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觀後感

2023-08-04 17:51:03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


  《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觀後感【篇一】

  具體談到電影,觀看巖井俊二的這部新片的過程,很奇怪甚至離奇,如同去年《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中「神婆」段落的混搭,總是覺得《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在很多時候,人物或劇情走向都顯得神神叨叨莫名其妙,這種感覺會來自於角色的某種神經質,更多則來自於巖井俊二在寫故事時已經越來越任性了,你完全猜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即使猜中了一部分,接下來還是猜不中。

  電影講述的是女主角七海的一段人生經歷,她通過社交網站與人相識成婚,因為性格軟弱被辭退代課教師的工作,她父母離異,親朋稀少,為了結婚時顯得體面,她通過「使命必達」工作室請來群眾演員充場面,她被設局,讓丈夫與婆婆認為其滿嘴謊言並出軌,她被逐出家門她無家可歸。她開始一段更加莫名其妙的經歷,打著各種各樣的零工,不停的搬著家,還認識了做著AV女憂工作同樣無依無靠的女孩真白,他們相依為命互相取暖,最後卻天人相隔,而這份相遇卻是一個她不曾發現的局。

  皆川七海的這段人生就像是一尾隨波逐流的小船兒,處處都顯得被動和逆來順受,而劇情也是各種詭異的展開,一部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看得還蠻累人的。至於電影片名為什麼叫《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呢?因為真白在社交網絡上的暱稱,便是瑞普.凡.溫克爾。

  《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觀後感【篇二】

  看電影的時候,我右手邊坐著一個戴眼鏡的高個字,電影落幕,他顯然很激動,不停的想找我們聊自己的感想,聊巖井俊二電影裡的一些可能的相關聯性,在他眼裡,七海與真白兩個女孩子的關係就像10幾年前的花與愛麗絲,而七海最後搬家的鏡頭,也一瞬間讓人回想起《四月物語》一開篇時,松隆子獨自到東京上大學的一次搬家。

  事實上電影演完,巖井俊二意外的走到臺前,與現場觀眾互動,大部分舉手提問的觀眾也與這個高個子眼鏡看法一致,總是會將這部片子與之前的巖井俊二關聯起來,有人提《花與愛麗絲》、有人提《燕尾蝶》、有人提《情書》、有人提《夢旅人》。

  在我看來,儘管《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故事展開的甚是驚奇,有人甚至調侃這是20xx年以來最好的懸疑片,巖井俊二個人也表示自己在電影裡做了很多新的嘗試,有些更深沉的表達,電影裡很多段落,甚至莫名其妙的讓觀眾頻頻發笑。但這仍然是很巖井俊二風格的電影,那些細節上的過往延續,小清新的畫面質感,以及揮之不去的迷惘而綿綿的情緒,都讓人很熟悉。何況海報上鏡頭下的黑木華,實在太像蒼井優。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預告片中所展現的段落與電影正片關聯並不大,這個段落只稍稍的出現在正片結束之後,耳黑木華飾演的七海頭上戴的的帽子,形狀是電影中角色常玩的一款社交APP的logo。

  《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觀後感【篇三】

  巖井俊二的新作《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又名《夢之新娘》),可謂是今年上海電影節最受關注也最受期待的一部日本新片,粉絲們當然一如既往的一片叫好聲。拗口的名字讓粉絲們追本溯源,一度認為故事背景脫胎於一個西方版的南柯一夢故事,似乎又給文藝的巖井俊二這部新作多了一重神秘色彩。不過,在電影節的見面會上,巖井俊二揭開了片名的奧秘,完全原創,與影迷們的猜測大相逕庭。

  但是,無論如何,這部新片與導演此前的那些諸如《情書》《燕尾蝶》《四月物語》《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都有著太多的不一樣,電影節放映之後,也出現好多不同的聲音,表示對這部電影的不理解與懵圈。

