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人類什麼時候擁有自我意識(進化心理學告訴你)

2023-04-16 15:18:41 1

據說演員基努裡維斯在出演《黑客帝國The Matrix 》時,導演給他看3本書學習,其中一本是《道德動物》,作者羅伯特·賴特。(註:《黑客帝國》講述的是人們生活在一個精心打造的夢境幻象世界裡的故事,也被人稱作「達摩電影」)

作者在《道德動物》之後寫了《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書的另一個名字是《Why Buddhism is True》。

作者羅伯特·賴特是一個研究進化心理學的學者,他在這本書裡研究解釋人性本能(比如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怎麼進化形成並固化在人類的大腦裡。

作者也是佛教內觀正念冥想的練習者,他發現兩千多年來,佛教一直試圖揭示人們如何被無形地約束和控制,生活在一個不真實的幻境之中。

作者從一個現代人的視角,把佛學和科學/進化心理學聯繫起來,剝離宗教因素,把佛陀當成一位覺悟了的老師,嘗試解讀佛陀的思想學說。

如果你也好奇人性本能是如何內置在人們的出生基因裡,來看下面的內容吧。

先歸納一下本文主要內容:(沒時間看長文的朋友看這段就好了)

1人是進化的產物,「自然選擇」不關心人類的幸福,只關心基因的繁衍。

2「自然選擇」將「人的感覺」作為工具來引導人類做出對生存繁衍有利的行為。

3「感覺」不一定真實準確,人們不知道自己被「感覺」控制著,因為「自然選擇」的設計就是要人們不必思考就服從,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天生有「以我為中心」的視角。

4「以我為中心」的視角除了讓人看到一個不真實、扭曲的幻象世界,還帶來「貪嗔痴」和無盡的煩惱。

5如何擺脫這個受限的視角?作者分享了內觀正念冥想的體會和好處

01 「自然選擇」不關心人的幸福,只關心基因的繁衍。

在書的序言裡,萬維剛老師說得很好:

「人是進化的產物。說白了,人就是一種動物。

作為動物,我們本質上是在為我們的基因服務。基因想要被複製和傳播,我們就得好好求生存求發展,要覓食,要求偶,要為自己和後代的幸福不斷奮鬥。動物的日子就是這樣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

我們做這些事取得成功的時候就會感到快樂,這種快樂其實是基因設計出來的,可以說是大自然為了讓我們去這麼做而給我們的回報。」

也就是說,這種快樂的感覺,是自然進化在人類大腦中的設定,一代一代固化下來變成人性本能。

但是,正如「快樂」的名字,它會很「快」消失。

這也是「自然選擇」的「設計」,快感易於消退,然後帶來不滿足,人們才會追求更多快感。

畢竟,「自然選擇」並不「想要」我們快樂,它的目的只有一個:「想要」我們多產,將基因繁衍下去。

所以,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利於基因傳播的基因特性代代相傳,而不利的基因特性被逐漸淘汰消失。

「自然選擇」通過什麼來達到這個目的呢?答案是:設定大腦中的「感覺」

行為科學家認為「感覺」隱含著「自然選擇」對環境中事物的隱含判斷,人們的「感覺」是「自然選擇」的工具,用於引導人類做出有利於生存繁衍的決定或行為。

對於這些行為,「自然選擇」有3個基本設計原則:

1做這些行為可以帶來快感/成就感/滿足感,類似於獎勵回報,比如xin、愛、美食、打敗競爭對手、獲得社會地位、獲得財富等。

2快感只能短暫存在。這樣才能鼓勵多次發生,以便實現大量的基因傳遞到下一代。

3人們應該高估快感帶來的幸福感。在1和2之中,人們應更關注1快感,而不是2短暫。一旦得到快感,伴隨而來的可能是另一種不安的感覺,一種不滿足及更深的渴求。

於是在這樣的大腦設計下,人們本能地追求快感/成就感/滿足感等。

「感覺」讓人們自然無意識地就可以做到「趨利避害」,「好的感覺」使人們接近對其有利的事物,「壞的感覺」使人們躲避對其有害的。

「感覺」是人們一出生就自帶的,「感覺」的出現,替代了大部分思考,成為固化在基因裡的本能。它決定著我們的日常行為,比如,吃飯、做ai、和對手競爭、贏得他人尊重等。

從「自然選擇」的角度說這無疑是正確的,因為這可以極大節約人類為了生存而耗費的體力精力,是提高生存繁衍效率的好辦法。

02「感覺」不一定真實。

「感覺」出現的目的就是要將基因傳遞給下一代,如果實現這一目的需要人類陷入幻覺,比如「看見」並不存在的蛇(可以讓人們害怕並逃離不安全的地方),「自然選擇」會毫不猶豫地這麼做。

但是,在現代環境中,很多對我們的祖先有利的感覺,如今卻起到了反作用

比如,開車時的路怒症。

懲罰對自己不公或不敬的人,是深植於人類內心的一種欲望。

在祖先生活的社會裡,在小村莊裡,如果有人佔了你的便宜——偷了你的食物,偷了你的伴侶,或者只是看不起你——你就需要給他一點教訓。

畢竟,如果他認為欺負你之後沒有任何後果,就很可能會不停地這樣做。更糟糕的是,你所處社交圈的其他人會認為可以壓榨你,於是也開始欺負你。

在這樣一成不變的狹小社會環境中,對壓迫者表現出極度的憤怒,直面壓迫者,敢於反抗,對你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即使打輸了,甚至被揍得特別狠,你也傳遞出了對你不敬必有後果這一信息,長遠來看,這種信息會給你帶來好處。

但是,這種突然爆發的憤怒感覺,放在現代的高速路上會帶來怎樣的荒誕結果?

不會帶來任何益處,甚至會害死你!

「感覺」可以理解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在基因裡固化了的自動化算法,大多數「感覺」在我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為我們做選擇和判斷。

雖然我們有時可以意識到問題所在,但是很難掙脫出來。

03 人本質上是由「感覺」驅動,「理性」只是各種「感覺」的說服工具。

也許有人會說,人類可是有理性的啊。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人類的理性是「感覺的奴隸」,做決定的不是「理性」,而是基於「感覺」做出的決定。

以常見的購物決策為例。通過科學實驗可以觀察到,人們在做購買決定時,大腦中活躍的區域並不是負責理性的部分,而是負責感覺的伏隔核、腦島部位(控制快感的部位)。

實驗證明,大腦的權衡過程是通過不同的「感覺」互相競爭實現的。

有科學家們認為大腦是一個多元體,由至少七個模塊組成,包括求偶模塊、安全模塊等等,它們在大腦中組成了一個委員會。各個模塊都有自己的聲音,一個人做什麼由他大腦中各個模塊的競爭結果決定。

所謂「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種「感覺」的說服工具,人本質上是由「感覺」驅動的。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思考對行動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思考的起點和終點一直都是「感覺」。

「感覺」告訴我們應該想什麼,經過思考之後,「感覺」又告訴我們該做什麼。

人們的「自控力」經常被描述成「理性」凌駕於「感覺」之上。實際上,「自控力」的掙扎是兩種「感覺」之間的衝突。

前額葉被認為賦予我們「理性」,但是前額葉中嵌入的「理性」能力本身也受到「感覺」的控制。

「理性」的「自控力」並非抑制一種「感覺」,而是強化能夠抑制這種「感覺」的另外一種「感覺」。

兩類模塊並沒有更「理性」之說,只不過二者有不同的目標,在某個時間裡一種模塊比另一種模塊更強而已。

比如人們面對甜點,大腦中一個模塊主張多吃點(帶來快樂),另一個模塊主張少吃(為了健康)。

如果其中主張少吃的模塊競爭勝出,那麼我們以為自己有「自控力」,是「理性」的;反之我們以為自己「自控力」不足。

但實際上,有科學實驗證明,如果一個人剛看了一個「親人得病離世、家人悲痛欲絕」的電影,他大腦裡主張少吃(為了健康)的模塊大概率會勝出;

