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新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

2023-07-27 06:42:23

  讀《金陵十三釵》,淚紛紛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訓,這只是南京城裡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戰爭中的教堂在鐵蹄和淫威下風雨飄搖。

  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一:

  這是一部愛國的電影,雖然不是什麼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電影,但很多動人的地方,會讓我們不禁流下辛酸的眼淚。這部電影的名字叫「金陵十三釵」。

  這部電影主要描述了發生在我們中華民族最難忘的那場苦難——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在1937年,日本入侵南京時,有一位李教官帶著他只有十幾個人的小部隊,護送一群女學生去文徹斯特教堂避難,因此錯過了出城的機會。在約翰「神父」的保護下,女學生們脫離了危險。這時,恰遇秦淮河上的一群風塵女子,她們為救女學生,自願頂替她們去參加日本人佔領南京的慶功會。這樣,女學生們就順利地逃脫了虎口,可是這十三個女人(其中有一個是男扮女裝的男學生)卻再也沒有回來,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血淚史……

  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當李教官為保護女學生,被日本人發現的時候,孤軍zuowen.zk168.com.cn奮戰。雖然把敵人消滅了不少,但由於寡不敵眾,在日本人強烈的狂轟濫炸下,英勇犧牲了,但他那堅韌不拔,拼死保護女學生的精神,把我感動了。

  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在非常艱難時期,具有正義之心的人們之間的相互信賴和支持;也深切痛恨日本人的邪惡、虛情假意、下流無恥……有一個叫書娟的女學生,為了不讓日本鬼子發現那些女子,不惜以犧牲自己來引開敵人的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讓我深切感受到了那時候的孩子們勇敢和不畏犧牲的俠肝義膽的犧牲精神。還有一個叫豆蔻的女子,她為了能讓一個貌似她弟弟名叫浦生的人在臨死前聆聽一曲家鄉的《秦淮景》,不顧個人安危跑回妓院取琴弦,不巧被敵人捉住,可想而知……這讓我感受到她的那種信守承諾的好品質。也更讓我發現了日本人的那種可恨和可憎。

  聽完了這部電影的簡介,你有興趣去看看嗎?

  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二:

  故事類似於回憶錄,是由書娟回憶作為旁白,我以為當貝爾飾演的「神父」開車將女學生們送走後,會描述一段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劇情,很遺憾,電影在貝爾驅車護送女學生們離開後便結束了,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部電影和國產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貝爾,因為他的出現使這部影片多了些國際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連渡邊篤郎飾演的日本軍官也都是用英語交談。可以這麼說吧,我之所以去看這部影片也是由于貝爾,他詮釋的蝙蝠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國拍戲,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現,真的沒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萊塢一線巨星,他可以瞬間變成一個放蕩不羈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間變成莊重的神父,義正言辭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釵,聽到這名字肯定是講女人的。十三個「女人」(電影其實是十四個),只有看過電影的才知道內涵。但是一部戲只能有一個女主角,故焦點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轉身走路的妖嬈姿勢,這絕對是這個角色的招牌動作。每個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繹的入木三分。雖說是青樓女子,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許就是影片的亮點。豆蔻為了給浦生談好聽的琵琶曲,返回滿目瘡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殘忍的刺死了;香蘭僅僅為了漂亮的玉耳環返回妓院無疑說明這個女人貪財愛慕虛榮的,而在她只剩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拽著日本鬼子的腿幫助豆蔻逃脫時,她的善良倔強令人生敬。這些女人們替學生們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環的最大亮筆。

  在這一座破舊的教堂裡,真正的神父死了,當女學生們把貝爾作為唯一的依靠時,他做的只能是朝著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義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謊言去安撫孩子們受傷的心靈,手無寸鐵他做得已經夠多了。貝爾驅車送女學生們離開時的熱淚盈眶令人回味,那時的腦海裡他想的是什麼。是玉墨的安危,是戰爭殘酷的無奈,還是自己身臨其境的悽涼?這部電影總體氣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為領導的軍隊和鬼子負隅反抗的時候確實是情緒的最低點,但是沒有淚眼朦朧。反正看了這部戲更加痛恨日本人了,這些狗日的上輩子一定沒見過女人。

  個人感覺這部電影是導演心血的結晶,比三槍拍案好幾千倍甚至幾萬倍,可以當做導演最有代表的作品,衝奧的機率那就看專業人士的評定了。

  其實一部好的電影作品不一定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馳的電影作品在當年不一定就是票房冠軍吧,但是時隔多年你在電視或是網上再看到它的時候,還是願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厭;而有的電影你花錢看過一遍,等有機會免費看的時候卻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推敲。

  俗語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牢騷這麼多主要是為了對得起偶的60元大鈔。

  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三:

  很慶幸是一個人,沒有顧忌地讓自己的眼淚恣意地流,太沉重的一部片子,沉重得讓我無法走出,直到看完電影自己開車行駛在路上,眼淚還在不斷地流,幾乎要擋住了我的視線。我不知該怎樣去表達這種沉重。無意中看到這篇觀後感,很例外地轉到我博客中(我博客中極少有轉載的東東),這位作者很到位地理解了老謀子和嚴歌芩所要表達的思想,再寫,我無法超越,特轉。

