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的姻緣樹是什麼樣的(月老是怎麼分配每個人的姻緣)
2023-07-24 00:27:46 1
世界上哪裡的姻緣樹最出名```
離北京著名的陶然亭公園北門約200米,有一處古色古香,三進院落的古建築,這就是菩提緣佛文化食苑。菩提緣集佛家經典素食之所長,粹坊間百千美味於一爐,素食的特點,不但吃出健康、吃出美麗,更能感受佛文化的悠遠與深邃,讓你體會一種祥和中的寧靜,舒適中的恬淡。
菩提緣的環境極具古韻、寧靜典雅。置身於石雕龍、琉璃瓦的宅院中,佛樂悠然入耳,將你挽留在這種亙古寧靜的舒逸中。精美的敦煌壁畫,配合佛像、還有編鐘等古樂器,人們在以敦煌文化為背景,融合濃鬱的純佛教文化的環境中就餐,感覺仿佛飛向了神秘的敦煌;人在此時,夢卻留在了遙遠的古代。
這裡也叫三聖庵,院裡有一棵幾百年的老槐樹,被稱為姻緣樹據說這棵古槐非常靈驗,相愛的男女只要在樹上繫上紅繩,誠心地默念愛人的名字,就會和愛人結緣。如今的這裡。雖然這個三進院的尼姑庵已經變成了素齋餐廳,但是裡面仍然有供奉的佛像,每逢初一、十五,這裡還對外開放讓人祭拜。
菩提緣內有一古槐,植種於明萬曆年間,其枝虯龍,分露同煙,其葉春綠到夏,夏黃到秋。據考,其樹齡距今約430餘年,舊京民間又稱其為:「姻緣樹」。
相傳古時,凡人有求姻緣者,取紅繩繫於此樹樹枝之上,誠心默念愛人之名,莫不靈驗。久之,遠道來此求姻緣者絡繹不絕,「三聖庵」外通行之路,縱以青石鋪就,也因行人過多而磨損下陷,多經修葺。而此古槐樹枝上經年懸掛的紅絲線不下三千,終日迎風飄逸,成燕京南城一景。
當年「三聖庵」內,香火繁盛,莫不因此樹「圓姻緣」之名,是謂「天好姻緣,三聖護佑」。悠悠歲月四百載,如今,庵內四株古樹唯有此樹留存。依舊芳華吐納,凌凌耐冬。有投緣之人,或可以紅線一系姻緣?
姻緣樹的傳說
明萬曆年間,皇帝有一個妹妹天資聰慧,美麗善良,能言善辯。所以身在深閨中,美名卻傳播在外,因此很多鄰國皇族、達官貴人無不上門提親,奈何公主尋尋覓覓卻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的真愛。有一天,公主來到皇上的書房中,正巧碰到皇上在會見一個外域青年。這個外域青年相貌英俊、談吐不凡,深得皇上喜愛與信賴,皇妹也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此以後,每每皇上召見外域青年,公主都會不請自至。時日久長,公主與外域青年漸生情愫。公主自己害羞,不敢跟她皇兄明說,便託了其他姐妹轉告皇上。誰知皇上卻因早已將公主許配給了鄰國的王子,而堅決不同意。為此皇上和公主互不妥協,至兄妹不合。外域青年見此情景為難至極,於是他約公主來到當時的皇家寺廟三聖庵(現為菩提緣),親手為公主種下了一棵槐樹,並與公主相約:「今生無法在一起,如果有來世,但願還在這樹下相聚,再續前緣」。而後便離開了。這個故事傳至民間,百姓為公主和外域青年的愛情所感動,就將這棵樹視為姻緣樹,常來此誠心祈求姻緣。久而久之,遠道來此求姻緣者絡繹不絕。如今,悠悠歲月又過400載,當初的小樹如今已枝繁葉茂,更有數不清的情侶在樹下成就了姻緣,成為了眷屬。而當初的公主和外域青年呢?400年後的七夕,有緣人你們能否再次相遇?
