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建築專題點睛考點資料(2022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實務考前衝刺)
2023-05-15 11:06:53 1
各位備考2022年一級建造師的朋友大家好,今日開始陸續給大家推送2022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實務》考前衝刺案例分析的預測內容,這些內容來自於我們對歷年真題出題規律的研究和分析,結合考試大綱和新版考試用書,✅在原來推送的考神複習資料基礎上重新歸納整理而來,大家趕緊來記憶背誦吧,不要再到處找資料了,您沒多少複習備考的時間啦。
裝配式工程
一、施工準備
(1)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應結合:設計、生產、裝配一體化的原則,整體策劃、協同建築、結構、機電、裝飾裝修等專業要求,制定施工組織設計。
(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應制定專項方案,內容宜包括:工程概況、編制依據、進度計劃、施工場地布置、預製構件運輸與存放、安裝與連接施工、綠色施工、安全管理、質量管理、信息化管理、應急預案等。(預測2022案例簡答題,背寫)
二、預製構件生產、吊運與存放
1.生產要求
(1)生產單位宜建立質量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2)預製構件生產前應編制生產方案,包括:生產計劃、生產工藝、模具方案計劃、技術質量控制措施、成品存放、運輸和保護方案。
(3)預製構件生產宜建立首件驗收制度。
(4)預製構件和部品經檢查合格後,宜設置表面標識,出廠時,應出具質量證明文件。
2.吊裝、運輸要求
(1)吊裝要求
2)應採取保證起重設備的主鉤位置、吊具及構件重心在豎直方向上重合的措施;
3)吊索水平夾角不宜小於60°,不應小於45°;
4)起吊應採用慢起、穩升、緩放的操作方式,嚴禁吊裝構件長時間懸停在空中。
5)吊裝大型構件、薄壁構件和形狀複雜的構件時,應使用分配梁或分配桁類吊具,並臨時加固。
(2)運輸要求【2019-10、2018-13】
(3)存放要求
構件分類 | 運輸要求 | 存放要求 |
外牆板 (外裝飾面朝外) | 宜立式運輸(分靠放架立式和插放架直立式) 靠放架立式:構件與地面傾斜角度應大於80°,構件應對稱靠放,每層不大於2層 | 宜用專用支架 直立存放 |
梁、柱 | 宜水平(疊放≤3層) | 應平放 |
樓板、疊合板 陽臺板、空調板 | 宜水平(疊放≤6層) | 宜平放(疊放≤6層) |
三、預製構件安裝
1.一般要求
(1)混凝土預製構件吊裝就位後滿足下列要求:
構件內容 | 安裝後校核和調整內容 |
預製牆板、柱等豎向構件 | 安裝位置、安裝標高、垂直度 |
疊合構件、預製梁等水平構件 | 安裝位置、安裝標高 |
水平相鄰預製構件 | 平整度、高低差、拼縫尺寸 |
裝飾類構件 | 裝飾面完整性 |
臨時固定措施、臨時支撐系統 | 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整體穩固性 |
(2)預製構件與吊具的分離應在校準定位及臨時支撐安裝完成後進行。
(3)豎向預製構件安裝採取臨時支撐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預製構件的臨時支撐不宜少於兩道;
b)對預製柱、牆板構件的上部斜支撐,其支撐點距離板底的距離不宜小於構件高度的2/3,且不應小於構件高度的1/2。
(4)水平預製構件安裝採用臨時支撐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首層支撐架體的地基應平整堅實,宜採取硬化措施;
b)豎向連續支撐層數不宜少於2層且上下層支撐宜對準;
c)疊合板預製底板下部支撐宜選用定型獨立鋼支柱。
2.預製柱安裝要求★
(1)宜按照角柱、邊柱、中柱順序進行安裝,與現澆部分連接的柱宜先行安裝。【2021-17】
(2)預製柱的就位以軸線和外輪廓線為控制線,對於邊柱和角柱應以外輪廓線控制為準。
(3)就位前,應設置:柱底調平裝置,控制柱安裝標高。
(4)預製柱安裝就位後應在兩個方向設置可調節臨時固定支撐,並應進行垂直度、扭轉調整。
3.預製剪力牆板安裝要求
(1)與現澆部分連接的牆板宜先行吊裝。其他宜按照外牆先行吊裝的原則進行吊裝。
(2)就位前,應在牆板底部設置調平裝置。
(3)當採用灌漿套筒連接、漿錨搭接連接時,夾芯保溫外牆板應在保溫材料部位採用彈性密封材料進行封堵;牆板需要分倉灌漿的,採用坐漿料進行分倉;多層剪力牆採用坐漿材料時,應均勻鋪設,厚度不宜大於20mm。
(4)牆板以軸線和輪廓線為控制線,外牆應以軸線和輪廓線雙控制。
4.預製梁和疊合梁、板安裝要求
(1)安裝順序應遵循先主梁、後次梁,先低後高的原則。
(2)安裝前,應覆核柱鋼筋與梁鋼筋位置、尺寸,對梁鋼筋與柱鋼筋位置有衝突的,按設計單位確認的技術方案調整。
(3)安裝就位後應對:水平度、安裝位置、標高進行檢查。
(4)疊合板吊裝完成後,對板底接縫高差及寬度進行校核。
當疊合板底部接縫高差不滿足要求時,應將構件重新起吊,通過可調支託進行調節。
(5)臨時支撐應在後澆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方可拆除。
四、預製構件連接(P.127、P.406)
(1)預製構件鋼筋可採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鋼筋漿錨搭接連接、焊接、螺栓連接、鋼筋機械連接等連接方式。
(2)採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鋼筋漿描搭接連接的預製構件就位前,應檢查下列內容:
•套筒、預留孔的規格、位置、數量和深度; •被連接鋼筋的規格、數量、位置和長度。