  這十四個秦淮河的女人,花枝招展,風騷性感,朝氣美麗

  她們嘰嘰喳喳地嬉鬧著,仿佛完全忘記剛才逃命的驚惶

  她們風情萬種地扭進教堂,你一定感覺不到門外的炮火連天曝屍荒野

  你一定認為,這群妓女是被書娟們鄙夷唾棄的

  可是你未必知道,書娟們也在偷偷的羨慕甚至嫉妒著這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們神秘,她們妖嬈,她們舉手投足都散發出書娟們不可企及的綽約

  那是一種連女人都要嫉妒的風韻,包裹在豔麗的旗袍下,張揚在凹凸有致的曲線裡

  在她們胭脂水粉的浸泡中,連地窖都散發出一股溫柔鄉的曖昧

  書娟和玉墨,其實根本就是同一個人,在十三歲之前,經歷著幾乎相同的成長軌跡

  是十三歲那一年,改變了玉墨的一生

  所以,玉墨不能眼看著書娟的人生也被糟蹋在十三歲

  你以為玉墨救的是書娟

  其實玉墨救的是當年無法營救的自己

  你以為秦淮河的這群妓女保護了唱詩班的那群學生

  其實她們保護的是自己永遠無法實現的夢

  所以別說什麼深明大義、俠肝義膽、愛國情懷

  別用這些CCAV的頒獎詞侮辱了她們

  誰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她們也許沒讀過書,沒受過教育

  可也正因如此,她們保留了最市儈也是最樸實的價值觀:講義氣

  「如果不是那些女學生把日本兵引開,你的臉和屁股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你救我,我也會救你,就這麼簡單

  「姐姐替你們去!你放心,有姐姐們在,不會讓你們吃苦的!」

  女孩和女人,你能說誰值得救,誰不值得救

  可是當年如果有人也不捨得讓她們吃苦,她們會不會過著不一樣的人生?

  也許有那麼一瞬,她們的內心是雀躍的

  因為終於有機會穿上這粗布校服、剪這呆呆的娃娃頭

  這一定是她們去了秦淮河之後,最難看的裝扮

  卻也是她們去了秦淮河之後,每日每夜都幻想的另一條人生路

  於是她們嘰嘰喳喳、不無得意的互相攀比著:看,我多像個女學生!

  她們為自己也能裝扮成學生模樣,感到由衷的欣喜和自豪

  她把情郎的玉鐲送給女學生;

  她把攢著贖身的錢交給女學生保管;

  她摸著女學生的頭說,要替姐姐活下去

  她們能在死前繼續大笑大鬧,是不是因為,她們真的把命寄託到了女學生身上

  因為,一旦死去,她們悲慘又卑微的今生就能結束

  女學生替她們堂堂正正的活著,她們的命就能重寫,就能延續

  她們合唱了一曲《秦淮景》,這場面一定是滑稽的

  十二個剪著娃娃頭、套著臃腫校服的女人,

  扭著腰身、拿腔拿勢的細細唱著胭脂巷的招牌小曲兒

  裹胸布掩蓋了她們放蕩的曾經

  毫無線條的大褂遮擋了她們不堪的過去

  燙直了的捲髮、抹掉了的紅唇

  她們竟也能如學生般清純,哪怕只是外形

  可這清純的外形,唱出的是《秦淮景》

  你可以很感動,可你不要忘記,

  女學生們引開日本兵時,躲在地窖裡的妓女們並沒有出手相救;

  妓女們要代替女學生時,準備自殺的學生們也沒有拒絕

  人性是自私的,還是自己活下去好

  所以你看,這電影沒有想要歌頌誰,沒有想要塑造出CCAV裡的人物

  人性不是光輝的,而是飽滿的,健全的

  你可以覺得學生是幸運的,可你不要忘記,學生們是自己救了自己

  如果有任何一個學生出賣地窖裡的妓女,結局一定是兩敗俱傷

  這群十三歲的小姑娘,也許還不懂什麼叫義氣

  她們只是本能的認為,就算自己躲不掉,也不能坑了另一群無辜的人

  即便這群人骯髒、噁心、不要臉,即便自己只能自殺

  也許正是因為她們還小,所以她們能善良的這麼直率、這麼不計代價

  如果換成一群成年人,為了自保,她們還會這樣做麼?

  甚至如果換成是你,是我,為了自保,我們會這樣做麼?

  我不敢想,也不敢承認

  十三歲的她們,一定不懂這群妓女為什麼要換自己

  可是長大後她們一定會懂,也一定會有腕骨般的痛

  她們會活得很不好,因為她們的生,是以另一群人的死為代價

  她們會活得很好,因為她們還承載著另一群人的夢

  這是一部電影,可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

  它以特定歷史為背景,可它講述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

  我贊成每年都該有這樣一部高質量的作品來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可自此,我的腦海中多了一筆抹不去的風景

  就是那十四個花枝招展、風情萬種、裹著旗袍的美麗女人,細細地吟著《秦淮景》

  也許那年,我也死在了南京城

  不知道那一次,有沒有人逃離南京,替我堅強的活了下去

  也許那世,我也死在了南京城

  所以這一世,我要替前生好好活.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