姻緣牌的傳說
相傳古時有一對青梅竹馬的情侶,因戰亂而失散,不知對方生死,但心中都還相互記掛著對方。後來女子偶然機會下救了一隻受傷的小鳥,將它養在家中,悉心照料。這隻小鳥通體紅色的羽毛,十分乖巧精靈。小鳥傷好之後,就飛走了。幾日後女子做了一個怪異的夢:夢裡那隻小鳥飛回來,叼了一粒種子丟在門前。轉眼小鳥又變成了一個仙女,跟她說自己原是月老宮的小紅娘,因做錯事被下放凡間,又被惡人所傷,幸虧被善良的女子所救。為了報答恩情,小鳥願意成全女子的一個願望。她剛才丟下的種子會長成一棵樹,女子只要取下樹枝做成小木牌,把她和情人的名字寫在上面,小鳥就可以為她們「牽千裡姻緣」。夢醒後,女子將信將疑,但是當她在清晨走出房門,果然看到門口長出了一棵槐樹。於是她就按照夢境中小鳥告訴她的那樣做了,並誠心地祈願這個小木牌能夠幫助她找到情人,成就姻緣。後來,女子和她的情人果然重逢,並終成眷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這段傳說後來成為美談,人們將這能給人帶來美好姻緣的小木牌稱為「姻緣牌」,並且紛紛效仿,用姻緣牌來祈求上蒼賜予姻緣,或祈願上天保佑姻緣長久,幸福和睦。
祈求姻緣的方法
1)繞樹祈懺——凡求姻緣者先要在樹下繞樹而行,心中虔懺,懺悔前世之錯,消除孽緣。
2)緣石祈願——姻緣樹下有一古石,名為祈願石。在此石上誠心祈願,默念心中愛人之名,祈求獲得良緣。
3)掛牌還願——凡祈願者必還願,其願方靈。在古姻緣樹下祈願後,應請一姻緣牌繫於樹下。這裡的姻緣牌除了可以為人牽姻緣之外,更可護佑姻緣長久,幸福和睦!
4)佛殿加持——姻緣樹下祈願後,還應到主殿佛堂及偏殿觀音堂中,參拜諸佛菩薩,求佛菩薩賜下良緣,還可求健康長壽,增福增祿等。
南昌有沒有月老廟測姻緣,姻緣樹也可以
己未 甲戌 戊午 丁巳(子醜)土局從強,甲午旬好機遇「日升」即是好名字,日能生土,升為上升。
四川遂寧的月老樹,是什麼樹
槐樹,董永和七仙女第一次見面就在槐樹下(不是這棵哈)!
月老主管世間男女婚姻,它是以什麼定男女姻緣的呢
千裡姻緣一線牽
月老月下結繩定婚姻的傳說是怎樣的?
那是在我國唐代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唐代的宋城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
這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個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邊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說:"那你袋子裡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是仇人或距離很遠,我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再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3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裡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再去找那老人算帳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14年過去了,這時韋固已找到滿意的對象,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嶽父說:"為什麼她的眉間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14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姆陳氏抱著她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14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地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他想:難道她就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的追問說:"那保姆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變,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件事之後,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14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仙作主的。
結婚以後,韋固夫婦倆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
這件事後來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
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月下老人以赤繩相系,確定男女姻緣,反映了唐人姻緣前定的觀念,是唐人命定觀的表現之一。唐人以為,人的命運,不是自己可以確定和改變的,所謂"天下之事皆前定","人遭遇皆系之命","人事固有前定"。
唐人的這種前定觀念,當然也表現在婚戀方面,"結縭之親,命固前定,不可苟求","伉儷之道,亦系宿緣"。
月老形象的出現,正是這種命定觀在婚戀中的藝術化、形象化。唐人小說中就有類似的形象,如唐肅宗時的進士戴孚在《廣異記·閻庚》中,就曾經記載道:仁亶見其視瞻非凡,謂庚自外持壺酒至,仁亶以酒先屬客,客不敢受,固屬之,因與合歡。酒酣歡甚,乃同房而宿。中夕,相問行禮,客答曰:"吾非人,乃地曹耳,地府令主河北婚姻,絆男女腳。"仁亶開視其衣裝,見袋中細繩,方信焉。
這裡自言為地曹的"客",即是"主河北婚姻"者,同樣是通過以袋中之繩"絆男女腳"的方式,確定世間男女姻緣。可見,在唐代,婚姻前定、主於地府冥司是普遍流行的觀念。世間男女之所以能成為夫妻,是由於地府冥吏以繩相系,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
不過月老於月下結繩以定婚姻的形象,更具詩意,因而流傳更廣,遂成為故實,月下老人也因此成為民間家喻戶曉的婚姻之神。
等月老安排是什麼意思
其實法寶沒有好壞,好法寶無非就是附帶有用的技能多(五重技能)血煉的屬性高罷了。
法寶至少有好技能,不然後期洗技能的花費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