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吳門四才子(唐寅四夢)
2023-08-03 20:30:08 1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王秉良
浪漫的唐寅,一生喜歡做夢。他曾千裡迢迢,跑到福建仙遊的祈夢聖地九鯉湖,祈求神仙給他一個啟示命運的夢。他還真的夢到了,夢裡,有人贈給他一擔墨錠。後來,他在自己的桃花塢裡修了一座亭子,就叫「夢墨亭」,還請好友祝枝山專門寫了一篇《夢墨亭記》。他的一生,好像註定與筆墨結緣,直到把那一擔墨用盡了才離去。
《桐陰清夢圖》 明 唐寅
壹 桐陰
杜甫說:「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筆墨讓唐寅名聲大振,賦予了他生命的意義,卻沒能讓他的人生順風順水,他54年的生命旅程,也像一場夢。
《桐陰清夢圖》裡,一株亭亭如蓋的梧桐樹下,一位士人躺在醉翁椅上酣然睡去。他的睡相,很像宋代佚名畫家《槐蔭消夏圖》裡的人物。不同的是,《槐蔭消夏圖》裡的高士是睡在槐蔭下,臥具是一張臥榻。
桐樹下和槐樹下,做的夢是不一樣的。
唐寅在畫上題詩說:「十裡桐陰覆紫苔,先生閒試醉眠來。此生已謝功名念,清夢應無到古槐」。
梧桐是高潔的鳳凰棲息的樹;而槐樹,象徵著功名富貴。《周禮·秋官》記載,周代的朝堂宮院內,栽有三棵槐樹,「面三槐,三公位焉」,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公」上朝時,就站在槐樹下面。《宋史·王旦傳》記載:「旦父祐手植三槐於庭,曰:『吾之後必有為三公者』」。後來他的子孫真的出了「三公」,我們老王家也有許多地方的祠堂就叫「三槐堂」。明代湯顯祖的名劇《南柯夢》裡,主人公淳于棼醉夢中到了「大槐安國」,娶了金枝公主,被封做南柯郡太守,20年間享盡榮華,生了五子二女。後來「檀蘿」國入侵,淳于棼兵敗,金枝公主染病身亡,國君罷免了他,讓紫衣使者把他送出了夢境。醒來他才發現,夢裡的「大槐安國」,就是院內大槐樹下的螞蟻洞。
唐寅16歲考取秀才第一名,少年成名。24歲到25歲間,卻遭逢父母、妻兒、妹妹5位親人接連亡故,原本幸福和美的小家庭,只剩下他和弟弟兩個人,形影相弔,該是怎樣的錐心之痛。他29歲中了南京解元,一下子又成了江南最亮的星。「槐花黃,舉子忙」,第二年,唐寅雄心勃勃地赴京參加會試,滿指望一舉成名天下知,卻不想被捲入了科場舞弊案,終身失去了仕途進取的機會。落寞地回到家後,家裡的僕人都對他愛答不理,續娶的妻子更是冷言惡語,白眼相對,連家裡養的狗,都對著他齜牙狂吠。聲名赫赫的「江南第一才子」,突然就成了大明朝的棄兒。巨大的心理陰影,讓唐寅久久不能自拔。20年後,他還做了一個重新走進考場的夢,他寫道:
二十年餘別帝鄉,夜來忽夢下科場。
雞蟲得失心尤悸,筆硯飄零業已荒。
自分已無三品料,若為空惹一番忙。
鐘聲敲破邯鄲景,仍舊殘燈照半床。
實現不了槐蔭下的夢,他就把醉翁椅搬到了梧桐樹下,做一個輕風梧葉的清夢或者嘗試著不再做夢。
《葦渚醉漁圖》明 唐寅
貳 滄洲
功名無份,也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做草澤間的隱士。唐寅也曾嘗試著尋找顯揚的機會,45歲時,應邀到寧王朱宸濠府內去做了幕僚,可是卻發現自己上了賊船,寧王四處招攬人才,竟然在蓄意謀反。他用袒露私處、故作狂怪的乖張行為,來引起寧王的嫌棄,才得以逃出狼窩,從此也徹底斷了「進取」的念頭。
於是,他從屈原《漁父》篇內,從張志和《漁歌子》詩裡,從吳鎮的畫中請來了「漁父」,安排到他的滄洲間、葦渚內、漁船上,喝醉了酒,做一番水光月色的夢。
他的《葦渚醉漁圖》上,水天茫茫,一輪明月之下,淺水洲渚間蘆葦叢生,一隻篷船停泊在岸邊,蓑衣掛在船頭插著的竹篙上,漁父在篷船內倒頭大睡。畫上題詩:「插篙葦渚系舴艋,三更月上當篙頂。老漁爛醉喚不醒,起來霜印蓑衣影」。他還寫過另一首題畫詩,和這一首異曲同工:「秋老芙蓉一夜霜,月光瀲灩蕩湖光。漁翁穩作船頭睡,夢入鮫宮自渺茫」。
唐寅在姑蘇城北的桃花塢買地,建起了自己的桃花庵,和漁父做起了鄰居。他的《花溪漁隱圖》寫道:「湖上桃花塢,扁舟信往還。浦中浮乳鴨,木杪屾平山」。
庭院內的半畝空地上,還種了一片牡丹花,花開的時候,他就請好朋友文徵明、祝枝山在花前喝酒賦詩。有時又有莫名的悲戚和怨憤湧上心頭,他就大聲呼叫、痛哭流涕。花落的時候,他讓僕人把花瓣仔仔細細撿起來,裝在錦囊裡,再把她們葬在花欄的東畔,吟詠出一首首《落花詩》送別花魂。
他葬花哭花,是自傷身世,終究意難平嗎?還是對幻夢般的人生發洩著深沉的悲嘆?
