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特色高速(生態高速公路讓遊客慢下來)
2023-05-15 13:31:28 3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
在彩雲之南,高速公路卻要「讓遊客慢下來」。
如果行進在剛通車不久的雲南華麗(華坪至麗江)高速永勝段,藍天白雲下的天然鹼水湖――程海不時躍入眼帘。
程海位於雲南金沙江紅河谷地區的崇山峻岭之中,那裡特殊的自然稟賦滿足螺旋藻天然生長所必須的苛刻條件。 螺旋藻是一種生長於35億年前的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是世界上已發現營養最全面、最豐富、最均衡的天然食物,目前程海的螺旋藻養殖已實現產業化。
華麗高速和不遠處的程海。
因此,程海湖的水質保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修建高速公路會不會對那裡的水質造成影響?
中建二局雲南分公司承建華麗高速公路永勝段時,在修建工程中共有10個棄土場,其中一個,就在程海湖上遊直線距離約3公裡的地方。
在前期勘探時,該項目部總工程師袁小昆發現,有一條小溪從棄土場邊經過,他察覺出隱患:如果直接堆放,暴雨季節棄土場的水會衝入小溪,將對程海造成汙染。
技術員們決定在小溪處設置擋土牆,在下遊50米處增加了攔砂壩,每次存放棄土,都有專門的督導員,監督施工人員採用階梯式分層次碾壓夯實的方法,把土壓實,並種上根系強大的松樹木和酸草,用植被減少水土流失。
今年1月,華麗高速永勝段通車,填補了雲南麗江和四川攀枝花兩地高速公路網東西布局的空白。
三清高速公路是雲南省「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其中曲靖段沿途涉及多個水源保護區及省市級森林保護區。
中建二局雲南分公司三清高速公路曲靖土建二標段項目指揮長何柯說,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界的襲擾,他們採用了「微創治療」施工方案。在樁基施工時放棄傳統衝擊鑽泥漿護壁施工工藝,改為旋挖成孔施工,在施工區開一個「微創口」,通過混凝土澆灌築樁基讓傷口復原;在橋面施工時設置涵管保證橋下水源的流通,施工完成後通過擴容、清淤、設置攔渣設施、植被綠化等措施保護了水源不受汙染……
雲南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建設公路沿線高品質綠化帶、景觀帶,讓遊客在綠色長廊、鮮花大道、景點式服務區感受「車在林中行,人在畫中遊」「兩側綠色關不住,駕車穿越萬重山」的快旅慢遊,是建設者們的目標。
昆曼國際大通道上的思小高速,途經雲南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中國首條穿過熱帶雨林的高速公路,設計之初,選線避開熱帶雨林保護區中心,只穿越邊緣的次生林帶;橋梁架在樹林之上,給樹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
公路從小勐養自然保護區邊緣次生林帶穿過,正好是野象的必經之地,為給野象讓道,橋梁高出山谷8米至15米,讓橋下經過的野象沒有壓抑感。這樣的方案,讓橋梁從最初設計的54座增加到352座,隧道由兩座增加到30座,工程投資從30億元增加到39.5億元。
在這條「生態之路」上,每一處休息區和觀景臺,都能讓人陶醉在熱帶雨林的迷人風景中。傣族公主帽形狀的隧道洞門、傣族民居特色的服務區建築,濃濃的傣族風情撲面而來。
連接著雲南大理和麗江兩個旅遊勝地的大麗高速公路,是中國白族、納西族的核心聚居區,沿線遍布歷史文化遺蹟和高山湖泊森林。為儘可能減少公路建設對滇西北生態環境和沿線居民的影響,最大限度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大理段選擇在洱海東岸山巒開建,保護海西的田園風光;工程建設中調整線路為古樹「讓路」,同時,沿線開設7個原生植物育苗基地,回移黃連木、合歡樹、柳樹等8萬多株。
「大麗高速公路的建設,運用了大量科學技術,首次運用的創新舉措就有12個。」雲南省交投集團大理管理處黨委副書記熊正邦說。大麗高速公路是雲南第一個有民族學者、人類學者參與的項目,開創了我國高速公路文化建設課題研究的先河。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