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包括哪些區縣市(黃岡市的區劃調整)
2023-07-07 14:42:12 21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湖北省各個城市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等等。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湖北省的黃岡市。黃岡市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之一,同時也是湖北省的第4大城市,發展潛力巨大。目前,黃岡市下轄了10個區縣,總人口580多萬。那麼,黃岡市10個區縣的區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聊聊湖北省的具體情況。湖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的省份,位於長江中遊,西連巴蜀,東接皖蘇,地理位置非常好,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據,湖北省總人口5770多萬人。在我國各個省份中,5000萬以上人口的省份,並不是很多。2021年,湖北省的GDP總量超過了5萬億,這是非常不錯的發展水平。
湖北省的氣候適中,糧食產量很高,而且品種多樣。早在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每逢其他區域出現饑荒,朝廷都會考慮從湖廣各地調運糧食。例如在影視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中,都出現了從湖廣調運糧食的劇情。目前,湖北省下轄了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合計有13個地級區劃。
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鹹寧市、隨州市、恩施自治州。其中,武漢市屬於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此外,湖北省還有3個省轄市,情況比較特殊,分別是: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
黃岡市是湖北省下轄的12個地級市之一,位於湖北省的東部,連接了安徽、江西等幾個省份。黃岡地區的地形複雜,在二三十年代,曾經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地。2021年,黃岡市總人口580多萬人,2021年的GDP總量2160多億。目前,合計下轄了1個區、2個縣級市、7個縣,總計10個區縣,分別是:黃州區、麻城市、武穴市、團風縣、浠水縣、羅田縣、英山縣、蘄春縣、黃梅縣、紅安縣。
至於黃岡市10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先後歷經了好幾個階段的變遷。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出現於元朝。歷經元明清三朝幾百年時間的調整和細化,逐步形成了內陸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截止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湖北省逐步形成了10個府、1個直隸州、1個直隸廳的區劃格局,分別是:武昌府、漢陽府、安陸府、襄陽府、鄖陽府、德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宜昌府、施南府、荊門州、鶴峰廳。
當時,黃岡市下轄的各個縣,基本上都隸屬於黃州府管理。黃州府下轄了7個縣、1個散州,分別是:黃岡縣、黃安縣、麻城縣、羅田縣、蘄水縣、廣濟縣、黃梅縣、蘄州。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時期。湖北省地理位置重要,各地軍閥反覆爭奪,對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30年代,安徽省的英山縣,劃入了湖北省管理。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發展經濟、恢復生產的階段。在湖北省各地,陸續組建了各個專區、地級市。黃岡專區組建之初,合計下轄了8個縣,分別是:黃岡縣、浠水縣、麻城縣、蘄春縣、廣濟縣、黃梅縣、英山縣、羅田縣。1952年,在區劃變遷中,黃岡專區組建了新洲縣。
同一年,紅安縣、鄂城縣、大冶縣、陽新縣等4個縣,劃入了黃岡專區管理。此時,黃岡專區合計下轄了13個縣。50年代末期,在湖北省新一輪的區劃變遷中 ,黃岡專區的大冶縣,劃入黃石市管理。黃岡各地的地形複雜,一口氣下轄了10多個縣,管理難度很大。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下轄的區縣太多,不利於管理。
1965年,湖北省組建了鹹寧專區。同時,黃岡專區的陽新縣、鄂城縣,劃入了鹹寧專區管理。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黃岡專區更名為地區,管轄區劃不變。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經濟階段。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各個地區,陸續開始了區劃調整。
1979年,鹹寧地區的鄂城縣,重新劃入了黃岡地區管理。此時,黃岡地區的區劃調整為11個縣,分別是:黃岡縣、新洲縣、紅安縣、麻城縣、羅田縣、浠水縣、蘄春縣、黃梅縣、廣濟縣、英山縣、鄂城縣。80年代,隨著黃岡地區各個縣的持續發展,麻城縣、廣濟縣、黃岡縣被陸續撤銷,組建了麻城縣級市、武穴縣級市、黃岡縣級市。
1995年,黃岡地區被撤銷,組建了黃岡地級市。同時,黃岡縣級市被撤銷,組建了黃州區、團風縣。截止這個時候,黃岡市1個區、2個縣級市、7個縣的區劃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合計下轄了10個區縣。
當然,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進入21世紀以後,黃岡市陸續組建了經開區、高新區、城東新區等幾個新區。不過,這幾個新區屬於功能區,情況特殊,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