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結果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體檢報告顯示竇性心律)
2023-04-17 02:16:04 1
體檢後經常會在檢查報告上看到「竇性心律」這四個字,很多人可能都會疑惑,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這正常嗎?
其實,正常心律就是竇性心律
人體正常的心跳,是由竇房結髮出指令來控制的,因此稱為竇性心律。
我們都知道,心臟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竇房結位於右心房的上部,就像是心臟的「司令部」,由它發號指令。
同時,「司令部」還有一些「聯絡員」,比如位於心房與心室之間的房室結,以及心房間傳導束、心室間傳導束,可以接收和傳遞竇房結髮出的指令,在很短的時間內激動整個心臟,讓心肌協同收縮。
通常來說,竇房結髮出指令的頻率在60-100次/分,所以相應的,我們的正常心率也應該在60-100次/分。
當「司令部」發出異常指令,或者「聯絡員」發生異常傳導,都可能導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在臨床中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根據心率的快慢,可以分為心動過速(>100次/分)、心動過緩(<60次/分);根據異常的部位,可以分為激動異常,或者傳導異常。
比如竇性心律可以發生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
心房可以發生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房性早搏;
心室可以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室性早搏;
房室結也可以出現房室結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等。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較常見的一是因為年老心臟功能退化,二是由於心臟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炎),三是神經調節異常(比如交感神經、迷走神經過度興奮)。
運動、睡眠、情緒變化、喝咖啡、飲酒等因素影響,也可能會導致心律失常。
另外,還可能由於遺傳性因素導致心律失常,如長QT間期症候群、短QT間期症候群,Brugada症候群等。
心律失常的發生其實非常普遍,而影響卻非常兩極分化。
輕度心律失常可以不治療
影響非常輕的,比如早搏(就是規律的心跳頻率中,突然出現一下不和諧地提前跳動),幾乎所有人一生中都會出現。
早搏大多是良性的,如果沒有帶來明顯不適,基本不用治療。
嚴重心律失常可致死
嚴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顫(心率達到250-600次/分,心臟無法搏出和流回血液,相當於心臟停跳),就可能導致猝死。
據統計,約有80%左右的心臟猝死,都是因為心律失常導致的,一旦發現嚴重心律失常必須積極治療。
所以,我們不能籠統地說心律失常是否危險、是否需要治療。具體採取哪種治療方式,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治療方式一:藥物治療
常用的調節心律失常的藥物有美託洛爾、比索洛爾、普羅帕酮、胺碘酮等。其中,胺碘酮是治療心律失常最好的「王牌」,但一般不到不得已的時候,不建議使用。
因為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會有比較明顯的副作用,特別是胺碘酮,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絕不能自己隨便使用。
需要使用藥物治療的心律失常,常見於症狀較重、時間較長,甚至引起了一些心臟的改變的情況,如以下兩種:
① 心臟疾病伴隨出現心律失常
比如有明顯器質性心臟病,比如心肌梗死、心衰、高血壓等病人,同時出現心律失常,這往往代表疾病加重,伴隨出現的心律失常還可能進一步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
因此,在控制本身疾病後,也可能需要繼續使用藥物調節心律失常症狀。
② 惡性心律失常手術後輔助治療
比如因室顫進行手術植入除顫器的病人,也可以同時使用藥物,來減少心律失常發作。
治療方式二:手術治療
① 射頻消融術
這是一種微創手術,治療成功率可達98%左右。只需幾個針眼,將導管插入產生心律失常的心肌組織部位,對其進行加熱,使其失去活性,手術後撤出導管即可。
② 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是把如同火柴盒大小的起搏器,埋入鎖骨附近的軟組織內,通過一個很細的導管連接到心臟,帶動心臟跳動,可以用於治療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
這種手術創傷也比較小,風險低,成功率高。
③ 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
這種轉復除顫器除了起搏功能,還可以放電,可以幫助惡性心律失常轉復心律,可以用於治療持續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點擊連結,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心律失常-醫學微視
參考資料:
醫學微視官網 - 楊新春 主任醫師《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