,或感慨人生等等。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9、聲聲慢
又名"人在樓上"、"寒松嘆"、"風求凰"等,始見於北宋詞。慢就是慢詞,從慢曲子而來,多用於寫愁苦憂思的題材。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0、卜算子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得名於"唐駱賓王詩好用數名"。其中,子是小曲的意思,所以,調名本意是詠佔卜測算的小曲。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1、西江月
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據說取名來自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官裡人"。詞牌最早見於《教坊記》,適合寫景、抒情、感懷、敘事等諸多題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22、長相思
又名"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等,出自《》:"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多用於抒寫離別相思之情。
《長相思·花似伊》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23、減字木蘭花
又名"減蘭"、"木蘭香"、"玉樓春"、"偷聲木蘭花"等,始創於宋人將《玉樓春》誤作《木蘭花》,且第1、3、5、7句各減少三字為四字句。此詞適合各種題材。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24、滿江紅
又名"上江虹"、"煙波玉"、"悵悵詞"等,三種來源,曰詠水草,有一種草,葉子有很多花青素,很多在一起就是一片紅色,因而得名;一曰詠江景,來自《憶江南》詞"日出江花紅勝火";一曰詠曲名,轉易曲名"上江虹"。
《滿江紅·寫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5、清平樂
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來源眾多,通用的是取自漢樂府的兩個樂調:"清樂"和"平樂"。初創時,多寫傷春惜別、男女戀情,詞風委婉,到了宋代,婉約派沿襲了,而豪放派卻做了大改變,感情基調開始轉為高亢,後來演變則更佳豐富。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6、水龍吟
又名"鼓笛慢"、"海天闊處"、"莊椿歲"、"豐年瑞"等,最早是古琴曲,以龍吟比喻笛聲或水聲,後從唐代建龍壇和龍堂祭祀求雨的的風俗文化中演變出詞名。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27、玉樓春
又名"呈縴手"、"春曉曲"、"惜春容"等,取名於詩句"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日晚"等,多用於寫花間情事、酬贈、寫景、詠物等等。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