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遊覽線路攻略圖解(觀賞故宮的最佳位置在這兒)
2023-07-15 13:20:09 1
在成立博物館之前,這裡叫做紫禁城,一般老百姓絕無可能涉足。1925年,民國政府接收前清內府文物後,效法歐洲博物館成立了故宮博物院,從此,普通老百姓可以以遊客身份一窺皇家生活場景。雖然故宮從對外開放的第一天起就自帶流量,但長期以來多數參觀者只是看看前後三大殿和東西後六宮,最多再加上個御花園。而海量的文物除了有限的一部分在珍寶館等幾個需購二道門票的場館展出外,絕大部分都深鎖庫房缺乏整理。
近十年來,單霽翔任院長的故宮博物院走上了網紅的快車道,文創、新媒體、跨界授權,做一樣紅一樣,終於成功地把自己整成了中國文化的大IP,故宮內不但開放的區域越來越大,展出的文物也越來越多,實現了故宮博物院立院時「昔日宮廷收藏,私於皇室一姓一族者,乃得公諸於世,為全民所共有共享」的初衷。
作為旅遊景區的故宮,一直是遊客遊覽北京的路線中最為重要的一站,快者兩小時內快速參觀前三大殿、後三大殿和御花園後就從神武門出來了,慢者三天三夜也逛不完,因為這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景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故宮。今天就介紹幾個「不走尋常路」的角度,讓你省了60元門票還「逛」了故宮。
大多數人都是從天安門北邊的端午二門進入故宮,從御花園北邊的神武門出故宮,之後去往別的景點,但卻忽略了神武門街對面的一個小公園--景山。這個佔地32.3公頃的小山包據說是由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而成,雖然高度僅43米,但卻是北京城裡登高望遠、觀覽全城景致的最佳觀景臺,自然,也是可以俯瞰故宮的唯一地方。
這座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本身蘊含著深厚的歷史,但除了一早一晚的周邊居民遛彎兒,最熱鬧的時刻大概就是日落時分了,屆時景山至高點的萬壽亭人頭攢動,只為一觀最大氣磅礴的紫禁城。不過在白天的大部分時間段,這裡遊客寥寥,你就可以獨享「朕的江山」了。景山公園的開放時間為每天的6:30-21:00,門票2元,學生憑證半價,老人憑證免費。
同樣晴天中的日落日出時分,如果你路過故宮護城河的西北角或東北角,就會看到許多已經立好三腳架的攝影愛好者在等候拍攝「最美紫禁城」時刻的到來。這兩個點是能拍到倒影中的紫禁城的最佳位置,以角樓為中心,左右上下皆對稱,在柔和的光線中展現出一種和諧的美感。
角樓在紫禁城的建築規制中只能算是一種「小品建築」,但其功能卻不可替代,是皇宮防衛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分布在紫禁城護城河城牆的四角,古稱之為角樓。角樓號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造型優雅而別致,層層疊疊的飛簷翹角更是點睛之作。許多以故宮為題材的攝影作品中,以角樓為中心的倒影中的紫禁城最為吸引目光。
按照規制,北京城裡不但有紫禁城,還有天地日月四壇和左祖右社(太廟和社稷壇)。在進故宮之前,如果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在天安門左右兩邊,還有一個公園和一個文化宮,西邊的中山公園就是原來的社稷壇,而東邊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則是原來的太廟,這裡就是明清兩代帝王們祭奠祖先的家廟。
由三重圍牆構成的太廟不但有前、中、後三大殿,還有大戟門、神廚與神庫等配套建築。太廟建築的形制與用料絲毫不遜於紫禁城內,光中殿就面闊十一間,建築面積達2240平方米,和故宮最大殿太和殿的規模幾乎相當。用料方面,不論殿外的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臺基,還是殿內的外包沉香木主梁棟,都毫不馬虎。
太廟裡甚至還有玉帶河與金水橋,儼然一座微縮版的故宮。「昔為帝王廟,今作文化宮。」解放後,這裡被闢為勞動人民文化宮,並於1950年五一勞動節正式開放。大部分時間內,這裡都只有參天古柏,但少有遊人。參觀勞動人民文化宮門票為2元,有門票減免政策,開放時間為春夏季06:30-19:30/秋冬季07:00-17:30。太廟內的中華和鍾展單獨購票參觀,門票淡旺季為10/15元。
故宮背後的歷史文化不但依託於紫禁城內的建築中,但更多地蘊藏在故宮收藏的文物中。這些文物在故宮內的大小展廳中也只是展出了很少一部分,而身處熙熙攘攘的參觀人群中也很難有心情仔細觀賞。2011年,作為「數字故宮」一部分的故宮博物院網站正式開通,足不出戶「逛故宮」成為現實。故宮博物院網站並非簡單的宣傳網站,而是由多個資料庫支持的一座虛擬「寶庫」,內容完全可以滿足一般遊客、文博愛好者以及專家學者的不同需求。
雖然這個「網上故宮」展示的並非故宮的全部寶貝,但上面的每件文物卻有比現場更為詳盡的介紹和相關信息。上網瀏覽後就會發現,這個網站功能非常齊全,從預約參觀門票到查找導覽路線,從開辦故宮講壇到展示文物修護,簡直是集中了關於故宮的一切。甚至,遊客在參觀完故宮後買的那些手信也都可以在網站文創板塊提供的連結裡郵購。
當然,任何網絡上的虛擬世界,都比不上身臨其境的感覺。撰寫此文,目的並非只是想讓你省門票錢,而更多地是另闢蹊徑,給參觀者一個不同的思路,尤其是當你沒有預約到故宮門票的情況下。前三種遊覽方式其實都在故宮的附近,而最後一種就在你的手上。對這幾種遊覽故宮的「另類」方式有何想法,可以在文章後面留言討論。我是「一葦旅行」,關注我,留意更多的新鮮旅遊資訊。
#故宮# #北京旅遊# #北京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