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投入運行的必備條件(鍋爐運行必須熟知的基礎知識)
2023-05-02 17:16:03 1
鍋爐投入運行的必備條件?1.鍋爐房設備包括(鍋爐本體)及其(輔助設備)兩部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鍋爐投入運行的必備條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鍋爐投入運行的必備條件
1.鍋爐房設備包括(鍋爐本體)及其(輔助設備)兩部分。
2.鍋爐本體主要是由("鍋")與("爐")兩大部分組成。
3.鍋爐輔助設備:①運煤、除灰系統②通風系統③水、汽系統④儀表控制系統。
4.蒸發量:蒸汽鍋爐每小時生產的額定蒸汽量,常用符號D來表示,單位是t/h。對於熱水鍋爐則用額定熱效率來表明其容量的大小,常用符號Q表示,單位是MW。所謂熱功率,是指減速器在連續運轉時其熱平衡溫升不超過最大允許值的功率,對於一般的中小型減速器,其熱功率都比它的機械功率要高或者比較接近。
5.鍋爐受熱面蒸發率:每平方米受熱面每小時所產生的蒸汽量,用符號D/H表示,單位是kg/(m2•h)。
6.受熱面的發熱率:熱水鍋爐每小時每平方米受熱面所產生的熱量,用符號Q/H表示,單位是kJ/(m2•h)。
7.煤的工業分析是測定煤的水分(M)、揮發分(V)、固定碳(C)和灰分(A)的含量,用以表明煤的某些燃燒特性。
8.煤樣除去水分和揮發分後,剩餘的固體物質稱為焦炭,它包括固定碳和灰分
9.所謂標準煤:就是假設其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等於29308kJ/kg(7000kcal/kg)的煤
10.鍋爐的熱平衡方程可以用下列形式表示:鍋爐的輸入熱量=鍋爐有效利用熱量 各項熱損失之和
11.鍋爐熱平衡方程式也可表示為Qr=Q1 Q2+Q3 Q4 Q5 Q6 kJ/kg
12.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燃用固體燃料的鍋爐,部分固體可燃物在爐內沒有參與燃燒或沒有燃盡被排出爐外而造成的熱損失,又稱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
13.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是燃用固體燃料鍋爐熱損失中較大的一項熱損失。
14.對於燃用氣體或液體燃料的鍋爐,正常燃燒時可認為q4=0,固體時較大。
15.影響固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的主要因素有鍋爐的燃燒方式、燃料特性、鍋爐運行情況等。
16.排煙熱損失:煙氣的溫度比進入鍋爐的空氣溫度要高,煙氣離開鍋爐排入大氣所帶走的熱量損失,它是鍋爐熱損失中較大的一項。
17.影響排煙熱損失的因素主要是(排煙溫度)和(排煙容積)。
18.氣體不完全燃燒熱損失:指由於一部分可燃氣體(CO、H2等)未能燃燒放熱而隨煙氣排出造成的熱量損失,也稱為化學不完全燃燒熱損失。
19.合理的過量空氣係數應使q2、q3、q4三項熱損失之和為最小
20.汽水分離裝置有多種形式,工業鍋爐常用的汽水分離裝置有①進口擋板②水下孔板③均汽孔板④集汽管⑤鍋殼式分離器
21.熱水鍋爐上鍋筒內部裝置:①配水管②隔水板③熱水引出管
22.蒸汽鍋爐中普遍採用(自然水循環)
