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家教到底有多嚴格(明星教子是佛系)
2023-07-19 13:16:23
明星的家教到底有多嚴格?最近,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中,邀請到章齡之與兒子、黃覺麥子夫妻和兒女兩組明星家庭現身說法,用真人秀的方式觀察兩組家庭的日常學習生活不同父母對待「網課」的態度不同,虎媽的糾結,令家長們大呼跟自己家一個樣兒當下疫情緩解,開學在望,記者也就家長們糾結的話題採訪了一線老師和教育心理專家,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明星的家教到底有多嚴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明星的家教到底有多嚴格
最近,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中,邀請到章齡之與兒子、黃覺麥子夫妻和兒女兩組明星家庭現身說法,用真人秀的方式觀察兩組家庭的日常學習生活。不同父母對待「網課」的態度不同,虎媽的糾結,令家長們大呼跟自己家一個樣兒。當下疫情緩解,開學在望,記者也就家長們糾結的話題採訪了一線老師和教育心理專家。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綜藝回放
佛系「放養」家長VS 焦慮的「臨時老師」
之前,由於抗疫宅在家裡,學校還無法開課,催生了網課應對方案。孩子上網課的吐槽帖太多,抱怨上網課作業太多、效率太低,而對各科老師來說,任務比不上網課的時候還要多。而在綜藝節目裡,陳龍章齡之夫婦和黃覺麥子夫婦,代表了家長對網課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章齡之「虎媽」教學,將網課落實到底;而黃覺麥子夫婦則更多地重視素質教育,在家培養孩子的各項綜合素質。
節目中,章齡之透露:「宅家期間,自己陪兒子上網課,看兒子打架,每天都像在看真人秀。」她給上小學一年級的大兒子安排了一天的網課時間表,但推動起來十分費勁。早晨被拽起來做廣播體操的兩個兒子「群魔亂舞」;親自給孩子上語文課,兒子不僅對昨天上課的內容打折扣,即使是今天剛教的字,一分鐘後就忘記怎麼寫。另外,兩個兒子也常會為看電視這種事情搶來搶去。被困在橫店拍戲的老公陳龍常打來電話慰問,但問兒子「今天媽媽又發火了吧?」這又讓章齡之產生了老公在看笑話的感覺。同為二胎家庭的網友表示,這就是「中國媽媽」的日常,「熟悉的語文課本!這是偷窺了我家吧?」
另一邊的黃覺夫婦似乎輕鬆許多,跟孩子一起做飯,並不督促孩子做作業。黃覺夫婦認為,「這段時間根本就別學習,就玩兒。」但妻子麥子也在輔導女兒練芭蕾,兒子彈鋼琴。孩子也有不想學的時候,這讓許多人看到了熟悉的場景。
1
問題
放養?不是明星家庭,就是學渣!
答:放養和督促並不對立,而是互相補充
宅在家,究竟該放養孩子趁機玩玩,還是該充當「臨時老師」角色?帶著家長們的焦慮,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現在的家長都很焦慮,在群裡各種交流作品,生怕耽誤孩子。在網課的問題上,真能做到佛系嗎?有家長認為,那是明星家庭對孩子要求不一樣,不擔心孩子未來升學問題吧。採訪中,專家認為,其實兩者並不對立,而應該是互相補充的。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南京師範大學心理教育博士林靜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雖然宅在家裡,但孩子們的成長需要和方向是不會變的:身心健康,智能發展,人際和社會能力提高。因此,對於宅家養娃是該放養,還是該當「臨時老師」嚴格督促孩子學習,不同的家庭會因育兒的價值觀和重視點不同產生很大的差異,明星家庭也不例外。
「節目中這兩種養娃方式側重點不同,趁機放養是重視孩子的身心愉快和自由探索,督促孩子學習是協助孩子在學業上有所增益,二者對孩子的發展都有重大價值,不可偏廢。不管傾向哪種家庭教育方式,都是家庭傳統和父母理念造就的,各有道理,不可妄加評判優劣。但要注意的是不可過度或僵化,要留有空間給孩子。」 林靜說,比如放養如果過度而不加以指導,孩子就會喪失生活的結構感和目標感,導致散漫和放任,不利開學後的適應。而家長充當「臨時教師」角色也要適度,家長的功能還是養育子女,並非教師教學,角色混亂帶來的會是負擔過重以及吃力不討好,嚴重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壓抑和被控制感,導致親子衝突加劇不利於親子關係的良性發展。
另外,建議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討論制定生活計劃,在每日的時光中合理設置學習和玩耍的時間配比,特別是年幼的孩子需要每天不少於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才能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這對在「雲課堂」上學習的孩子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畢竟,生命是父母給的,生活卻是孩子自己的,他們也有參與家庭決策,特別是涉及到自己時間安排的權利,家長不管釆用何種方式,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表達尊重和信任,才能收到好的教養效果。
2
問題
擔心開學後跟學校學習銜接不上?
