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心機(蘋果套路深)
2023-04-29 21:14:04 3
蘋果的接口與藉口。
文 | 華商韜略 劉柏鋮
2022年10月4日,歐盟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一項法案,從2024年底開始,要求所有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智能設備新機都使用USB Type-C的充電接口。
法案面前人人平等,但沒使用這個接口的智能設備製造商裡,最大一家,正是蘋果。
【接口之爭】
2021年9月,一項關於Type-C通用化的提案被提出,這個提案碰觸到蘋果的利益,一場口水戰瞬間爆發。
蘋果最先搬出來的理由是環保,公司宣稱:全球約10億臺蘋果產品都搭載了Lightning接口,一旦強迫採用Type-C,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浪費與汙染。
歐盟委員會的回擊有理有據,「這是為了減少電子垃圾和方便消費者做出的一次嘗試。」因為此舉每年將減少1.1萬噸的電子垃圾,並為歐洲地區的消費者每年節省2.5億歐元(約17.5億人民幣)。
蘋果的第二個理由,是自由市場經濟理論。政府的強制命令,將破壞多元的充電接口,幹擾市場,阻礙創新。
對這樣的理論制高點,歐盟委員會沒有回應。但在歐盟議會6月7日的一次會議上,馬爾他籍議員亞歷克斯·薩利巴突然高舉右手,手上一根白色Type-C充電線格外顯眼,他緊接著說:「今天,我們用這個來替代一堆充電器。」
簡單一句口號,徹底將受充電線繁雜困擾的消費者們拉向歐盟同一戰線,就連微博上的一項投票都顯示有90%的中國網民支持歐盟,蘋果的接口「保衛戰」大勢已去。
但在這場「接口之爭」中,歐盟在比賽的前90%時間,都一直處於劣勢。
2007年,Micro-USB接口(所謂的安卓接口)誕生。歐盟電信委員會接連找到諾基亞、摩託羅拉、三星、蘋果等知名手機廠商商談。
2009年,各大手機廠商均與歐盟達成一致,並商定2010年全歐盟範圍內統一使用標準化的Micro-USB接口。彼時各式各樣的手機充電器開始走向統一。
然而設計成上寬下窄的Micro-USB接口有很多缺陷,甚至一度出現了「手機屁股被插鬆了」這樣的低俗隱喻,因此雖然大量安卓機使用了Micro-USB接口,消費者卻對這個接口吐槽頗多。
2012年,iPhone5發布,同時出現的是如今蘋果手機統一使用的Lightning接口,這個不分正反,可以盲插的接口設計瞬間引爆市場。
當時,歐盟的Micro-USB接口統一協議,更像是一種君子協定。即便蘋果成心不遵守,歐盟也無法懲罰蘋果。更何況,Lightning在設計上碾壓Micro-USB接口,在耐用性和傳輸速度上更是優勢明顯。有消費者的支持,蘋果贏得了市場,也贏得了人心。
不過,可能是蘋果自己也覺得這樣的做法太打歐盟的臉,所以特意在售賣iPhone5時,附贈了一個Micro-USB轉Lightning的轉接頭,算是和歐盟維持了一個表面和諧。
▲Micro-USB轉換器售價145元人民幣
2014年,Type-C問世,轉折點來了。
相比Lightning接口,Type-C同樣不分正反能夠盲插,而且還能夠提供更快的充電速度和傳輸速度,再加上接口中的設備相互識別晶片,使得同一個Type-C接口既能輸出也能輸入——比Lightning接口更強悍。
▲Lightning和Type-C對比
Type-C在手,歐盟終於拿到一個強有力的武器,除蘋果外的各大手機廠商也迅速跟進,相繼換上了Type-C接口,並據此將手機充電速度提升,徹底把蘋果手機的充電速度遠遠甩在身後。
安卓飛速提升的充電速度,自然引來蘋果用戶對蘋果的不滿,蘋果也因此逐漸失去消費者對接口的芳心。
鑑於Type-C接口強大的優勢,全球各地對統一充電接口的態度,一下子積極了起來。
在國內,網易CEO丁磊在2022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了「統一充電接口」的提案,並得到工信部的積極回復。與此同時,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在內的多家公司還成立了「廣東省快充行業協會」。
2022年6月,美國參議院和丁磊同志想到了一起,向美國商務部提出了相同的訴求,並提出制定統一接口的「全面戰略」。
就連蘋果自己也不得不承認Type-C的優勢,在2020年的iPad Air4發布會上,直接將Type-C做為其中一個賣點,「我們為iPad Air帶來了一個眾所期待的功能『USB Type-C』,它可以將數據傳輸速度提高到每秒5千兆位,比上一代Air的傳輸速度快了十倍。」
然而即便如此,蘋果手機仍然堅持反對統一接口,雖然環保是他們的理由之一,但恐怕高達百億的授權營收,才是他們真正放不下的。
【利益之爭】
如今的充電接口有兩大體系。
