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美術技法理論總結(王一川藝術學原理第二章藝術觀念)

2023-08-05 05:23:39

首先來看看這本書的結構:

第一章:藝術與藝術學

第二章:藝術觀念第三章:藝術體制第四章:藝術品第五章:藝術門類第六章:藝術與文化第七章:藝術發展第八章:藝術創作第九章:藝術鑑賞第十章:藝術批評

考試題型:

|名詞解釋 |簡答題 |論述題|

第二章 藝術觀念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論述了藝術觀念的含義相關內容,圍繞"藝術究竟是什麼?該如何去把握和運用它?"這類問題,從而進入到藝術觀念層面的探討,同時提出了歷史上主要的藝術觀念以及藝術定義的主要內容,並說明藝術的主要特徵等問題。本章考點以填空、名詞解釋為主,學習時,要整體把握藝術觀念問題所牽涉藝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及作用等領域,理解藝術學理論的核心層面,需要在梳理歷史上主要藝術觀念的基礎上加以討論。

【重要程度】★★★★(每年出題在10分~40分之間)【出題方式】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都有可能考到。【重要知識點】(必背)

①歷史上主要藝術觀念有哪些?定義是什麼?(P25/27/31/32/34)

答:⑴ 模仿論。是一種有關藝術來自人對現實的模仿 的觀念。

理念論。是有關藝術來自 客觀的精神的呈現 的觀念。

表現論。也稱 主觀精神論。是有關藝術來自人的 主觀精神情感心理自我表現 的看法。

形式論。它是一種有關 藝術品 一種 純形式構造 的看法。

感興論。是一種來自 中國傳統 的有關藝術是 個人感性 產物 的看法。

②模仿論體現了其自身什麼特點?(P27)

答:主張藝術來自對社會現實的 模仿 ,能再現社會現實的本質,並能產生 陶冶 作用。

③黑格爾把藝術類型依發展變化軌跡劃分有哪些類型?定義是什麼?(P28/29)

答:⑴象徵型藝術。它位於理念發展的初級階段,被稱為「藝術前的藝術。」

古典型藝術。它由理念持續演化而成。

浪漫型藝術。標誌著理念發展的最後階段。

④英國唯美主義者王爾德的「新美學的原則」內容是什麼?(P33)

答:他認為「生活模仿藝術,生活事實上是鏡子,而藝術卻是現實,」強調「生活模仿藝術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藝術除了表現自身以外不表現任何東西,」並把這一點標榜為「新美學的原則。」他認定形式才是藝術中最根本要素

⑤什麼是「感興?」其實質是什麼?(P34/35)

答:「感興」也作興會、詩興、興致等。「感,」是「感物、」「物感」之意,代表個體對事物的 認知 體驗 ;「興」,是指從平常狀態中驟然興起 起來 ,代表 個體 身心進入一種高度興奮狀態。重要的是,感興被視為個體從物質生活情境中興起、奮起而達到一種身心愉悅狀態的一個標誌

其實質是符號形式中 創生 的人對 人生意義 直覺

⑥出現了種種不同的藝術觀念和藝術主張需要注意哪三點?(P41/42)

答:⑴圍繞藝術定義出現不同觀點的爭論。本身就表明藝術定義問題已逐漸從以往形而上的本質論領域解放出來,被引入了開放地帶,獲得重新打量的機會。

⑵特別是從20世紀50年代起,西方圍繞藝術定義而發生持續的爭論,這本身就體現了藝術問題在「二戰」後社會生活中的新地位和新角色。

⑶藝術定義問題從可定義到不可定義再到仍可定義的轉變過程,體現了藝術研究從形而上思辨方法到社會體制研究方法的轉變趨勢。

⑦亞歷山大定義藝術的共同特徵是什麼?所具有的屬性是什麼?(P43)

答:定義藝術的共同特徵是 ⑴存在著藝術品、⑵它公開傳播、⑶它是一種為了享受而進行的體驗、⑷藝術由其物理的和社會的語境界定。

屬性是:⑴物品可感性、⑵人際傳媒性 、⑶娛樂體驗性、⑷社會語境性。

⑧藝術定義的原則是什麼?(P46)

