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月免費活動(7月上海活動推薦)
2023-07-08 04:03:09 1
從2018年7月起,「城市漫步」將每月推薦一次有關探索城市的步行、講座、展覽活動,目前範圍僅限於上海。如果您有更多推薦,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步行/Walk
閱讀徐家匯•公益導覽
時間:每月第一、第三個周六上午9:30
主要景點:徐家匯觀象臺、徐家匯天主堂、徐家匯大修道院(參觀總時長約2小時)
參與方式:關注「文化徐匯」微信,預約報名參與導覽
楊浦區圖書館「行走楊浦」城市行走活動
地點:楊浦區圖書館新館
參與方式:請關注「楊浦區圖書館」微信當周報名推文
稻草人旅行CityWalks
CityWalks不是走馬觀花,也不是暴走,而是旅行在城市中延伸。在你所熟悉的環境裡,去探索你不熟悉的故事、風景和體驗。精心設計的每一條線路,就是為了和你一起發現這座城市平凡卻最驚喜之處。帶著一顆發現的心,擁抱屬於你的城市,你會發現這座城市、那些人們,都足夠可愛。
7月路線
7月11、14日:外灘源1843(夜線)
7月13日:白相大世界 I 曾經的網紅遊樂場與周邊的文化歷史
7月13日:秘境跑馬場
7月14日:情迷法租界
7月14日:羅曼蒂克消亡史
7月15日:虹口方舟| 猶太人在上海
7月15日:螺螄殼裡的浮世繪
報名及了解更多稻草人城市漫步信息,請關注「稻草人旅行」官方微信微旅行欄,或訪問「稻草人旅行」官方網站
趣友集系列活動
活動主題:梧桐漫步法租界 - 貝當區的大亨與大炮
活動時間:2018.07.14 周六 16:00-18:00 (總行程1.2公裡)
活動看點:
1)貝當路vs衡山路
2)大亨vs大炮
3)法國帥哥事務所vs賚安洋行
4)苗族最後一位公主的住所
(更多內容在行走中逐一解密)
詳情13764093326 INS / 添加主辦方微信諮詢或關注「趣友集」微信公眾號了解
外灘建築開放活動
開放時間:根據每幢建築情況而有不同
開放地點:外灘源1號、和平飯店、中國銀行大樓、浦發銀行大樓、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上海電信博物館
參與方式:關注「黃浦最上海」微信預約參觀
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地點:寶慶路3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五9:30-16:30,國定節假日另行通知
參觀方式:參觀免費,可提前7天關注「地產寶慶」微信預約,每日限額80人,預約成功後憑二維碼掃碼入內參觀。
講座/Talk
《城市中國》足球地理講座
地點:長寧區圖書館八樓報告廳
主講人:周浩,自由撰稿人,資深足球觀察員
匯講壇:建築,是可以閱讀的
地點:南丹路40號原徐家匯大修道院底樓
講者:
惜珍:海派作家,著有《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武康路》作者之一
程亮:上影集團青年導演,曾執導《上海女子圖鑑》
羅陵君:青年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翔寧: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2018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西岸藝術委員會委員
報名方式:發送「匯講壇 您的姓名 聯繫方式」至「上海徐匯」公眾號即可報名(本次活動名額有限,每個微信號僅限一人報名)
上海歷史博物館城市文化講壇
主題1:外灘——上海夢的傳奇
講師:喬爭月,上海日報城市和建築歷史專欄作家、主任記者
簡介:喬爭月將分享「外灘-上海夢的傳奇」,講述探索外灘的故事,展示獨家的外灘數據分析圖和黃金天際線生長圖,並特別講述外灘傳奇歷史人物的故事。他們有總領事、傳教士、商人、建築師和作家等,在夢想和欲望的驅動下,年富力強的他們把「泥灘」建設成「金灘」。
主題2:江南經濟、文化背景下的商品貿易
講師:鄒逸麟,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簡介:鄒逸麟教授將為聽眾講述江南經濟、文化在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時期、晚唐五代時期、兩宋時期、明清時期,這幾個階段的發展和特點,探討由此產生的影響。
以上兩場講座皆需關注 「上歷博上革博」官方微信,進入菜單欄「參與歷博」—「研究會」報名預約
上海老房子俱樂部系列活動
壽幼森攝影課程:城市影像記錄(開篇)
婁承浩講座:上海-中國建築事務所孕育和活躍的樂土
以上兩場講座地點均為:永嘉路578號 都市之光
詳情請關註上海老房子俱樂部同名官方微信(ID:shartdecoclub)
香格納畫廊 文物建築修復座談會
藝術家湯國:《漫長的殘夢——從澹園到智殊寺》
地點: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16號樓
參與方式: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預約