儒者的「三不朽」,立德、立功,對他來說都已經成了泡影,也只剩下「立言」還能去做了。他給文徵明寫信說:「男子闔棺事始定,視吾舌存否也?僕素佚俠,不能及德,欲振謀策操低昂,功且廢矣。若不託筆札以自見,將何成哉?」
身在滄洲,他還有自己的追求。借漁父做夢,夢裡還到了鮫人所居的宮殿,迷離惝恍。
《蕉葉睡女圖》 明 唐寅
叄 蕉葉
唐寅風流的名聲不亞於他的才名,可是男扮女裝追到八個老婆以及三笑點秋香那些韻事,都是子虛烏有的小說家言。無風不起浪,誰讓他那樣多情而浪漫呢?
他愛美人、畫美人、吟詠美人,也把美人看成世間最美好的存在。他早年畫的《蕉葉睡女圖》,又名《睡美人圖》,畫面多麼美好啊。
一個美麗的少女,側臥在一柄碩大的芭蕉葉上,她以手託腮,靜靜地做著幽夢。她的面龐是那樣秀逸可人,眉眼是那樣嫻靜娟好。
唐寅只在畫上落下了自己的名字,仿佛再寫什麼都是多餘。但是他的朋友王寵在卷後寫了一首詩:「小小金蓮步玉苔,晚晴閒過玉階來。芳心不比蕉心卷,未向風前一展開」。
少女的芳心如同蕉心,正是春情萌動,丁香偷結的美妙年華。文徵明的兒子文彭也在卷後寫了一首《蘇幕遮》,詞中寫道:「柳綿飛,蕉心卷,綠暗紅稀,又是韶光換」。「欲教夢向高唐巘(yǎn),雲水茫茫,何處尋得見」。
好花易謝,春光易老。懷春少女的夢裡,一定是旖旎的、繾綣的,也是婉轉的、憂傷的,就像那被詩人們吟詠過無數次的「蕉心」一樣,待要舒展,還要深藏。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李清照《添字採桑子》句)。身下的蕉葉舒展著,心頭的情事隱秘著。她的夢裡,心事能夠打開嗎?
世人都說唐寅風流,文徵明晚上登樓賞月,想起他的時候,寫詩還在問:「人語漸微孤笛起,玉郎何處擁嬋娟?」可是,他也有自己深藏的蕉心。他的第一任妻子徐氏去世後,有一天他突然追憶起妻子的好,傷心地寫道:
悽悽白霧零,百卉謝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消亡。
迷途無往駕,款款何從將。
曉月麗塵梁,白日照春陽。
撫景念疇昔,肝裂魂飄揚。
這位早逝的女子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但從唐寅痛徹心扉的表白中,我們能感知到她的美好。第二任妻子在唐寅從京城落魄還鄉後不久,就離開了他。大約在36歲左右,他迎來了第三段婚姻。他不顧親友的反對,迎娶了青樓女子沈九娘。在桃花塢裡,唐寅賣畫為生,沈九娘和他琴瑟和鳴,日子過得恬淡而美好,九娘還生了一個女兒,取名「桃笙」。可是短短幾年後,37歲的沈九娘也不幸謝世。想來唐寅此後的夢裡,只有雨打芭蕉,點點滴滴,道不盡的悽清。
《夢仙草堂圖》(局部)明 唐寅
肆 飛仙
桃花塢裡,種滿了桃花,唐寅把自己比做桃花仙人。「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自詡在酒盞花枝之間沉醉,比那些五陵豪傑活得快意多了。世人也都認為他就是李白一樣的「謫仙人」,過的是神仙日子。可是他窮困潦倒時,家裡斷炊的境況又有誰知道呢?他寫詩自況道: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唐寅給友人汪東原畫過一幅《夢仙草堂圖》。畫面左虛右實,右邊是蒼松、修竹掩映的山間草堂,一文士伏案而眠。左邊是煙雲空濛的遠山,虛空之中,漂浮著文士夢中的自我,他長袖飄飄,擺脫了重力,腳下也沒有哪怕一點雲彩作為憑藉,就那麼毫無依託地當空而立。
這也是唐寅的夢。他晚年自號「六如居士」,取自《金剛經》中警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在《醉時歌》裡寫道:「翻身跳出斷腸坑,生滅滅今寂滅樂。」經歷了命運的無常,他渴望著得到救贖和解脫。
37歲時,唐寅又一次到九鯉湖去祈夢。夢裡,有人指著「中呂」兩個大字給他看,這次的夢境比上次難解多了,就像一個無法參破的啞謎。
54歲那年,他到山中去探訪朋友王鏊,看到牆上掛著蘇東坡寫的一首《滿庭芳》,詞下寫有「中呂」兩個字。他心頭一驚,趕緊對這首詞仔細參詳。當他讀到「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這一句時,覺得自己終於知道了答案,於是默然地回家了。這年的陰曆十二月初二日,唐寅病故。臨終前取了一幅絹,寫下了最後的詩句,放下筆,就與世長辭了。詩云: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漂流在異鄉。
唐寅夢一樣的人生,不是幻滅的,也不是虛無的。他膾炙人口的詩歌,他清俊秀逸的書畫,都驚豔著一代一代的後人,他在筆墨丹青間活著,是永遠的「桃花仙人」。
人,終究還是要有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