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八省經濟排名(走在前挑大梁加把勁)
2023-04-16 16:45:03 1
沿海八省經濟排名?來源:國際商報原標題: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沿海八省經濟排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沿海八省經濟排名
來源:國際商報
原標題:
東南沿海5省市:走在前挑大梁加把勁!
在經濟恢復的關鍵時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7日與東南沿海五大經濟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提出要求。
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擾動,雖然自5月以來已現明顯修復,但本次衝擊相比此前的衝擊程度較深。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東南沿海地區在穩經濟和財政增收上被寄予厚望。
李克強指出,東南沿海5省市要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發揮保障國家財力的主力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推動經濟運行儘快回歸正常軌道,努力穩增長穩財源。
充分釋放民營經濟活力
此次參加座談的5省市分別是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李克強表示,東南沿海5省市經濟體量佔全國1/3以上,財政收入佔比近四成,在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中貢獻近八成,有力支撐了國家財力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
政邦智庫研究員龍之朱表示,擁有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量及上繳比例,充分表明,在此番穩住經濟大盤過程中,東南沿海省市有著不可替代的「定海神針」作用。概括成一句話就是:走在前、挑大梁。這是東南沿海省市的使命,也是責任。「越是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發展乏力的不利局面,越是需要東南沿海省市加快發展,越是希望『底子厚』的地方率先突圍。」龍之朱說。
在座談會上,李克強說,1.6億多戶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的韌性所在,保住市場主體就能支撐穩就業、穩經濟大盤。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活力足,活就活在各類市場主體多。
其中,民營企業是東南沿海5省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東南沿海地區聚集了中國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一批民營企業家,蘇商、浙商、滬商、粵商都深受市場經濟的洗禮,企業創新創造的源泉更加充分湧流。
數據顯示,2021年,浙江民營經濟佔全省經濟總量比重達67%,江蘇佔57.3%,福建佔69.3%,廣東佔54.5%;上海民營經濟增加值已跨越1萬億元大關,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28.7%。阿里巴巴、滬江網、諾泰生物、喜馬拉雅等一批民營企業催生出一系列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當前國內三重壓力之下,各地政府應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多地為市場『鬆綁』,為企業家創造更大空間,進而充分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發揮民營企業家的能量,順勢而為、乘勢而進。」周漢民說。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在座談會上,李克強強調,當前經濟正在恢復,非常不易。但恢復的基礎不穩固,穩經濟還要付出艱苦努力。這既是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總體評判,也明確了未來的發力點和發力方向。
李克強表示,東南沿海地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要繼續敢闖敢試。沿海發達地區融入世界經濟更深,長三角、珠三角進出口佔全國的近60%,經濟競爭力強很大程度上是在國際市場打拼出來的。對外開放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
「要繼續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快提升港口等對外樞紐集疏運水平,穩外貿穩外資,通過高水平開放更好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這也有利於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世界和平與發展。」李克強說。
「面向未來,何以解憂?唯有改革,唯有開放。」周漢民說,要不畏浮雲遮望眼,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險所懼,頂住下行壓力,咬緊目標、攻堅克難、乘勢而上,盡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造成的損失搶回來。因此,要繼續穩外資穩外貿,同時堅持對外開放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
周漢民表示,經過兩個多月艱苦卓絕的奮戰,上海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整裝再出發,更要不斷推進對外開放。他建議,一是以自貿試驗區為抓手,制度型開放在更新的層次上向前推進。二是對標國際規則,營商環境要向更高水平不斷邁進。三是打造標誌性對外開放項目,要持續不斷、更大力度地宣傳上海,推介上海。(記者 白舒婕)
責任編輯:楊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