  而在日本國內影片也是反應兩極,一方面作為文藝片元老級別的巖井俊二,久違十二年推出的真人新片,而且啟用了黑木華、綾野剛這樣的當紅炸子雞做主演,首先就體現了他在日本電影界的地位特殊,頗受演員們的追捧;然而,影片3月底在日本上映時卻幾乎完全無聲無息,首周末連票房十強都沒有衝進。或許大半原因是出在影片發行策略上,過小的上映規模造成影片起勢頗微;另一方面口碑反應也很奇怪,一面是日本雅虎網友上映初始給影片3.38分的評分,到現在已經緩慢爬升到3.83分的高分評價,而一面是日本影評界對於這部影片,除了少數幾個不鹹不淡的評論認為影片氛圍營造不錯,幾乎失聲。這或許是巖井俊二第一部各方面反差如此大的作品。

  拜巖井俊二這次開日本電影界先河的發行策略,影片先於日本本土在海外先行放映的情況,我早在四月就去香港欣賞了這部電影,第一感受是,三個小時的導演版技術掌控仍然一流,然而講述的故事卻有些匪夷所思,讓人很難理解。

  與巖井俊二過往影片最大的不同,在於首先這不是一部聚焦於主人公青春期成長的故事了,或者也可以理解為年過半百的巖井俊二也終於不再沉溺於他不老的青春期回溯了。其次,這次的故事也相當的線性結構,與之前他的電影習慣於網狀氛圍的營造不同,《新娘》非常單線型的故事發展,將壓力完全承載到影片出場的人物身上。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一個網戀成功並且圓滿結婚的故事,黑木華扮演的七海是個說話極小聲的代課老師,雖然因此被學生投訴導致辭去教職,但此時她通過網絡認識了鐵也,然後旋即就決定和他結婚,以此為藉口告別學生而離職。因為擔心親友過少不能出席婚禮很失禮,而請來「使命必達」的綾野剛扮演的安室出席假扮親人來填充場面,沒想到婚後不久便發現丈夫外遇,又因為偽造親人出席婚禮而受婆婆指責,更進一步反被婆婆指控不忠而被逐出家門。影片的後半部分則是陷入絕境的七海透過神秘介紹人安室引薦,展開了一連串的奇妙打工,她不但也開始有償出席陌生人的婚宴,更意外接到一份高額報酬的住家女傭工作,誰知這竟是一份幾乎令她斃命的謀殺策劃,然而最後的緊急關頭,事主AV女郎真白最終放棄謀殺而讓她逃過一劫,而經歷了這樣奇幻經歷的七海也終於成長起來,看上去終於走出自己閉塞的內心空間,更加堅強了。

  這大概是巖井俊二故事性最強的一部電影了吧?影片的可看性還是挺強的,三小時一氣看下來倒是不累,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傻白甜少女,不經人事被莫名其妙騙婚又被莫名其妙逐出家門,接著流浪東京,開始各種底層打工,不過遇到一個全能又善良的東京拆白黨,不但給她介紹各種奇怪的職業,還最終介紹她認識一名神秘的僱主,獲取了高額的報酬。而且導演的電影畫面實在太唯美,美輪美奐的鏡頭比比皆是,日式電影中經常出現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臺詞金句自然也少不了,諸如「因為你的眼淚,我願意犧牲一切,甚至是我的命」「每個人的幸福都是有額度的,我的額度已經用完,所以只能用錢來買。」這些金句對於本來就迷戀巖井俊風格的粉絲而言,簡直是必殺技,不要太容易就紛紛被治癒了。

