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工廠揮發性有機物處理(晉城市塑料製品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指南)
2023-07-22 01:04:05 3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晉城市發布《晉城市塑料製品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技術指南(試行)》,詳情如下:
1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落實國家、省、市打贏藍天保衛戰有關要求,規範晉城市塑料製品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及環境管理,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規定了晉城市塑料製品行業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環保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當本指南要求與國家、省新頒布的相關要求有衝突時,以新頒布的要求為準。
本指南適用於晉城市範圍內塑料製品行業,包括GB/T4754-2017中行業代碼292所包含所有行業,指以合成樹脂(高分子化合物)為主要原料,經採用擠塑、注塑、吹塑、壓延、層壓等工藝加工成型的各種製品的生產,以及利用回收的廢舊塑料加工再生產塑料製品的活動;不包括2925塑料人造革、合成革製造以及塑料鞋製造行業。
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指南。
塑料製品業。以合成樹脂(高分子化合物)為主要原料,經採用擠壓、注射、壓制、壓延、發泡等工藝加工各種塑料製品的工業,以及回收的廢舊塑料為原料,通過再生的方法產生新的合成樹脂或合成樹脂製品的工業。
揮發性有機物。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有關規定確定的有機化合物。在表徵VOCs總體排放情況時,根據行業特徵和環境管理要求,可採用總揮發性有機物(以TVOC表示)、非甲烷總烴(以NMHC表示)作為汙染物控制項目。
塑料薄膜製造。指用於農業覆蓋,工業、商業及日用包裝薄膜的製造。
塑料板、管、型材製造。指各種塑料板、管及管件、棒材、薄片等的生產活動,以及以聚氯乙烯為主要原料,經連續擠出成型的塑料異型材的生產活動。
塑料絲、繩及編織品製造。指塑料制絲、繩、扁條,塑膠袋及編織袋、編織布等的生產活動。
泡沫塑料製造。指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經發泡成型工藝加工製成內部具有微孔的塑料製品的生產活動。
塑料包裝箱及容器製造。指用吹塑或注塑工藝等製成的,可盛裝各種物品或液體物質,以便於儲存、運輸等用途的塑料包裝箱及塑料容器製品的生產活動。
日用塑料製品製造。指塑料制餐、廚用具,衛生設備、潔具及其配件,塑料服裝,日用塑料裝飾品,以及其他日用塑料製品的生產活動。
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製品製造。指塑料制絕緣零件、密封製品、緊固件,以及汽車、家具等專用零配件的製造,以及上述未列明的其他各類非日用塑料製品的生產活動。
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內經過加熱達到流動狀態並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全過程。
改性。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礎上,經過填充、共混、增強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塑料製品的阻燃性、強度、抗衝擊性、韌性等方面的性能。
吸塑。一種塑料加工工藝,主要原理是將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熱變軟後,採用真空吸附於模具表面,冷卻後成型。
注塑。一種塑料加工工藝,將塑料材料熔融,然後將其注入模腔。熔融的塑料一旦進入模具中,它就受冷卻依模腔形成一定形狀。
滾塑。一種塑料加工工藝,將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後模具沿兩垂直軸不斷旋轉並使之加熱,模內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熱能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塗布、熔融粘附於模腔的整個表面,成型為所需要的形狀,再經冷卻定型而成製品。
吹塑。一種塑料加工工藝,熱塑性樹脂經擠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狀塑料型坯,趁熱置於開模中,閉模後立即在型坯內通入壓縮空氣,使塑料型坯吹脹而緊貼在模具內壁上,經冷卻脫模,即得到各種中空製品。
擠塑。一種塑料加工工藝,是指物料通過基礎料筒和螺杆間的作用,邊受熱塑化,邊被螺杆向前推送,連續通過機頭而製成各種截麵製品的一種加工方法。
發泡。發泡成型是使塑料產生微孔結構的過程。
3 總體要求
3.1源頭控制措施
優先採用環保型原輔料,禁止使用附帶生物汙染、有毒有害物質的廢物料作為生產原料。進口廢塑料作為生產原料的企業應具有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進口的廢塑料應符合《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 廢塑料》(GB16487.12-2005)要求。
3.2過程控制
3.2.1工藝裝備要求
(1)抗氧劑、增塑劑、發泡劑等有機助劑應密封儲存,熱熔、注塑、烘乾等涉VOC排放的各生產工序環節應在封閉車間內進行。
(2)塑料加工工藝應當遵循先進、穩定、無二次汙染的原則,優先選用自動化程度高、密閉性強、廢氣產生量少的生產工藝和裝備,鼓勵企業選用密閉自動配套裝置和生產線。
(3)鼓勵企業通過各種添加劑的調節和裝備的提升,降低各工序操作溫度,降低生產過程VOCs的產生;優先採用水冷工藝。
(4)控制熱熔溫度,為防止熱熔過程發生分解,在熱熔過程中應對造粒機控制面板加熱溫度進行監控,防止加熱溫度過高。此外,為控制含氯塑料熱熔過程釋放含氯氣體,其加熱過程應低於185℃。