答:在家學習也要培養良好的習慣
全國模範教師、南京芳草園小學班主任梁翠芳也跟記者分享了心得。「最近南京小學生上的網課總體來說任務不重,也是考慮到非常規條件下,單向的網課效率並不高,從效果反饋來看也確實是這樣。」梁老師認為,對父母來說,要扮演老師的角色,章齡之那種抓狂的狀態,也是當下家長的常態。而黃覺家其實也不是完全「放養」,媽媽也要管理孩子學習芭蕾和彈鋼琴,還是學習的側重點不同。
「如果說要給點意見的話,我覺得,孩子要有規矩,放任自流不行,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去認真幹預,但如何做到適度很重要。學習習慣的培養很重要,一開始就指望孩子能自己安排不可能,所以,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付出,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從他律到自律。」梁老師告訴記者,從視頻來看,未必能看到明星教育孩子的全貌,但從目前片段來看,像章齡之的大兒子,專注力方面是有一定問題的。其實家長可以通過訓練解決,比如就從讓孩子靜坐十分鐘開始,只有坐得下來,才能專注學習。
最近的學習也是家長很操心的,就擔心開學後會跟學校的學習銜接不上。梁老師表示,首先要明確一點,現在就是開學的狀態,只不過特殊情況下,我們是在家上學。幫助孩子建立規律化的生活作息很重要,這也是我們平時一直強調的,現在仍然不能鬆懈。「從我的教學實踐來看,規律的生活培養出來的孩子,在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還是展現出一定的優勢,這就是訓練跟不訓練還是有很大區別。」梁老師認為,當下在家,要對孩子嚴格要求,該做什麼,就認真完成,質量也要有要求。往往你給孩子明確要求了,他會做得很好。當然,家長也要給孩子一些放鬆的時間,不是一直學習,有張有弛。
3
問題
宅在家教育孩子,超級煩躁咋排解?
答:疫情給家長這次機會,不利用太可惜
很多家長因為不得法,所以,對於宅在家教育孩子這件事情,非常煩躁,情緒有時候很難控制。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許新超告訴記者,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既然疫情給了家長們這次機會,不利用起來就太可惜了。當然,這「臨時老師」可不是只教知識的老師。「非常贊同主持人汪涵的觀點,教育孩子第一重要的是育人,上網課還是自己制定學習方案只是學習的部分形式,家長們在陪娃過程中還可以滲透許多做人的教育,給孩子立規矩、養習慣,教孩子學會自理、自控,對他人尊重、欣賞,對環境愛惜、保護。」
這是一個需要耐久堅持才能取得效果的任務,不論宅家,或上班都不能忽視,而宅家時,可以更多更細緻地觀察、引導孩子。如果家長們能有「我願意讓孩子跟自己有相似的童年還是不一樣的?」「我是按照自己的期望來打造孩子,還是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他/她自己?」這類思考,相信都能形成有利於自己孩子的育兒觀。其實,你看節目中也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實際行動,比如在孩子堅持不下去時給予安撫、激勵;按照孩子的年齡給予相應的限制、規則;獎懲分明等等,這樣也可供大家參考,幫助自己成為讓孩子認同、信賴、感恩的好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