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唯美傷感電影《秒速五釐米》觀後感

2023-07-27 07:08:28

  新海誠的《秒速五釐米》,愛上那剔透清冽的畫風,少年,未來,以及愛情的距離。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唯美傷感電影《秒速五釐米》觀後感一

  看這個故事,還是中學時代。

  那個時候,故事裡打動我的,是兩顆無比接近,純粹得幾近天真的心:兩個頗難合群的小孩,因為共同的閱讀興趣而成為好友。像所有孤僻的人一樣,他們會遭到外界莫名的嘲笑和調侃,可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就好像是擁有了世界上最堅硬的鎧甲,能抵禦任何傷害。

  年少的感情總是這樣,因為敏感,會被放大無數倍,仿佛全世界只要有她在身邊就足夠。又因為天真,以為在一起就是一輩子。

  然而時間與空間,是人永遠無法跨越的障礙。

  明裡因為父母工作調動轉學去往另一個城市,隨後貴樹也搬家,期間貴樹冒著大雪搭新幹線去看過明裡一次。那趟因為暴風雪而延誤的旅程竟然是兩個人最後的見面。就是在那個飄雪如落櫻的夜晚,貴樹忽然明了「我和明裡不可能永遠在一起,橫亙在我們之間的,還有巨大的人生。」從這個夜晚開始,他們兩個人就像落下的落下的櫻花一樣,以每秒五釐米的速度在遠離。歷經十三年,走過兩萬零四百九十八公裡,漸漸地就超越了地球表面最遠的兩個極點間的距離。空間不可跨越,時間無法倒溯,貴樹與明裡之間,仿佛是一顆星與另一顆星,隔了幾億光年。

  酷愛用宇宙的尺度來丈量人與人之間無可跨越的時空,是新海誠的慣用手法。那片黑暗的虛空之域,是人類追尋的極限,也是孤獨的盡頭。畢竟沒有一種凝視,比天穹更高遠。沒有一種追逐,會持續到時間的終結。影片第二段,那顆飛往深宇的探測器,難道不是貴樹的縮影麼?他和那塊冰冷的金屬一樣,不斷往宇宙深處發射無線訊號,忍耐著一望無際的黑暗與孤獨,只是企盼得到同類一點微小的回應。她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出他的訊號麼?她會和他同時在人海轉身麼?懷著最不得而知的疑問,用最無望的一種方式去生活,越長大,我就越能體會到這種堅持是多麼的難。

  影片裡是如是描繪那顆衛星的:

  「那應該是一段真正的令人無法想像的孤獨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一味前行著連一個氫原子也遇不到;只是深信著世界的秘密存在於深淵之中,懷著想要接近這秘密的決心我們就這樣到底要去哪裡呢…最終,又能夠去到哪裡呢?」

  這麼多年來,貴樹就是這樣生活著。懷抱著看似無比堅定實則無處安放的決心,自我封閉成一面密不透風的高牆,抵抗生活裡每一道逆行的洪流。他用一種近乎殘忍的冷酷掩蓋著心底最深處的熱情,就像那顆飛往宇宙深處的衛星,穿越以光年計算的黑暗和孤獨,只為了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簡直是殉道。

  「拼命地,只是一味向天空伸出手,發射著如此的龐然大物,注視著存在於無盡遠方的某些東西。」這是暗戀貴樹的女生對他的評價,因為知道他的目光始終落在自己身後遙不可及的某處,所以她選擇了將自己的感情深深埋藏。然而貴樹所追求的是什麼呢?是重新回到東京。再次尋找到那個能和他一起分享地質年代故事的小女孩麼?也許是,也許又不是。那個下雪的夜晚,是他人生中的永無島,自從他起航的那一刻,他就註定是走在迷途上。沒錯,和探知未來的衛星不同,貴樹所追求的,卻是回到過去,回到命運尚未開始的那一點,那時他和她都是十三歲的小孩,相信總有一日能一起去看櫻花。

  孤獨是追求者的宿命,不管是那顆飛往深宇的探測器,或是始終凝視著不可追的過往的貴樹。長大後的他,依舊懷抱著那份無疾而終的感情,像一個遺願未了的遊魂般飄蕩在這個世上。他拼命前行,卻沒有目標。他努力伸手觸高,卻不知道追逐的是何物。曾經美好的記憶成為了他最沉重的負擔,正一點一點地將他壓垮。