一個是蘋果的MFi體系。如果那些希望與蘋果手機配套的生產廠商想要生產Lightning接口,那麼就需要向蘋果指定的經銷商安富利採購晶片。根據多方消息顯示,每個晶片的進價約2至4美元(大約15至28元人民幣),考慮到小米的Type-C充電線售價僅19.9元人民幣,單是晶片的成本,已經超過數據線本身。
另一個則是美國的USB標準化組織USB-IF。如果生產廠商想要生產Type-C接口,那麼僅需要向USB-IF上交4000美元會員年費。
顯然,相比Lightning接口,生產Type-C的成本簡直如同九牛一毛,而高昂成本的背後,則是坐收利潤的蘋果公司。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蘋果通過MFi授權,每年帶來的利潤可能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同時為了維護住這百億元的利潤,蘋果還在授權的晶片中加入識別程序,一旦有廠商繞過MFi體系生產便宜的Lightning線賣給消費者,那麼蘋果手機將會停止充電,並顯示「配件不適配」,消費者只能多次嘗試,能否充電完全靠命。
這一招,使得大量第三方廠商不得不和蘋果合作,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僅有60多家MFi認證的廠商,到了2016年,已經有900多家廠商,其中700家來自中國。
這還僅僅是蘋果進行MFi授權獲得的利潤,如果再加上配件售賣,利潤只會更高。不過蘋果從未公布過相關的營收情況,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第三方生產廠商,很難精確估算出蘋果究竟獲得了怎樣的營收,但從整個市場規模上看,Lightning接口帶來的利益不容小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蘋果最暢銷的產品就是各種接口轉換器。
根據2018年8月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銷量前十的產品中有6款是轉換器,其中5款與Lightning相關。而這些配件的毛利一度高達90%,遠遠超過蘋果40%的平均產品利潤,更超過公司26%上下的淨利率。
在電子產業內曾經有個規律,跟著蘋果隨便喝點湯,最後都能攢出一身脂肪。
2020年,蘋果首次將USB-Lightning線換為Type-C-Lightning線,國內的安克創新(SZ.300866)抓住機遇,成為全球首家獲得這款數據線MFi認證的廠商,產品一度被放在蘋果官網上售賣。
憑藉低廉的售價,以及與蘋果的良好關係,安克創新在北美地區的iPhone數據線、充電頭銷量僅次於蘋果,並成功使得公司市值飆升至巔峰的600億元人民幣。
根據安克創新財報顯示,2021年該公司在北美地區共實現63.41億元人民幣的收入,旗下充電業務貢獻了44%的營收佔比,其中大部分都是經蘋果Mfi授權的相關產品。僅靠蘋果相關產品這一項業務,安可創新就獲得了大約20億元人民幣的營收。
這還僅僅是一家三方公司,蘋果Lightning接口背後的利益可見一斑。
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很難說蘋果反對「統一接口」的環保理由,有多少是藉口,有多少是真情實意。
【套路重重】
2016年9月8日,在iPhone7發布會的視頻片頭,著名主持人詹姆斯·柯登開著車,對著坐在一旁的蘋果CEO蒂姆·庫克說:「你每天都在改變著Apple。」
詹姆斯·柯登的話相當中肯,蒂姆·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引領了手機行業的發展,每一個創新都能贏得消費者的一片讚揚。
但詹姆斯·柯登大概還是沒能想到,那一天,蘋果的一個小變動,為整個手機行業帶來了新的營收產業。
在發布會上,宣講者突然宣布iPhone7的設計取消了耳機接口,同時給出了以下幾點理由。
「它已經存在太長時間了,大家也知道這項技術是一百年前發明的。」「推動技術,進行變革的膽識。」「節省手機空間,使手機更薄。」
大多數人在看完發布會後大肆嘲諷——用戶使用舊版有線耳機,需加轉接頭;使用Lightning接口耳機,則會在充電的同時無法使用耳機,大家都認為取消耳機接口,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顯然,當時的各大手機廠商也都一臉懵,早在2014年OPPO就曾嘗試取消耳機接口,但反饋卻並不是很好,因此各大手機廠商並沒有第一時間跟上蘋果取消耳機接口的步伐。
消費者和手機廠商們安卓手機廠商們沒能儘早體會到其中的奧妙,iPhone7發布會上緊跟在「取消耳機接口」後面,是圖窮匕見的一句話——「歡迎Apple的新產品,AirPods」。
等到2018年,小米、華為等取消耳機接口的時候,蘋果的AirPods卻已一騎絕塵,帶動了整個無線耳機產業的發展,2018年至2020年,蘋果無線耳機的銷量分別約為3500萬部、6000萬部和1.5億部,成為蘋果旗下新的盈利增長點。
