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最優秀的詩句(詩詞中的壺中天地)
2023-04-20 02:22:45 3
"壺中天地"的故事源自《後漢書》,講一位老者,在鬧市裡,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沒人的時候,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葫蘆中,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就我們今人看來,這就是一個平行的世界,這個老者在兩個平行世界自由來往,兩個世界相互不幹涉。從此以後,詩人們也喜歡上了這樣一個平行世界,通過很多詩詞,向我們描述了他們想像中的平行世界。
1. 蘇軾,《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中,向我們描寫了他經歷過的一個典型的平行世界: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雲際。
煙村瀟灑,人閒一哄,漁樵早市。
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
但絲蓴玉藕,珠粳錦鯉,
相留戀,又經歲。
因念浮丘舊侶,慣瑤池、羽觴沈醉。
青鸞歌舞,銖衣搖曳,壺中天地。
飄墮人間,步虛聲斷,寒露風細。
抱素琴,獨向銀蟾影裡,此懷難寄。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雲際
現在的東坡先生,他住在一個連接長江的小溝東面,風景還是相當不錯的,一路是「楊柳堤」、「蘆葦岸」,一直到白雲邊。小小漁村,煙波瀰漫,只有早市比較熱鬧,但早市散得很早。雖然是無所事事,但蓴菜、白藕、珍米、錦鯉等食物,那也是讓人流連忘返。
想當年,那是在另外一個世界,和舊友痛飲如浮丘在瑤池般的生活,歌妓舞女穿著仙女般飄柔的衣衫,輕歌曼舞於仙境。那真是一個神仙般的「壺中天地」,也一樣讓人難以忘懷。
可以看到,蘇東坡先生游離在兩個平行的世界,一個安靜美好,風景如畫,有佳餚玉食;一個是瑤池仙境,瓊漿玉液,有輕歌曼舞。對於第一個世界,蘇東坡是「相留戀,又經歲」;對於第二個世界,蘇軾是「此懷難寄」。兩個平行世界,他每一個都難以割捨。
2. 元稹,《幽棲·野人自愛幽棲所》唐代詩人元稹一樣喜歡一個幽靜的世界,在那裡風景優美,可以放飛自我。他在《幽棲·野人自愛幽棲所》一詩中寫到:
野人自愛幽棲所,近對長松遠是山。
盡日望雲心不系,有時看月夜方閒。
壺中天地乾坤外,夢裡身名旦暮間。
遼海若思千歲鶴,且留城市會飛還。
野人自愛幽棲所,近對長松遠是山
這是一個幽靜的世界,近處是青松,遠處是青山;白頭看雲,心情飛揚;晚上望月,清閒自然。而那一個壺中的世界,那是燈紅酒綠,如同在做夢一般,但身名在旦夕間就會改變。我就像遼海的千歲鶴那樣,是會留戀城市那個壺中世界的,但最終還是會飛回我的幽靜世界。
無論如何,詩人還是更喜歡幽靜的世界多一些!
3. 劉秉忠,《永遇樂·山谷家風》元代詩人劉秉忠那是高人,在兩個平行世界來去自如。失意時,便隱居武安山中,一去數年;得意時,便是為官作宰,主持大型工程。他到底喜歡哪個世界,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在《永遇樂·山谷家風》中寫到:
山谷家風,蕭閒情味,只君能識。
會友論文,哦詩遣興,此樂誰消得。
壺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還明日。
似南華蝶夢醒來,秋雨數聲殘滴。
詩書有味,功名應小,
雲散碧空幽寂。
北海洪尊,南山佳氣,清賞今猶昔。
一天明月,幾行徵鷹,
樓上有人橫笛。
想醉中、八表神遊,不勞鳳翼。
山谷家風,蕭閒情味
他喜歡「山谷家風,蕭閒情味」,可以「會友論文,哦詩遣興」;而壺中天地,另一個平行世界,則是醉生夢死,「今日還明日」,最終還是「南華蝶夢」一場。
「詩書有味,功名應小」,縱然是「詩書有味」,縱然是「功名應小」,但詩人還是沒有否定功名,兩個世界,他都難以割捨。
4. 蘇軾,《壺中九華詩》更多的壺中世界,詩人們是在讚賞一個景觀,一個精妙絕倫的景觀,一個只有自己擁有,只有自己欣賞,無人打擾的情懷。宋代大文豪蘇軾就在《壺中九華詩》中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美好情懷:
清溪電轉失雲峰,夢裡猶驚翠掃空。
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
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明處處通。
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
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
溪流彎曲蛇形如同閃電,轉眼兩岸雲峰已消失在後面,我驚嘆山水如此秀美,連夢中也是如此驚嘆。別為南貶五嶺千嶂而發愁,盆景中有玲瓏剔透的九峰足盡奇觀,如懸掛的仙壺,這裡面別有洞天。石盆裡山石層疊多姿,隨著水勢的下落,美景層出,猶如明亮的小窗洞開八面。想到我蓄有仇池石兩丸,放入盆景總覺得尚太孤單,我欲用百金買這玲瓏剔透之石。
和醉生夢死的官場生活相比,這裡更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壺中天地,可以自己自在地欣賞美景,不受打擾,如在仙境一般。
5. 米友仁,《臨江仙·野外不堪無勝侶》更多的壺中世界,詩人們是在讚賞一個仙境,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那裡與世外桃源又有所不同,沒有避難的人們,只有仙境。宋代詩人米友仁在《臨江仙·野外不堪無勝侶》中為我們描寫了這樣的仙境:
野外不堪無勝侶,笑談安得君同。
四時景物一壺中。醉餘臨望處,
遠岫數重重。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曉風蕭爽韻疏鬆。娟娟明月上,
人在廣寒宮。
四時景物一壺中。醉餘臨望處,遠岫數重重
這裡四時的風景,就是仙境般的壺中天地一般。當你微醉的時候,眺望遠處,遠山清秀而重重;身邊,溪上的「新荷初出水」,含苞待放的荷花,半邊微紅,半邊白;傍晚的涼風,讓人神清氣爽,稀疏的松樹,韻味十足;抬頭仰望,娟娟明月,就如同人在廣寒宮一樣。
這樣的壺中天地,是一個夢寐以求的仙境!
6. 元好問,《南歌子·冬景》更多的壺中世界,也指醉酒的想像世界。酒能怡情,醉酒則忘了痛苦的現實生活,給人想像出一個世外桃源。元代詩人元好問在《南歌子·冬景》中寫到:
暖日烘晴晝,輕寒護曉霜。
小春庭院繞天香。
仙佩珊珊,來自五雲鄉。
庭下芝蘭秀,壺中日月長。
要看鬢綠與瞳方。
一笑人間,千歲飲淋浪。
小春庭院繞天香
冬日暖陽,輕寒曉霜。「庭院繞天香」、「庭下芝蘭秀」,在這種情況下,喝點小酒是再愜意不過。小酌小飲,正是「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在微醉的情形下,你什麼困難都可以忘,什麼美好都可以想,那當然是另外一個平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