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與自然界事物五行屬性歸類表(人體的五行屬性表)
2023-08-05 02:46:26 4
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人體什麼器官
以五臟配屬五行,則由於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
①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有「木」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有「火」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有「金」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②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鬱;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③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係。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事物(自然界)屬性的五行歸類理由
事物的五行屬性推演和歸類
五行學說是以五行的特性來推演和歸類事物的五行屬性的。事物的五行屬性,並不等同於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將事物的性質、作用或形態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從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屬性。這樣便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從而將相似屬性的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並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規律,進而闡釋、推演事物或現象的複雜聯繫及變化。例如:
1. 以方位配屬五行。
2. 以五臟配屬五行。
應當指出,事物的五行屬性,除了可用上述方法進行取象比類外,還應用間接的推演絡繹的方法。
3. 同屬事物的相關性:五行學說認為屬於同一五行屬性的事物,都存在著相關的聯繫。現將自然界和人體的五行屬性,列簡表如下:
事 物 五 行 屬 性 歸 類 表
事物的五行屬性是以五行的特性為依據進行歸類的。五行歸類理論的應用,是將自然界萬事萬物納入木、火、土、金、水五行框架之中,構建成五行系統。五行學說對事物進行屬性歸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直接取象比類法
取象,是指通過觀察而獲取客觀事物的感性形象、外在表象,以及事物的功能狀態等認識。比類,即是以五行的特性為依據,與所要認知的事物的特有徵象進行比較,如果所要認知的事物徵象與已知的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同或類似,即可將該事物歸屬於五行系統中的某一類。
2.間接推演絡繹法
所謂間接的推演絡繹法,是根據已知事物的五行屬性,推演絡繹至其他相關的事物,以求知其五行屬性的認知方法。在對人體的五行歸類中,大多是根據這一方法求知的。例如已知肝具有疏洩、條達、主升發的特性,屬性為木,肝所主的筋其性柔和,屈伸自如,符合「木曰曲直」的特性,亦屬木。與肝相表裡的膽,具有貯藏膽汁、排洩膽汁的功能,亦有疏暢條達特性。其屬性亦為木。可見肝、膽、筋的五行屬性是從直接取象比類所求知的。但是肝在竅為目、在液為淚、在志為怒、其華在爪等,只能是根據肝的屬性為木,而爪、目、淚、怒為肝所主,故亦屬於木。顯然這種歸類是通過間接推演絡繹的結果。而對自然界的事物歸類中,則多數源於直接取象比類的歸類方法,少數源於間接的推演歸類。通過五行歸類,即將自然界以及人體許多複雜的事物和現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統。
一年有十二個月,而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各有代表的五行屬性。農曆正月及二月,是木旺的月份;農曆四月及五月,是火旺的月份;農曆七月及八月,是金旺的月份;農曆十月及十一月,是水旺的月份;農曆三月、六月、九月及十二月,是土旺的月份。
五行多除少補
正因為所有術數都與五行不可分割,所以因應命中所需,多進食有助生旺運程的食品,就能「自行」提升運勢減免疾病的發生。
除了命格之外,食物的五大味道亦可概括地分作五行,其中苦屬金、酸屬木、鹹屬水、辣屬火、甜屬土。依照五行相生的原則,木旺的人,利金、土,宜多吃苦及甜的食品;火旺的人,利金、水,宜多吃苦及鹹的東西;金旺的人,利木、火,宜多吃酸、辣味的東西;水旺的人,利火、土,宜多吃辣及甜的食品;土旺的人,利木,宜多吃酸的食品。
嗜吃味道看性格
從一個人平常喜歡吃什麼味道的食物,便可推知其性格的一二。喜歡苦味的朋友,代表其忍耐力特別強,開講有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承受得苦澀味的人亦是捱得苦頭之人。
鍾情酸味的朋友,代表為人細心、凡事追求完美,但要留意過於奄尖的表現,容易給人刻薄的感覺。喜歡鹹味的朋友,代表為人冷靜、處變不驚,情緒不會太過波動,最適合做決策事宜。無辣不歡的朋友,代表性格外向、活潑又熱情,做事具有積極性。至於最愛吃糖果、糖水等甜食的人,大都存有夢想、樂觀之餘又不失貪靚的本性,是開心果一名 。
一般來說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各以白、綠、黑、紅、黃五色代表,並各自聯繫和代表多種器官:屬金的內臟有肺、大腸和鼻;屬木的是肝、膽囊和肌肉;屬水的有腎、膀胱、耳和骨骼;屬火的是心、小腸及舌頭;脾、胃和口腔則屬土.