23.常見的水循環故障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汽水停滯②汽水分層③下降管帶汽
24.水冷壁管(垂直布置在爐膛四周壁面上,主要作用是吸收高溫煙氣的輻射熱量),是鍋主要受熱面之一,同時可以減少熔渣和高溫煙氣對爐牆的損壞,保護爐牆
25.對流管束連接方式有(脹接)和(焊接)兩種
26.對流管束排列方式有(錯列)和(順列)兩種
27.對流管束的傳熱效果主要取決於(煙氣的流速)
28.蒸汽過熱器按傳熱方式分為輻射式、半輻射式、對流式;按放置的方式分為立式、臥式。
29.省煤器及其作用:省煤器是利用鍋爐尾部煙氣的熱量加熱給水以降低排煙溫度的鍋爐部件,設置在對流管束後部的煙道中。鍋爐給水經過省煤器使水溫升高,排煙溫度降低,減少了熱損失,相應節省了燃料,提高了鍋爐熱效率。
30.鋼管省煤器屬於(沸騰式省煤器)
31.空氣預熱器是利用鍋爐尾部的煙氣餘熱加熱鍋爐燃燒所需空氣的熱交換器,一般布置在省煤器之後。
32.空氣預熱器的使用(優點),一方面可以減少鍋爐排煙熱損失,提高鍋爐熱效果;另一方面使進入爐內的冷空氣變為熱空氣,改善爐內燃燒條件,提高燃燒溫度,增強傳熱效果。
33.空氣預熱器的腐蝕通常發生在煙氣一側
34.爐牆是構成鍋爐燃燒室和煙道的外壁,阻止熱量向外散失,起著保溫和密封的作用,並使煙氣按指定的方向流動。
35.對於固體燃料,習慣上劃分為三個階段,燃燒的準備階段、燃燒階段和燃盡階段。
36.煤粉爐的優缺點(大題):由於煤被磨製成很細的煤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大,加快了燃料的著火和燃盡。因此,煤粉爐能適應多種媒質,並且燃燒也較完全,鍋爐熱效率達90%以上,我國電站鍋爐幾乎都採用這種燃燒方式。但這種鍋爐需要配備一套複雜的制粉系統,運行耗電較大。並且爐內溫度隨燃煤量變化而波動,影響煤粉的穩定燃燒,使得煤粉爐的負荷只能在70%~100%之間調節,而不能像層燃爐那樣給以壓火。再者,煤粉爐排煙的粉塵濃度大,粉塵汙染嚴重,使煤粉爐在工業鍋爐中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7.燃油爐常以燃用(重油)為主,中小型鍋爐(燃用輕柴油。)
38.由於燃油的沸點總是低於它的著火點,因此燃油通常是在氣態中進行燃燒。
39.臥式水火管鍋爐是(水管)和(火管)組合在一起的臥式外燃鍋爐。
40.鍋爐爐型及臺數的選擇主要取決於:①鍋爐房的熱負荷②供熱介質和參數的要求③採用的燃料種類。
41.鍋爐房熱負荷和燃料種類確定後,可綜合考慮以下要求,進行鍋爐類型的選擇:①應能滿足供熱介質種類和參數的要求;②能有效的燃燒所採用的燃料;③ 所選用的鍋爐在基建投資、運行管理和環境保護方面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並能經濟而有效地適應熱負荷變化。
42.設置合理的除灰渣系統,是保證鍋爐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該系統一般分為(人工)(機械)和(水力)除灰渣系統
43.對於燃氣鍋爐房,設有鍋爐房燃氣供應系統,是由供氣管道進口裝置、鍋爐房內配管系統以及吹掃放散管道等組成。
44.燃氣系統在下列部位應設置放散管道:①鍋爐房進氣管總切斷閥的前面(順其流方向);②燃氣幹管的末端,管道、設備的最高點;③燃燒器前兩切斷閥之間的管段;④系統中其他需要考慮放散的適當地點。
