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唯美青春回憶的愛情片《你的名字》觀後感

2023-07-27 05:50:17

  有人說,電影、書籍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小編整理了《你的名字》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唯美青春回憶的愛情片《你的名字》觀後感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一部電影的觀後感。這部電影是新海誠的新作《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是一部能給新海誠的粉絲甚至是路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不同於《秒速五釐米》和《言葉之庭》的哀傷主題,觀眾明顯能感受到電影裡洋溢著輕快、活潑的氛圍,令人捧腹的同時又有感動,男女主人公不再埋頭於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周旋於家人、朋友與社會的關係網中,男女主角之間曾經無法傳達的思念也終於有了明確的落腳點。

  這部電影確實稱得上是新海誠在編寫劇情上的一大進步,《你的名字》裡的劇情不像《言葉之庭》那樣索然無味,而是一波三折,抑揚頓挫,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男女主角之間的靈魂互換這個設定已經非常吸引人了,你還能想像到新海誠居然把彗星劃破夜空這樣人們一般會認為是「幸運」預兆的景象作為毀滅一整座小鎮的徵兆嗎?

  雖然有些劇情來的太突兀,但基本上算是一部好電影了。

  人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我們作為已經相處了一個多月的同學,將來還要同窗兩年,互幫互助、互相調侃兩年,這樣的緣分是我們的前世經歷了多少次相遇,多少次擦肩而過才換得的?從我們共同踏進高二(5)班這間教室開始,在班上看著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作緊張地自我介紹,艱難地叫出未曾謀面的同學的名字,到為表演一場簡單的話劇討論劇本,為了每一場籃球賽能正常發揮,幾乎每一個下午都奔跑在夕陽下的籃球場上,直到投中最後一個球,直到獲得冠軍,還有大家坐在一間教室裡月考,以及現在我在大家面前作演講,到將來會發生許多事情,直到高考……「一面之緣」已是幸運,更何況我們還獲得了兩年時光的厚重緣分。

  不僅是與同學、朋友的緣分,我們與父母的緣分更是如流水一般源遠流長。從受精卵起,我們與父母的緣分,與父母的情感便開始了。有人會感謝上帝對他的寵愛,把他降臨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裡;也有人會抱怨他的出身,不好的出身給他的生命歷程設置了太多的障礙。但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千千萬萬個精子和卵子,我們的父母沒有擦肩而過,而是相識相知相愛了,我們也平安地出生了,在父母的悉心哺育下長大了,共同聚集在一個班裡。

  這種看似尋常的現象是何等的珍貴啊!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同學不是別人,而是現在坐在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朋友不是黑社會的老大,而是願意和自己一起犯二,自己也願意陪他(她)一塊歡笑和哭泣的人;在紅線的另一頭不是別人,而是他(她)……

  能與你們相遇,我已為自己是一個「幸運兒」而興奮不已,能喊出你們的名字,能與你們相伴多年,我更是感激不盡。

  唯美青春回憶的愛情片《你的名字》觀後感二:

  作為日本動畫的兩大泰鬥級人物之一,新海誠是非常有風格的。不同於宮崎駿老爺子略顯印象派的畫面風格,新海誠的作品畫面可以用一句話來評價: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副畫。這部《你的名字》延續了新海誠系列作品一如既往的風格,雖然畫面更加自然流暢,但是相對於故事的進步和風格的變化,畫面在本作品中的提升倒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在故事性上,新海誠的想像力顯得更加豐富飽滿,而且貼近地氣。不同於宮崎駿的天馬行空,新海誠的想像力顯得更有邏輯性和合理性,也顯得更接地氣。

  從《她和她的貓》開始,到《秒速五釐米》再到《葉言之庭》,新海誠的敘事風格一直都是小清新式並且採用分段描述或者多視角敘述。這種描述的方法適合這樣的故事,因為細膩的故事總是需要細膩的理解手段,很難想像,如此細膩的故事竟出自一個男人的腦海。而如今的《你的名字》依然採用分視角和分段敘述方式,將男女主人公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故事細膩的如長畫一般的鋪展在觀看者眼前,時而幽默、時而輕鬆、時而緊張、時而悲傷。兩個世界,一個故事,我們是不同的人,卻又有著相同的地方。大概,這就是新海誠導演對於世界的理解吧。而最終圓滿的結局也終於圓了廣大新海誠粉絲的夢,新海誠,在他多部作品中,終於給了我們一個圓滿開心的結局。

