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嘉年華(第十二屆北影節)
2023-07-07 19:18:42 5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8月14日下午,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強國論壇-奮進新徵程:光影不息·燃夢未來」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餘俊生;中國電影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陳玲;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出席並致辭。本場論壇邀請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李道新和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楊美子擔任主持。
論壇現場。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出席論壇的嘉賓有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衛強;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兒;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於冬;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海城;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鮑盛華,以及導演尹力,演員白百何,美術指導霍廷霄,剪輯指導周新霞,編劇、製片人龔格爾。
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餘俊生表示,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電影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支柱,電影強國建設已經成為未來中國電影發展的核心方向。未來五年,中國電影需要在戰略上謀篇布局,進一步明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路徑,以實現「電影創作生產能力顯著,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美學的精品力作不斷湧現,以國產影片為主導的電影市場規模全球領先,電影產業體系和公關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培養造就一批世界知名的電影藝術家,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格局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的目標。
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餘俊生致辭。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中國電影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陳玲談到,北京國際電影節作為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中外電影交流合作與傳播的重要平臺,以其獨特的風格氣質和日益深遠的國際影響力,為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新活力,也為中國電影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作用的強化和提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要充分發揮電影博物館聯繫廣大觀眾和電影業界的橋梁紐帶作用,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突出互動性、參與性,常態化地展示電影節的發展歷程和成果,促進更廣泛的文化交流與創新融合,增強電影節持續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感染力,讓更多的觀眾參與電影節、感受光影美好。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閆少非表示,中國電影家協會將不斷發揮組織優勢、強化專業優勢、創新工作體系,與電影人一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深入生活,紮根於人民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國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懈奮鬥中,電影強國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為積極落實《「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特別策劃「電影強國論壇-奮進新徵程:光影不息·燃夢未來」,邀請到業內各領域專業人士,在回顧中國電影發展成就,特別是近十年成就的基礎上,探討當下中國電影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激勵電影人堅守初心、堅定信心、合力同心,推動中國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電影強國建設。
在行業代表對談的環節上,論壇邀請到九位中國電影產業領頭人回顧成績、暢談電影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提出,要用新技術為電影復甦打強心針、營養針,使觀眾把電影當做一個視聽領域當中極致的享受,希望能夠通過技術的更新和迭代,推動中國電影特別是世界電影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認為,定義一個好的平臺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看到豐富多彩的各種各樣的內容;二是好的平臺提供渠道讓內容出品方、創作者、投資方等方面得到應有的經濟回報,讓他們有資金可以去發揮自己的情懷,創造更好更多的作品。
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衛強指出,保利文化以線下為主,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大屏小屏的互動,可以進一步地結合雙方優勢來創作更多的作品。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田透露,光線傳媒在構建中國動畫電影的「神話宇宙」,這個電影需要非常大的世界觀,所有的人物關係、事件節點都是在這個世界觀之內發生的,但這是非常大的工程,需要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抱有虔誠的態度、要有對未來負責的態度。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兒表示,上影未來幾年將持續深化精品內容、大IP開發、數位化轉型三大戰略,以開放促合作、以創新促發展,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上影、支持上影。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表示,華誼近些年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持續產出好的電影,跟藝術家、創作者一起拍攝好的電影,從而延續擁有群眾消費基礎作品的商業生命力。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於冬回望了過去十年博納成長的成績與堅守,認為堅定信念、絕不「躺平」就能夠拿出有分量的作品。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於冬發言。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海城談到,華夏發行作為國有的發行公司,會注重對主創人員在表現、感受新的時代,感受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及普通人中的英雄,從這個方面加以引導和扶持。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鮑盛華透露長影在對老的經典IP進行復排,如《英雄兒女》《上甘嶺》,同時也針對年輕人的喜好,計劃在老IP中改造創新一些動漫電影。
此外,活躍在一線創作的電影人代表也結合自身經歷對中國電影發展取得的成績展開交流對談。
導演尹力指出,在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發展過程中,除了硬體和多提供影院視聽享受以外,更多的是對年輕人才的培養,今後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一代人成長起來是真正中國電影的中流砥柱,是建設電影強國最重要的基礎。
演員白百何稱自己還是一名電影界的「小學生」,認為電影是合作的藝術,演員只是一個靈魂工作者。一部電影的骨架要有好的編劇,血肉需要燈光、美術、服裝等人一起努力打造,作為角色出現在現場,帶著熱愛去工作是永遠不變的夢想。
美術指導霍廷霄表示,近幾年隨著科技進步,對做視覺化的美學體系要求越來越高,對視覺創作者挑戰性也越來越大,新的時代下,中國電影要從大國變為強國,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體系培養,也是他最大的使命。
美術指導霍廷霄發言。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剪輯指導周新霞認為,是影片剪接技巧成就了影片的風格,這個風格不是剪輯自己完成的,而是導演、編劇、攝影、表演、美術各方面元素綜合給出的感覺,然後拿出這個片子應有的技巧,這個技巧才能成就影片的風格。
編劇、製片人龔格爾認為,新的流程正在對電影產生新的影響,科幻片是比較容易嘗試的技術和流程創新的特定類型,《流浪地球2》全程虛擬拍攝、預拍攝的手段,讓創作團隊先了解影片大概的風格內容,也幫助團隊現場拍攝時候更從容。《流浪地球2》在做一些嘗試,電影永遠沒有完全一致的流程,但是永遠會有全新令人想像不到的東西,這也是他最熱愛電影的一部分。
嘉賓主持人李道新教授總結到,中國電影有這樣一批理性又充滿感情、有資本又有藝術、擁有科技又關注人的掌舵者們的存在,相信中國電影從大國走向強國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電影強國論壇-奮進新徵程:光影不息·燃夢未來」內容豐富、視野開闊、思想新穎,在電影人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鋒中深入探討了電影產業的發展前景,剖析了電影創作的發展趨勢。嘉賓們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充滿信心,堅信電影行業一定能夠於變局中開新局,再攀高峰,再創輝煌。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賈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