1. 紅色食物代表火(心、小腸及舌頭):有西紅柿、紅椒和紅蘿蔔等,含豐富的降血壓物質,使血管強壯,有助循環系統健康;
2. 綠色食物代表木(肝、膽囊和肌肉):有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含有益肝臟健康的葉綠素和多種維他命;
3. 黑色食物代表水(腎、膀胱、耳和骨骼):有黑豆、黑芝麻和藍莓等,含黑色素,有助提高與腎、膀胱和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和生殖系統功能;
4. 黃色食物代表土(脾、胃和口腔):有橙、南瓜和紅蘿蔔等,含維他命c;
5.白色食物代表金(肺、大腸和鼻):有洋蔥、大蒜和梨等,具有抗敏感及炎症功能.
酸甜苦辣鹼,這是五味。這五味屬五行——酸屬木,苦屬火,辣就屬金,鹼就屬水,甜就屬土。
我們人吃東西,在春天的時候,不應該吃太多「酸」的,為什麼呢?春屬木旺,木最旺盛,你若再加上酸的東西,它更旺盛了,「更旺盛不好嗎?」過猶不及,太過了,還是與不及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人這個身體需要補。春天木旺,木當令,因為春天萬物發生。酸就屬於木,在春天的時候不宜吃酸的,那麼少吃一點可以嗎?不要吃多,那就不是太過。酸就屬「肝」,你若在春天的時候,吃酸的東西吃多了,就會傷肝。傷肝呢,眼睛看東西就看不清楚了。
夏屬火旺。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所以是火旺。有人說:「夏天熱,那到澳洲,夏天六月是最涼的時候。」那是一個地方的氣候的關係,不是講普通的。所以夏天不要吃太多「苦」的,少吃一點可以的,不要吃多。怎麼說「苦」屬「火」呢?所有飲食的東西,你用火一燒,你再來一吃,它是很苦的,所以苦就屬於「心」。
秋天屬金,不應該吃辣的東西吃太多了。在秋天吃辣的東西吃太多了,就會傷肺。冬天屬水。冬天吃鹼的東西不應該吃太多了。鹼的東西吃太多了,就會傷腎。
你若能知道調和五味這種的道理,這是一個養身最好的方法,比你吃多少維他命,那更有功效、更好。所以無論吃什麼東西,不要吃太多了,吃得多了,對人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有害處。
那麼說這個甜的呢?是在什麼時候吃?甜的東西,什麼時候都可以吃的,因為甜的是屬土,土旺於四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都可以吃甜的。這個甜的東西對人沒有什麼的害處,但是若吃得太多了,也沒什麼好處。
屬土的東西都是什麼呢?好像米、麵包這個東西都屬土的,都有一種甜的味道。所以我們人有的吃麵包、有的吃飯,這因為我們人都需要這個東西,這是講這個飲食經。這個飲食的經,你沒有地方聽去,因為佛沒有說過飲食經,佛說叫你「持午」、「日中一食」,要有次序。所以我們人人若是知道這種道理,你吃什麼東西不要太過,就會很少生病,很少生病,這你身體就健康;身體健康,這是人生的一種幸福。
五行對應表:
五行 五位 五臟 五體 五味 五色 五氣
金 西燥 肺 皮 辛 白 腥
木 東風 肝 筋 酸 青 臊
水 北寒 腎 骨 鹹 黑 腐
火 南熱 心 脈 苦 赤 焦
土 中溼 脾 肉 甘 黃 香
一切皆可以用五行的角度來考慮,特別是身體。平衡則一切通順,不平衡則處處遇到問題。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為體質分類的依據之一。這種分類揭示了人體的不同生理特徵,只針對自己的體質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真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
木行之人一般皮膚表面浮筋畢露,膚色帶青。肝氣較為旺盛,容易出現、情緒憂鬱、胸脅脹滿、頰部色素沉著等氣滯血瘀等異常。
火
火行之人上半身都比較魁梧,面色紅潤,性情興奮容易、衝動。心火旺盛時,常會出現面部潮紅、口乾便秘、皮膚油膩、暗瘡滋生、紅血絲等症狀。
土
土行之人,形體厚重,腰腹肥圓。食慾較為亢進,經常可因暴飲暴食、貪圖美味佳餚而誘發胃腸炎、消化不良、大便秘結、肥胖症、糖尿病等。
金
金行之人,外表看似鮮光油亮,其實體內缺水,津液不足,皮膚乾燥鬆弛,顴骨處容易生斑,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水
水行之人很容易出現肢體浮腫,尤其是下半身肥胖,四肢冰冷,膚色暗沉偏黑,面部暗瘡色斑則多位於下頜、口唇周圍,女性患者還可伴有痛經、**不調、白帶異常等症狀。
五行的相生相剋與人體有著密切的關係。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自然中的五行。
五行,是中國古代物理學的一種學說,古人認為天下萬事萬物都由五行構成,人也不例外,有五行的制約和生克,產生吸引和排斥(包括人際關係),身體的陰陽平衡五行的穩定狀態,可以導致人體疾病的產生,但只要每天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令五臟得到調和,從而調節整體機能
金---代表肺,主氣,調理體內的氣。有氣便可推動身體運作正常。
木---代表肝,主疏洩,調暢全身氣既,通利氣血水的運行,供應心臟血液。幫助循環,補充體力。
水---代表腎,主水,幫助身體調節水分。
火---代表心,主血脈,心氣是血液運行的動力,推動血液運行,發揮營養及滋潤的作用。幫助促進新陳代謝,輸送養分到身體各部分。
土---代表脾,主消化,吸收和輸送作用。供應身體足夠養料。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表
見下
事物
五行屬性歸類表: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氣
五方
五季
五臟
五腑
五官
五體
五志