答:⑴以特性代替本質。

⑵立足於現當代藝術及藝術體制。

⑶中國藝術與美學傳統視角。

⑨通過描述藝術的傳統特徵給藝術的定義是什麼?(P46)

答:藝術是一種在 社會語境 中通過 傳播興辭 而喚起 公眾興會的媒介形式

⑩藝術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定義是什麼?(P48/49/51/53)

答:⑴傳媒性。這是藝術的 傳播性 媒介性 的合稱。是指藝術具有依靠 可感 中介物體 才能 傳播 給他人的特性。

興辭性。這是指藝術內部各要素有著自己的 感興修辭方式 及外部表現形態 ,這是專門從中國藝術理論傳統來說的。

興象性。這是指 藝術形象 具有 感興灌注 的特性。

語境性。這是指 藝術興辭 在其中產生或施加影響的 特定社會生活狀況,包括 經濟基礎 時代心理自然(或地理)環境文化傳統藝術制度學術制度等。

興蘊性。是指藝術對觀眾具有興味蘊藉效果。興味,是指藝術品要富於深長的感興意味;蘊藉,又寫作「醞藉」或「蘊籍」,來自中國古典美學。

【典型例題】1.名詞解釋

解題思路:

最簡單的答題邏輯是「總-分-總」模式。

第一部分,一句話概括這個名詞,給出一個概括性的解釋。這部分需要大家對課本內容掌握牢固。

第二部分,內容、性質、特點、特徵、條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形成等等,請務必把這些詞記住,走到考場上就不用慌了,就算想不起來名詞的解釋,也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思考,展開敘述。這一部分就是對第一部分的展開論述,每個方面越具體越好,按照這些方面回答,邏輯就會特別清晰。回答起來也會有把握、有根據。

第三部分,地位、影響、意義、價值。還是要把這幾個詞語記住。這一部分就是總結升華,是對於名詞的一個拔高,切記不要拔太高,以背誦的知識點為主。

這三個部分結合在一塊,就是一個完整的名詞解釋答題模式了。

例如:

1·表現論[四川師範大學2018年研]

參考答案:

表現論又稱主觀精神論,是指有關藝術來自人的主觀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現的看法。(一句話解釋定義)比如說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衝動」等。

德國哲學家康德倡導藝術是藝術家們的天才、 想像的創造物,屬於"自由的藝術」,是無功利的白山創造,是形式的藝術。義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提出的 「美就是直覺、直覺就是表現、表現就是藝術」的觀點,為現代藝術中的表現主義提供了理論支撐。(代表人物、觀點)

表現論強調藝術表現自我情感,而不是主張藝術模仿或再現社會現實。它認為藝術家有了情感或想像力,藝術才能成功,情感具有決定性地位,而不是思想。表現論堅持鑑賞過程應全力理解藝術家的原意,將關注的焦點集中於藝術家的主體能力(情感和想像力等)。(總結)

注意:名詞解釋一般情況下每個名詞,寫100-200字就可以了;每個名詞答題時間控制在5-6分鐘。

2. 柏拉圖

參考答案:

柏拉圖是古希臘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同時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是歐洲客觀唯心主義創始人。(一句話概括名詞)

其美學觀的哲學基礎是「理念論」,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獨立的永恆不變的理念世界的實體,它是唯一真實的真理,是現實世界中感性事物的本原。在文藝與現實的關係上,認為「理念」先於客觀事物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可感覺的實物世界」是理念的「摹本」「影子」,是第二性的,現實世界是由「理性世界」派生出來的。他還提出「回憶說」, 認為人的知識是靈魂對過去在「理念世界」中所見東西的回憶。現實世界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 它變化無常,不真實。美學上主張美本身是理念,它是永恆的、絕對的、神聖的,大千世界萬物之美都以美的理念為源泉,是分享理念世界中美本身的結果。(觀點)

其美學思想對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複雜的影響,開客觀唯心主義美學之先河,成為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的一面旗幟,而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在批判齊老師美學思想中建立起現實主義美學觀,與柏拉圖分別稱為西方美學思想的兩大源頭。(影響、意義)

