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會精神內耗(有多少網友百科詞條裡解決自己的精神內耗)
2023-05-03 09:22:23 2
前段時間有個令人膛目結舌的新聞,一位中國網友瞎編維基百科上俄羅斯歷史,創造4600餘詞條,國內外引用過這些虛空文獻的論文達上百篇,最後過了十年才被人們發現。
在這個新聞裡我發現一個時間細節,就是這位網友決定開始創造俄羅斯歷史的2012年。
2012年還是屬於所謂網際網路2.0的時代,彼時以直播、短視頻這些以個人為焦點的網際網路3.0平臺還在享受嬰兒般的睡眠,論壇博客以及維基等以社區為核心的應用,是網際網路上戲颱風格的主流。分享精神在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末代禮儀,此後再過幾年,它將會被展示自我代替。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考慮人物時代背景,這位創造俄羅斯歷史的網友在她決定幹這事的年代並不稀奇,甚至可以說相比她的同志大為良心。
畢竟她沒有在維基上宣稱自己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閨蜜,與此同時,她的同僚已經順利穿越到北周登基。
其實今天國內外的百科已經相對嚴謹,即是比較垂直的領域,經過無數輪修正已經較難發現問題。
但如果你翻看當年的中文百科詞條,你會瞬間感到精神不再內耗。
比如宦官是可以長鬍子的。
一個分飾多領域神醫,四代人只治腰突,腸胃,眼疾這一種病的把戲。
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已被古人吃幹抹淨。
最離譜的是一位網友撰寫的國漫歷史詞條。
在他的歷史觀裡,國漫源自《本草綱目》,因為裡面有植物插圖。
國漫的經典作品是《夏桀》,抱歉我甚至就差給省圖書館打電話諮詢也沒找到這是本什麼書。
夏桀是夏朝末代君主。
推測這位網友是看到了下面這個夏桀的石拓片,看起來像漫畫的畫風,加之時間足夠久遠,所以認為可以作為國漫根源。
或許因為國內內容各領域都不乏專家研究者,素人網友想要在其中有所建樹難度偏大。
所以拓展國外內容才是當年網友真正工作重心。
譬如有人發現了腓特烈大帝當年以優勢進攻奧軍最終卻付出巨大代價的真正原因。
那便是奧地利守軍裝備了坦克。因此腓特烈大帝雖在數量上佔優勢,但質量上相比對手不可不說是別如雲泥。
同時第一次十字軍東徵領袖博希蒙德一世與宿敵拜佔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幾十年曠世之爭,雙方卻均未經受本質性失敗也有了原因。
事實上這對鳴人佐助般的哥倆原來是同一個人。
這種兩頭下注的方式,保證了東羅馬帝國即便後來被西方摧殘殆盡,但本質上實際是皇族左手倒右手的一場遊戲。
而梵蒂岡作為世界最小國家,在歷史上某個短暫且不為人知的時段,也曾一度笑傲過歐洲大地。
由於我對歐洲歷史一無所知,看到這幅圖後還特意向一個喜歡歷史的哥們求證。
他告訴我確有此事,同時告訴我那段時期,歷史上一般將之稱為鋼鐵雄心。
早年百科詞條雖為熱心網友用愛製造,但依靠精煉與便捷優勢,在知識圈裡其實同樣備受青睞。
13年就曾有一檔歷史類電視節目引用了百科詞條中的內容。
年輕一代歷史愛好者裡,有不少是從遊戲入坑。
雖然理智告訴尤裡先生大概的確最初出現在即時戰略遊戲紅警2中,是遊戲杜撰的角色。
但作為紅警粉,看到這些還是有點喜聞樂見的。
就像作為攢機愛好者,我也同樣希望英偉達690顯卡真的達到了戰術核顯卡級別。
話說690都能一發消滅一個航母戰鬥群了。
那拿我電腦裡那塊祖傳的1050ti還不直接叫板耶穌。
野蠻生長的十幾年間,關於網友與百科詞條最經典的事件還屬李小龍事件。
2013年的時候,曾有個李小龍狂熱粉絲,將李小龍中文百科進行範馬刃牙式修改。
直到今天,我聽到關於李小龍的一些傳聞,比如阿里登門拜訪,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羅禮士,救人於電鋸下後來收其為徒,一發寸拳將兩百斤壯漢打出六米遠等等都是由這位網友當年杜撰。
其中一些段子和690戰術核顯卡一樣被廣電引用,影響深遠。
該網友當年在網上和人對線時的自述
此事件導致當時廣大網友對李小龍粉絲群體產生不滿,輿論出現對立群體,李小龍貼吧被爆。
最後李小龍的粉絲們忍無可忍,聚集體之力,終將百科錯誤內容恢復,積極闢謠,挽回了李小龍先生與粉絲們的名聲。
隨著時代演進,許多百科上不嚴謹的地方也同李小龍百科一樣,在經過無數網友反覆沉澱後越來越有可靠的模樣。
那些百科上的歷史塵埃也絕非毫無價值,至少它讓我發笑,從而又少了不少精神內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