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名家散文(悅讀文學家筆下的勞動之美)
2023-05-09 23:37:11 1
讀,是一種高貴的堅持
閱讀,具有一種持久的力量
閱讀不僅關係著個人的精神成長
更豐滿著一個城市的靈魂
影響著一個地區的氣質
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
甘孜不僅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更是孕育出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
書香的芬芳
一直在這片土地飄散
動聽的歌謠
亙古便在這方天地流傳
近日
甘孜州委宣傳部、甘孜州文聯
甘孜日報社、甘孜州圖書館
聯合推出文化類朗讀欄目
全新改版升級的「康巴♪悅讀」
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悅讀旨在通過對廣大文學愛好者原創作品的誦讀、錄音製作,對音樂、圖片、文字的整合與重塑,構建一個全民參與的在移動端傾聽與分享優秀作品的互動欄目。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州內外知名作家的作品,更歡迎讀者踴躍投稿,分享專屬於自己的故事。
2021年,「康巴·悅讀」欄目正式改版升級~~
在這裡,我們將用最溫暖的文字,最動情的誦讀,帶你聆聽、帶你暢想~~~
每周,「康巴·悅讀」,用動聽的聲音叫醒你的耳朵!
「康巴•悅讀」第一百期,今天請欣賞由杜浩帶來的原創作品《文學家筆下的「勞動之美」》。
戳音頻,暖心文章與動聽聲音更配哦^^
《文學家筆下的「勞動之美」》
作者:杜浩
每至「勞動節」
關注勞動者、討論勞動的
價值和美好
就會成為我們文化媒體的
一個社會文化話題
我們知道,人類的歷史就是勞動的歷史,人類通過偉大的勞動,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歷史,也創造了文明世界,並且推動這個世界向前發展,而在這個勞動創造過程中,人類也形成了自己的勞動文化、勞動精神和勞動智慧,這一切應該說就是勞動之美。
說到勞動之美,首先使人想到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幾句名言:「我知道什麼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我們在我們的勞動過程中學習思考,勞動的結果,我們認識了世界的奧妙,於是我們就真正來改變生活了。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當勞動是種快樂時,生活是美的;當勞動是一種責任時,生活就是奴役。」勞動是美好的事情,世界上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創造的。這就是勞動美的本質。
而文學,是隨著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尋找美而誕生的,所以要書寫勞動中的美才能夠得以永生,所以,文學必須去描寫勞動者的偉大形象,書寫和記錄勞動者作為歷史和文明創造者的不朽業績。這是文學的人民性的體現,也是文學家的職責。
我國「山藥蛋派」文學的創始人趙樹理,是對勞動者形象進行歌頌和描寫的一位重要作家,許多勞動者的形象出現在他的筆下。他的短篇小說《套不住的手》,可說是一首對鄉村勞動者的讚美詩,由人而讚美勞動,讚美勞動精神和智慧。小說重點描寫了老農陳秉正一雙「跟鐵耙一樣,什麼棘針蒺藜都刺不破」的閒不住的勞動之手,表現了有社會主義覺悟,有主人翁精神的農民勤勞、淳樸、務實的精神和美德。這種對「勞動之手」的描寫和熱情歌頌,寄託了趙樹理發展生產,創造物質財富,改善農民生活,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美好願望。
曾經閱讀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其中描寫煤礦工人勞動生活的情形和場面,至今筆者印象深刻:抬頭望見的是那些巨塔般雄偉的選煤樓和小山一般的煤堆,聽到的是火車和煤溜子隆隆不息的喧吼聲,這讓煤礦工人周身的血液由不得沸揚激蕩起來。煤礦工人們在黑暗的井下,在死亡的威脅中完成一天的任務,然後拖著疲憊的雙腿搖搖晃晃走出巷道,升上陽光燦爛的地面……「是啊,他們有理由為自己的勞動自豪。儘管外面的世界很少有人想到他們的存在,但他們給這世界帶來的是力量和光明。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只不過,這些滿臉黑汗的人,從來不這樣想自己,也不這樣想別人。勞動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慣常的事:他們不挖煤叫誰挖呢?而這個世界又離不開這些黑東西……」這些礦工們從事的是平凡的勞動,他們默默無聞,但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們的勞動所創造的社會財富卻是不平凡的。這勞動,美得樸實,也美得偉大。
柳青是我國傑出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他從陝北吳堡的土窯洞走到繁華的大都市,又從繁華的大都市落戶長安縣皇甫村……他一次次超越自己,又一次次否定自己,最終蛻變為一個普通勞動者,以如椽巨筆做犁鏵,以方格紙為沃土,傾盡畢生的精力抒寫普通勞動者與生存抗爭的艱辛歷史,肯定了一切勞動者和創造者應該享有的人格尊嚴和獲取幸福的權利。
柳青的脈搏同著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一起躍動,時刻關心農民的生產和生活,與農民群眾同呼吸共甘苦。為了塑造《創業史》中梁生寶這個新型農民的文學形象,柳青放下縣委副書記的架子,跟著梁生寶的原型王家斌率領的砍竹隊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終南山。他和社員們一道砍竹、下棋、閒聊,將自己全身心融入到泥土裡,融入到群眾中……
豐子愷是將「勞動的藝術化」,孫犁是將「勞動的詩意化」等,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文學家寫「勞動之美」的絕妙篇章。
這些文學家對於勞動的描寫,書寫的不僅是普通人發家致富的勞動技能,也是保存和傳承的生活倫理和歷史記憶,並著力挖掘「勞動之美」的深刻內涵,這為認識和理解勞動背後的社會歷史提供了一個文化視角。
本期朗讀者
王凌義,
九龍縣人。普通話與播音發聲教師,全國多家廣播電視臺特約配音員,擅長廣告配音,紀錄片、企業宣傳片解說。讀者心語
勞動者平凡如你我,風塵僕僕擦肩而過,似蒲公英種子飄向四方,轉瞬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勞動者亦偉大如英雄,直面疫情堅守崗位,每一份守護與奉獻都是一股暖流,汩汩匯入城市的心臟。
列夫託爾斯泰曾言:「幸福存在於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於勞動之中。」勞動,為了生計,為了熱愛,為彰顯個體價值,為創造社會財富。無論初衷為何,勞動都是辛勤者的勳章,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更是建造歷史的磚瓦。
畢淑敏曾言:「在生命所有的季節播種,喜悅存在於勞動的過程之中。」勞動精神綿延千年而灼灼其華,自有其價值與生命力所在,吾輩青年誠當以勞動之姿,勾勒幸福之亮色。
(via 嶽詩蕊)
在清閒午後,在落日黃昏
一杯清茶,翻開手中手卷
打開耳機聆聽
看親情如燈
在歲月長河中照亮
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直至我們潸然淚下
聽人生棋局落子
在無常生活中執一顆平常心
看雲捲雲舒
花開花落
在家中 在辦公室 在公交車上
在任意一地
讓我們用聲音
把康巴留在心底
邀您一起悅讀
如果你愛好寫作
如果你喜歡誦讀
快快報名
讓我們一起用聲音講述故事
傳遞美文
投稿要求
讀者可以只投文字稿(包含原創文章和讀後感),也可以自己錄音將文字稿與聲音稿一起投出。稿件要求原創,內容不限,原創文章字數要求1000字以內,讀後感要求在500字以內。投稿時除了「
錄音 文字」之外,請附上「個人簡介 聯繫方式(電話 微信) 生活照」。報名郵箱:[email protected];
讀
99期
走近納木依人
編輯:毛莉泓
責編:肖宵
審核:黃良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