3. 奧斯卡•王爾徳

參考答案:

奧斯卡•王爾德是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 他是唯美主義代表人物,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

英國唯美主義者王爾徳出於「為藝術而藝術」的理念,顛倒了藝術是生活的鏡子的通常觀點,強調「生活模仿藝術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藝術除了表現自身以外不表現任何東西」,並把這一點標榜為「新美學的原則」。

他認定形式才是藝術中最根本的要素,這種有關「藝術只在形式、形式就是一切」的觀點,己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形式主義主張。

4. 奪胎換骨

參考答案:

奪胎換骨是指用新的文字詞彙重寫前人詩意,以前人詩歌內容作為材料的一種寫作手法。

原是道家的說法,即吃了金丹換去凡骨凡胎後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江西詩派黃庭堅認為這是換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進一步加以刻畫形容,此為奪胎法。黃庭堅提出這一命題, 主要是為了方便初學者儘快掌握學習與借鑑古代豐富的語言藝術遺產的一條捷徑。

這一理論雖有一定的借鑑古人,推陳出新的意義,但卻否定了詩人的自我個性和創造精神,否定了詩人的獨特心理感受,違背了詩歌創作規律,所以受到後代詩論家的批評。

5. 詩言志

參考答案:

詩言志是指詩乃是人的思想、意願、情感的表現,是人的心靈世界的呈現。

先秦時期所謂「志」, 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負。「詩言志」雖最早見於《尚書•堯典》,但最早提出「詩言志」理論的當為《左傳》所記的襄公二十七年趙文子對叔向所說的「賦詩言志」。

「詩言志」說最早源於歌舞樂一體的文藝形態, 因此,「詩言志」最早只是一種文藝觀而非文學觀。

6.有意味的形式[四川師範大學2018年研]

參考答案: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克萊夫•貝爾對藝術提岀的定義。他認為,「一切視覺藝術品中具有某種共性」, 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他的具體界定如下:「在各個不同的作品中,線條、色彩以某種特殊方式組成某種形式或形式間的關係,激起我們的審美感情。這種線、色的關係和組合,這些審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稱之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視覺藝術的共同性質。」

這裡明確地提出了藝術的新定義: 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這裡的意味,是指消除了一般日常情感的無功利的審美情感。形式,主要是指藝術品的色彩和線條等要素所構成的組織。

貝爾堅持,藝術作為「有意味的形式」,不過是要通過特有的形式組合而喚起個人的審美感情而已,不可能進一步向思想或理性開放。藝術在以形式激發審美感情時,不會攜帶信息和知識的東西,也排除思想和理性,就是反對理性的介入和對任何外部世界的模仿或再現。

簡答題

解題思路:

和名詞解釋答題邏輯差不多。

我們還是分為三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題幹中涉及的名詞,進行描述解釋;當然題目中有給出文言文的,讀得懂也可以先解釋一下文言文的意思,也是個加分項,下邊再解釋提到的名詞。靈活運用。

第二部分,結合題幹中提出的問題,分3-5個點進行分析;還是這些層面:內容、性質、特點、特徵、條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形成等等,根據題目中名詞所包含的層面,結合題目意思,對點的分析就可以啦。注意每一點都要加例證,名言俗語、藝術作品、學說等等方面,背誦時,可以多搜集一下例證,一般複習資料上都會有。有些例子可以論證多個知識點,注意歸納總結。

第三部分,總結升華。地位、影響、意義、價值,這幾個層面總結回答。

注意:簡答題每道題控制在20分鐘以內,600-800字,基本上600字就可,時間充足可以寫到800,但要有理有據的寫,不要為了增加字數,亂寫。

例如:1、中國古代是否出現過有關模仿論的觀點?如果有,請簡述。

參考答案:

中國古代出現過有關模仿論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觀點)

(1) 模仿論,又稱摹仿論,是一種有關藝術來自人對現實的模仿的觀念。模仿論是關於藝術的本質 在於對宇宙萬物的模仿的觀念體系,是西方最古老以及影響深遠的一種藝術本質論。(一句話解釋模仿論)

