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電影開頭是誰登基(電影火燒圓明園)
2023-07-15 18:20:53 4
1852年鹹豐皇帝三年一次的選秀開始了,17歲的玉蘭應徵入宮,誰能想到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
那時的玉蘭對皇帝充滿了幻想,期待著自己入宮後的美好生活。皇宮裡的一切莊嚴又神秘,只是那滿牆金碧輝煌的龍圖騰,讓玉蘭很不是滋味,她想著總有一天自己這隻鳳凰一定要在這些龍之上飛翔。
有一天,秀女們圍著玉蘭看她用手絹疊了一隻小老鼠,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吸引來了鹹豐皇帝,鹹豐皇帝對聰穎靈秀的玉蘭產生了好感,可得知玉蘭的老姓是葉赫那拉時,他瞬間臉色一變,皺起了眉頭。
因為玉蘭的祖先葉赫那拉氏的布陽古和愛新覺羅氏的努爾哈赤曾有過一場血戰,臨死前布陽穀對天發誓,哪怕葉赫那拉氏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找愛新覺羅家族報這個血海深仇。
就這樣玉蘭失去了冊封皇后的機會,只被晉封為貴人。後來皇后是鈕鈷祿氏,也就是日後的慈安太后。
皇帝後宮妃嬪眾多,有著葉赫那拉氏血統的玉蘭很快便被遺忘,每天晚上她只能眼看著其他的妃嬪被裹著棉被抬進皇帝的寢宮,她卻遲遲得不到皇帝的臨幸。
身為皇帝的妃子,如若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就等於守活寡,但是這個極富野心的女人絕不會甘心就此一生。
時間一天天過去,皇后慈安久久不能懷孕,而深得皇帝寵愛的麗妃偏偏又只生了一個女兒,大清江山帝業無人繼承,鹹豐皇帝為此深感苦惱和憂慮,玉蘭知道她的機會來了。
這一天鹹豐在圓明園遊玩,玉蘭就悄悄地潛入了圓明園,故意在園中唱起了情歌。鹹豐帝聽到歌聲瞬間就被吸引,於是便尋聲跟了過來。
當他再看到玉蘭那美麗的容貌時,鹹豐的內心一瞬間就被融化了。從此在鹹豐的心中,後宮粉黛無顏色,只有玉蘭能給他帶來雙倍的快樂。
一年後玉蘭如願生下皇子載淳,這是鹹豐的長子,鹹豐當然十分高興,當即封玉蘭為懿妃。以後的日子裡,聰明伶俐的玉蘭就陪著皇帝下棋練字,長此以往樂此不疲。
鹹豐有時甚至還教玉蘭批閱奏摺,正因如此懿妃的朝政知識大增,為她後來幹預朝政埋下了伏筆。
隨著寵愛權勢的擴大,玉蘭又被封為懿貴妃,在宮內的地位與皇后相仿,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好景不長,公元1860年,一份八百裡的軍報傳進了皇宮,英法聯軍已經打到了廣州,洋人憑藉著艦船洋炮擊敗了毫無還手之力的廣州守軍。
鹹豐連忙召集大臣展開議會,在英法聯軍提出了巨額賠款等等無理要求下,此時朝廷中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和,一種是戰。
如果選擇忍氣吞聲,任人宰割,清政府將永無寧日。
鹹豐帝決定亮劍,打擊下洋鬼子的囂張氣焰。鹹豐帝隨即派出了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欽,他的蒙古騎兵在當時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然而這樣的精銳騎兵在英法聯軍的洋槍炮火下顯得不堪一擊,數萬的騎兵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樣任人宰割。
一場大戰過後,蒙古騎兵幾乎全軍覆沒,清朝的失敗讓英法聯軍獅子大張口,把賠償的金額漲到了800萬輛。割據的地界還加上了天津,然而天津和北京是唇齒關係,給了天津等同於打開了北京的大門。
為此鹹豐怒火中燒,氣得咳嗽不止,此時懿貴妃主動提及把鹹豐的六弟恭親王找來一起商量對策。
恭親王始終保持和談解決的意見,而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勢力一如既往地認為洋人得寸進尺,不可縱容。
他們一方面主張與進軍京城的英法聯軍再次開戰,另一方面建議鹹豐帝前往承德避暑山莊暫避,大臣們的意見一時爭論不下。
此時懿貴妃突然闖入御前會議,指責大臣們挑唆皇帝逃避,大臣們覺得後宮參政有失體統,但懿貴妃卻據理力爭,說得他們啞口無言。
果然在她的主張下,鹹豐命大臣們去通州談判議和,並派兵駐紮張家灣,試圖談判不成就圍困列強。
看著自己的建議被採納,懿貴妃滿心歡喜,她終於向著心中一直以來的夢想又前進了一步。
