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群為什麼救林楠笙(叛逆者讓人揪心的四件事)
2023-07-23 16:40:00 1
6月15日,一共43集的諜戰劇《叛逆者》播出到22集,剛好越過半程線。
「提心弔膽」看了二十多集的觀眾最揪心的的可能是以下四件事:
一、朱怡貞什麼時候能夠成熟起來?
如果《叛逆者》被吐槽的內容是十個,估計童瑤飾演的朱怡貞能佔一半多,其中觀眾比較鬧心的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朱怡貞這個角色顯得太不成熟,不僅被林楠笙一個菜鳥特工蒙蔽雙眼,在接到命令撤退時還優柔寡斷兒女情長自投羅網,不僅險些害死自己,還導致其他同志犧牲。
第二件事是飾演朱怡貞的演員童瑤似乎有太過於「成熟」,朱怡貞剛上線時是一位金融富豪家的千金,芳齡二十露頭,正是青蔥歲月的女大學生,但是飾演她的童瑤卻是一位出生於1985年的女演員,雖然演員和角色之間只有十幾年的年齡差在演藝圈並不算大,但很多觀眾還是很難接受有點兒故意裝嫩扮嗲的朱怡貞。
好在,《叛逆者》劇集播出一半時,隨著朱怡貞經歷過生死考驗和根據地磨鍊後,她已經成為一位成熟的地下工作者,目光堅毅、行事果斷,雖然年齡只是增長了三歲,但感覺整個人的氣質已經非常成熟了。
因此,我們在《叛逆者》21-22集中看到的朱怡貞形象已經大變,童瑤飾演成熟穩重的朱怡貞顯然更為合適。
二、顧慎言千萬不能下線
王志文飾演的軍統上海站副站長同時也是資深地下黨「郵差」,從播出之後就是《叛逆者》不是主角的主角,雖然王志文的年齡和相貌飾演一位黃埔五期畢業生有點兒吃力(黃埔五期的地下黨郭汝瑰抗戰時才三十出頭),但他用優秀的臺詞和演技彌補了自己年齡上的「過於成熟」。
顧慎言在上海站裡上下通吃內外兼修,堪稱一位內能當好助手外能做好大將的優秀二把手,而且其地下黨的工作也有條不紊屢次化險為夷。
因此,有些觀眾揚言:什麼時候顧慎言死了,什麼時候就不看《叛逆者》了。
好在,顧慎言在《叛逆者》劇集過半時依然非常活躍,沒有暴露任何破綻的同時還偷空給男一號林楠笙神不知鬼不覺做了策反工作。
如此一來,顧慎言還會繼續在上海站如魚得水很長一陣呢。
三、林楠笙到底什麼時候「叛逆」?
從《叛逆者》第一集播出開始,誰都知道,男一號就是林楠笙,這傢伙必定是最後的「叛逆者」,從一個軍統特務變成地下黨。
讓人揪心的是,《叛逆者》劇情過半了,男一號林楠笙依然還是一位優秀的軍統特務,除了顧慎言的一席話有點兒策反味道之外,林楠笙依然看不出快要「叛逆」的跡象,這讓一些觀眾很「著急」,林楠笙你要堅持當軍統到什麼時候?
而且,除了朱怡貞以外,朱一龍飾演的林楠笙也曾被很多觀眾質疑演技稚嫩,真的像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不是一位優秀的特工,看他和童瑤飾演的朱怡貞談戀愛時似乎有一種違和感。
實際上,朱一龍出生於1988年,只比童瑤小三歲,但他古裝劇中的人設經常是翩翩公子,因此觀感上顯得有些稚嫩,實際上朱一龍飾演的林楠笙在角色節奏上的把握是很精準的。
特訓班時的林楠笙是陽光的,他剛到陳默群手下時是青澀的,和朱怡貞接觸時他真實的內心是靦腆的,當他經歷生死當上行動隊隊長時則是幹練的。
到陳默群正式投敵時,這時候的林楠笙從彷徨到崩潰,然後是堅決,之後是滄桑。
所以,朱一龍的演技顯然是很能打的,各個階段的感覺都挺準,沒啥可吐槽的。
對於林楠笙何時「叛逆」,筆者認為前十五集應該是鋪墊,中間十五集應該是蛻變,最後十幾集才是他的正道。
好飯不怕晚,如果讓林楠笙像餘則成那樣兩集就「叛逆」,那就沒有意思也缺乏說服力了。
四、陳默群最後會落個什麼結局
剛看《叛逆者》第一集時,聽到陳默群這個名字,相信熟悉諜戰歷史的觀眾都會覺得耳熟,據說原著裡並沒有這個人名,是編劇擴展出來的一個角色,而且還是很重要的角色,戲份幾乎和王志文飾演的顧慎言不相上下。
筆者對陳默群的第一印象有兩個,一個是覺得此人很拽,「拽王」嘛,王陽把握這個角色一開始還讓人覺得有些不那麼順眼,畢竟「站長」這個詞在很多人印象中都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頭子。
不過,陳默群既然是黃埔五期生,那麼在《叛逆者》亮相時三十歲露頭才是正常的,陳默群的形象肯定是沒有毛病的。
另外一個印象是陳默群這個角色應該首先和歷史上的汪偽76號魔窟頭目丁默邨和李士群有關,他的姓則可能來自於擔任過原軍統上海站站長的陳恭澍。
也就是說,不論陳默群這個角色在前十幾集裡表現成什麼樣,對軍統有多忠誠,他都是要在抗戰時期叛變的,不然他也不會叫這個名字。這也說明編劇原創陳默群這個名字似乎並不明智,感覺一開始就讓觀眾看到了陳默群的人物結局。
等到《叛逆者》第21集時,陳默群終於還是叛變投敵了,你可以說他是被人陷害,但投敵是沒有理由可講的,他自己選擇了當漢奸,和被陷害無關。
那麼,如此一來,擺在陳默群面前的就剩下兩個結局,丁默邨的結局和李士群的結局。
李士群最終在周佛海和戴笠合作的反間計下被日本人毒死,而且死亡時的狀態極其恐怖。
丁默邨在抗戰後期則私下裡和戴笠聯繫成為軍統在日本人那裡的內線,如果不是因為戴笠意外死亡,有戴老闆的周旋,也許丁默邨就不會在1947年被槍決,弄不好全身而退也是有可能的。
讓人耐人尋味的是,雖然陳默群的名字以及投敵這個結果和丁默邨李士群很像,但他投敵的過程卻又像另外一個人,王天木。
陳默群和王天木至少有四個地方是相像的:
1,都是在1939年被任命為軍統大區區長。
2,都是被日本人或76號逮捕後又毫髮無損釋放。
3,在脫離軍統投敵後都供出了北平、青島等地的軍統組織,給軍統造成重大損失。
4,都曾擔任汪偽政權的高層職務。
讓人捉摸不透的是,歷史上的王天木並沒有像丁默邨那樣被制裁,他在抗戰勝利後一度隱藏在東北和北平,全國解放後逃往臺灣島,並活到了1995年。
陳默群的另一位原型陳恭澍在晚年的回憶錄裡認為,王天木實際上是和戴笠達成協議後投敵,他可能是戴笠的秘密棋子。
那麼,是不是這就意味著《叛逆者》裡的陳默群也會不走尋常路,他的結局不是丁默邨也不是李士群,更不是陳恭澍,而是和他的名字毫無關係的王天木?
果真如此的話,是不是意味著《叛逆者》的編劇這波在大氣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