(2) 中國古代雖然沒有西方的本質論傳統以及模仿論之類的藝術觀念,但也曾出現過有關藝術模仿動物的觀念。

(3) 《易•繫辭》提出了有關於「觀物取象」的見解,說明中國人注意到藝術的產生與人「觀」天地鳥獸的運動、變化狀況並加以模仿的行為有關。

(4) 五代畫家荊浩在《筆法記》裡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以及清代文論家葉燮《原詩•內篇》主 張「表天地萬物之情狀」。(舉例說明、代表人物)

這些看法都從不同角度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原初的「觀物取象」說,代表了中國人特有的藝術模仿觀念。 當然,這些觀念並沒有發展成為西方式的藝術本質論傳統。(總結)

例如:2. 請簡述一下藝術創作中感興的演變和傳遞狀況。

參考答案:

鄭板橋以畫竹為例形象地闡發了感興在創作中的具體演變過程。按照他關於作畫過程的自我認識, 藝術創作中感興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園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1) 園中之竹,是客觀現實的園林或庭院中的竹子,它引發了畫家的「感物」願望,使其生出感興, 這屬於藝術感興的客觀條件或對象。

(2) 眼中之竹,是園中之竹反映在畫家個人感官裡的印象,它是個人對客觀的園中之竹興發感動的 產物,代表藝術感興的開端或發動。

(3) 胸中之竹,是畫家在頭腦中對眼中之竹進一步加工和改造的產物,融入了畫家個人的情感、理 想、趣味等主體構成,代表藝術感興的高潮階段。

(4) 手中之竹,這是畫家把胸中之竹轉化成可感的媒介形式的成品狀態,代表藝術感興的完成階段。

3. 亞歷山大認為可以寬泛地定義藝術的共同特徵有哪些?

參考答案:

(1)物體可感性,存在著藝術產品;

(2) 人際傳媒性,它公開傳播;

(3) 娛樂體驗性,它是一種為了享受而進行的體驗;

(4) 社會語境性,藝術由其物理的和社會的語境界定。

4. 簡述「簇」概念。

參考答案:

(1)"簇概念」是一種藝術理論範式。貝伊斯•高特認為,藝術是一種簇概念。他將優美和典雅為例的正面審美特徵、複雜又統一的形式、錯綜複雜的內容、創造性的想像力、藝術創作的動機等屬性作 為構成藝術的必要條件,進行定義藝術邊界的嘗試。「簇概念」的獨特性在於構成上述必要條件的邊界是模糊的。具體表現在:

①雖然上述條件是構成藝術品的必要條件,但是不一定是所有藝術品共有的條件;

② 某物並非因為具有的其中幾條特徵,就可以順利成章地被視為藝術品,諸條件並非判斷的充分條件,還 需要將對象置於日常語境中結合默認的規則作進一步的判斷。

(2) "簇概念」對藝術的定義具有歷史性,不同時代的藝術邊界相異,不宜對藝術進行統一性的定義。 「簇概念」是對喬治•基迪藝術體制輪的完善。貝伊斯•高特對喬治•基迪的藝術體制論提出質疑,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建構出「簇概念」理論。「簇概念」以語言直覺作為藝術判斷的規則,雖有進步之處,但仍需改善。

5.請簡述關於藝術定義的現代爭論。

參考答案:

關於藝術定義的現代爭論繁多。其中出現了 「有意味的形式」說、「表現說」、藝術無法定義與藝術可定義以及藝術定義的新近嘗試等觀點。

(1) 克萊夫•貝爾,英國藝術理論家,他被視為現代西方形式主義藝術理論的一位有廣泛影響力的代言人。他明確地提出藝術的新定義: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這裡的意味,是指消除了一般日常情感的無功利的審美情感。

(2) 克羅齊和科林伍德則提出了 「表現說」,通過對直覺的表現的強調,為界定藝術提供了一條與形式主義不同的新路徑,同時也為現代主義藝術中的直覺主義、無意識等潮流提供了一種理論支撐。

