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區雲臺杜鵑花(杭州富陽雲臺山上的紅杜鵑)
2023-04-28 11:34:30 1
富陽的洞橋鎮的大塢村,最近幾年越來越有名氣了。
原以為和別的大多數村落一樣,是因為廣闊的田野和參天的古槐古柏古銀杏什麼的,去了看時則不然。
順著群山間的公路到大塢村,要從一道「石門」經過。
大塢村的村口,一邊聳立著獅子山,另一邊聳立著象鼻山。兩山夾峙,在一個拐彎處架以石質拱形天橋,宛然一「石門」。進出古村,只能通過這道石門,真是奇特有趣極了!
進入石門,大塢村就在眼前。它背靠青山,一道溪沿著山勢緩緩而下,嫣然一個世外桃源!
早時,這條小溪流至石門洞下,形成多個漩渦,仿佛是一個個繡球。人們說是「獅象拾繡球」,美其名曰「獅象鍾靈」。後來改建村道,拓寬石門,損傷了山體。
據說,那時石巖很傷心,流了三天三夜的血淚,留下了紅巖漿的痕跡,水繡球卻沒了蹤跡。
後來,村民們在村口立了碑牌,一來追思古蹟,二來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與之和諧相處。
人們到大塢村來,主要衝著兩個地方,一個是古村落,另一個是雲臺山上的映山紅。
我們到了大塢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因為時間關係,只好舍古村,先登雲臺山。
登山道始於羅託塢山腳。
起先,是平坦的水泥大道。溪流從路的右側緩緩流下。
水中的石頭逢中開出的鮮花嬌豔欲滴,水岸邊則是蒹葭蒼蒼。
這一段,在平整一點的巖土地上,點綴著體型像盆景一樣優美的香榧樹。
又走一小會兒,遇到一片翠綠的樹林。樹上結出一簇又一簇花狀穗絮。橫看豎看,以為是柳樹。碰巧山上下來一老農,問他,他笑答是山核桃。
再往上走,沿路不知名的花草樹木越來越多。
山道變得越來越粗糙,起先是用一些大石塊鋪就而成,還算平坦;行到陡峭處,那所謂的「路」,不過是用一些不平整的大石塊砌築起來罷了。
但我們毫無怨言!——這條充滿艱難險阻的山路 ,也還是當地人費盡心機才修建出來的。
雲臺山常年封山育林,誰都不知道山的深處還有映山紅。直至最近一兩年,有當地人小面積清理雜草雜柴時,才發現這些高山杜鵑。
在「龍王殿」舊址上,村民們設置了簡易的廊橋和石凳供人們歇息。但眼看著時候不早,我們並不敢在這裡停步。
一路上,道路兩旁的叢林在不斷變換著,山核桃樹、竹林、檫樹……卻並不見一朵杜鵑花。有一片雲杉,整整齊齊列好隊,撐起來漂亮的樹冠,直直地指向雲天,十分壯觀。
卻是越向上攀爬,山路越陡峭越逼仄。
後半路,每每遇到山上下來的人,都會問一句:這兒離杜鵑花還遠嗎?
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還遠。
其實,從山腳到山頂,也不過1公裡地;人們覺得路長,不過是因為難走罷了!
繼續向上爬時,發現不時有一段山路上會漫漶出水跡,道路上滿是泥濘。果然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長」。
一對兒夫婦在路邊冒出的一股細流旁洗手,見我們這時候還沒有上到山頂,就
好心對我們說:時候不早了,前面有塊大石頭,爬到那裡就可以看見映山紅了。你們就在那裡看看,原路返回好了。
他們說的那塊大石頭,其實是一個山崗。
在這個山崗上,聳立著幾塊諾大的石頭。從下面看上去,就像是一張背靠懸崖的、巨大的石頭座椅,故名「轎子巖」。從山崖壁上,伸出一隻只粗壯的、形態各異的枝幹,有的沖天向上,有的斜展身肢,有的彎臂掛枝……樹上開著的映山紅,像一簇簇紅紅的火苗,點燃在群山碧翠中。
雖然得到了前面的那對兒夫婦的規勸,但倘若不是萬不得已,我們是不會半途而廢的。
於是,就不管那山路的坎坷泥濘崎嶇不平,又固執地逕自往上爬。
從此處到雲臺山的山頂,一路上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石階路兩旁都是杜鵑樹,它們的根,就扎在堅硬的巖石上,
但每一株杜鵑樹都是根深樹壯、枝繁花茂,開得滿樹搖曳。
看著這些頑強的杜鵑樹,驀然想起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中讚頌的是竹子,我這時卻覺得這詩於這雲臺山上的杜鵑花更為般配。
我們就在一條杜鵑花道上穿行著。這何止是一個「紅臺門」呢?分明是一條紅臺路嘛!
以前曾聽說這雲臺山頂上有一棵「杜鵑王」,我們很想找到這棵樹,但還是「失望」了,因為這山上的杜鵑樹,幾乎每一株都有四十年以上的樹齡。這左一片右一片的杜鵑樹林,總共要有一百多畝,上哪裡去找「杜鵑王」呢?
站在山頂上,看到了滿山遍野的紅杜鵑,一個小村莊靜靜地坐落在山岙裡,頭上粉黛玉妝。
此時此刻,我的思緒突然飛了起來,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我想起將春心託於杜鵑的古蜀國的望帝,他生前嘔心瀝血,死後化成杜鵑鳥,將口中的血滴成枝上的花。
我想起電影《閃閃的紅星》。紅軍走了,潘冬子的爸爸也走了。東子和媽媽
躲在山間茅草棚裡。冬子看著爸爸留給他的紅五星,問媽媽:「我爸爸和紅軍什麼時候回來呀?」媽媽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說:「等到滿山的映山紅都開了,去參加長徵的爸爸和紅軍就回來了。」媽媽深情地唱道:「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我想起小時候學過的毛岸青和邵華寫的《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我們愛韶山的杜鵑像鮮血,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灑滿祖國的河山。」
以前,覺得電影《閃閃的紅星》中那無名嶺上的杜鵑花美,也覺得韶山的杜鵑花美;現在才知道,杜鵑花,無論在哪裡都是美的!——「像烈火、像朝霞、像鮮血」,因為它們就是無數先烈的獻血染成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