而度過了精疲力盡一天的打工人,他大腦裡主張多吃(為了快樂)的模塊大概率會勝出。

所以,少吃甜食並不是「自控力」和「理性」的問題,而是在不同情景或狀態下的某個「感覺」更強烈而已。

04 人們看世界時都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天生「以我為中心」的視角。

人類是無意識的評判者。

我們主觀、不自覺地給各種事物加上評判和標籤(正面或者負面的)。比如這個東西對我的生存有利嗎?對我求偶有利嗎?

而這些標籤並非那些事物的本性,只是我們的主觀「感覺」而已。

如果說「感覺」是「自然選擇」在我們大腦裡刻下的基因,我們生而為人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關鍵區別,也許在於我們可以審視「感覺」並發現有時候它並不真實可靠。

所有「感覺」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最初被「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讓人們不必思考就服從,所以它們會努力阻撓被客觀地審視或質疑

在這些阻撓裡,最重要也是隱藏最深的一點,也許是人們天生「以我為中心」的視角

這種「以我為中心」的視角,好像是人們自出生起就一直戴著的「無形的有色眼鏡」,我們透過這副眼鏡來看待所有其他的人和事物。

比如,我們在歷史上把地球看成宇宙的中心;把大部分動物看作人的食物;把人看成「我的家人朋友」和「其他人」。

如果把「以我為中心」的視角稍作擴展,人們在不同程度上,像哲學家斯賓諾莎說的:「每一個人都想讓別人按他的意向生活,贊成他所贊成的,反對他所反對的。」

在本文裡,更細微也更說明問題的是:人類對於不利於自己的、自己不喜歡的,都會產生「不好的感覺」

由於人們這種自帶但有缺陷的視角,「人們會看不見自己身外的事物,然後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解釋一切事物,不得不裁剪其他東西以適合自己的標準。——斯賓諾莎」

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解、誤讀就產生了。

我看到了你的行為,並不知道你的真實為人和意圖,但是根據我的經驗理解,我做出了對你行為的解讀。

這種解讀已經是人們的本能反應,想一想你對某個人的「第一印象」吧。

如果把這種失真的誤讀,從「個人—我」擴大到「部落群體—我們」,問題就更加明顯了。

部落關係會造成感知偏差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人們的一般感覺是:我/我們/朋友是好的,他/他們/敵人是(或可能是)壞的。

人們天生「以我為中心」有缺陷的失真視角,會造成並加劇「人與人」或者「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競爭或衝突。

作者指出:現代社會中,似乎越來越多不同群體的人因各自的身份定義與其他群體尖銳地對立起來。

看看不同宗教、種族、國家和意識形態之間的不和諧甚至公開的矛盾,作者認為這種部落主義是當今時代最大的問題。

為什麼大腦會這樣設計?讓人們自帶「以我為中心」的視角而不自知?

因為「自然選擇」設計大腦並非要人類準確地評判他人,而是要引導人類做有助於本人基因傳播的交流。

人類處於進化階段的狩獵—採集社會中,持續散播敵人的壞話確實會對他的社會地位產生可觀的影響,同時還可以警示他人不要與你做對。

值得慶幸的是,人類中還是有聰明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比如愛因斯坦、釋迦牟尼等。

愛因斯坦曾經說:如果想要深刻理解物理學,就要擺脫你的特定視角。這個思考引導他後來研究出了相對論。

釋迦牟尼據此悟出,「我執」是讓人們深陷輪迴得無明,因為默認「以我為中心」的視角,我們看到的人和事物是扭曲了的世界或者是虛假的現象(幻象)。

因為有「以我為中心」的視角,人們所有思考和行為的出發點和中心點就是「我」,即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於是,對待周遭的人和事物,我們的主觀判斷有兩大傾向:一個是「貪」,希望把好的東西佔為己有;另一個是「嗔」,希望遠離不好的東西。