(3)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鋼筋漿錨搭接連接接頭應按檢驗批劃分要求及時灌漿,灌灌漿作業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並符合下列規定:(參見P.406)
1)灌漿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於5℃,當連接部位養護溫度低於10℃時,應採取加熱保溫措施;⚠
2)灌漿操作全過程應有專職檢驗人員負責旁站監督並及時形成施工質量檢査記錄;
3)每次拌制的灌漿料拌合物應檢測流動性。
4)灌漿作業應釆用壓漿法從下口灌注(下口持續壓力30s),漿料從上口流出後應及時封堵,必要時可設分倉進行灌漿;⚠
5)灌漿料拌合物應在製備後30min內用完。
關聯知識點:1A432034 裝配式建築技術標準的有關規定
一、一般規定
(1)當國家現行標準對工程中的驗收項目未作具體規定時,應: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制定驗收要求。⚠
(2)同一廠家生產的同批材料、部品,用於同期施工⚠且屬於同一工程項目的多個單位工程,可合併進行進場驗收。
(3)部品部件應具有:產品標準、出廠檢驗合格證、質量保證書、使用說明書。
(5)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連接點及疊合構件澆築混凝土前,應進行隱蔽驗收包括的內容:
1)混凝土粗糙面的質量、鍵槽的尺寸、數量、位置;
(6)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驗收時,除應符合有關規定外,還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
1)工程設計文件、預製構件安裝施工圖和加工製作詳圖;(案例簡答題,背寫)
2)預製構件、主要材料和配件的質量證明文件、進場驗收記錄、抽樣復驗報告;
3)預製構件安裝施工記錄;
4)鋼筋套筒灌漿型式檢驗報告、工藝檢驗報告和施工檢驗記錄,漿錨搭接連接的施工檢驗記錄;
5)後澆混凝土部位的隱蔽工程檢查驗收文件;
6)後澆混凝土、灌漿料、坐漿材料強度檢測報告;
7)外牆防水施工質量檢驗記錄; 8)裝配式結構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文件;
9)裝配式工程的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 10)其他文件和記錄。
二、混凝土預製構件的主控項目要求★
(1)梁板類簡支受彎預製構件進場時應進行結構性能檢驗,並要求:(案例簡答題,背寫)
1)鋼筋混凝土構件和允許出現裂縫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應進行:承載力、撓度、裂縫寬度檢驗;
1)不允許出現裂縫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應進行:承載力、撓度、抗裂檢驗;
2)對大型構件及有可靠應用經驗的構件,可只進行:裂縫寬度、抗裂、撓度檢驗;
3)對使用數量較少的構件,當能提供可靠依據時,可不進行:結構性能檢驗;
4)對多個工程共同使用的同類型預製構件,結構性能檢驗可共同委託,其結果對多個工程共同有效。
(2)對於不可單獨使用的疊合板預製底板,可不進行:結構性能檢驗。對疊合梁構件是否進行結構性能檢驗、結構性能檢驗的方式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
(4)對以上規定中不做結構性能檢驗的預製構件,應採取下列措施:(⚠案例簡答題,背寫)
1)施工單位或監理單位代表應駐廠監督生產過程。
2)當無駐廠監督時,預製構件進場時應對其:⚠主要受力鋼筋數量、規格、間距、保護層厚度、混凝土強度等進行實體檢驗。
三、混凝土預製構件安裝與連接的主控項目要求【2018年三(4)】
(1)鋼筋採用套筒灌漿連接、漿錨搭接連接時,所有出口均應出漿。
(2)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及漿錨搭接連接的灌漿料強度應符合要求。每工作班應製作1組且每層不應少於3組40mm×40mm×160mm的長方體試件,標養28天後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3)預製構件底部接縫坐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應製作1組且每層不應少於3組邊長為70.7mm的立方體試件,標養28天後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4)外牆板接縫的防水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每1000m²外牆(含窗)面積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0m²時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一處,抽查部位應為相鄰兩層四塊牆板形成的水平和豎向十字接縫區域,面積不得少於10m²,進行現場淋水試驗。(2018已考)
四、外圍護系統質量檢查與驗收的要求(⚠P.406 案例簡單題,自己要去認真看看)
1 . 外圍護部品應完成下列隱蔽項目的現場驗收:
(1) 預埋件。
( 2 ) 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
( 3 ) 與主體結構之間的封堵構造節點。
( 4 ) 變形縫及牆面轉角處的構造節點。
( 5 ) 防雷裝置。
(6 ) 防火構造。
以上內容為2022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實務》考前衝刺之:事中質量管理二(裝配式工程)相關考點的預測內容,大家要花時間和精力記下來。有空的話抄寫幾遍吧,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