  然而並不包括理性派的我,畢竟七海的遭遇也太過戲劇性,引入派遣員工、偽裝親戚等日本非常現實性的情況來鋪衍,使得影片較之前的很多作品有著非常強烈的現實感,顯然這並非是個寓言性的故事,既然如此,劇情的合理發展必須依託於人物自身的驅動才對,然而整個故事看下來卻總是不間斷的摻雜著一種微妙的違和感,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以七海而言,這完全是個木偶式的人物,毫無自覺性,作為派遣教師因為聲音過小而被解職也就算了,姑且算是她第一份工作吧,然後與鐵也的交往也是奇怪,完全沒有交代兩人因為網絡認識以後,兩人交往的細節,雙方靠什麼認為就必須結婚了?僱用偽裝親友出席婚禮,在日本的確是一種風潮了,但一般是用來隱瞞對方家族的,而女主角連自己的老公都隱瞞,這種疏離感也真是沒救了,然後對於婆婆明顯藉機驅趕她的行徑,一不辯解二不反抗,為什麼對特定的人會暴露自己致命的弱點?這完全不是一個正常女性的反應吧?七海自己的家人去了哪裡了?為什麼不找自己的家人商量?然後她又是憑什麼完全毫無保留的相信安室呢?輕易就相信安室參加偽裝親友出席婚禮還算可以理解,接受安室的建議,高薪擔任別墅傭人也是可以理解,但之後對此完全沒有一點好奇心,也是太不符合正常女性的心理了。為什麼知道真相之後,還是與真白一起瘋鬧?為什麼能夠和最後的殺人犯一起歡笑?七海完全是個沒有思維的玩偶吧?所以,即使是實力派演技卓越的黑木華出演這個角色,也讓人覺得完全沒有實感,絕對不可信。

  然後是安室這個角色,綾野剛的表演讓這個角色有一種通吃黑白兩道的能人即視感,當然與他過往演出的《新宿天鵝》等影片有關,這也沒什麼不對,問題是他是守財奴嗎?而且他與七海的關係非常奇怪,他為什麼要那麼無條件的不斷幫助七海?是心存善良還是對後者有一絲曖昧的愛意?而無論是哪種,從劇情設定來看,安室早就知道真白要找一個人陪自己殉葬,那麼將七海介紹過來就是完全不合理的,或者所有為了七海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事先要為真白找這樣一個殉葬之人?且不說單純為真白找這樣一個人,已經相當於共謀犯,承擔這樣的風險對於安室這樣的老油條來說是否合理,或者只能說安室這個人已經壞到了骨子裡,那就完全沒法解釋最後在真白死後拜訪其母親的那一幕,無論如何看起來,在其母親影響下也脫光自己的衣服,很顯然是想表達這個角色無限的後悔,但無論是一個老油條還是大惡棍的設定,安室真的那麼容易被打動嗎?而安室這個角色也就是一個小惡棍,實在讓人痛恨不起來啊。

  其次就是真白這樣一個角色,也是眾多的迷之困惑,一個AV女郎為何可以入住如此豪華的別墅?真白得了絕症的設定很容易被猜到,然而她是如何選擇殉葬人的呢?七海是她隨機選擇的還是有一定要求指定安室去挑選的?觀眾完全不知道。所以對於她最後放棄讓七海陪綁去死,也就缺乏更深的感染力,難道真是百合情的因素?太多蜜汁困惑,讓觀眾完全迷亂。

  這樣看下來,雖然故事很有趣,但是卻總讓人無法深究細想,因為三個人物竟然沒有一個能夠立的住腳,看上去全部淪為導演手中的人肉道具肉屏風,導演指東就不能西行,虛幻得讓人無法代入,這大概就是我這樣的劇情派觀眾很不滿意的原因吧?

  也許巖井俊二沒有錯,他太了解他的受眾喜歡什麼樣的電影,所以只要有美麗的演員,只要有美麗的鏡頭,只要有暖心的金句,只要有治癒的情節,無論怎樣,粉絲們都會叫好吧?就像上海電影節上粉絲們用幾倍於原價搶到與他合影的機會,再PO到社交媒體上滿溢出來滿滿的幸福感,誰還記得也就是一年前,上海影城旁邊舉行多場發布會的銀星賓館大堂,滿是影迷與記者,而巖井俊二沒有被一個人認出來,穿過大堂的他雖然身材高大,但在我看起來無比孤獨。

  或者,無論怎麼樣,你們喜歡就好。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