(3) 韋茨和肯尼克提出藝術無法定義,而喬治•迪基和丹託則認為藝術可以被定義,他們先後從藝術體制方面為藝術定義做出了積極的推進。

(4) 貝伊斯•高特認為,藝術是一種簇概念。藝術的定義是由多重標準共同支撐起來的,但其中沒有任何一種標準屬於必不可少的條件。

因此,從中可以看出:以往形上學的本質論傳統,藝術是模仿、客觀精神再現、主觀精神表現或形式的表現,在現代傳統信條的打破使人們重新看待藝術的特性、地位和作用等問題。從亂世生活環境轉變到生活環境,使得藝術的地位和角色發生新變化,從而在藝術定義問題上獲得強烈反響。藝術定義問題的轉變從可定義到不可定義再到仍可定義,體現了藝術研究從形而上思辨方法到社會體制研究方法的轉變趨勢,同時也表明了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體制化程度的深入。

論述題

解題思路:

論述題的考察形式一般分為四種。下面就直接給出大家答題思路了。

一、直接提問型(題目中直接把問題提出來)

論點 論據(引證或例證) 主觀評論

二、論點分析型(題目給出某個藝術家或文藝理論家的一個論點,然後要求你去分析它)

論點描述 論點分析 主觀評價

三、舉例說明型(給出一個觀點,讓你舉例來證明)

論點 例子 例子分析 主觀評價

四、現象分析型(給出一個現象,要求考生運用所學理論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入地分析)

論點 例子 例子分析 主觀評價

評分標準

一般會從內容、結構、語言等幾個方面綜合考量,然後按檔次評分。以一道30分的論述題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如下五檔:

五檔評分

第一檔次:26-3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觀點新穎、論據翔實,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論述精闢,字跡優美,行文流暢,文採豐滿。

第二檔次:21-25分中心明確、結構較為完整,邏輯層次比較清晰,文從字順。

第三檔次:16-20分中心基本明確,結構尚完整,語句比較通順,有少量語病和錯別字。第四檔次:11-15分中心不太明確,結構不夠完整,層次不甚清晰,語句不夠通順,有較多語病、錯別字。

第五檔次:0-10分偏離題意,結構殘缺,層次混亂,思維不清,語句嚴重不通。書寫字跡潦草混亂。

注意:回答這一題,每道題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1000字左右即可。

另外因為這幾年考試開始越來越注重考察考生表達能力,論述題變得越來越開放,很多同學會因此心慌,在這裡和大家說一句,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害怕心慌,題目越開放,就代表你回答的面更廣,你可以寫的東西更多,哪怕你書本上的知識沒有背下來,但僅憑學習《藝術學原理》所培養出來的直覺,你也可以把這道題寫滿噠!

例如:1.如何理解克萊夫•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 ?(論點分析型題)

相關試題:有人說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你同意嗎?說說你的看法。[北京大學2019年研]

答題思路:論點描述 論點分析 主觀評價

參考答案:

(1)「有意味的形式」,是從藝術本質對藝術的定義,由20世紀英國美學家、藝術鑑賞家克萊夫•貝爾提出,認為藝術的本質在於「有意味的形式」。(一句話描述論點)

(2) 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抽象藝術作為一種新的藝術潮流開始蓬勃發展,被冠名為「現代主義「 「有意味的形式」說無疑是該階段形式主義理論的傑出代表。1914年,克萊夫•貝爾首次提出「藝術即有意味的形式」這一形式主義的美學假說,將「有意味的形式」作為藝術品的根本特性。此理論一經提出, 便引起了藝術領域的極大震動。隨後,「有意味的形式」不僅為藝術界所熟知,同時也成為公眾的口頭禪。

(3) 「意味」是指那種不同於對自然物的美的感情,是一種特殊的、神秘的、不可名狀的審美情感。 「意味」是純形式背後表現或隱藏著的藝術家的獨特的審美情感,審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來源。藝術就是藝術家創造的、能激發觀賞者審美情感的純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意味的形式

(4) 「形式」就視覺藝術而言,指由線條和色彩以某種特定方式排列而組合起來的純粹的關係。'『形式」是藝術的核心,是藝術品內的各個部分和質素構成的一種純粹的關係。(論點分析)

(5)「有意味的形式」突出了藝術的審美本質層面,比表現說更進一步,但是把「意味」及「審美純形式」與一切現實完全切斷,抽象的談論審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則陷入了形式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泥沼。(總結)

