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新充電特效(小米首發200W有線充電)
2023-05-08 09:13:29 1
2014年,中國OPPO率先提出「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口號,搭載VOOC閃充技術的OPPO Find應運而生,自此智慧型手機電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閃充時代。
5月31日@小米手機官微宣布,小米 11 Pro 魔改版,打破兩項充電紀錄。
1、200W有線充電,8分鐘充滿;
2、120W無線充電,15分鐘充滿。
小米11 Pro魔改版內置一塊4000mAh電池,該產品的充電速度也讓有線充電進入了「十分鐘時代」。
小米將智慧型手機充電時長壓縮至個位數,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同樣也曾引起過韓媒的點評。
韓媒:不安全,有隱患據韓國Money Today網站報導,中國小米正在研發全球首款支持200W高速充電的智慧型手機MIX4,該產品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上市。如果這款產品實現商業化,將給智慧型手機充電形態帶來巨大變化。
該報導稱,小米正在研發200W的高速充電技術,但無論是機型還是上市時間都出現了錯誤的預判。
報導稱,中國手機廠商正在集中精力研發高速充電技術。小米在2019年已經推出小米在2019年推出了100W高速充電技術「Super Charge Turbo」。該技術能在17分鐘內將4000mAh的電池充滿。從當時小米公布的視頻來看,4000mAh電池充到50%電量只需要7分鐘。
而去年,小米推出充電速率為120W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在23分鐘內充滿4500mAh的電池。
目前小米正在研發200W充電技術,充滿相同容量的電池只需15分鐘。
雖然已經做了大膽預測,但還是沒有想到小米11 Pro魔改版在充電時長上竟然又縮短了近一半的時間。
如果僅是一篇客觀的報導,也許並不能引起國內網友們的注意,但在文章的最後它卻這樣寫道:
與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企業不同,三星、LG、蘋果等公司在提高充電速度方面持慎重態度。因為高速充電必然會導致發熱和產生氣體等安全問題。特別是如果電池過熱,有可能引發爆炸事故,因此必須十分小心。
話裡話外對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企業研發的高速充電充滿了不屑,為了突出自己的「安全」,甚至不惜拉上蘋果來做類比。
但最後一句話「特別是如果電池過熱,有可能引發爆炸事故,因此必須十分小心。」不得不讓人感嘆一下,他們確實有這方面的經驗。
韓媒扭曲事實,斷章取義的功底還真不是蓋的。
電磁爐事件如今中國的智慧型手機遍布全球,份額也在逐步上升中,但有一個市場卻始終無法展開,那就是韓國市場。在手機界,它被譽為「智慧型手機的孤島」,除了蘋果手機以外,其他品牌幾乎沒有立足之地。
一部分原因,韓國民眾大多以國產為榮、為主,既然有三星這個巨頭在,捨近求遠的事也就很難發生。
再一個就是韓媒的刻意報導,在某種程度上也誤導了消費者。
2016年8月24日,三星Note 7在韓國發生首起爆炸事件;
之後又接連發生數起爆炸起火事件,在9月2日,三星公告暫停了Note 7 在 10 個國家(無中國市場)的銷售,並開啟了 Note 7 首次全球召回換機計劃。
9月1日, Note 7 中國地區線上線下首銷照常進行。
在產品發生爆炸事件以後,三星並沒有第一時間在中國市場暫停銷售,也沒有在9月18日國行版「首爆」以後實行召回計劃。
相反在韓國本土卻出現了一篇名為:中國消費者電磁爐加熱三星Note 7,聲稱爆炸。
並在文章的最後寫道:三星電子宣布,正在討論對主張虛偽爆炸的2名中國消費者進行刑事起訴等法律應對。
同時在國內,三星一面要求中國員工向訂貨商下跪,處理訂貨危機;
一面搞起了輿論;
當時為三星搖旗吶喊的一色的大小V,言之鑿鑿的要求中國消費者保持理性。
甚至出現了,直接硬剛央視《今日說法》的大V存在,結果顯而易見的被打臉。
在之後,國行版的三星Note 7,如鞭炮般噼裡啪啦地炸了起來。
與其說三星不研發快充、閃充是考慮到安全隱患問題,其實更多的是有點「怕了」。電磁爐事件發生以後,國內掀起一股抵制潮,盤踞中國市場出貨量首位多年的三星,徹底消失在榜單裡。
異常慘烈的中國手機製造商一方面講三星在高速充電上面確實存在不小的顧慮,而另一方面技術上確實比之國內廠商略遜。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在韓國,手機充電可以容忍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充滿,但如果放在國內的某一個廠商身上。
大概率會被淘汰。
從「充電一晚上」到「充電8分鐘」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廠商已經把充電時間劃到一個重點來突破,也以此作為一個大賣點。
而就是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突破,一個不算太長的過程。
這個過程並不傳奇,也不精彩,更沒有韓媒所說的那麼不堪。有的只是國產廠商長時間的研發和投入,有的只是我們或者他們已經遺忘的那些倒在這場硬核之戰中失敗者......
寫在最後
在反駁韓媒的同時,國內廠商也應該敲響警鐘,繼續保持自我優勢,無折扣地加強安全性能方面的保障。
最後科普一下:
快充與閃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在使用非原裝充電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上面的電源適配器上的充電功率(W)。
無論是快充還是閃充都是採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即輸出功率與輸出電壓或是輸出電流成正比。雖然充電器上面標明的輸出功率有可能是相同的,但輸出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一個可能是高電壓低電流,另一個則可能是低電壓高電流。
在購買或者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然就會有損傷電池或者其他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END-
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