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觀《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
2023-07-27 07:36:33 7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
縣委觀《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一:
對於中國在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總有人將其歸因於制度,認為中國只要「民主化」了,這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美歐等發達國家一直都在忽悠其他國家,說經濟發達和社會風氣良好都與西式民主相關。但事實上,當我們認真觀察發達世界時,卻發現它們的民主已陷入困境。
美國的「民主政治」在向極端化發展。共和黨掌握的國會故意不與民主黨掌握的政府配合,處處給政府設置障礙,引起民眾不滿。20xx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共和黨人川普和民主黨人桑德斯這兩位「叛逆」型政治家崛起,也反映出美國民眾對傳統兩黨政治的厭煩。歐洲也是如此。隨著難民潮的發展,歐洲各國極右翼政黨迅速崛起。這些極右翼政治家的共同之處是抵抗外來移民和難民湧入,對歐洲一體化持懷疑態度,結果是政治不寬容成了政治正確。再看日本,首相安倍利用自民黨在議會的多數優勢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架空和平憲法。日本民主竟然可以違反法治、架空憲法,這不能不說是對西式民主的極大諷刺。
發達國家如此,被「民主化」了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更是不忍卒讀。很多國家的民主政治就是互相扯皮,民眾的利益被當成了兒戲。如此看來,西式「民主」病得不輕,但中國居然還有人相信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藥。
實際上,從推翻清朝開始,民主在中國就已成為不可爭議的價值觀。但大多數中國人理解的民主是「人民當家做主」,與多黨制沒有直接關係。近些年來,雖然發達國家將「民主化」描繪成歷史大潮流,但無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還是「阿拉伯之春」,展示的都是「民主化」的殘酷。
某種程度上,西式民主會帶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現代化的說法也違背西方歷史發展的事實。主要西歐國家早就實現了代議制或所謂「民主」,但在很長時間裡,多黨政治和自由選舉帶來的只是混亂的公共治理和政黨分肥制度。獲勝的政黨隨意分配政府掌握的公共資源,就像戰爭中的獲勝者掠奪戰利品一樣。政黨對大選中的支持者、贊助人投桃報李,論功行賞。歐洲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們對西歐當時這套混亂的政治管理痛心疾首,卻對中國的治理方法很感興趣,把以科舉制為代表的中國文官制度奉為圭臬。隨後,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均採納了文官考試辦法,逐步建立起職業文官制度,這才使其輪流坐莊的民主制度穩定了下來。那些民選的政治家可以換來換去,但公務員隊伍卻常備不懈。不過,近期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的極端化卻已使公務員變得無所適從,這顯示了西式民主的衰敗。
中國之所以能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巨大成就,部分得益於傳統職業文官制度的回歸。我們的政治制度尚不完善,但相關改革不會順著西方國家意願,不會走所謂「民主化」道路。相反,我們應珍惜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與治理框架,使其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縣委觀《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二:
20xx年11月21日,州農業局組織機關全體幹部職工觀看《西式民主怎麼了》和《西方新聞自由只是傳說》兩部警示教育片。
警示教育片通過對西方民主制度及西方國家新聞輿論兩方面深層次的分析,剖析西式民主的「金錢政治」本質,對近年來,一些移植西式民主的亞非拉美國家和東歐地區陷入困境,導致政局動蕩、社會混亂、經濟凋敝,暴露出西式民主的虛偽性、欺騙性,可以看出西方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自由民主;解析了西方新聞媒體越來越脫離了新聞獨立的基礎,成為金融資本和壟斷性財團的附庸。借西方媒體涉華報導、蘇聯解體的歷史教訓對所謂的「新聞自由」進行客觀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西方新聞自由只是傳說」,引起幹部職工的強烈反響。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我們要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去審視西式民主,認識其真正面目,了解西式民主存在的諸多弊端,不能盲目鼓吹西式民主,民主不能照搬,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人民幸福,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歸根到底是由這個國家的性質和國情決定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中國近現代100多年歷史發展的必須結果,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歷史性巨變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前途和命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結果。
通過觀看黨員幹部對西式民主有了客觀清醒的認識,心靈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信念更加堅定,大家紛紛表示:要結合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認清西方自由、民主、人權的虛偽面目,增強「四種意識」,為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業農村工作作出應有貢獻。
縣委觀《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三:
11月28日,水利部離退休幹部局組織觀看《西方民主怎麼了》和《西方新聞自由只是傳說》警示片。離退局黨委書記、局長凌先有,副局長巫明強、宋飛越,黨委副書記李青及全局處級以上黨員幹部觀看了警示片,並進行了深入熱烈地討論。
在討論中大家認為,這兩部警示片深刻揭露了西式民主的「金錢政治」的本質和西方新聞自由的虛偽性,以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西方民主不能照搬、不能效仿,各國只能從本國的實際出發,走適合自己國情的民主之路。在西方社會中,新聞自由實際上是一種資本的自由,其所標榜的「新聞自由」只是一個幌子,經常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政治傾向而做出罔顧事實的報導。大家一致表示,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西方意識形態保持高度警惕。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要堅持理想信念,始終不忘為了誰,依靠誰,牢記宗旨,從我做起,愛黨護黨,保持本色,立足崗位,多做貢獻。
凌先有在大家討論之後,對黨員幹部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增強政治敏感性,認清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質。西方民主的本質是資本的民主,服務的是以私有制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保障的是資產階級精英階層的根本利益。在「金錢政治」的主導下,政黨政治已經淪落為選舉遊戲,政黨競選成為領袖們的「精英秀」,極化政治、腐敗政治日漸凸顯。我們對此要保持政治敏感性,深刻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的虛偽性、欺騙性和局限性。二要增強「四個自信」,不要被西方新聞自由所忽悠。西方所謂的「新聞自由」,是建立在維護自身利益或資本利益的基礎之上的,對本國的新聞經常是有選擇性地進行輕描淡寫的所謂「新聞監督」,而對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國家,往往戴著有色眼鏡,說三道四、小題大做,將原本的事實進行妖魔化處理,體現了典型的政治誘導的做派。我們對此必須擦亮自己的慧眼,看清西方新聞「皇帝的新裝」,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增強「四個意識」,努力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西方民主和西方新聞自由,是西方意識形態的主要工具。面對西方各種爭奪人心的雜音噪聲,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牢牢把握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的價值取向,充分利用水利老幹部之窗網、水利老年天地、黨委通訊、老幹部QQ群、老幹部微信群和「水映夕陽」微信公眾號,組織老同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弘揚主旋律,唱好正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