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愛情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

2023-07-27 06:21:38 1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讚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秀的氣質,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

  愛情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一:

  再經歷了這麼多時好時壞的嘗試之後,新海誠自己終於像他每一部動畫裡的男主角一樣走到了人性深淵的最底層,生活在現代都市社會的我們,即使被賦予了一切即時溝通的可能性,卻仍要面對日益凸顯的愛無能與孤獨感,唯一的自我救贖之路恰是一段命運感的愛情,這就是新海誠給出的答案。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麼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嚮往的是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築師。三葉和瀧並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於是,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有夢想的人,無論夢想怎樣,大多在性格深處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賭注。當你和我在夢醒許久之後,站的莫可名狀般繁華的東京街頭,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認出彼此是連名字都不記得的那個他/她?

  這個世界無論旋轉了多少個維度,摺疊了多少個交接點出來也無非就是讓我們這些愛無能的人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已。而選擇性越是充沛,選擇之後的滿足感常常越是匱乏,而這種愈發明顯的疏離感與愛無能或許才是那些自古以來喜歡一個人在深夜獨自觀察天象的人內心最恐懼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時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討的核心問題。

  把結局打開的時候,原來最浪漫的瞬間,是你奮不顧身跑來告訴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還不認識我時就問我「你的名字」,我們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為彼此的幫助而走過了與青春告別的時光,卻無法看到彼此。

  請記住,無論在未來相遇與否,與青春離別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過,我愛的你也是我自己。別因為我還不認識你就忘了我們相遇的夢。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無力治癒病例。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裡,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我們一起去離再見最遠的地方吧」

  愛情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二:

  這波宣傳給力得讓人覺得,哎呦我去,這麼厲害,不看好像損失了500萬人民幣,必須趕緊看一下。

  首先來看一下導演。

  新海誠,個人風格強烈,影壇稱號「壁紙大師」,作品畫面極其唯美,隨便一幀都可以直接截圖當桌面。每逢出新片,粉絲們的狀態更新都是「謝謝大師又來送壁紙」,「又可以換桌面了」。

  新海誠的另一個特點是故事非常、非常簡單。

  比如,一對中學男女同學,早戀,分離,全劇終。

  比如,男主女主在涼亭裡,躲雨,送鞋,全劇終。

  相比之下,新作《你的名字》劇情複雜許多,廣大影迷紛紛熱淚盈眶:新海誠爭氣啊,終於補上了劇情簡單這最後一塊短板啊。

  《你的名字》講述一名高中生女主住在鄉下,憧憬著東京大都市生活,男主則是生活在東京的同齡高中生,某天醒來,他們互換身體了。

  哇塞,互換身體!是不是有點兒好看?

  而且這個技能的觸發還不由他們控制,他們只好盡忠職守地替對方做好角色扮演——餵!你別搞砸我的生活啊!

  這種歡喜冤家又冥冥之中的套路只能註定愛上對方。

  但當男主決心跑去見女主的時候,發現——嗶嗶,前方高能預警,如果劇透一臉我表示不負任何責任╮(╯_╰)╭——女主的鄉下在三年前已經被一顆彗星的碎片砸成了廢墟,女主三年前就掛了!

  掛了?!男主和觀眾都一臉懵逼。

  所以,這段時間身體互換的是三年前的女主,真是造化弄人的時間差啊!

  不過,男主憑著強大的愛的能量,找到了女主的口嚼酒,喝一口,就和三年前的女主通靈了,告訴女主小彗星馬上要砸地球,趕緊帶鄉民們離開。

  女主迅速行動,到最緊急的時候女主摔了一跤,短暫昏迷,醒來時她覺得不行了想放棄啊,但想起男主對她的愛,又爬了起來繼續行動,最終救了鄉民和自己。

  一個因為「愛」的力量救了一方水土人民的感人故事。

  如果女主沒有想起男主對她的愛,沒有爬起來繼續跑,後果真是不可想像啊(認真臉)。

  大家可能都發現了,這裡面有一個因素特別突出——愛。

  愛讓男主找到辦法和三年前的女主通靈。

  愛讓女主在最緊急的時候有了繼續向前的力量。

  最後改寫了小彗星砸地球的歷史,拯救了500個鄉民性命的也是愛。

  誒,這個展開好像似曾相識啊?

  小時候看的《美少女戰士》,月野兔每次救地球也是靠著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

  一個記憶深刻的畫面:飄浮在太空中的地球上各個角落出現亮光,象徵著全世界人民的愛的力量,都匯聚到月野兔那兒,本來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月野兔突然開掛實現逆襲,打敗超級大魔王。

  這個亮光匯聚到主角那兒的畫面堪稱經典,許多動畫片都出現過,比如《中華小當家》、《奧特曼大戰哥斯拉》、《百變小櫻魔術卡》……

  電視機前的我們目瞪口呆,世界觀的大門打開,被愛的偉大力量所折服,心中暖暖的,充滿了愛——只要有愛,我也能打敗超級大魔王拯救世界成為一個超棒的人。

  無論主角原來有多弱雞,只要心中有愛,全世界人民都會無條件幫助你。

  無論困難有多大,眼看都要被團滅了,但只要心中有愛,就能戰勝強敵,解決一切困難。

  這是小時候動畫片告訴我們的世界觀,愛能作為所有問題的答案。

  但現實是,別說全世界人民,就是樓下門衛大爺也不會無條件給錯過門禁時間的你開門,哪怕你也很有愛,每天都餵流浪貓狗,希望工程捐款一次不落,心中充滿愛的你連大爺也感動不了。

  因為,現實世界講規則,講契約,講能力,甚至講運氣,也不能只講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

  想打敗超級大魔王,就老老實實地練級。

  想別人幫助你,首先要成為值得幫的人。

  現實世界殘酷有趣且複雜,愛不能作為所有問題的答案。

  如果小時候的動畫片,每逢主角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的時候,編劇就讓愛出場,這無可厚非,畢竟,「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模塊思想之一,大家都能秒懂,這樣小朋友比較容易理解劇情,也比較容易理解解決困難的手段。

  你和小朋友說,這是運用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可變唯一不變量是引力將黑洞引力的參數代入方程就能得出關於黑洞運動的解,小朋友也聽不懂是不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培養小朋友真善美的正直心靈也是個好事。

  但是,當一個作品的觀眾定位是成年人,看了半天,你最後告訴我解決困境的方法還是和小時候的動畫片裡的套路一樣——因為愛。

  那麼,我覺得我的白眼也是可以理解的╮(╯_╰)╭。

  用一個現代愛情故事橋接時空穿越,這只能說是俗套。俗套安全,也符合流行,但無法給人更多的餘味,也無法給人新的感悟。

  宮崎駿的作品多是構建一個邏輯自洽的新世界,人物的動機多樣,解決困境的方式也多樣。就拿大眾最熟悉的《千與千尋》來說,有人喜歡千尋和小白龍的純愛,但那絕對不是全部,因為也有人深深地理解那個無臉怪,有人跟著千尋在奔向自由,有人覺得千尋通過努力、通過理解這個這個世界,讓自己成為自己困境的解答……

  一個影壇大師宣布隱退,我們也希望有新大師能接棒創作出讓人靈魂灌頂的作品。

  可惜大師難得。

  每當故事編得圓不回來,困境大得無法解決,就讓愛出場,這招通俗易懂,萬試萬靈。

  但仔細一想,其實愛什麼都沒有解決,只解決了編劇編不下去的困難。

更多熱門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