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看《築夢中國》紀錄片有感範文

2023-07-27 18:17:38

  《築夢中國》分「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7集,每集時長30分鐘。下面是整理提供的紀錄片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看《築夢中國》紀錄片有感

  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於6月30日――7月6日每晚20時30分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首播。該片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分「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7集,每集時長30分鐘,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7月1日晚上20:30觀看了第2集――「中流擊水」,片中介紹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本片中介紹了克林德碑、五四運動、《新青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北伐戰爭、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

  整個片中介紹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的這個展櫃裡,YJBys我們也許可以得到很多啟迪:自1948年9月開始的遼瀋、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或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裡,將紅旗插上了南京「總統府」,推翻了國民黨二十二年的反動統治。滄桑巨變,換了人間。北京天安門曾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10月1日它終於見證了一個嶄新的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邁上了新的徵程。

  作為中國共產黨員,見證了列強侵略、中國共產黨成立至新中國成立的復興之路,幸福之路來之不易,我們更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緊緊圍繞在習近平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周圍,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參與到中國夢的建設當中,同分裂行為作堅決的鬥爭,培養建設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西藏的接班人,為教育事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篇二:看《築夢中國》紀錄片有感

  在認真觀看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時,我對紀錄片為什麼用「築夢中國」作為題目,而不是「中國夢」?

  我是一個散文作者,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從而對「築夢」兩個字進行了探討。「築」,古字為「築」,既代表搗土的杵,又是建造、修建的意思,築應該解釋為「構築」;「夢」是指睡眠時身體內外各種刺激或殘留在大腦裡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動,是一種虛幻的夢想。英語「Dreamweavers」

  的意思為追求夢想,電視片中「築夢」就是「構築夢想」,「築」與「夢」從動作和目標兩個方面表達了這部紀錄片的內涵與精神。

  「築」是一個動詞,體現著奮鬥的過程,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為,需要眾人的齊心合力。「構築夢想」展現著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的引領下,同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實現中國夢的動人場景。紀錄片《築夢中國》以歷史線索展開,真實反映華夏兒女不甘落後,不受欺辱,奮起復興的史實,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一天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我們正處在追逐夢想的築夢年代,我們的先人在數千年的風雲歲月中,留下深深的逐夢足印,積累了太多太多激勵奮發的痕跡,在追尋、失敗,開始再失敗,始終保持著不氣餒不畏難的決心。電視片《築夢中國》也讓我回到起自己的少年逸夢、青年織夢、中年撼夢、老年逐夢。

  少年時常做斑斕瑰麗的夢幻故事,青年在四時交替中追尋夢想,中年時在失敗和努力的搖動中,堅實自己的理想,老年時更堅定自己的信念,追逐理想,實現理想,圓自己的夢,六十六年,我的夢想就是我中藥世家的使命——傳承中藥文化,弘揚中藥傳統,這同樣是中國夢的一部分。雖然已是奔七老人,然而我將繼續在「傳承中華魂,共築中國夢」中奉獻自己的一切!

  篇三:看《築夢中國》紀錄片有感

  《築夢中國》一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貫穿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既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夙願,也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

  中國夢是中國現代化之夢,根源於我國幾千年輝煌的文明史和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甘落後、不甘沉淪的抗爭和奮鬥,中國夢也是中華兒女奮鬥實幹之夢,建基於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努力奮鬥、實幹拼搏的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每一位黨的成員,各級黨組織也應該自覺遵守、並忠實依照」宗旨「實踐、行為。這是中國共產黨集體和各級組織、黨員個人」中國夢「的最起碼理想和目標。自覺朝著這一夢想奮鬥、努力,認真實踐為人民服務,不僅是一種要求、還是行為標準。

  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首先應該落實在工作實踐中、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以身示範下自成蹊。不能夠把實踐」中國夢「僅僅作為對他人對別人的要求,而要一把尺子、先丈量好自身在丈量別人和他人,這應該成為各級黨組織和每一位黨員的一面大鏡子、一個檢驗尺度、一個經得起檢驗的平臺。信還得行。

  有執政黨及其成員的帶頭,也該有國家地方各級行政機構的不折不扣跟隨,也該有公開、公正的依法行政行為落實。黨政首腦一定是中國夢的倡導者、實行者,各級各地理當亦然。中國夢,是很具體的可見目標,更是很具體的實施前行過程;各級政府都是人民政府,天經地義該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

  具體到政府行政,實現中國夢主要兩條:一是尊重順應、引導合力人民意願,公開行政信息和民眾交流溝通,接受民眾監督;二是必須嚴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程序行政、作為。再說拉雜點,對每一位公民負責確保公民權利不受侵犯,盡力創造生活、生產公平平安環境,做好文化公益事業、生態環保事業。

  黨政做好是前提,社會合力是條件,公民自覺自發積極參與是基礎。對於後兩者,各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表達方式方法也不可能盡然一同。可探討、可討論、可交流、可溝通,甚或各說各話也沒有啥大不了的;求同存異、多一些耐心,努力共識、多一些相向;畢竟,中國夢是個人的更是大家的,謀成。

  提升凝聚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共圓中國夢的中流砥柱。我們必須一如既往地充分發揮地方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職能,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普及教育,不斷增強全省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結合省情深化中國夢的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全省人民對中國夢的情感認同和行為自覺;緊扣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主線,紮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強化全省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做到改革發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有多大,不斷增強黨的核心凝聚力;有效整合、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充分激發共促荊楚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激發創造力。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持續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推進各項事業發展的幹群互動機制,努力做到決策以聽取民意、維護民利為前提,執行以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為歸宿,監督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圓夢激情,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政策措施緊緊圍繞讓全省人民擁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公平的社會秩序、更優美的環境來展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真正把圓夢的過程變成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造福群眾的過程。

  增強戰鬥力。奮鬥是成就事業的基石,奮鬥才能踏進夢想之門。我們必須努力培育新時期全國的發展文化,著力打造服務型、效能型政府。大力弘揚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實幹精神,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實事,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著力推進戰略思路方案化、項目化、具體化,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考評、獎懲一體化的落實機制,構建環環相扣的落實鏈條,確保中央精神在地方落實不走樣、中央政策實施在地方落地無折扣。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