因為「貪」和「嗔」,我們無法客觀看待世間萬物,這就形成了「痴」。

「貪嗔痴」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煩惱。

所以就像《佛陀的啟示》一書裡說的,「「自我」的概念是一種虛幻的、錯誤的信念, 是世間一切問題的源頭,世間一切的惡都可以追溯到這種錯誤的認識。」

只有擺脫這種視角,去除「自我」的執著,才能超越貪、嗔、痴,看到更客觀、更真實的世界。

05 如何擺脫「以我為中心」的視角,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作者推薦一個方法: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的作用是訓練人和自己各種「感覺」的剝離。可以在冥想中觀察隨時產生的各種「感覺」,而不被「感覺」所控制,不做「感覺」的奴隸。

正念冥想是一種了解人類大腦的好方法:坐下來,專注呼吸,然後觀察大腦的運轉。

幾乎每個冥想者都體驗過,此時大腦似乎處於某種默認模式:思緒流動、雜念紛飛,念頭拒絕停留在某個地方。

小結一下有4個特徵:

第1 念頭是關於過去和未來的,沒有現在當下的。第2 所有這些念頭都是關於「我」的。第3 這些念頭大多數都牽扯到其他人。

第4 所有這些念頭都落在某一個大腦模塊裡,比如吸引配偶、保住配偶、提升社會地位(可能意味著要貶損對手)、關愛親屬、經營友誼等各種模塊。

觀察感覺或審視念頭的意思是:告訴你自己,你並不是你的念頭想法或者感覺,你和它們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去評判它們,只是看著它們(出現或者消失)。

越少評價自己頭腦中的感覺,就越能清晰地看待它們,也就越少被誤導。這樣你就能較為客觀的看待它們,它們的活躍度和對你的影響力就會降低。

打個比方來說,你把自己的念頭或感覺看作是一列火車,它出現在大腦的意識裡,好像火車進站了,而你並沒有上車,只是在旁邊站臺上看著它。

然後慢慢地它開著,駛離車站,在大腦意識裡消失了,幾乎同時,又一列新的火車進站了(大腦裡出現了個新的想法或感覺)。

如果你突然意識到自己不知何時上了火車,也就是思緒開始不自覺遊蕩,就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上。

隨著能專注於呼吸的時間越來越長,雜念會越來越少,有一種從喋喋不休的大腦中解放的感覺,那是一種安寧,甚至深度的安寧。

作者所修習的正念冥想屬於「內觀派」(Vipassana)。

內觀禪修特別強調正念冥想,對現代人有很多好處,最初可以用於簡單的減緩壓力或焦慮、緩解憤怒或控制自我厭惡情緒等理療性的嘗試。

隨著練習和體會的加深,逐漸轉變成為某種哲學和精神追求:超越所有受限制的視角,不帶任何自私的偏見,可以實現對事物本質的洞察,以及對自由和幸福的深刻體會。

寫在最後:

人類的大腦好像是「自然選擇」設計的機器,對外界的刺激和輸入會產生反射性的自動化反應。

比如人們的所見、所聞、所嗅、人、新聞、視頻,這些輸入的信息激活人的「感覺」,不管這種「感覺」多麼細微,都會啟動想法和反應的列車。

所以控制這臺機器的關鍵就是被激活的「感覺」。

如果人以貪愛本能來處理這些「感覺」,自然、反射性地渴望快樂,自然、反射性地牴觸痛苦,那麼,你就在按照「自然選擇」的程序腳本行事,繼續被周圍的世界和「自然選擇」控制。

除非你開始注意到發生的一切,否則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下去。

但是,如果你能以正念審視這些「感覺」而不是簡單地自動化反應,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擺脫控制。

對個人來說,只有擺脫了控制,內心的自由與覺醒才會慢慢到來。

對世界來說,一切可能會變得更美好。

這也是作者寫本書的主要意義所在。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