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著中觀音菩薩的本相(觀音菩薩是卓越的CCO)
2023-05-07 19:00:54
一
取經工程的緣起並不是唐僧忽然有了靈感要去西天取真經,而是如來的西經東傳計劃。
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中,在佛界內部慶典盂蘭盆會上,如來講完經,忽然就公布了這一計劃——
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瞻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向善。
這是如來首次在佛界內部公開傳經計劃,首先,他以全球視野做了一番市場分析,西牛賀洲已然實踐成功,東勝神洲沒有市場需求,北俱蘆洲不具備傳經基礎,下一個大市場就鎖定南瞻部洲了。
其次,如來也首度詳細公布了傳經計劃的內容:
「《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浩瀚的工程,如來希望全面接管當時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精神世界。
接著,如來作為佛界CEO提出了戰略指導方針,那就是要變傳經為取經,關於這點如來把自己的思考傳達給了佛界管理層。
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有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詢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
很多人讀《西遊記》時都會產生疑問,取經為什麼要步行?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經歷這麼多磨難才給經書?原因就在上面這段話裡了,送經上門沒人珍惜,必須歷經苦難來取才行。(而且最後一難裡,還被索賄,取經變買經,也是此理)
CEO交代完這些,瞟了一眼管理層的反應,淡淡地問了一句:「誰肯去走一遭來?」
這是一個龐大且艱難的計劃,南瞻部洲有沒有人願意來取經?有了意願的取經人能不能安全抵達西天?到了西天拿到經能不能順利回去?帶著經書回去後能不能傳遍南瞻部洲?無數個問題有待一一拆解。
事實上,如來已經暗中實施取經實驗多年,他自己失敗了,才公開了這項計劃。流沙河的妖怪沙悟淨跟觀音菩薩說:
「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可見此前就曾派出過不少取經人,甚至有九個是身懷異能法術的(骷髏不沉,足見不凡,只是還不夠厲害),但最遠也就到流沙河,離西天還遠著呢。
盂蘭盆會上,佛界CEO如來做了傳經計劃的簡報,公開選拔運營官,但如來並沒有講那些失敗了的取經實驗,也沒有跟大家一一分析怎麼才能實現這個龐大的計劃。事實上,如來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辦到這件事。(這裡特別質疑佛祖,不是比西方上帝還全知全能,無所不能的麼?整這檔子事幹嘛?是因為統治疆域所限,勢力無法滲透麼?)
觀音菩薩主動領了這個任務,如來的反應是——
「心中大喜道:『別個去也是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這個任務有且僅有佛界COO(營運長)觀音菩薩能辦成,這一點如來是知道的,佛界高管都知道,觀音菩薩自己也知道,只是她還沒想好具體怎麼去辦。
二
觀音菩薩名片上印的是「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高管,她在《西遊記》裡第一次出場就完美地解決了一個天庭的難題。
在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中,觀音菩薩帶著大徒弟惠岸行者應邀參加蟠桃會,發現那裡「荒荒涼涼,席面殘亂」,當時受邀參加宴會的大仙們都蒙了——「俱不就座,都在那裡亂紛紛講論」,大仙們遇到事情跟吃瓜群眾也沒什麼區別。
觀音菩薩是不願意參與八卦閒聊的,她(其實觀音菩薩在印度佛教原初是男性,傳入中國和其他國家時,都變成代表慈悲的女性化身)說:
「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
她知道有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閒聊沒有意義。
當時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後逃回花果山,玉帝派了李天王、哪吒三太子領十萬天兵去捉拿,打了一天還沒見回報。
觀音菩薩首先派大徒弟惠岸行者去打探軍情,還特別交代了一句:「如遇相敵,可就相助一功,務必的回實話。」在菩薩這兒,準確的情報工作很重要。
惠岸行者打不過孫悟空,因為菩薩交代在先,他沒誇大也沒隱瞞,說了實話:「弟子使鐵棍與他戰經五六十合,不能取勝,敗走回營。」當時菩薩的反應是「低頭思忖」。這是在幹什麼?是在根據惠岸的情報評估孫悟空的實力。
等到玉帝問「那路神兵助之」時,觀音菩薩基本上心中有數了,淡淡地說:「陛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
觀音菩薩舉薦的是玉帝外甥二郎神,從二郎神和孫悟空的交戰過程我們能看出觀音菩薩的評估是多麼準確,由此可見觀音菩薩精準的判斷力和強大的資料庫,首先對自己的徒弟惠岸的實力非常了解,其次對天庭眾神的戰鬥力也了如指掌。
隨後,觀音菩薩、太上老君、玉帝、王母在南天門觀戰,觀音菩薩幾句話引得太上老君出手相助,她說:
「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聖圍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決拿住他也。」
幾句話提醒了太上老君,天庭大事您老作為道祖還沒出力,倒是我這個外人又推薦人,又打算出力的。
最後引得太上老君用金剛琢偷襲了孫悟空,二郎神趁機把孫悟空拿下,實現了天庭對孫悟空的首次捉拿。
這一次危機的解決,處處閃現著觀音菩薩的智慧、果斷的行動步驟、精準的判斷能力,整回裡,觀音菩薩沒出過手,雲淡風輕說幾句,就把問題解決了。
高,實在是高!