1860年8月在通州議和會議上,談判官囂張跋扈,還赤裸裸地嘲笑清政府軟弱無能,他們傲慢無禮的態度使得僧格林沁大為光火,提出要和洋人較量較量。
洋人嘴上厲害,但摔跤上連個小弟都算不上,幾下就被僧格林沁摔進湖裡。議和失敗後,前來談判的洋人們被全部關進大牢,這一做法卻給了英法聯軍大舉進攻的藉口。
9月22日英法聯軍卷土再來,僧格林沁率領騎兵、步兵在京郊八裡橋與之交戰。八裡橋之戰是世界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場封建軍隊對戰現代軍隊的懸殊戰爭。
此次戰役中的英法聯軍他們不僅裝備先進,而且各個訓練有素,戰法得當。反觀清軍的蒙古騎兵,不僅武器落後,幾乎單靠一股勇武之力作戰。
可憐一個個鐵血男兒猶如炮灰般的成群倒在洋鬼子的炮槍之下,幾番血戰之後,清軍再次慘敗。根據歷史記載,八裡橋之戰25,000名清軍全部陣亡,而對方8000名士兵損失不過區區五名士兵。
而另一邊鹹豐皇帝正在用膳,120道菜擺滿三大桌,每道菜只吃一口。
但鹹豐聽到打敗戰的消息後,根本沒胃口用膳。肅順建議還是去避暑山莊避一避,把京師的事情交給恭敬王。
事到如今鹹豐只能拜別他的祖先,帶著重臣和妃嬪們前往避暑山莊。英法聯軍很快就攻打到北京,他們在華夏大地上燒殺擄掠,手無寸鐵的百姓在無情的炮火中倒下,一批又一批。只有一些獵戶敢拿著武器與敵軍抵抗,而一些人卻當了走狗,幫著敵軍姦污同胞。
大清雖然人多,但百姓抵不過炮火,皇帝一逃百姓心中的信念也就散了。
好在有幾名有志之士帶著眾鄉親把姦污同胞的洋鬼子抓住吊死。英軍知道後開始四處緝拿該夥村民。
看守圓明園的一名侍衛是該夥村民的鄉鄰,為了幫助鄉親們避難,便安排鄉親們躲進了這座皇家園林。
後來英法聯軍闖進了圓明園,他們意外地發現園內鋪滿了價值連城的古董和財寶。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士兵湧進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從中奪走了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珍寶,並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公開拍賣。
為了銷毀罪證,英軍下令焚燒圓明園,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
這座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園林始建於1707年,最初是康熙賜給皇四子胤慎,也就是雍正帝休息的園林,建築面積十分遼闊,達到了20萬平方米。
而在圓明園中有150多個小園林,在歷經乾隆、嘉慶、道光等5個朝代的重金修繕,已有151年的歷史,如今無以計數的珍寶、財富和人類智慧的結晶都毀於一旦。
這不只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一場浩劫,也是世界史上的一場災難。
隨著圓明園的毀滅,守園大臣也為之殉葬,而此時的皇上正與他的嬪妃在避暑山莊尋歡,那裡有的是好山好水好風光,遠看不見圓明園的斷壁殘骸,但圓明園的廢墟仍將豎立在田野之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沒有聲音,但是誰都可以聽得到,它至今都還在憤怒的仰天長嘆。
電影《火燒圓明園》拍攝於1983年,影片看似講述的是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鹹豐帝寵妃的故事。
但實際是講述了英法聯軍侵入中華大地以後犯下的滔天大罪,圓明園被毀後,人們的痛心疾首也反映了當時清王朝的昏庸無能。
導演李翰祥為了拍好這部電影,他查閱了大量的史料,派遣了好幾位清史專家對劇本改了又改,後來相關部門全力配合李翰祥的拍攝,並開放了皇城故宮。
為了更好地展現當時的近況,李翰祥花費64萬人民幣又造了一個歷史上的圓明園,並在電影的最後為了還原歷史,真的又用火把它燒了。
因而這部電影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讓觀眾又一次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圓明園被毀的心痛,落後就要被挨打的恥辱,我們要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