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東讓劉波查跟自己一樣的人(謝文雄會有明天的)
2023-05-02 14:33:13 1
來源:中山日報
欄目:文棚
肩挑菜筐人斯文(散文)
「念我大半生,南北西東,奔波勞碌,風雨江湖;如今年近花甲,身無一技,半生半世半事無成。雖然如此,我能夠苦挨苦捱至現在,也與每每到我最苦悶、最沒有指望的時候,就有貴人指點迷津,使草野山民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再現生機」;「我從鄉村走來,父母早喪,沒有幫襯,一路走來,艱辛備嘗,這也許是命運使然,卻愈使我意志如鋼,吞釘嚼鐵。」在都市裡偶遇故人,談起曾經崢嶸蹉跎歲月,阿洪淚溢眼眶,唏噓嘆息!
故交阿洪,全名洪錦波,農民作家,潮州江東人。自幼父母雙亡,年少在家務農,與弟弟相依為命。至弟弟成人之後,送弟弟到汕頭打工。從此之後阿洪孑然一身,留守家園,奢望弟弟出人頭地,人模人樣,衣錦還鄉。
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有鄉裡父老勸他,你也老大不小了,也應該為自己想想,別什麼都為弟弟扛著,出去闖闖吧,鄉村閉塞落後,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何日是個盡頭啊!別託不起弟弟,卻墊上自己的半生。」後來,堂伯給了1元錢,要他一路朝天走,到都市裡闖蕩出一片天地來。
阿洪手裡攥著1元錢,含淚告別鄉親父老,踏上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看到前面刀山火海、滿目人慾橫流,阿洪把持住自己,用0.12元給渡伯,渡過韓江千樹渡口,一路步行前往汕頭。半路上,花0.3元吃了點心,再喝一碗水;至汕頭時,手裡餘下0.48元。到了弟弟的出租屋,叫弟弟出來,把0.48元全部買了餅乾,和弟弟瓜分墊墊肚皮。身無分文的阿洪孤注一擲,攛掇弟弟一起去潮陽撈海泥,填海堤。
那年月,阿洪兄弟起早貪黑,一身汗一身泥一身水,皮脫了一層又一層,但收入不多,勉強得以溫飽。這樣的日子哪裡有盡頭啊,阿洪兄弟仿佛沉進無底深淵,萬劫不復。
不久之後,阿洪回到汕頭,弟弟回家相親、隨後是完婚,阿洪則留在汕頭打工,主要任務是幫人家看管倉庫。本來活兒不累,但遇到浮西的阿烏,阿洪又一次面臨轉折。那浮西阿烏,是個「薛仁貴」,食量大,吃相難看;三頓飯時,阿烏拿起筷子埋頭苦幹,什麼肉魚菜一掃而光,弄得阿洪經常飢腸轆轆。
浮西阿伯看不慣,對阿洪說:「年輕人一定要自己賺自己的錢,這樣才不會在人家的屋簷下,看人家眼色,受人家之氣,又沒有什麼奔頭;幹自己的,說不定小小生意就能發家。」阿洪笑著問「幹什麼能賺自己的錢?」阿伯說「從菜農手裡買來蔬菜,再到居民區零售給城市居民,就是賺自己的錢了。」阿洪幡然醒悟,立即用阿伯借給的200元,購買了手持秤、單車、扁擔和兩隻菜筐。每天早上4時,阿洪就起床,往返於菜籃子基地和城市居民區之間,幹起了「賣菜養文」的營生,邊賣菜邊寫散文、小說。就這樣,阿洪整整賣了8年蔬菜,那時是上世紀90年代。
本世紀初,市裡一位有門路的人物知道了阿洪「賣菜養文」的故事後,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阿洪,稱賣菜雖然能夠養家餬口,但畢竟是底層市民的營生,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些,找一個更適合養文的工作,說不定幾年之後,一位農民作家就能寫出藏之名山傳諸後世之作……阿洪心有所動:什麼才能「以文養文」?頭臉人物回應:最近市裡準備辦一份老年人雜誌,需要筆手,你放下手中的秤,拿起筆吧。阿洪大喜過望,認為「天降大任於斯人」了,過去的種種艱辛,當他得到回報時,絕對會煙消雲散。從此之後,阿洪埋頭苦幹,想好好發揮,以此報答頭面人物的知遇之恩,也使自己脫胎換骨,丟下農民的外套,換上新衣。
誰知好景不長,也許是阿洪時乖命蹇,今生註定勞碌命。雜誌辦不到1年,就因站長貪汙、嫖娼,而且刊發使上司看了不舒服的文章,刊物被迫停刊,阿洪又面臨挨餓的境地。幸虧那時因舉辦書畫展還遺下100來幅名家書畫,萬不得已阿洪三天兩頭賣一幅書畫度日。
過了一年,浪跡街頭的阿洪遇到一位古董行中的人物。那人看到阿洪衣衫襤褸、落魄不堪的樣子,便告訴他:「你生長於母親河韓江邊,就要依靠韓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利用母親河,你就吃喝不愁。」「怎麼才能於韓江裡淘金啊!」古董商說:「你每天去江邊,看到運沙船來時,立即跳上船去,問有沒有在江裡撈到瓷碗、瓷罐、瓷片、瓷盆等,那些都是古董啊,說不定就有價值連城的寶貝浮出水面;如果有,你就將這些東西買下了,然後賣給工藝品市場的老魏。這樣,你不就賺了嗎。」
阿洪一聽心花怒放,自認為這就是否極泰來。於是第二天一早,阿洪來到韓江邊,看到運沙船來了,立即跳上船去,第一天便淘到一個碗。當時阿洪問船主「5元行嗎」?船主說不行,過去一直賣30元。阿洪遂掏盡身上所有的錢給船主,拿回瓷碗,並返身回到汕頭。老魏出價400元。阿洪第一次淘得瓷碗,盡賺370元。那一天,阿洪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心情爽到極點。
如今阿洪是一個古董店的店主,並在46歲時娶回一位老處女,時有文章見報刊,日子真的否極泰來!
在阿洪平靜敘述中,我發現他念念不忘的一句話就是:「無論殺豬宰牛,販夫走卒,路邊走鬼,其日子過得怎樣艱辛,都要人有良善,心存希翼。會有明天的,切切啊!」
(請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個以散文為主的共享平臺,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徵集好稿。凡當月閱讀量達6500次,編輯部打賞100元/篇。請一稿一投。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1600字以內。非籤約作家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繫方式及銀行帳戶全稱、帳號。)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編輯:徐向東
◆二審:張鵬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