展覽/Show
OCAT上海館 「基建江山:共同體話語的空間根基」
簡介:本次展覽以「基建江山」為題,探討基礎設施在整個景觀中的種種形式與行為的表達,並展望未來基礎設施在重構大尺度的區域空間與中微尺度的日常空間中的作用於地位,以裝置、圖像、模型與影像等各種形式表現基礎設施融入文化景觀的過程。
展期:2018年6月30日-2018年9月9日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地點:OCAT上海館,上海市靜安區文安路30號
「全築」第八屆上海「數字未來」暑期工作營成果展
簡介:展覽重點探討數字時代下人與機器的交互與聯繫,進行從機器人建造到人工智慧等一系列領域人機融合的實踐,以「人機共生」為主題,開展包括數字設計與建造工作營、數字設計與智能建造國際論壇、工作營成果展、開放日參觀交流以及系列講座等活動,共同探討數字時代下「賽博格觀念」的全新的解讀方式與實踐路徑。
展期:2018年7月7日-9月30日
地點: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C樓地下展廳
上海總商會百年展
簡介:展覽梳理了上海總商會的歷史沿革,以大量極具價值的資料呈現了這個中國第一商會的百年興衰,地圖、實物、文獻以及多媒體等豐富的展陳形式將有助於公眾理解總商會與上海的緊密聯繫。同時,展覽將完整展現上海總商會大樓的保護修繕歷程,娓娓道來這棟百年建築脫胎換骨的故事。
展期:2018年6月15日-12月16日
地點:上海市靜安區河南北路33號(參觀總商會內部需關注華僑城蘇河灣公眾號預約)
BANK畫廊 群展「建築性未來主義的遺產」
簡介:BANK以此群展致敬建築師萊伯斯·伍茲的設計精神與遠見。展品部分為伍茲為實際建築項目或競賽提交的設計方案,其餘則為他有關建築和社會的預言和想像。除了伍茲顛覆常規的設計手稿,展覽還呈現了國內外藝術家與建築師的創作,他們的作品從不同方面致敬了伍茲特立獨行的建築世界。
展期:2018年6月15日-8月12日
地點:上海市徐匯區安福路298弄2號樓底樓
徐匯區歷史建築閱讀展示匯
簡介:徐匯區保留下來的歷史優秀建築共有253處,其中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是上海保護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共4.3平方公裡;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小馬路,有30條位於此區域。本次展覽通過對歷史建築空間和時間的解讀帶領大家走進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
地址:南丹路40號匯展示廳(徐家匯大修道院舊址)
新村的老故事——永嘉新村歷史回顧展
簡介:人類學博士王心遠和法租界歷史建築研究者吳飛鵬深入永嘉新村的居民和社區,研究一座新村的歷史淵源和居民的文化生活環境。
展期:2018年5月19日-8月31日
地點:永嘉路578號都市之光公共藝術空間
零時藝術中心 逝者如斯:長江三峽、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影像考察
簡介:本次展覽匯集了王景春、郭現中、陳杰和吳俊松四位國內優秀的報導攝影師關於江河的心血之作,策展人鄭梓煜。
展期:7月1日至7月15日
地點: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M50三號樓210
華視影廊 周明:作秀的城市
簡介:《作秀的城市》是一組頗具當代意識的都市攝影佳作。因為我們可以從那些或密集世俗、或空曠虛無的都市景觀裡真正地感受到一種後現代藝術的超現實。策展人:林路
展期:2018年6月24日-9月1日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8:30
地點:衡山路534號都華視影廊
始於1978 文化·生活·藝術——「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民俗收藏展
簡介:展覽以一個改革開放同齡的上海小囡的視角為切入點,用10多個真實場景下的近800件展品記錄下40年成長道路中的閃亮瞬間,折射上海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
展期:2018年6月28日-7月19日
地點:文藝會堂·文聯展廳(延安西路200號)
衡復微空間 | 改革開放40年:聲音/文字/圖像群策展
簡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的城市建設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段離我們最切近的歷史,確是我們的城市和生活變化速度最快的一段歷史。本次展覽將以衡復歷史風貌區為坐標,對這段40年的改革開放歷史進行一次回顧,也是一次記錄,更是一次全新的群策展覽模式的嘗試。
展期:2018年7月1日-8月5日
地點:衡復微空間(上海市徐匯區東湖路 37 號,近延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