三
然而取經工程的難度跟捉拿孫悟空不是一個量級的,它牽涉大量的人事細節,是智慧與執行力的雙重考驗。
如來對於取經計劃沒有具體的指示,跟很多領導一樣,他只看結果,對於取經工程的支持也只是給了一領袈裟、一根錫杖、三個緊箍兒,剩下的都只能靠觀音菩薩自己安排。
觀音菩薩做的第一件事是考察路線,她和徒弟惠岸把從西天到長安的路線走了一遍,在關鍵節點流沙河、福陵山、鷹愁澗、五行山都給取經人留了幫手,但觀音菩薩知道取經工程的關鍵在於頂層設計、人事安排和過程把控。
她把第一個臨時指揮部設在了大唐首都長安的一座土地廟,菩薩對土地神祇們說:
「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然後「把個土地趕在城隍廟裡暫住」。
原著用的「趕」字,時間緊任務重,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觀音菩薩做大事不拘小節,她要在大唐首都長安進行頂層設計,保密工作很重要,效率很重要。
總的來說,頂層設計有三項工作:第一,怎麼把傳經轉化為取經。第二,如何選擇取經人。第三,如何實現前兩項工作的效果最大化。
觀音菩薩在長安所做的策劃和執行應是可以寫進沃頓商學院教科書的。
觀音菩薩首先下手的對象是唐王李世民,她要讓取經變成唐王朝的國家工程,自上而下,這個難度是顯而易見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傳經變為取經,從我要給,變成你想要。
她採用的方式是像《盜夢空間》裡做的那樣,在李世民的意識裡植入「取經」的念頭。
觀音菩薩做了環環相扣的設計——
先設計了袁守城與涇河老龍王關於下雨的賭局,讓老龍王犯天條,由魏徵夢中斬龍王,血淋淋的龍頭從空中落下製造對李世民的驚嚇;
李世民受驚後病入膏肓,恍恍惚惚,她再聯合地府導演一場戲,讓李世民親眼看見自己建功立業背後積累的冤魂野鬼;
通過地府判官偷偷給李世民加二十年陽壽(確保取經工程時間充裕),又借判官之口告知李世民做水陸法會可以超度冤魂,保江山永固;
李世民還魂後,又製造一些輔助的奇蹟、巧合,鞏固他做水陸法會的念頭。
至此,「超度冤魂」這個概念深深植入了李世民的腦中。完成頂層設計第一步,跟《盜夢空間》裡的情節一樣,植入的念頭越簡單越容易生根。
四
貞觀十三年,水陸法會盛大舉辦。
通過「大唐好和尚」欄目選取了一千二百名高僧,分派上中下三堂,選了一個九月初三的黃道吉日開啟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法會。
主持水陸法會的壇主是佛界具有傳奇色彩的陳玄奘法師——自幼為僧的大學士陳光蕊之子陳江流,如來座下第二弟子金蟬子轉世,也是觀音菩薩選定的取經人。
如來並沒有指定誰作為取經人,在這個關鍵人事問題上,觀音菩薩有自己深遠的考慮。首先,取經人越有名越好,這對取經工程的影響力大有幫助;其次,取經人越有背景越好,這對取經工程的順利完成大有裨益。
玄奘法師是最佳人選,當然這裡邊有多少觀音菩薩的設計安排,就見仁見智了。
接下來又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安排——
觀音菩薩先變成個癩和尚在集市高價賣袈裟和錫杖吸引注意力;
高價的袈裟、錫杖不賣卻送給李世民,再由李世民轉贈玄奘法師,讓玄奘蒙恩情;
玄奘法師開壇講法,癩和尚指出小乘佛法不能超度亡魂,西天大乘佛法威力更猛;
癩和尚現出菩薩真相,留下簡帖建議取經;
玄奘法師受過恩惠只好自告奮勇去取經,李世民與他結為兄弟。
正是有了前面「超度冤魂」的念頭植入,李世民才對「能超亡者升天」的三藏真經興趣盎然,盛大的水陸法會剛開頭就暫停了,等取回真經再繼續,但觀音菩薩已經完成了她頂層設計的關鍵步驟。
如來的傳經計劃在她的精心設計與運作之下變成了大唐王朝皇帝親下旨意的取經工程,並且由唐王御弟、傳奇法師陳玄奘親自前往,有取經文牒、通行寶印、唐王信物,舉國上下送行。(幹得漂亮,這就是可貴的領導力與執行力。)
歷時十四年的取經工程自此開始。
五
取經工程實施後,長安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觀音菩薩的指揮部搬回了南海普陀落伽山。
在落伽山,她的主要工作是人事安排和遠程把控。
