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白條整改是真的麼(京東白條變白條卡)
2023-04-29 19:48:19 1
2022新的一年,打開京東APP發現「京東白條」進行了升級。這並非是個偶然事件,也不是一場「心血來潮」。
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2021年年底,花唄也進行了相關的分離和升級工作。
2021年4月,監管約談13家網際網路平臺,這13家平臺開始進行整改。隨著「花唄」和「白條」的「升級」,這13家平臺的整改工作已經到了「深水區」。
2021年12月,銀保監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信用卡業務指南),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信用卡指南」的徵求意見稿,規範了信用卡的使用和整個信用卡市場的規則,並且解決了歷史遺留的問題。
2021年12月,央行發布了《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金融產品網絡營銷辦法)。其中的條款也對像「花唄」、「白條」這類的業務作出了規定。
在此監管政策和背景下,京東白條升級為白卡的意義變得耐人尋味,也並非是簡單的品牌升級。未來這類業務是否還會面臨監管?「白條」變「白卡」的內在邏輯又是什麼?
「白條」升級「白卡」,從助貸到聯合信用卡打開「京東白條」發現,已經出現了相關的升級頁面。
明顯發現「白條卡」的屬性是「信用卡」。
在標註的藍色框裡可以看出,有廣發銀行信用卡和京東的logo並列,在相關協議和說明中發現,「白條卡」的屬性是廣發銀行和京東聯合發布的聯名信用卡。
不僅如此,也給出了「京東白條」的屬性。
京東白條的屬性為:助貸。因為在描述中很明顯的發現,京東白條合作的貸款機構為您提供貸款。
那麼「白條」作為助貸,都對接了哪些機構?
上述圖片所展示的等銀行或金融機構。
繼續往下看發現,「京東白條卡」和之前的「京東白條」完全就是兩個產品。白條是助貸,白條卡是「聯名信用卡」。
上述圖片展示的就比較清晰了,就是如果你激活了「白條卡」,後續京東白條的交易都是用「白條卡」進行結算。
但是,如果當下你的「京東白條」還沒有完全還完,「京東白條」還會繼續提供服務。這一點請注意,不是你開了「白條卡」,「京東白條」就不用還款了,沒有還完「京東白條」,還得繼續還款。同時擁有了白條和信用卡兩個帳戶。
點擊升級後就進入到了申請頁面,顯示的是申請廣發京東聯名卡的頁面。
等於我申請了一張信用卡。
那麼問題來了,未來廣發銀行信用卡會不會取代京東白條的助貸業務?這一點值得深思,我們不妨從開篇所提到的政策中去尋找答案。
嵌套式的金融銷售未來將不會存在,「燈下黑」的問題得以解決根據《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的第十五條規定:
【嵌套銷售】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提供營銷服務,不得在支付頁面中將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作為支付選項,以默認開通、一鍵開通等方式銷售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說的已經非常明顯了,從貸款產品的角度來講,就差直接點名「花唄」、「白條」了。利用自身電商消費場景的優勢,對消費者進行誘導借貸,過度分期的行為,早在2020年監管就倡導「理性借貸、合理消費」。並且,這種類型的業務模式,更像是「類信用卡」模式。但是,此前是游離在監管之外。
花唄、白條背後的主體有小貸、網絡小貸、消費金融牌照。但是這些牌照只是屬性,並非業務形式。這類產品的業務形式有的依託於線上消費分期,有的是完全意義上的「泛場景」,說白了什麼都可以幹,哪兒都能用。小到線上分期支付幾塊錢的商品,大到線下各種消費環境,美容、美發、健身等。並且,實質內容是「助貸」。
雖然屬性被「牌照」所監管,不管是小貸還是消費金融都接受金融監管,但是業務形式一直沒有被納入監管,這就形成了「燈下黑」。
所以,此次的京東白條升級,並非是升級,而是整改。將原有的「白條」助貸業務變成「信用卡業務」以此來符合「信用卡業務」的監管規則。這樣,不管是屬性,還是形式都納入了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代表著監管對於網際網路平臺的整治,已經到了核心業務環節。從京東金融上來看,核心業務依然是「京東白條」,雖然京東資管理財類業務也頗具規模,但是在借貸業務中,主力依然是白條。
京東白條卡業務已經開始顯現,但還需一個過程,那麼未來就要看「史上最嚴信用卡使用指南」會對信用卡業務帶來哪些影響。
最嚴信用卡指南會帶來什麼影響直接看政策的要點
【額度與期限】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審慎設置信用卡分期透支金額和期限,明確分期業務最低起始金額和最高金額上限。分期業務期限不得超過5年。客戶確需對預借現金業務申請分期還款的,額度不得超過人民幣5萬元或者等值可自由兌換貨幣,期限不得超過2年。明確分期金額最高上限和最低點,分期業務不得超過5年,預借現金額度不得超過5萬,期限不得超過2年。這一條是信用卡的新規。
京東白條卡的業務未來需要符合這一條規定。此前,白條業務並不受限制,購物商品分期和帳單分期的金額沒有限制。另外,外加白條業務進行過多次營銷推廣,例如:「三期免息」、「白條返現」等活動,誘導消費者進行分期使用。
京東白條卡的聯名信用卡業務,也在此次的監管範圍之內,「京東白條卡」的名稱是否合規,這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二十五)【聯名卡管理—主體責任】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承擔本機構聯名卡的經營管理主體責任,確保聯名卡合作雙方在所有信用卡相關業務環節平等呈現各自品牌,不得直接或者變相由聯名單位代為行使銀行職責或者用聯名單位品牌替代銀行品牌。應當持續加強對聯名單位經營風險、聲譽風險和其他不利影響的分析和監測,嚴格防範風險向本機構傳導。除通過本機構自營渠道取得客戶單獨授權的,不得向聯名單位回傳與其權益服務無關的信息。不得通過發行聯名卡或者藉助聯名單位渠道超出經營區域限制開展業務。加強與銀行卡清算機構協作,建立完善聯名卡發卡業務規則。
著重標出的部分,需要平等展現各自品牌,這一點從聯名卡申請頁面上來看沒有問題。但是政策也提到了,不得直接或者變相由聯盟單位代為行使銀行職能,或者品牌代替銀行品牌。
那這樣來看,「京東白條卡」在名稱上,只顯示了「京東」這個品牌,沒有顯示廣發銀行。那麼,未來這個政策落地之後,「白條」業務的品牌和名稱,還是需要改變。
總之,「白條」的整改已經拉開了帷幕,但跟此前「螞蟻花唄」的整改相比,是大相逕庭。監管按照每家的情況不同、業務模式不同、產品規模不同、客群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京東白條變京東白條卡,正好碰上了金融產品營銷監管辦法和「史上最嚴信用卡指南」。可以說,未來京東金融的業務整改之路依舊漫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