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城市給經濟帶來的利與弊(保護與利用並舉)
2023-07-19 11:04:53 1
一部熱播電視劇《狂飆》帶火了位於珠江口西岸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的廣東省江門市,其中西結合、充滿歷史痕跡的特色城市風貌受到廣泛關注,並因此成為「網紅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吳曉暉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江門市將積極打造大灣區重要的優質影視作品取景拍攝地及後期製作地,持續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讓「網紅城市」熱度持續狂飆。
經濟
堅持製造業當家將深入實施「鏈長制」
北青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江門今年經濟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吳曉暉:去年,江門GDP增速排名廣東省第二,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9.3%,是穩增長的主力。今年江門將繼續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持續推動工業、建築業、現代農業、文旅業協同共進,著力打造具有江門特色的「四梁八柱」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
製造業是重中之重,我們將深入實施「鏈長制」,做優鏈條、做大集群、以鏈促群、做強產業,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電池、矽能源產業鏈,加快打造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縣域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我們將以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縣域經濟比學趕超勇爭先,壯大縣域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提升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
北青報: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江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具體情況和舉措是什麼?
吳曉暉:江門區位條件優越、發展空間廣闊、生產要素充裕、生活成本優廉,有基礎、有信心、有能力服務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我們有三方面具體舉措。一方面是提升「硬聯通」,強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江門與廣深港澳等中心城市快速聯通。另一方面是深化「軟聯通」,推進「灣區通」工程,加快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深入開展省級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推進政務服務跨境辦理雙向互通,拓展新生代華僑華人回國返鄉創業空間,形成「引僑才、回僑鄉、建僑都」的生動局面。
第三個方面是推動城市合作,我們積極謀劃建設江門大廣海灣粵港澳合作高質量發展國家級平臺,與深圳共建深江經濟合作區。
舉措
招商引資為「一把手」工程是幹部考核的重要指標
北青報:您談到江門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具體有什麼舉措?
吳曉暉:沒有工業投資當家就沒有製造業當家,沒有招商引資就沒有工業投資。今年我們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作為幹部考核的重要指標,各級領導幹部親自招、帶頭招,各市長和各縣(市、區)長力爭年內招引1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項目,爭取全年引進項目投資額超2000億元,其中製造業佔比超80%,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超45個,完成工業投資超1000億元。
北青報:我注意到去年江門營商環境綜合評價排名在廣東上升了3位,對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具體有什麼舉措?
吳曉暉:江門把今年定義為「企業服務年」,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推動一批高頻涉企事項智慧秒批、秒報秒批,為產業項目提供全鏈條、全天候服務,以政務效率換取企業的發展效率。
我們對標最優最好營商環境,營造愛商、敬商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投資者選擇江門、落戶江門。一句話,我們將用心用情服務企業,做到「無事不擾、有事必應、有事快應」。
《狂飆》
南粵大地「天然影棚」注重保護與活化利用並行
北青報:最近電視劇《狂飆》帶火了江門市,作為電視劇取景地,江門是如何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
吳曉暉:江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五邑文化和僑鄉文化獨具魅力,亦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有著新舊交替及歷史痕跡的時代感,是南粵大地不可多得的「天然影棚」。不僅是《狂飆》,還有《讓子彈飛》《一代宗師》《除暴》《誤殺2》等影視作品,都選擇把江門作為主要拍攝地。
江門有效保存著眾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赤坎華僑古鎮,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界面最連續、保存最完整的僑鄉騎樓建築群;0.8平方公裡的長堤歷史文化街區完整保存共約5.3公裡的騎樓街,承載著江門600多年的城市發展歷史。
江門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方面成效明顯,主要是我們早謀劃、早探索。早在2007年我們已成功推動「開平碉樓與村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廣東省至今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在獲得地方立法權後,江門更是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進行立法保護。2020年,江門以地方立法出臺了《江門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條例》,2023年又印發《江門市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若干措施》,讓保護工作有法可依。
近年來,江門非常注重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並行推進,打造了開平赤坎華僑古鎮、蓬江啟明裡、開平塘口等典型範例,保護活化了臺山臺城老城中心區歷史文化街區、臺城西寧市歷史文化街區、新會大新路—仁壽路歷史文化街區、新會學宮歷史文化街區等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探索形成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江門樣本」,實現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華麗蝶變。
文旅
江門市今年力爭接待遊客超1500萬人次
北青報:江門如何搭上《狂飆》的熱度,推動旅遊業的發展?
吳曉暉:江門市將積極打造大灣區重要的優質影視作品取景拍攝地及後期製作地,持續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大力發展文旅產業,不斷提升江門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讓「網紅城市」熱度持續狂飆。
我們有3項重點舉措。一是發展影視產業。完善影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為來江拍攝的影視劇組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影視劇本創作、取景拍攝和製作、影視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等,吸引影視企業來江門設立公司、取景拍攝、後期製作,推動影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打造文旅龍頭。推動赤坎華僑古鎮打造高品質業態、完善配套,加快古勞水鄉二期、川島浪漫海岸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川島宿集項目動工,促進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三是提升接待能力。抓好精品酒店、特色民宿集群招商和導遊、講解員隊伍建設,優化旅遊線路,充分展示僑都深厚的人文積澱、秀美的自然景觀和升騰的煙火氣。
北青報:江門的旅遊資源還有哪些?對於旅遊業的發展江門有什麼期許?
吳曉暉:江門文旅資源豐富,除了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江門還有很多「打卡地」。我們擁有廣東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記憶遺產「僑批銀信」、讓大文豪巴金先生為之陶醉的「小鳥天堂」、「東方夏威夷」上下川島、「珠三角最後的原生態水鄉」古勞水鄉,以及全國唯一的地質地熱公園、中國第一個溫泉之鄉恩平。
我們定下目標,今年,江門力爭接待遊客超1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200億元,均比疫情前(2019年)增長20%以上,積極實施引客來江、留客在江,讓更多人讀懂江門、愛上江門。
文/本報記者 高語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