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測試人心(躺在床上看微信)
2023-07-22 15:01:05 2
床前明月光—我在看微信
文| 趙萍
矽谷清晨的陽光是金色的,傍晚的夕陽是紫紅的,早晚的風有些清涼。窗外的楓葉由翠綠轉成墨綠,到了九月,卻也並不急著變紅。
小公園有三棵碩大的桑樹像一頂遮天蔽日的巨傘,嚴嚴實實、厚厚密密,秋風穿不過,坐在樹下,只聽得雀鳥清囀,卻尋不見鳥的影子。每天轉一圈小公園,日子如翻書,快得驚心,不留一點痕跡,不覺這次來美國快兩年了。
川端康成說: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其實,美國生活從早到晚寂靜無聲,疫情纏綿不舍,出外蒙面,手腳束縛,多數人的日子過得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單調乏味犯困。
小公園三棵碩大的桑樹像一頂遮天蔽日的巨傘
得幸還有微信日夜陪伴。睡前掃一眼,醒來看一眼,有事無事再看兩眼。我跟兒子說:哪天看微信,眼睛看瞎了,我就不活了。兒子說:現代手機屏幕越來越高級,對眼睛的刺激也會越來越小。我信兒子的話就像他小時候信我,怎麼快活怎麼過吧!
疫情在外,微信在裡。關起門來,哪怕萬水千山、天涯海角,只要手指殷勤,微信群、朋友圈、微友紛至沓來,閉關禁足也變得輕而易舉,渾然不覺,日月如梭。尤其是遠離故土那份枯燥孤獨也在微信日新月異、目不暇接之中得到了中和、稀釋。
床前明月光,躺在床上看微信;東邊日出西邊雨,倚在窗前看微信;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看微信。
微信,無微不至,包羅萬象。從國際政治風雲變幻,到世界經濟格局發展,再到娛樂圈八卦「飯圈」互撕,旅遊養生,琴棋書畫,煙火人生,細細碎碎。想什麼有什麼,要什麼有什麼。看不盡滿園春色,道不完世間稀奇。就像是大自然四季,繁複搖曳變化著各種姿態和面容,也如大地一樣蓬蓬勃勃,廣闊豐富。於是,微信不經意成為了人們抵禦現實世界的精神盔甲,精神上的桃花源。它散發著股股溫馨,也浪費你的時間折騰人的精力。是那麼的吸引人又是那麼煩人,是那麼想親近它又是那麼想逃避它。
圖片來自網絡
也許是遠離故土、山高水長家難歸吧,常常陣發性失魂落魄,鄉愁說來就來。矽谷陽光再明亮溫柔,我還是想念洞庭湖上如水的北風、溼潤的細雨(矽谷已半年沒下雨了,叫我如何不想雨)。雖然我在故鄉已舉目無親,但那兒畢竟是我工作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且不知悔改!那天剪了頭髮回家,兒媳說:媽媽剪了頭髮好年輕啊!誇得我腦子發熱,發熱就開始胡思亂想:建一個以故鄉為基地的「金色池塘群」如何?尋找開心!
繼續幻想:呵呵,打開房門,一屋子全是我喜歡的人、和喜歡我的人。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他們多半是咬文嚼字的,至少是熱愛文學的。經驗告訴我,「金色池塘群」可持續發展的人不能多,少而精,他們一定是舊雨新知,知根知底或有所了解。不談政治,只談風月。靈妙而合拍,中庸而平和,溫情而友愛,人與人平等,每一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且步履適中,不緊不慢。談詩論雅,說古道今,風趣幽默。偶爾來一場紅樓大觀園的詩詞夜宴,自娛自樂!哪時哪刻鄉愁來了,隨時隨地進門聊天,從此,我的靈魂在異國他鄉不再孤單飄零。
天高雲淡,候鳥高飛。此時我已投入秋天的懷抱!初秋新秋都是秋,我的心境正在調和適應老去的節奏。但我絕不甘心60歲就變老變醜。一池秋水,不指望千姿百態,只要有些許漣漪就行。前幾天,我發了一個老頑童《對鵝吹琴》的視頻,並寫了幾句打油詩,一覺醒來,故鄉漫畫家許章虎老師把它變成了漫畫,詩畫合一,一副「人鵝不了情」自然和諧喜悅畫面,妙趣橫生!我發了一期公眾號《打油詩||對鵝吹琴》後,群裡群外又引來一串歡快打油詩。第二天,許章虎老師又畫了一幅《報告隊長》的漫畫,由我再配打油詩:報告汪汪大長官,怪罪在下不為冤。千錯萬錯鵝們錯,下回不再高聲喊。
《對鵝吹琴》漫畫:許章虎 打油詩:趙萍
《報告隊長》漫畫:許章虎 打油詩:趙萍
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它可以愉悅人溫暖人。我們都是凡人,且正在慢慢老去,只想聽舒心的話。讓別人舒服,就是替他人著想。相互吹捧鼓勵,照顧一下人性中無傷大雅的虛榮,又有何妨呀!