根據2022年第二季度的數據顯示,在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中,蘋果以27.8%的市場份額穩佔第一,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三星、小米分別僅佔9.3%和5.3%的份額。
而小米能獲得5.3%的市場份額,還要得益於其幾百元的廉價售價,要知道,AirPods的售價均為千元以上。
2020年10月,在iPhone12的新品發布會上,蘋果公司再度做減法,取消了標配的充電器和耳機,理由仍是一貫的「一切為了環保」。
這一行為再度引來消費者的群嘲,但與消費者不同,安卓廠商們這次已經明白過來,這其中另有門道。
隨後,三星、小米和魅族快速跟上步伐,但不同的是小米推出了標配快充充電器和不標配快充充電器的兩個版本,售價相同。
安卓廠商還是低估了蘋果。隨著蘋果充電頭取消,iPhone12附贈的充電線竟然也被更換,由曾經的USB-Lightning線變成Type-C-Lightning線,顯然,消費者手中曾經可以插USB插口的充電頭徹底要被扔進垃圾桶,只能去購買蘋果新推出的可以插Type-C的充電頭。
也正是這一改變,造就了安克創新這一類公司的崛起。
但如果僅是為充電頭帶貨,或許還是低估了蘋果的套路,2020年10月,與iPhone12一起發布的,還有一款售價329元的無線快充MagSafe。
這款329元的MagSafe,其實只是個閹割版,要想能為iPhone和Apple Watch同時充電,還必須購買1049元的MagSafe。
這並不算結束,為了實現無線快充的功能,iPhone12背部有一個充電磁鐵,但這個充電磁鐵有個問題——很容易讓一些卡消磁。
隨後,iPhone 12營銷副總裁在採訪中表示,要解決消磁這一問題,你可以選擇蘋果做了屏蔽處理的吸附皮革卡包。
▲iPhone專用MagSafe皮革卡包
這個皮革卡包也是要錢的:售價479元。
這些爭議頗多的「創新」,不論消費者反饋如何,卻總是能引起大量安卓廠商的追隨。
這背後是蘋果早年間就塑造出來的定義行業標準的能力。
2007年,彼時的人們一談到手機,還是「能夠砸核桃的」諾基亞,整個手機行業都在更堅固的道路上內卷。
2007年1月9日,蘋果發布了改變世界的初代iPhone,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人們往往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抱有最大的尊敬和容忍度。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如今的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都是在初代iPhone的基礎上誕生的。
2011年10月4日發布的iPhone4s,更是為消費者帶來可以實現數據無線同步的iCould、人工智慧語音助理Siri,以及導致數位相機銷量銳減的800萬像素攝像頭。
這些創新再次讓蘋果公司得到「改變世界」的評價,iPhone4s也被譽為「經典之作」。
每一次創新,蘋果總會遭遇大量的吐槽和抨擊,但蘋果的態度卻很佛系——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反正消費者最終都會用錢投票。
花了錢的消費者,因此慢慢產生一種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式的共識——蘋果一定是對的。
就連各大手機廠商也產生同樣的共識,耳機接口、充電器,iPhone的齊劉海在遭到大量吐槽後,安卓廠商的設計師們又紛紛選擇了「拿來主義」。
如今看來,在經歷了取消充電器的事件後,消費者對蘋果的容忍度似乎正在降低,甚至產生了「最會PUA消費者的手機」這樣的言論。
2022年9月8日,iPhone14發布。當晚,iPhone14刷屏各大熱搜榜,但在果粉對「靈動島」的一片稱讚聲之外,還有許多質疑的聲音,比如前手機行業從業者羅永浩就發了條朋友圈,認為蘋果的硬體設計和安卓陣營差距巨大。
而經過第一批iPhone14用戶的體驗後,普遍認為大部分第三方軟體與靈動島的互動體驗比較糟糕,還有更多軟體根本沒有適配靈動島。
「靈動島」的評價竟然開始慢慢反轉,知乎搜索「iPhone14靈動島」,前幾條問答均為對靈動島的吐槽,其中一個問題甚至是詢問「靈動島可以關閉嗎?」
蘋果前任CEO賈伯斯的女兒更是直言;「iPhone14沒有新創意,簡直就是iphone13換了個馬甲又上了。」
在靈動島的評價反轉之中,消費者對蘋果的不滿逐漸展現,充電速度的問題也被提及。
蘋果在種種事情上的表現,已經開始降低消費者對他們的容忍度。
回看現在歐盟與蘋果的「接口之爭」,雖然歐盟態度已經非常強硬,蘋果的選擇已經不多。但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你看到一臺沒有充電接口的蘋果手機,也無須太過驚訝。
畢竟按照蘋果的一貫思路——如果有人覺得接口有問題,那麼索性把它取消,同樣不算違反歐盟新規。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