3.2.2廢氣收集
(1)企業應考慮生產工藝、操作方式、廢氣性質、處理方法等因素,對揮發性有機物廢氣進行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或預處理,嚴禁經汙染控制設施處理後的廢氣與鍋爐煙氣及其他未經處理的廢氣混合後直接排放,嚴禁經汙染控制設施處理後的廢氣與空氣混合後稀釋排放。
(2)環保設施應先於其對應的生產設施運轉,後於對應設施關閉,保證在生產設施運行波動情況下仍能正常運轉,實現達標排放。產生大氣汙染物的生產工藝和裝置需設立局部或整體氣體收集系統和淨化處理裝置,集氣方向應與汙染氣流運動方向一致。
(3)破碎、配料、乾燥、塑化擠出(包括注塑、擠塑、吸塑、吹塑、滾塑、發泡)等生產環節中工藝溫度高、易產生惡臭廢氣的崗位應設置相應的廢氣收集系統。配料、乾燥、塑化擠出等工序鼓勵採用密閉化措施,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無法做到密閉部分可靈活選擇集氣罩局部抽風、車間整體換風等多種方式進行。
(4)廢氣收集系統排風罩(集氣罩)的設置應符合GB/T16758的規定。採用外部排風罩的,應按GB/T 16758、AQ/T 4274規定的方法測量控制風速,測量點應選取在距排風罩開口面最遠處的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位置,控制風速不應低於0.3m/s(行業相關規範有具體規定的,按相關規定執行)。
3.3末端治理
(1)根據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氨基塑料等各類型產品生產過程的有機溶劑揮發與高分子化合物熱解所排放的VOCs特徵,選擇適宜的回收、淨化處理技術。
(2)塑化擠出(包括注塑、擠塑、吸塑、吹塑、滾塑、發泡等)工序廢氣需採用合理、有效的處理設施,保證廢氣達標排放。破碎、配料等工序應具備粉塵汙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布袋除塵工藝。過濾、壓延、粘合等尾氣可採用靜電除霧器對有機物進行回收處理,發泡廢氣優先採用高溫焚燒技術處理。採用UV光解、活性炭吸附或低溫等離子等技術處理廢氣時,應在前端設置降溫、除溼、除塵等預處理措施。鼓勵使用組合工藝,如多級噴淋吸收 蒸餾回收、冷凝回收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 水噴淋、吸附濃縮 蓄熱式熱力燃燒、吸附濃縮 熱力燃燒、低溫等離子 光氧化。
(3)淨化設施應與其對應的生產工藝設備同步運轉。應保證在生產工藝設備運行波動情況下淨化設施仍能正常運轉,實現達標排放。淨化設施應有詳細的設計方案、工藝參數等。因淨化設施故障造成非正常排放,應停止運轉對應的生產工藝設備,待檢修完畢後共同投入使用。
(4)應嚴格控制VOCs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汙染。催化燃燒和熱力焚燒過程產生的廢氣(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滷化氫等),吸收、吸附、冷凝、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固體廢物等應收集處理後回收利用或達標排放。
(5)聚氯乙烯塑料製品有組織廢氣和無組織廠界監控點執行GB16297,無組織廢氣廠區內執行GB37822;其他塑料製品排汙單位有組織廢氣執行GB31572,無組織廢氣廠界監控點執行GB31572,無組織廢氣廠區內執行GB37822,惡臭汙染物執行GB14554相關要求。
3.4環保管理
(1)所有含VOCs的物料需建立完整的購買、使用記錄,記錄中必須包含物料的名稱、VOCs含量、物料進出量、計量單位、作業時間以及記錄人等,記錄保存期限不少於三年。
(2)所有治理設施應制定操作規程,明確各項運行參數,實際運行參數應與操作規程一致。使用吸附技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時,應記錄吸附劑的使用/更換量、更換/再生周期、操作溫度應滿足設計參數的要求,更換的吸附材料按危險廢物處置;採用廢氣燃燒設施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時,應按設計溫度運行,並安裝燃燒溫度連續監控系統;使用催化氧化設施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時,應記錄催化氧化溫度、催化劑用量、催化劑種類、更換周期。
(3)企業按照相關標準規定開展自行監測,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國家出臺行業排汙許可規範或自行監測要求時從其規定。監測點位包括廢氣有組織排放口、無組織排放監測點,自行監測汙染源和汙染物應包括排放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審批意見和其他環境管理要求中涉及的各項廢氣汙染源和汙染物。
(4)對採用單一UV光解、活性炭吸附或低溫等離子等技術的企業,加大企業自測、監督性監測和監督檢查頻次;在環境空氣重汙染日,加大停產限產力度。
4 實施步驟
(1)2019年底前,列入綜合治理名單的企業應逐條對照本指南,進行自查,自行或委託第三方編制本單位《*公司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治理方案》(一廠一策),並報當地分局備案。一廠一策內容應包括現狀、存在問題、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時限等。
(2)2020年5月底前,企業要嚴格按照《治理方案》完成治理任務,自行組織驗收,並報當地分局備案。備案材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治理方案(一廠一策);
②一廠一策落實情況報告;
③監測報告(處理設施進、出口汙染物濃度和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
④工程方案及項目合同;
⑤VOCs環境管理臺帳。
VOCs治理臺帳記錄要求
VOCs企業治理要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010-65367268,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