夢想照進現實,想像中的烏託邦就這樣來了。「金色池塘群」的年輕人50多歲,年紀大的80出頭,他們都各有所長、自帶光芒。有一位德高望重、才高八鬥的語文權威,網名微爹,八十歲的「小朋友」,思維敏捷,妙語連珠,和藹可親,特別逗人喜歡。我一會兒叫他「微祖宗」「微嗲嗲」;一會兒又錯寫「微哆哆」,「微信(爹)早上好!」,微老師笑咪咪一概應允!更好笑的是,群裡有一位初來乍到北方朋友,有一次私信我:「微爹」網名也太怪了,哪有在大庭廣眾之中自稱為別人「爹」的,我是不會叫他「爹呀爹」的。這南北語言習慣上果然有差異。北方人叫微爹=微爸爸,莫名其妙被人佔了便宜、不爽!不可理喻!而故鄉叫張爹李爹什么爹,通通是爸爸的二次方,高一個檔次,爹爹=爺爺,最後南北左右不得,有個群友索性合二為一:微爹=微爺爸,南北通用。真是樂死人!
有笑聲的天空是明朗的天空,有笑聲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日子。
再來兩則「金色池塘群」對話精選段子吧!
其一,背景:A,男,面容俊朗,有點發福,寫得一手好文章。
怡然自得:@A 看了文章並參觀了文章後面的照片,真乃天生麗質,圓潤飽滿啊!
A:@怡然自得 你怎雌雄不辨?把我一個大男人描繪似楊玉環一般?
怡然自得:@A 一方面你天賦異稟,錦繡文章;另一方面乃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鼻如膽懸,目若朗星,口似塗朱,牙排碎玉,真是三山得配,五嶽相均。乃一派盛唐富態做官氣象也!
A:@怡然自得 唉!這臉開得倒回去了一千多年,你,女單田芳!只差一方醒木和一把竹骨摺疊紙扇啦!
其二,背景:怡然自得與某大群Y群主生誤會,大怒、退群。三月後,怡然自得將Y拖進了自己的地盤—金色池塘群。
怡然自得:@Y 歡迎啊歡迎!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Y:@怡然自得 誤會誤會,相逢一笑泯恩仇嘛!
怡然自得:@Y 哈哈,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總算落到我手裡了,虎落平陽遭犬欺。大得罪不敢,小刑難逃。
Y:@怡然自得 哈哈!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今天本人親自送上門,要殺要剮,您隨意,莫客氣!
一個群只發文章、寫詩沒意思,我們是金色池塘啊,要玩要樂,如果死水一潭,波紋不興,老氣橫秋,那就真的是秋風擊中落葉、老了完了到頭了。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這些半老、已老的父母,雖然與時俱進,人手一機,微信玩得溜溜轉,但畢竟人老眼花,並常常因打錯字,鬧出不少尷尬笑話。比如某天我寫微信回復一位黃姓男讀者:「謝謝黃老師」錯打成「謝謝黃老邪」,對方不知所云,以為這個趙萍寫文章腦子還算正常,聊天有點神經病,隨即拉黑了我!白白失去了一位男性傾慕者。還有一次我回復一位女讀者,心裡想的是「好的,不要緊」,結果發出去卻是「媽的,不要臉」,幸而在有效時間「撤回」,即錯即改,不然又發了一次大「神經病」,後果嚴重。回憶起來,「好的」發成「媽的」至少發出過3次,同時也收到過別人「媽的」不下4、5次。好在「媽的」去「媽的」來,彼此都心照不宣,十分默契,媽的=好的,彼此打收條,倒也相安無事。
呵呵!天空飄來五個字:這都不是事。但也有出事的、出大事的。很多時候成也微信敗也微信。
2017年,我一個長沙遠方親戚找我借了3萬元錢,因為我在美國,就讓他在手機上寫了一張借條,借條註明3個月後還。時間到了,他不但不還,還拉黑了我的微信。等半年後我回去,將微信上的借條去公證處公證後,起訴了他,順利追回了借款。這算是微信幫了我的忙。
但微信鬧烏龍的例子也有不少。有個候鳥媽媽告訴我,前兩年,她從美國回到長沙,本想請一個閨蜜群的朋友一起吃飯,一不留神,陰差陽錯將信息發到了工作單位退休群,結果面熟的面不熟的來了五桌老同志,只有兩三個是閨蜜群的朋友。退休老同志以為她在美國發了洋財,衣錦還鄉,不吃白不吃,一塊兒來湊熱鬧。久別重逢,一年多不見,大家熱情洋溢,她也只好將錯就錯,臨時在酒店增加餐席座位,請各位吃了一頓違心的「烏龍」飯,還十二分感謝老同志們沒有忘記她,此次賞臉捧場、隆重歡迎她從美國回到故鄉!
