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智取威虎山》電影觀後感精選

2023-08-06 20:14:46 1

  《智取威虎山》講述的是解放軍一支驍勇善戰的小分隊與在東北山林盤踞多年的數股土匪鬥志鬥勇的故事。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觀後感範文,希望你喜歡。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1

  很好奇一個香港導演如何改編紅色主旋律的影片,也帶上年輕時對小說《林海雪原》的印記,也想體驗一下3D特技的觀影效果,帶著這麼多預期走進影院。

  基本的故事情節未變,還是文革前電影版和京劇版的線索,經過徐克的二度創作,就有了比較鮮明的徐克特色。故事情節精剪為三大塊,夾皮溝村莊保衛戰、楊子榮打虎上山和攻打威虎山,是因為這三大塊最能發揮徐克動作片特長和他認為的俠義精神。前者,他的目的完滿達到。而後者,我卻不以為然。

  在夾皮溝保衛戰裡,徐克把他擅長的動作武打紅色3D大片《智取威虎山》觀後感換成槍戰。影片裡各種打法神出鬼沒,汽油桶裝炸藥包炸飛出去,如同大炮威力無比;用棉被做成屏被把土匪分段攔截,分段消滅;狙擊手的神射,一槍一個;還有單挑肉搏等等,用智慧,用戰術,更是用解放軍的英勇精神,以二十多人的小分隊消滅了三百多號土匪,也算是創下了以少勝多的戰例吧。在這多少令人眼花繚亂的槍戰中,徐克發揮了他3D特技的想像,煙光四射,子彈速飛,雪堆崩裂,大場面立體的效果,把觀眾拉置現場,看得驚心動魄。可貴的是,在令人炫目的槍戰中,他並未忘記情節的演進且邏輯嚴謹,又處處埋下伏筆,為最後攻打威虎山做了針線綿密的鋪墊。

  攻打威虎山是此片的高潮,是夾皮溝保衛戰的升級版。徐克在此大顯身手,坦克大炮機槍各顯神威,槍炮雷鳴,火光沖天,山崩地裂,亂石飛雲,把大動作大場面用到極致,還有各種驚險奇特的打鬥動作設計,強烈衝擊著觀眾的聽覺和視覺。所有在前鋪墊的線索和伏筆都百川匯合,楊子榮終於拿下座山雕,與小分隊勝利會師。本來在此劇終,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觀眾也還沉浸在故事情節和強烈的視聽場面裡回味無窮。可是徐克還覺不過癮,再來一段楊子榮座山雕在飛機上的打鬥情節,任性地向觀眾炫耀他的特長。但這一失真而荒誕的結尾實在是狗尾續貂,雖然華麗炫目,卻是藝術的一處敗筆。

  但是影片令我感動的不是這些炫目的特技,也不是情節設置的技巧,而是貫穿於整個戰鬥中將士們的膽略、英勇和頑強。在徐克和一些影評人那裡,這是一種江湖俠義快意恩仇,如真的做這樣的詮釋未免狹隘。我認為這是戰士們樸素堅定的軍人精神和情懷。小分隊與夾皮溝的村民大多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們可為這個村莊和村民浴血奮戰,甚至犧牲,因為他們是人民的軍隊。有一場戲很耐人尋味。村民們聚集在一間屋裡,被外面的炮火嚇得戰戰兢兢,害怕從前土匪劫村的悲劇重演。負責守護他們的小分隊衛生員白茹說:別怕,這次有我們呢。女性的柔美和堅定與屋外戰士們英勇殺敵相輝映,道出了戰鬥的意義,人民的軍隊為人民,這是小分隊的靈魂,也是這部影片的戲魂。看來導演的主觀意識和影片的客觀表達形成了矛盾。

  這就關涉到文藝創作的規律問題了。徐克既然接手了這樣的題材,而已融入題材裡的靈魂是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了。進入創作的境地,作者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只能沿著情節邏輯的內涵和人物性格的必然走向推進,才能達到本質的真實。有時作品的面貌和結局與作者的初衷會完全不同,而作者的意志只能服從筆下的人物和情節。或許小分隊的這種精神與徐克心理的俠義精神在某種程度上暗合,但影片先天的題材內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身份的定位,展示出來的已超出了徐克的主觀意識。這一點也許徐克自己也沒有預料到的。

