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講小丑喜劇人的特點(小丑挑梁京劇可以很喜劇)
2023-08-04 17:04:11 5
在中國戲曲中,有一個特殊的行當「醜行」。京劇中俗稱「小花臉」。它對演員的要求十分之高,需要唱、念、做、打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它在演出中又多是配角,常以喜劇性人物出現,諷刺嘻笑,調節戲劇節奏,活躍演出氣氛。作為京劇的四大行當之一,梨園界流傳著「無醜不成戲」的說法。在京劇鼎盛時期,以丑角為主的劇目大致有三四十齣之多。
但如今,這些劇目大部分都失傳了。日前,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主辦了一場 「小丑挑大梁——嚴慶谷京劇表演藝術研討會」。在會上,「醜行邊緣化」的問題被反覆提及。由於醜行主演劇目流傳較少、表演技巧高、展現機會少,使得醜行人才如今稀缺。而嚴慶谷,正是如今中國京劇界屈指可數、文武兼備的丑角名家。
嚴慶谷
也是在這個會上,上海京劇院宣布,他們今年將推出一個「小丑挑梁」的系列演出。劇院全體丑角演員將全部上陣,整理演出多出以丑角為主的劇目,大部分都久未上演瀕臨失傳。展演將於今年4月開幕,每個季度推出一場,演出跨度一年。
整臺演出的策劃者和項目的製作人就是嚴慶谷,作為上海京劇丑角表演藝術中流砥柱,他將領銜整個一年的四場演出。去年,嚴慶谷已經策劃並領銜主演了「大聖來也」鄭派悟空戲系列展演,讓幾乎失傳舞臺的鄭派悟空戲重現舞臺,也讓很多人喜歡上了京劇裡的孫悟空。
今年的新系列展演,嚴慶谷要把各種醜行的絕活「打包」給觀眾看。4月底首先亮相的就是半個世紀來只演過一次的大型武丑喜劇《佛手橘》。此後,還將先後有8個妙趣橫生很少一見的折子戲上演。年底兩場嚴慶谷的「諧趣演唱會」,更是第一次在舞臺上出現「京劇脫口秀」。
《佛手橘》造型照,嚴慶谷飾邱小義。
《佛手橘》造型照,郝傑飾邱小義。
挖掘十幾齣瀕臨失傳丑角劇目,第一次嘗試京劇脫口秀
「小丑挑梁」在2010年曾經有過第一季演出。今年的展演精選的都是有較高欣賞價值的丑角劇目,這些戲幾乎集中了各種醜行的絕活。
全本《佛手橘》半個世紀以來幾乎只上演過一次。上一次亮相舞臺是2008年。在老藝術家張春華先生的指導下,上海京劇院得以讓這齣劇目再現舞臺。嚴慶谷介紹說,《佛手橘》是一出經典武丑戲,演的是以歷史上宋、金交戰為背景的傳奇俠義故事。但是難度很高,既有文戲也有武戲,目前只有《盜銀壺》一折還經常演出,特別受觀眾喜歡。
「9年前張春華老師教我的時候已經80多歲,但是還是給我示範了好多動作。如果他當時不教這齣戲,也許就真的失傳了。」嚴慶谷說,但是10年來這大型武丑喜劇也只上演了一次。
今年上演的《佛手橘》將在2008版演出的基礎上精修打磨,由嚴慶谷與青年武丑演員郝傑共同飾演武藝精湛的俠客邱小義。有趣的是劇中除了複雜的身段動作,還有大量中藥名,這幾天嚴慶谷一直在家苦練「背藥名」。
《打槓子》造型照,嚴慶谷飾張三。
《老黃請醫》造型照,嚴慶谷飾劉高手。
《時遷偷雞》造型照,嚴慶谷飾時遷。
展演還包括8個折子戲,其中《打槓子》《老黃請醫》《打麵缸》等都是瀕臨失傳、經過劇院挖掘整理才得以重現舞臺的劇目。
傳承挖掘經典老戲的同時,展演還將在年底推出一臺「脫口秀演唱會」。「胡扯——嚴慶谷諧趣演唱會」將時下流行文化融入京劇表演形式,顯現京劇醜行不拘一格的逗趣魅力,組成一臺跨行當、跨劇種、跨語言、跨性別、跨國別的脫口秀式演唱會。嚴慶谷到時將天馬行空地「胡扯」,唱念做打演「段子」,嘗試做京劇界脫口秀第一人。
《打麵缸》造型照,王盾飾大老爺,朱何吉飾王書吏,李文文飾周臘梅,張海峰飾張才。
京劇醜行大家集體「出馬」拒絕邊緣化,「小丑挑梁」聚集兩代演員絕活
除了嚴慶谷在整個展演中全面展現自己的武丑絕技和文丑才藝,上海京劇院中青年兩代醜行演員都將參與演出。包括虞偉、殷玉忠、李秋明、李建普等中生代,郝傑、王盾、朱何吉、閆潤蕾幾位青年小丑更是青春活力技藝高強。
展演也讓來自全國的丑角藝術大家們十分關注並欣慰。張春華、孫正陽、鈕驃三位表演藝術家擔任展演的藝術顧問,金錫華、劉異龍、黃德華、鄭巖、蕭潤年等丑角大家也都擔任藝術指導。
在嚴慶谷的丑角藝術研討會上,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說,「咱們梨園行說,『千旦百生淨難求』,到了醜行這個更是奇缺。醜行難,甚至邊緣化,可是一個京劇團如果沒有四五個醜行,怎麼演戲呢?」 讓尚長榮高興的是,上海京劇院如今還有嚴慶谷這樣難得的人才,也是全國醜行裡難得的文武雙全的演員。
《盤關》造型照,殷玉忠飾門官,王盾飾皂隸。
以《徐九經升官記》聞名全國的京劇丑角表演藝術家朱世慧也對醜行被忽視、被邊緣化感到憂心:「有些京劇院團醜行演員極少或者很不受重視,甚至原本應該醜行擔當的角色隨便挑一個其他行當的就幹,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利於醜行發展、也不利於京劇全面發展的危險動作。」
京劇表演藝術家孫元喜雖然是小生行當,但對醜行和嚴慶谷一直都十分關注,他說,醜行在京劇的歷史長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在醜行奇缺,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學,因為存在認識誤區,「我們京劇兩百年來歸入醜行的不是醜,而是醜中見美。」
而嚴慶谷在表演上追求「醜中見美,灑脫自如」的美學原則,已經形成了其藝術風格。包括尚長榮在內的很多專家,都對嚴慶谷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帶領全國的同行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學習傳統、繼承傳統、激活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