2. 如何理解感興以及藝術創作中感興的演變和傳遞狀況?(直接提問型)

答題思路:論點 論據(引證或例證) 主觀評價

參考答案:

(1)感興的含義。(一句話解釋論點)

從內在構成看,藝術中的感興通常指獨特的符號構造,即要以符號形式去創造特殊的意義系統,從而 傳達感興中生成的人生意義直覺。感興是人的身體與心理、物質狀況與精神感受、意識與無意識、情感與 理智等要素之間在符號形式中的多重組合。

(2)藝術創作中感興的演變有四個階段。(例證)

鄭板橋以畫竹為例形象地闡發了感興在創作中的具體演變過程。按照他關於作畫過程的自我認識,藝 術創作中感興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① 園中之竹,是客觀現實的園林或庭院中的竹子,它引發了畫家的「感物」願望,使其生出感興,這屬於藝術感興的客觀條件或對象。

② 眼中之竹,是園中之竹反映在畫家個人感官裡的印象,它是個人對客觀的園中之竹興發感動的產物, 代表藝術感興的開端或發動。

③ 胸中之竹,是畫家在頭腦中對眼中之竹進一步加工和改造的產物,融入了畫家個人的情感、理想、 趣味等主體構成,代表藝術感興的高潮階段。

④ 手中之竹,這是畫家把胸中之竹轉化成可感的媒介形式的成品狀態,代表藝術感興的完成階段。

3.藝術的本質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性?(直接提問型)

答題思路:論點 論據(引證或例證) 主觀評價

參考答案:

(1)關於藝術的本質問題藝術史上的幾種主要看法:

① 「客觀精神說」。它認為藝術是「理念」或者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較早對藝術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的學者。柏拉圖認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藝術 世界僅僅是第三性的。德國古典美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對藝術本質的認識同樣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 系之上。

② 「主觀精神說」。它認為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衝動」。德國古典美學的開山鼻祖康德的藝術絲毫不夾雜任何利害關係,他認為,藝術純粹是作家、藝術家們的天才創造物。他強調藝術創作中,天才的想像力與獨創性可以使藝術達到美的境界。德國哲學家尼採,更是將其推向極端。尼採認為,人的主觀意志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主宰,也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主觀意志是主宰一切的獨 立實體,本能欲望具有無限的能動性。尼釆從美學問題開始他的哲學活動。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尼採用日神阿波羅和酒神狄奧尼索斯的象徵來說明藝術的起源、藝術的本質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義。

③ 「模仿說」或「再現說」。這種觀點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是「社會生活的再現二古希臘的亞裡士多徳在人類思想史上首次以獨立體系來闡明美學概念,成為在他之前的希臘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從而也就肯定了「模仿」 現實的藝術真實性。亞里斯多德進一步認為,藝術所具有的這種「模仿」功能,使得藝術甚至比它所「模 仿」的現象世界更加真實。俄國19世紀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從他關於「美是生活」的論斷出 發,認為藝術是對生活的「再現」,是對客觀現實的「再現」。

(2)藝術的特徵性是多重的:

① 傳媒性,藝術的傳播性和媒介性的合稱,是指藝術具有依靠可感的中介物體才能傳播給他人的特性。

② 興辭性,這是指藝術內部各要素有著自己的感興修辭方式和外部形態表現。

③ 興象性,這是指藝術形象具有感興灌注的特性。

④ 語境性,這是指藝術興辭在其中產生或施加影響的特定社會生活狀況,包括經濟基礎、時代心理、 自然(或地理)環境、文化傳統、藝術制度、學術制度等。

⑤ 興蘊性,這是指藝術對觀眾具有興味蘊藉效果。這也是屮國藝術理論及美學傳統賦予藝術的一個基本特徵。

4、試論述形式論並分析中西方形式論的不同之處。(舉例說明型)

答題思路:論點 例子 例子分析 主觀評價

參考答案:

形式論是一種有關藝術品是一種純形式構造的看法。它反對那種重視藝術內容或藝術思想的觀點。

(1)代表人物及觀點:

①西方

a.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中體現了審美判斷關乎藝術形式、藝術美在形式的思想。

b. 19世紀中葉的漢斯立克批駁了音樂美在於情感表現的傳統觀點,主張「音樂美是一種獨特的只為音樂所特有的美」。

c. 英國唯美主義者王爾德出於「為藝術而藝術」的理念,顛倒藝術是生活的鏡子的通常觀點,強調 「生活模仿藝術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藝術除了表現自身以外不表現任何東西」,並把這一點標榜為"新美學的原則」。他認定形式才是藝術中最根本的要素,這種有關「藝術只在形式、形式就是一切」的觀點, 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形式主義主張。

d. 20世紀初形式主義代表人物雅各布遜,認為文學理論的對象不是文學,而是「文學性」,即使一部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

② 中國

六朝時期人物畫家顧愷之的「以形寫神」說、山水畫家宗炳的「以形媚道」說、文論家劉勰的「隱秀」 說以及宋代江西詩派黃庭堅的「奪胎換骨」和「點鐵成金」說等,都體現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在藝術形式上的獨特智慧。

(2) 中西方形式論的不同之處

中國形式論的獨特智慧表現在於注重內在意義與表現形式之間形成的一種辯證關係,所以產生了形與神、形(器)與道、言與意等特有的辯證命題。中國古代對藝術形式的關注主要側重於直覺體驗,不同於 西方那樣偏重於抽象的或思辨的探討。

5. 你所知道的中國歷史上所出現的藝術觀念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舉例說明型)

答題思路:論點 例子 例子分析 主觀評價

參考答案:

(1)模仿論,又摹仿論,是一種有關藝術來自人對現實的模仿的觀念。模仿論是關於藝術的本質在於對宇宙萬物的模仿的觀念體系,是西方最古老以及影響深遠的一種藝術本質論中國古代雖然沒有西方的本質論傳統以及模仿論之類的藝術觀念,但也曾出現過有關藝術模仿動物的觀念。

① 《易•繫辭》提出了 「觀物取象」的見解,說明中國人注意到藝術的產生與人"觀"天地鳥獸的運動、變化狀況並加以模仿的行為有關。

② 五代畫家荊浩在《筆法記》裡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

③ 清代文論家葉燮《原詩•內篇》主張「表天地萬物之情狀」。

這些看法從不同角度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原初的「觀物取象」說,代表了中國人特有的藝術模仿觀念。 當然,這些觀念並沒有發展成為西方式的藝術本質論傳統。

(2) 表現論,即主觀精神論,是有關藝術來自人的主觀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現的看法。比如說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衝動」等。

① 「詩言志」。形成於先秦的「詩言志」說,認為詩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傳達。但中國古代藝術表現觀念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藝術家表現觀往往與「觀物取象」說和諧共存。

② 「情志統一「六朝鐘嶸《詩品序》認為:「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天地之氣感蕩萬物,萬物的變化感蕩人,引起人的體驗,這種體驗急切地要表現為詩樂舞合一的藝術。《毛詩序》中「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奠定了中國文論的「情志統一」說,即作品一方面是對「物」的世界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對「人」的心靈的表現。

③ 「緣情」說。陸機在《文賦》裡提出了「詩緣情」的觀點,他主張詩是表達人的情感的藝術樣式。

(3) 形式論,是一種有關藝術品是一種純形式構造的看法,它反對那種重視藝術內容或藝術思想的觀點。

六朝時期人物畫家顧愷之的「以形寫神」說、山水畫家宗炳的「以形媚道」說、文論家劉勰的「隱秀」 說以及宋代江西詩派黃庭堅的「奪胎換骨」和「點鐵成金」說等,都體現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在藝術形式上的獨特智慧。

(4) 感興論,是一種來自中國傳統的有關藝術是個人感興的產物的看法。與西方作為神靈附體的靈感不同,感興是一種來自日常生活中的感物過程的人生意義直覺。

備註:這一章的知識點較多。在往年的考試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所以特別要牢記。尤其在學習了後面的章節後可能會產生記錯的情況,腦海中要對「藝術觀念」這一章形成知識框架,從而避免記混淆的錯誤發生!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