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央視朗讀者觀後感大全

2023-07-27 22:14:07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新打造的一檔純文化的節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央視朗讀者觀後感一:

  昨晚首度「發聲」的《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

  濮存昕年少時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時候很強烈,他很盼望小學六年級快結束,離開這個學校,沒人再叫他「濮瘸子」。沒想到到了中學,「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號。

  以前濮存昕也會講述他的這段經歷,但是在《朗讀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人:榮國威醫生。正是這位醫生,幫助他扔掉了拐杖,讓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現在他可以騎馬、打球、演戲,用更好的心態面對自己,都與和榮國威醫生的遇見分不開。

  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裡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啟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眾。

  央視朗讀者觀後感二:

  還記得董卿在節目錄製時感慨嗎?「我當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點。追求製作一檔有著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終於要實現了。」自去年3月起,籌備接近1年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即將與觀眾見面了。

  柳傳志:我其實挺「怕」我兒子的

  知名企業家柳傳志在節目中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又有哪些另類之處?

  許淵衝:詩譯英法唯一人

  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翻譯家許淵衝也受邀到場。追憶往事,他道出曾翻譯林徽因詩詞,只為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雖近百歲高齡,卻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驅動他活到老譯到老的動力是什麼?走過一個世紀,他又帶來了哪些直擊心底的人生感悟?

  濮存昕:感恩那個讓我重生的人

  濮存昕在《朗讀者》中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直到他遇到了一位醫生,幫他扔掉了拐杖,重拾了信心,濮存昕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濮存昕。」生命的奇妙之處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幸運的是相遇後發生了一切美好的事。

  蔣勵:在戰火紛飛中接生

  蔣勵,33歲,一名婦產科醫生。她在節目中講述了作為「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面對生死一百天裡發生的故事。

  「鮮花山古」夫婦:1200畝花園見證愛情

  四川省轉龍鎮有一片美麗的鮮花山谷,這不僅是世界上最大面積的蜀葵花海,更成為了周小林與殷潔這對夫妻的愛情見證。「鮮花山谷」夫婦在《朗讀者》現場分享他們的日記,分享他們普通卻不平淡的愛情故事。

  張梓琳:一舉奪魁後的生活

  世界小姐張梓琳首度在節目中透露當選世界小姐冠軍的決定性因素,光環背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初為人母的她還分享了孩子帶給她的驚喜與感動。現場她將為誰朗讀?

  央視朗讀者觀後感三:

  最近螢屏湧出一股清流,節目的本質都是一致的,參與者朗讀或者背誦經典文本,以此喚醒受眾心中對於往昔時光的美好記憶,以及回望曾經熟悉而今模糊的審美方式。這些節目是《見字如面》、《中華詩詞大會》以及新近被關注的《朗讀者》。

  「朗讀者」三個字,也是見字如面,是一個很清爽的詞,似乎能看到一個有生活閱歷的人出現在面前,於喧囂中放緩節奏,將那些字節從心靈深處放出,衝出唇齒,闖入聽者的耳膜,最終走進對方心裡,於是完成以心對心的溝通方式。

  因為工作關係,看了這些節目,腦海裡很自然地聯想到了電影,想起幾部華語影片裡的朗讀片段。比如許鞍華十五年前拍攝的 《男人四十》,粵語版裡,梅豔芳曾用廣東話背誦了一段蘇軾的 《前赤壁賦》,以此懷念男主角當年意氣風發的文藝青年情狀。東坡先生的赤壁系列,本身就有大開大闔的豪邁氣質,又透露些許壯士悲歌,導演用這段古文自然寓意張學友扮演的中年教師在不惑之年不得志的尷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年危機,而感情的出逃似乎是比較容易實施的冒險。另一方面,這種朗誦也可見導演本人不讓鬚眉的內心溝壑,她的電影出現豪放的古文就是她的趣味,被朗讀出來更是她的情懷。所以,今年她的抗戰題材電影 《明月幾時有》 預告片,開頭就是周迅特有的低回嗓音朗誦了茅盾先生的散文 《黃昏》,畫面配音相得益彰。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