45.燃煤鍋爐排煙中的煙塵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煤受熱分解出來的微小炭粒(炭黑),其粒徑為0.05~1.0μm,煙氣中炭黑多時即形成黑煙。另一部分是由煙氣的擾動作用而被帶出的灰粒和未然盡的細小炭粒,也稱飛灰,其粒徑一般為1~100μm不等。
46.煙塵濃度:鍋爐排出煙氣中的煙塵濃度規定採用1 m3排煙體積中含有煙塵的質量(mg)來表示,稱為煙塵濃度。
47.鍋爐中常用的除塵方式有(幹法)與(溼法)兩種。
48.旋風除塵器工作原理:含塵煙氣以15~20m/s的速度切向進入除塵器外殼和排氣管之間的環形空間,形成一股向下運動的外旋氣流。這時,煙氣改作強烈的旋轉運動,煙氣中的陳立在理心理作用下被甩到筒壁,並隨煙氣一起沿著圓錐體向下運動,落入除塵器底部灰鬥。由於氣流旋轉和引風機的抽吸作用,在旋風筒中心產生負壓,使運動到筒體底部得以淨化的煙氣改變流向,煙除塵器的軸心部位轉而向上,形成旋轉上升的內氣流,並從除塵器上部的排氣管排出。
49.鍋爐運行時煙氣量往往變化很大,鍋爐高負荷運行時,排煙量增加;低負荷運行時,排煙量小。
50.機械通風方式有三種:即負壓通風,正壓通風和平衡通風。
51.風、煙管道:鍋爐送風管道指從空氣吸入口到送風機入口,再從送風機出口到爐膛這段管道;排煙管道指從鍋爐或省煤器煙氣出口到引風機入口,再從引風機出口到煙囪入口的連接管道,二者統稱為風、煙管道。
52.空氣和煙氣在鍋爐通風系統中流動所產生的阻力,有風、煙管道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燃燒設備阻力Δhr ,鍋爐本體阻力Δhg ,省煤器阻力Δhs ,空氣預熱器阻力Δhk ,除塵器阻力Δhc ,以及煙囪阻力Δhyc 。
53.對於採用機械通風的鍋爐,煙道阻力主要由風機來克服,煙囪的作用主要是將煙塵排至高空擴散,減輕飛灰和煙氣對環境的汙染,使附近的環境處於允許汙染程度之下。
54.引風機按煙氣流程應布置在除塵器後面,以減輕煙塵對風機葉片和殼體的磨損。
55.鍋內加藥方法有兩種:①間斷加藥②連續加藥。
56.確定熱水鍋爐熱力系統時應考慮的因素:①熱水鍋爐運行時的出口水壓,不應小於鍋爐最高供水溫度加20℃ 相應的飽和壓力,以防止鍋爐發生汽化(用鍋爐自生蒸汽定壓的熱水系統除外)。②採用多管供熱和多管回水的鍋爐房應設置分水器和集水器,其直徑按1.5~3dmax估算。③應有防止或減輕因系統循環水泵突然停運後造成鍋水汽化和水擊的措施。④熱水系統的附件設置⑤循環水泵的設置⑥補給水設置⑦恆壓設置
57.向鍋內注入軟水加熱升壓至0.3~0.4Mpa,對鍋爐範圍內的法蘭、人孔、手孔和其他連接螺栓進行一次熱狀態下的緊固。
58.起座壓力較低的應為工作壓力的1.12倍,且不小於工作壓力加0.07Mpa;起座壓力較高的安全閥應為工作壓力的1.14倍,且不應小於工作壓力加0.1Mpa。
59.鍋爐的正常運行的調節工作:①控制水位②調整氣壓③控制水質④爐膛負壓的調節
60.熱水鍋爐是滿水運行,因而無水位調節問題,燃燒調節與蒸汽鍋爐相同。
61.停爐方式:①壓火停爐②正常停爐③緊急停爐
62.鍋爐常用的停爐保養主要有(幹法保養)和(保溼保養)。
63.鍋爐事故產生的原因:鍋內缺水、鍋內滿水、汽水共騰、爐管爆破、爐膛爆炸。
64.熱水鍋爐常見故障:①熱水鍋爐超溫汽化②熱水鍋爐爆管。
65.對運行過路的定期檢驗,包括①外部檢驗②內部檢驗③水壓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