  人物形象也是如此。徐克和某些影評說楊子榮是有點匪氣的江湖英雄似的人物。雖然在他們心裡楊子榮的形象是如此定位,但影片給我們看到的仍是解放軍偵查員的英雄形象,

  楊子榮打虎上山,與八大金剛麻溜的黑話對答,與老三的試探與反試探,與座山雕周旋時的鬥智鬥勇,與突然而來的灤平先發制人的對決等主要精彩的橋段,是前電影版和京劇版為作為解放軍偵察員的楊子榮度身定做的,徐克全盤照搬。實際上就已認同了這樣的形象定位。戲中表現出的所謂匪氣是為臥底練就的偽裝罷了。何況,影片不斷時空切換,京劇楊子榮向影片楊子榮穿越,也向觀眾不斷提示其身份的相同性。加上飾演楊子榮的演員張涵予年少時小說和樣板戲留下的烙印,他的表演從骨子裡透出的仍是解放軍偵察員才具有的氣質。無論是遞放情報時的機警,還是勸說老八要像人那樣活著,還是對被蹂躪人群的悲憫無不如此。更為重要的是,他身後還有一支解放軍小分隊,還有他總掛在心上的小栓子和村民們。他在威虎山上所做的一切以及最後的勝利,都有廣闊和深厚的思想情感基礎,這些都是單刀匹馬行走江湖的俠客難以做到的,儘管徐克很想把他塑造成那一類人,或者認為他就是那一類人,但是因為無法捨去與老版相同的情節和小分隊的群體基礎,楊子榮不可能事實上也沒有成為他心目中那種樣子。徐克為形象新增添的一些情節如與馬青蓮的幾場戲,非但沒有一點匪氣,反而豐富了作為解放軍偵察員獨特的性格和心理。就連最能表現他匪氣的土匪扮相,在匪氣得猶如妖魔的八大金剛裡一站,也是一身凜然正氣。當人物形象在筆下活了起來,就會有自己性格發展的邏輯,作者只能順其自然,而不能做任意的改變,徐克對於楊子榮就是如此。主要情節和根本內核都不變,這一點,正是影片成功翻拍的關鍵,而大製作波瀾壯闊的錦上添花,讓影片更有震撼力。

  與那些大動作的槍戰場面相比,我更喜歡小分隊滑翔林海雪原,飛躍老鷹嘴那些無比壯美的畫面。

  白雪皚皚,林海茫茫,小分隊身穿白色披風,飛一樣地滑翔。動作矯健帥氣,畫面壯闊靈動,與此同時,遠處傳來京劇「穿林海……」的音樂,音畫合一,動人心弦。據說,徐克以此向老片致敬。

  老鷹嘴山崖險如天塹,憑一條飛索,戰士們如同天兵天將飛躍而過。動作驚險而又瀟灑,襯託出這支隊伍的英勇無畏。

  徐克拍的很藝術,其功力可見一斑。

  觀影前,很擔心少劍波和白茹的形象與想像的不同,小說裡,少劍波是年少英俊的203首長,白茹是美麗活潑的小白鴿,他們的愛情故事是小說最浪漫的情節,曾激蕩無數少女的心。還好,飾演者林更新佟麗婭沒太令我們失望。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2

  被我爸拽去看電影《智取威虎山》。自從最近連續看了好幾次「八一」之後,我已經快吐了,所以並沒有太大興趣。

  當開始後五分鐘,我就意識到這位徐克導演和普通導演的區別。這部電是從一個人的回憶說起——也不能說是回憶,就是看京劇《智取威虎山》引發的臆想——,然後開始講述解放軍通過裡應外合奪取威虎山寨,戰勝土匪的故事。

  日寇投降後,我國又陷入了長達四年的內亂中。此時,在東北地區出現了幾支土匪,開始趁火打劫。我黨特派了一支剿匪小分隊來打擊東北的土匪。正當這支小隊即將彈盡糧絕時,小隊指揮者「203」等人擊斃了一隊土匪,再獲彈藥,並在附近村莊裡找到了土匪屯積的糧食。

  為了將日軍遺留下來的軍火庫——威虎山佔領,新調到前線的偵查員楊子榮決定潛入威虎山內部,尋找薄弱點,並加以打擊。在裡外的共同努力下,威虎山被攻破,東北也恢復了安寧。