圖片來自網絡
再看發錯微信出大事的。曾聽一位朋友閒聊,有一當官的同時給妻子匯5萬元、給情人匯50萬元錢,忘乎所以將匯給情人50萬元的截圖錯發到了妻子的微信裡。妻子一看情人高出自己10倍匯款,紅顏一怒,直接把沒良心、吃裡扒外的丈夫告到了紀檢部門。最後「沒良心」的遭報應:丟官、離婚、坐牢。小微信大失誤,自己消滅了自己。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
微信是江湖也是舞臺,花樣百出,好戲連臺,閃展騰挪、不動聲色可送人上雲端,也可讓人下地獄。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霍尊事件,因微信上一系列聊天記錄而形象崩塌,弄得身敗名裂,自行退圈。想想也很可怕,戀人、朋友之間,心存妄念,一年360天,處心積慮收集、保存對方的聊天記錄,一旦變心、或涉及利益,可作為證據利劍刺穿對方,雖很殘酷,卻是人性,讓人細思恐極。
微信畢竟是一個虛擬世界,真真假假,不免會產生一種魔幻之感,它就像一座精神的迷宮,是那麼地清晰,又是那麼地模糊。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似曾相識燕歸來,又似乎雲霧繚繞隔了萬重山。但微信有一個好處,可以通過一個人「朋友圈」大致了解對方的經歷、生活、嗜好。「朋友圈」是個人生活的展示窗口,攝影、繪畫、美文、養生、旅遊、見聞、掌故,包括求助……幾乎沒有什麼不可以在朋友圈裡出現。高級的朋友圈可以讓你看世界,漲見識,換一種眼界和心情。
不管是誰都會有感到孤獨的時候,尤其在美國。都說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平常人總歸難以做到,因為人是需要認同感的。需要被看見、被認同、被關心,這是平常人無法逃脫的內心渴求。哪天你心情不好,發一條朋友圈,當看到被點亮的那一顆顆紅心,心情立馬就好多了。沒有人能夠一個人走完這一生,我們都需要被看見、被陪伴、被溫暖。發朋友圈、曬狀態,也是記錄生活,當有一天自己真的老了,搬著凳子無事可做曬太陽的時候,能拿出自己的流水式日記,看看曾經平凡無奇的生活裡那些好模樣好時光......
綠樹紅房 ZYM攝影
微信朋友圈名句之一:愛情轉瞬即逝,疫情天長地久。疫情暗淡之時,看見這樣一個表達,還不得不服。我寫過美國疫情文章,我還是一個「未婚青年」。嚮往愛情乃人之常情:有不怕死的,有茶裡茶氣的,有一往情深的,我還真碰到了有點詩情畫意還浪漫風趣的。站在太平洋海邊,海闊天空多美呀!天藍藍,廣闊遼遠;海藍藍,虛空一片。半個月亮爬上來,又闊又空談文學,比短命愛情好太多了。
我的愛情世界他進不來,他的愛情世界我也不想去。
微信朋友圈名句之二:時光不老,友誼不散。話是可以左說右說的。也有「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名句。我有一個幾十年的朋友,我對她亦雪中送炭亦錦上添花,好人好事做了幾籮筐。如今,連籮筐以及筐裡的炭和花都隨洞庭東流水飄得無影無蹤,縱有千般恨萬般悔,更與何人說?有人說,年齡漸長朋友漸少。如今,我退了休、遠離故土,隔著萬水千山,好像也在經歷一場人生陷落,打開朋友圈,厚愛薄情一目了然。人們常說「見字如面」,如今「有朋自遠方來」全是我的讀者,他們在不斷的閱讀中堅持對我的喜愛。自本人有了公眾號,我的讀者、微信朋友圈人數見長,並時常演示出「洪湖水,浪打浪「波推浪湧的好景象。我用真心實意寫文章,並在讀者朋友們的心靈回音壁上碰撞和產生出一些迴響,我倍感欣慰也十分感恩。借他們的光和熱,我活得還比較綽約、積極、心態年輕,仿若天邊的流雲,仿若山澗的溪水。我與讀者的互動比虛假友情也好太多了。
我的友情世界有的人進不來,有的人的友情世界我也不想去。
熟悉的遠了,陌生的近了。友情於雲,雲聚雲散,飄忽不定,我信緣分。最後剩下的,就是寶貴的、值得珍惜的。愛情可遇不可求,奇妙夢幻,無論是短暫還是長久,無論是片刻還是永恆。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人世變遷,不由自主。無論是愛情還是友誼,有的時候傷害和失敗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它會讓你變得更好,孤單和失落亦是如此。每件事到最後一定會變成一件好事,只要你堅持自己喜歡的。
圖片來自網絡
朋友圈有人發視頻:淺淺陽光下,上海合肥路上一家樂器修理老店老爺叔,在動遷之前,用他那把心愛稀罕的夏威夷吉他,在鋪子門口彈了一首世界名曲《鴿子》作為最後的告別紀念。吉他舒緩淡淡憂傷的彈奏似在訴說著老爺叔的失落,他在告訴人們,他的路邊小店再也回不來了。
有人把老爺叔不舍留戀的《鴿子》音樂視頻,通過微信穿越太平洋,送到了我的床前。
床前明月光,我在看微信,千絲萬縷,千迴百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