  菲茲傑拉德在《崩潰》中說道,「所有的人生都是一個逐漸垮掉的過程,但那些引發戲劇性場面的打擊——那些來自或似乎來自外界的巨大而突然的打擊——那些被你存在記憶裡,承擔著你的怪罪,你在脆弱的時候會向朋友們傾訴的打擊,其效果的顯現倒並不突兀。另一種打擊來自內心——那些打擊,直到你無論怎麼做都為時晚矣,直到你意識到自己再也不是那樣好的一個人了,你才會感覺到。第一種打擊來得很快——而第二種發生時你幾乎渾然不覺,卻終於會冷不丁發現端倪...」對貴樹而言,意識到這種打擊的時刻,來自於他發現連自己心底最真摯的感情也消失不見的那一天。他耗盡了所有的力氣,如同探測器用光了電池,放手的時刻終於到了。

  身為渺小的人類,我們不能永遠去追尋註定得不到的東西,就像不能永遠詰問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不能永遠去拍打一扇不會開啟的大門。太過長久的等待是雪原,會把心凍成冰的。當他回頭,發現櫻花盛開的鐵軌邊,並沒有人在等他。那時他的笑容,是自嘲還是豁達?他始終望向極遠之地的目光,能否收回,最終落到眼前人身上?

  用蓋茨比的結尾作結吧,我覺得很恰當:「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這個一年年在我們眼前漸漸遠去的極樂的未來。它從前逃脫了我們的追求,不過那沒關係——明天我們跑得更快一點,把胳臂伸得更遠一點……總有一天……於是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

  唯美傷感電影《秒速五釐米》觀後感二

  作為一個女性,在這部動畫裡面只看到一個男人的懦弱。

  新海誠的這部被不少人高度讚揚的作品,憑著唯美的畫面,純愛的劇情,最後一個悲情的結局。然後大家都仿佛被感動了一遍。

  不得不說這部動畫,每一個風景定格都有讓人截圖的衝動。

  然而劇情,當第一話櫻花抄中,中學的遠野貴樹在火車上面回憶小學時,面對明裡的轉學而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然而兩個人的再次接觸卻是因為半年後明裡的來信。

  櫻花抄的結尾,冰雪中的貴樹和明裡在飄散著雪花的櫻花樹下接吻。兩個人大概從此有無盡的可能。

  然而第二話中,遠野卻只知道每天編輯不發送的郵件。

  最後第三話,早已經過上幸福生活的明裡,和遠野同樣回憶起13歲的那些事。

  然而遠野卻始終活在回憶之中,活在自己的愛這種。身邊有一直在等他的人,遠方有自己喜歡的人,卻沒有去接受,也沒有去追求,只在那裡獨自痛苦。

  但文藝好像總是敏感懦弱世界的藝術。假如每個人都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勇敢追逐自己喜歡的事物,這個世界會少了很多悲劇。但就像偶然看到的一句話:喜劇是偶然,悲劇是必然。這個世界只有命運悲劇值得惋惜。所有這些因矯情而產生的悲情,大多都是主人公的自我感動,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人生並沒有看著每個細節聆聽著心理活動細細品味的觀眾。絕情點說就是無用的「作」。

  然而本人還是十分喜歡這個結局,貴樹和明裡回頭,城市列車開過軌道,貴樹在期盼。然而列車開過,對面卻沒有那個人的身影。如果說這部劇寫實,大概就是因為愛情往往都是這樣,我們感動了自己,卻早被對方放下;我活在到處都是你的影子的世界中,現實的世界中,你早依偎在他人身邊,和他人的影子重疊在一起。

  最後遠野的微笑仿佛在暗示著另一個故事的開頭。那另一個故事有無限的可能性。如果本人是遠野,會在內心中用文藝腔調獨白:感謝那麼多年後的這次相遇,讓我知道了放棄。

  唯美傷感電影《秒速五釐米》觀後感三

  這是一個有關他與她之間的距離的故事。

  春天,落櫻繽紛,陽光明媚。她撐著一把櫻花色的傘歡樂地奔跑,和他興致勃勃地討論是喜歡怪誕蟲抑或歐巴賓海蠍。即使被同學們將兩人的名字寫到相思傘下,他們也堅信著他們兩人會上同一個中學,在那之後也永遠都會在一起。