  電影裡面一度還出現了搞笑片段:因為有個解放軍戰士的綽號叫「坦克」,被土匪誤以為解放軍有坦克,倉皇逃竄,以及裡面威虎山的主人座山雕的口頭禪:一個字:XXXXXXXXX……還有一段拉屎的片段……無需多說,是爆笑片段。

  此外,此片沒有加入那些國產片甚至世界上幾乎任何地方拍的電影裡面用來充時間的愛情部分。這一點是八一電影的好處,至少大部分是吧,因為我不大清楚。

  好啦,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細節拍得很好,不愧是大師。徐克愛用超級慢動作,一顆「幸福的子彈」還要飛十秒鐘。不過這就是這位愛拍恐怖片的導演的精髓吧。一個字:這部片子拍的非常好!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3

  昨晚和好友去影院觀看了徐克導演的3D《智取威虎山》電影。從故事的完整性和3D效果角度,《智取威虎山》都遠遠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故事情節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樣板戲的緣故,不需要很用心就能看得懂。儘管故事的大體梗概和結局是我們早已熟悉的,可是這並不影響我們觀影時的投入和享受。再加上和好友一起觀影的緣故,心情好極了。

  1、懸念一:

  電影開始後,我有點懵了,我們是來看《智取威虎山》的,怎麼螢屏上出現的是現代人的鏡頭?難不成走錯了電影廳?我又問我身邊的她人,是否也是來看《智取威虎山》,她說是。可是,怎麼是現代人的鏡頭呢?怎麼是一幫現代人在玩笑中,其中一個卻選擇在電視中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後來,才知道,影片開頭這個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年輕人,就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設計的一個人物----小男孩「栓子」未來的孫子。終於看明白後,我笑了,徐克也玩起穿越了。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用穿越的形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且不覺得是生硬的嫁接或誇張的跳躍思維。

  2、懸念二:

  座山雕的臉部形象,足足讓我一忍再忍中期盼等待了40分鐘。未上映前,想看此片的人都知道,主演是張涵予和梁家輝。k,也不知導演是怎麼想的,一直在那麼長的時間內欣賞不到梁家輝扮演的座山雕的臉部模樣。

  不過,這份期待和懸念還是很值得的,梁家輝不愧是演技派,再加上化妝後賊眉鼠目、禿頭的外觀,把座山雕的兇殘、冷酷、果斷、狡詐表現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也對觀眾那麼長的期待給了很好的安撫和滿足。

  3、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

  說實話,我對歷史不感興趣,對一些基本的歷史資料也不太清楚,看電影前,辦公室同事曾問我:「《智取威虎山》是《林海雪原》裡的事嗎?「,我一愣。電影開始後,屏幕上出示,我才知道,電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取材於作家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至於楊子榮,我也只知道他是咱樣板戲裡的英雄,至於關於他的事跡以及圍繞他的相關歷史背景我是一竅不通的。

  可是,電影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卻徹底徵服了我!他,黑黑的膚色,性感的絡腮鬍,磁性的有穿透力的聲音,一上場就把我吸引過去了。接下來的電影劇情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足智多謀、身懷絕技、沉穩幹練的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形象。

  4、餘男扮演的馬青蓮

  說實話,馬青蓮濃妝下面無表情的一張臉,讓我看了很不舒服。後來,隨著劇情的發展,才知道她是作為座山雕試探兄弟忠誠度以及自己洩慾的工具而存在的,且她總是在他的暴力下苟活著。一個女人,這樣的存在有啥意義呢?

  當看到,從楊子榮那裡,馬青蓮知道自己的兒子栓子還好好的活著的時候,她驚訝、激動的樣子,我才意識到,原來,她活著,就是為了有一天和可能活著的兒子相聚的。這個信念支撐著她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了下來。母愛的偉大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印證,也讓我又重新認識到:女人,最重要的角色永遠是母親,其次才是妻子、女兒或者情人。

  5、反面角色欒平

  漢奸欒平用上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機會逃竄投奔座山雕後,卻在和冷靜機智的楊子榮較量中,敗於下風。欒平死前說的一句話讓我們在大笑中有點可憐他:」我說了一輩子謊話,靠它步步高升,一直順利。今天,第一次說真話,竟然沒有人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當沒有人相信你說的時候,你說的真話還有意義嗎?

  現實生活中,不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麼?這就是百口莫辯,這就是人言可畏,這就是唾沫星子淹死人,這就是不講誠信害己的活生生的例子,這也證明了」群情殺人「自古有之。呵呵,還想到了莫須有的罪名。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