五聲
變動
角
酸
青
生
風
東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呼
握
咳
徵
苦
赤
長
暑
南
夏
火
心
小
腸
舌
脈
喜
笑
憂
宮
甘
黃
化
溼
中
長
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穢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
腸
鼻
皮
毛
悲
哭
羽
鹹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腎
膀
胱
耳
骨
恐
呻
慄
人體陰陽五行是什麼
還是五行,心,肝,肺,腎,還有一個忘記了。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口訣
見下事物五行屬性歸類表: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氣
五方
五季
五臟
五腑
五官
五體
五志
五聲
變動
角
酸
青
生
風
東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呼
握
咳
徵
苦
赤
長
暑
南
夏
火
心
小
腸
舌
脈
喜
笑
憂
宮
甘
黃
化
溼
中
長
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穢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
腸
鼻
皮
毛
悲
哭
羽
鹹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腎
膀
胱
耳
骨
恐
呻
慄
事物的屬性歸類表中五臟與形體、情志怎樣聯繫?
五行學說依據五行各自的特性,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進行歸類,從而構建了五行系統。事物和現象五行歸類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類法和推演絡繹法兩種。 w#b)n`a[Lg`p3=A取象比類法:「取象」,即是從事物的形象(形態、作用、性質)中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徵象;「比類」,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屬性為基準,與某種事物所特有的徵象相比較,以確定其五行歸屬。事物或現象的某一特徵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將其歸屬於木;與水的特性相類似,則將其歸屬於水;其他以此類推。例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東方,與木升發特性相似,故東方歸屬於木;南方炎熱,與火特性相類似,故南方歸屬於火;日落於西方,與金之沉降相類似,故西方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之特性相類似,故北方歸屬於水;中原地帶土地肥沃,萬物繁茂,與土之特性相類似,故中央歸屬於土。 LD#B!{> !?>QDi推演絡繹法:即根據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歸屬,推演歸納其他相關的事物,從而確定這些事物的五行歸屬。例如:已知肝屬木(大前提),由於肝合膽、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絡繹膽、筋、爪、目皆屬於木;同理,心屬火,則小腸、脈、面、舌與心相關,故亦屬於火;脾屬土,胃、肌肉、唇、口與脾相關,故亦屬於土;肺屬金,大腸、皮膚、毛髮、鼻與肺相關,故亦屬於金;腎屬水,膀胱、骨、發、耳、二陰與腎相關,故亦屬於水。 {iHowRq7Y '*$oryJ五行學說以五行特性為依據,運用取象比類和推演絡繹的方法,將自然界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分別歸屬於木、火、土、金、水五大類,而每一類事物和現象之間都有著相同的或相似的特定屬性,彼此構成了一定的聯繫。 ;+el0#!c]ET^;e中醫學在天人相應思想指導下,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框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從而將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或現象聯繫起來,形成了聯繫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表1-3)。 z--?[ sb`E~hH;:iX7G表1-3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表 n/BcQ_< 1HJMt?m}u)/n#s9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氣 五方 五季 五臟 五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五聲 ?G1T6 rKF
角 酸 青 生 風 東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呼 /oRFsD
宮 甘 黃 化 溼 中 長 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M\o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