如來在宣布傳經計劃時,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緊箍圈,說:
「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明確指示了有三個編制供觀音菩薩使用。
這三個用人指標觀音菩薩需要認真考量,取經的成功與否與團隊的能力高低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人脈關係,
所以觀音菩薩把這三個指標都給了在天界任過職的三隻妖怪——原齊天大聖孫悟空、原天蓬元帥豬八戒、原捲簾大將沙悟淨。又以「腳力」這個極佳的理由擴充了一個編制給白龍馬。
除了明面上的取經團隊,觀音菩薩還安排了一支隊伍來暗中保護取經團隊,電視劇《西遊記》都不拍這支暗中團隊,但原著裡寫得清清楚楚,
「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一共三十九位神仙。
這支暗中團隊要保護唐僧的安全,監控記錄取經團隊的言行,隨時向觀音菩薩匯報。
四個貼身保鏢、三十九個神仙組成暗中保鏢兼情報網,一路上精心安排了天庭妖怪、佛派妖怪,保證一路有磨難,但又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
觀音菩薩在南海指揮部的工作量顯然不小。儘管如此,觀音菩薩還是多次蒞臨取經現場,因為有幾項重要工作她必須親自去做。
在「心猿歸正,六賊無蹤」一回,觀音菩薩親臨現場,設計給孫悟空套緊箍圈,抓關鍵成員管理;
在「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一回,觀音菩薩親自出場,考驗並警告團隊,抓團隊思想建設工作;
在黑風山,觀音菩薩變成蛇精幫助孫悟空降伏黑熊精;
在枯松澗向託塔天王借天罡刀幫助孫悟空對付紅孩兒。
《西遊記》裡觀音名號直接出現在回目上的就有十回,處處可見這位總設計師的用心經營,非如此,取經工程不可能完成。
六
這些大的方面安排妥當後,作為取經工程總設計師的觀音菩薩還不忘細節設計的錦上添花。
取經工程最終歷時十四年,共計五千零四十天,觀音菩薩讓取經團隊八天內回到東土再回來,湊足五千零四十八天,跟真經一藏總數五千零四十八卷數字對應上。
取經尾聲,觀音菩薩不忘仔細檢查取經路上暗中團隊提交的災難記錄本,發現總共記錄了八十難,提議佛門九九歸真,再加一難,湊個八十一的吉利數字。
當然,觀音菩薩也是有私心的,她並不是一個刻板的領導,她辦事靈活,馭人有術,
取經過程中,觀音菩薩只把如來給的三個緊箍圈中的一個用在取經團隊關鍵人物孫悟空身上,剩下兩個自己私藏了,給了自己收的守山大神黑熊精和貼身隨從紅孩兒;
取經一路,她藉機結交了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在通天河宣傳自己,在朱紫國假公濟私替領導出氣。
別看觀音菩薩跟孫悟空經常開玩笑,她對待屬下的套路一貫是先緊後松,從她收服紅孩兒這一段就可以看出——
騙紅孩兒坐在三十六把天罡刀刀尖上,然後讓惠岸用降魔杵「如築牆一般,築了千百餘下」,打得紅孩兒「穿通兩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開」,之後又用金箍圈套了紅孩兒頭頂、雙手雙腳,「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
正是有如此手段,取經工程才得以實現。
綜合來看,西遊取經,如來是監製,觀音是編劇兼導演,偶爾還客串,師徒5人馬是主演,各路仙佛妖怪都是配角,演繹了這個佛門總公司意圖佔領南贍部洲精神市場,由子公司主要骨幹一路篳路藍縷來總部學習並加以考驗,最後領回公司內部文件以便開展工作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觀音菩薩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是保障這次活動圓滿成功的關鍵。她的領導力與執行力在當今更是各大公司所渴求的。想問下樊登博士,不知能不能複製呢?[呲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