  故事的發展圍繞三葉和瀧互換身體展開。不明的原因導致了兩個原本完全不會相識的人猶如兩條線一般,彼此開始交匯、打結。就像我們經常說的,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怎麼會突然遇到那個人?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看完電影的時候,我忽然覺得,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句臺詞,而更像是一個承諾,一個跨越了時間和地域的承諾。當一切向著美好大結局進發時,故事的劇情陡然直下,瀧來到了三葉生活的小鎮時,卻突然發現,原來三年前的流星早已毀了這個地方,而在圖書館留下的死亡民單上,瀧發現了那個人的名字:宮水三葉。

  那一刻的觀眾相信和瀧一樣,不僅是不相信,更是對新海誠的邏輯產生了質疑,已經是死人的三葉為什麼會和瀧互換身體這麼久?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我看過的一個故事,兩個天上的神打賭,賭的內容大概是,人類會有多麼深情。於是,他們讓兩個原本沒有機會相識的人彼此相識,展開了一場有趣卻又殘忍的賭博。最終的結果,我忘記了。而在這個片段中,我再次想起了這個故事。當瀧喝下三葉(也是他自己)放在那裡的口嚼酒後,奇蹟發生了,仿佛神的神力一般,瀧回到了三葉的身邊,也獲得了改變三葉命運的機會。

  成功了,三葉活下來了,但代價是,瀧和三葉都忘記了彼此。多年後,三葉和瀧在東京的天橋上遇到,彼此雖然覺得熟悉,卻也大踏步的轉身離開。終於到最後,二人終於面對面的時候,心裡忽然那麼開心,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為什麼,感覺我認識你?你的名字是?

  看完這部電影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劇情一帆風順,也就不是新海誠了吧?

  在作品的製作發表會上,監督新海誠說這個故事的來源是小野小町的一首有名的和歌:「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原文: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

  在結局時,我也發出過疑問:新海誠到底要講什麼?電影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通過藝術形式,電影總要表達出一個作者的思想,那麼,新海誠到底要講什麼?

  我想,他要講的,是一種心境吧。正如三葉的外婆所說,人就像一條條的線一樣,彼此交匯、打結、斷裂在交匯。猶如佛家說的輪迴,也猶如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緣分使然。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和很多的人相識,也會忘記很多的人。承諾、記憶在沒有記錄的情況下都顯得十分的脆弱。在這個故事中,即使瀧用自己的筆畫下了小鎮的樣子,卻在醒來後也忘記了那個地方。即使和三葉有著那麼深刻的認識卻也彼此忘記。不知道真的是神明的安排還是我們人類的悲哀。

  當我們重逢時,你還會記得我嗎?在影片的最後,二人在兩列經過的列車上彼此看到的那一刻,新海誠用自己的想法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相遇,肯定一眼就能認出彼此!那一刻,留給我的,是忽然的感動。

  當你忽然走進我的世界,我只能相信這是上天的安排。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呢?那我就找下去。如果找不到呢?那我就一直找下去,直到永遠。當瀧決心尋找三葉的時候,他改變了三葉的命運,雖然丟失了對於彼此的記憶,但是,最終他們還是相遇在茫茫人海的東京。曾幾何時,我們不再相信所謂的緣分和命運,曾幾何時,我們親手扔下了關於自己最好最純真的際遇。當二人在階梯上相視,笑著流淚的那一刻,突然畫面外的自己也淚流滿面。還好,我找到你了。

  有人說,電影、書籍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如果以陰暗的心理去揣測,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侵略和感染。像病毒或者毒品一樣,更容易讓人上癮,也更容易改變人。我的理解是,這句話應該是褒義的。新海誠的每一部作品也都在有意無意的傳播著日本的傳統文化。比如在葉言之庭裡的那首《雷神短歌》,在看完新海誠的每一部作品後,我都會捧著手機搜索著電影裡提到的日本的詩歌或者經典的日語。在這部《你的名字》裡,新海誠有意無意的將大量經典日語語速緩慢的放在電影的片段裡。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而三葉變成瀧後關於「我」這個字眼的說法就有四種,由此我才知道,日語也有著類似中文一樣豐富而考究的語法。相信用心看過後,不懂日語的朋友也會忍不住捧著手機百度各種各樣的臺詞吧。

更多熱門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