  然而片中那隻也叫巧比的貓已然形單影隻,那隻也叫眯眯的貓沒有呆在它的身邊。熟悉新海誠的觀眾們雖然猜到了這可能暗示著什麼,卻不大願意往那方面去想。

  那一年,他們十歲。

  青梅竹馬的美好時光自然無法永遠持續,兩人想要繼續在一起的約定在生活的變遷面前顯得那麼不堪一擊。東京和栃木之間的距離對少年少女們是那麼的遙遠,遙遠得讓他們不安。不安到明裡在分別了半年之後才寫來了第一封信。

  「吶,貴樹。你,還記得我嗎?」

  時隔一年後的相會,讓少年費盡心機地去籌劃,兜兜轉轉地搭乘自己從未乘坐的線路,花了幾個星期寫要親手交給她的信,見面時要說什麼等等等等……只是上天似乎也要捉弄他,已算是早春的三月下起了大雪,計劃中的列車一部接一部地晚點,甚至是那封包含了他所要傾訴的心意的信,也失落在風雪之中。少年甚至懷疑,是不是時間也對他抱著惡意。對此,他也只能咬緊牙關讓自己不至於放聲哭泣。

  眼淚始終沒有忍住,不過,那是他走下晚點四個多小時的列車,看到候車室裡依然等待在那裡的明裡的時候,兩人的喜極而泣。

  站在櫻花樹下的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梅竹馬的美好時光。

  「你覺不覺得,這很像是飄落的雪花?」

  對再會的兩人來說,相接的雙唇勝過千言萬語。

  「在這個瞬間。我似乎明白了「永遠」、「心」和「靈魂」的意義之所在,強烈的情感讓我想將這十三年所經歷的全部都與她分享。然後在下一個瞬間——卻又悲傷得無法抑制。那是因為,我不知該如何珍藏明裡的這份溫暖,也不知該將她的靈魂帶往何處去。我清楚地明白,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亙在我們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與漫長的時間,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無力感。」

  「但是,這束縛著我的不安,最終還是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只有明裡那柔軟的雙唇傳來的觸感。」

  那一年,他們十三歲。

  夏天,豔陽高照,熱風撲面。

  沒有明裡的日子依然在持續著,而他搬到了離她更遠的鹿兒島。一切似乎都沒什麼改變,就連那個叫花苗的女孩子也沒能在他的生活中泛起多少漣漪。

  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就一直在做著同一個夢,寫著同樣沒有收件人的電子郵件。他所看到的不是身邊的人,而是注視著遙遠的她。那騰空而起的外太空探索飛行器,給他的第一印象,不是壯觀,而是一種……親切感。

  「那真的是讓人無法想像的孤獨旅程——在那幽深的黑暗之中,只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地前進。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氫原子都難得一見。懷著探尋世界之秘密的心,深信不疑地潛入那無盡的深淵——而我們,又將到達何方?又能去往何處呢?」

  那一年,他十七歲。

  冬天,寒風呼嘯,白雪飄飄。

  貴樹已經從鹿兒島的高中考上了東京的大學,畢業後留在了這個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他的目標曾經很明確,然而漸漸變得模糊,又漸漸變得迷芒。

  如果說以前的他追尋的是一個比較遙遠的目標,那現在的他追尋的就是一個似有若無的影子,明知道已然機會渺茫,卻仍然不捨得放棄。只顧仰望著星空的人註定不會留意到自己下一步是否會跨入深淵。

  「我現在依然喜歡著你。但我們就算是來往一千封郵件,心卻不可能接近哪怕一釐米。」

  他終於發現,他比真正關心他的人,還不了解自己。

  「在這幾年裡,我光顧著低頭前行,只想著得到那無法得到的東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而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想法逐漸地變成一種壓迫,讓我只能靠不停工作來解脫。等我驚覺之時,逐漸僵硬的心只能感覺到痛苦。然後在一天早上,我發現曾經那刻骨銘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卻。」

  又是一年的春天,依然是落櫻繽紛,陽光明媚。

  他與她在列車道口擦肩而過。驀然回首,列車駛過後,對面空無一人。

  於是他笑了,笑得很是輕鬆愜意。

  這一年,他們二十七歲。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