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西安旅遊景點 半坡博物館

2023-07-06 05:47:37 1

  西安,古時候被稱為長安——帝王之都,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最佳旅遊勝地。西安的許多旅遊景點聞名世界,非常受國際友人的青睞。接下來,城市文化來為大家呈上西安旅遊景點大全,一起來看看!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歷史。西安半坡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半坡遺址1953年春被發現,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半坡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西安旅遊十大景點」之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博物館1958年對外開放,是新中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陳列展覽分為三部分: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輔助陳列。

  館藏文物
  半坡博物館收藏文物3萬多件,一級品200多件。藏品中約有石器3000件,陶器1.4萬件,其他質地器物3700多件,人骨標本200多具,古生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標本約200多件。半坡遺址陶器上的魚紋圖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魚的人面紋飾最具特色。

  半坡博物館的遺址大廳內保存著原始村落的一部分,面積約3000平方米,有房屋、窖穴、圈欄及大圍溝等遺蹟,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反映半坡人的生產水平,以及當時的社會性質和制度。半坡基本陳列展出遺址出土的各種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表現半坡人的生產和生活以及藝術創造。原始社會史陳列,通過中國各階段人類化石、古動物化石標本和數百件文物,介紹原始社會從人類出現到氏族社會的產生、發展、繁榮和解體的全過程。

  人面魚紋盆
  自1955年出土以來,半個多世紀中,研究這種人面魚紋的看法,已有20餘種,但沒有哪種成為不移之論。人面魚紋盆盆高16.5釐米,口徑39.5釐米,在陶盆內壁,繪有對稱的兩個人面和兩條魚紋,該器物1955年被發現,出土地點在半坡遺址居住區內,這也是半坡遺址首次發現完整的人面魚紋這種彩陶圖案。

  是半坡文化的典型器物。遺憾的是《西安半坡》發掘報告缺少對該件器物的完整介紹,從散見的文字和器物圖片觀察,該器應是:泥質紅陶、黑彩、腹微深、底略平。沿面黑彩以箭頭和短直線分為四個單元,盆內壁及近底處繪製人面紋和魚紋各二,兩兩相對,兩條魚紋是以線條勾出的簡筆畫。兩個人面紋面部作圓形,頭頂三角狀髮髻,髮髻外圍以類似魚鰭的帶刺三角形裝飾;額頭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圓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梁挺直,成倒「T」字形;嘴巴是以留空的手法用對頂三角表現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雙耳處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圖案。

  據統計,有關論文不下數十篇。主要有圖騰說、神話說、祖先形象說、原始信仰說、面具說、摸魚圖像說、權力象徵說、外星人形象說等。

  魚紋彩陶盆
  陝西西安半坡出土,高17釐米。魚紋彩陶盆的盆口沿微卷,通體施以紅色,盆的外壁描繪互相追逐的遊魚三尾。魚的線條流暢,比例準確,形態為圓睜的眼睛和大張的嘴巴。

  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半坡文化最具典型意義的器物,在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中有較多的發現。《西安半坡》發掘報告如是介紹:汲水器,細泥陶或細砂硬陶,紅色,製作精美,部分器表飾彩;小口、短頸、鼓腹、尖底、腹兩側有耳,肩部及中腹以上裝飾左向傾斜的細繩紋,器型變化較多,口部剖面呈方形、圓形、葫蘆狀等。遺址出土的形大而質好,平均高50釐米左右;墓葬出土的較小而質粗,平均高30~40釐米。

  小口尖底瓶面世以來,就引起人們對其功能和用途的種種推測。最初,是把其當做汲水器認識的:小口可防盛水外溢,質地細密可防盛水外滲;用繩拴在環耳上放進水裡汲水時,尖底先接觸水面,繼續放入水中後,由於受浮力作用不均衡,陶瓶便沿水平軸翻轉,使水灌入瓶內,而當瓶水漸滿後,由於重量加大,使瓶又在水中重新恢復垂直狀態,提出水面後瓶內水不會灑出。尖底瓶是汲水器的認識後來被實驗考古所顛覆,上世紀80年代末,半坡博物館與北京大學的相關人員合作實驗,結果表明:尖底瓶放到水上後,因其上部粗重,確實能開始自動灌水,但當灌到一半時,重心下移,口部又自動翹出水面,因而無法自動把水灌滿。而且雙系繫繩提抬滿瓶水時,同樣會因為重心在上部而傾倒。因此,尖底瓶的功能與用途又有了酒器、祭器、葬具諸種說法。

  實用信息
  交通
  公交:乘坐105路、269路、406路、416路至半坡博物館站下車可達。

  門票
  普通票:35人民幣 (3月1日-11月30日 周一~周日)
  普通票:25人民幣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周一~周日)

  開放時間
  08:00-18:00 (3月1日-11月30日 周一~周日)、
  08:00-17:30 (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

同类文章
桂林必遊 兩江四湖

桂林必遊 兩江四湖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是指——兩江,指灕江的市區段和桃花江的市區段;四湖,指市中心的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
灕江西岸 靖江王城

灕江西岸 靖江王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靖江王城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灕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始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桂林最佳景點之一 龍勝溫泉

桂林最佳景點之一 龍勝溫泉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著名的龍勝溫泉是大桂林旅遊圈裡最佳的景點之一。是人類童年時代留下的一片淨土,可謂天下一座絕版的溫泉。它坐落
桂林山水的璀璨明珠 蘆笛巖

桂林山水的璀璨明珠 蘆笛巖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蘆笛巖自1959年發現,是桂林山水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裡,是一個以遊覽巖洞為主
必遊景點 桂林象鼻山

必遊景點 桂林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
旅遊天堂 桂林十大旅遊景點

旅遊天堂 桂林十大旅遊景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桂林最美風景區 灕江  桂林美最美是灕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上,距西寧15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浙江莫幹山  莫幹山位於德清縣西部,系天目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廬山  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廬山雄奇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北戴河  北戴河是秦皇島久享盛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