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景區棒棰島(第93季NiSi醉美城市地標)
2023-07-11 00:23:52 1
第93季新增15位NiSi地標攝影師。歡迎加入「醉美地標--NiSi城市地標庫攝影作品有償徵稿」活動,特約及金牌地標攝影師可領取精美紀念品和免費試用NiSi產品哦。
#預計10月26日出一期雪山地標專輯(雲南和四川已出完),11月會出一期NiSi 15mmF4和9mmF2.8專輯,希望大家多多供稿哦。
1
大連市《棒棰島》
攝影:常江 NiSi地標攝影師
1/400秒 F/2.8 ISO100
作品簡介:棒棰島位於大連市濱海路東段,大連市東南約5公裡處。是一處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國內幾大國賓館之一、著名的棒棰島賓館就坐落在這裡。這裡三面環山,一面瀕海;北面為群山環繞,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棒槌島名字的來歷是因離岸500米遠處的海面上有一小島突兀而立,遠遠望去,極象農家搗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稱棒槌島。遠處的三山島(現以開發為海島旅遊度假區)雲遮霧罩,空朦迷離,傳說是"三山五嶽"中的三座仙山。
地標位置:遼寧省大連市棒棰島
2
興義市《馬嶺河峽谷風景區》
攝影:Jose Zhang NiSi地標攝影師
1/640秒 F/6 ISO640
尼康z7 NiSi 15mmF4
作品簡介:馬嶺河峽谷距興義市約4公裡左右,大峽谷全年都可以漂流,最佳的季節是在6月至10月期間,這個期間峽谷瀑布是最全的時候,主要景點一次可以看到13條瀑布,「萬馬蹦騰」大瀑布高176米,在下遊還有一未鑑定的瀑布專家目測為280米高。峽谷有長達7公裡的棧道可供遊覽者步行遊覽,其中主棧道為1.7公裡。峽內,河水清澈,晶瑩透錫,客人漂流,樂此不疲,峽側,彩崖峽迎風而立,灰色的石崖布景中分布著一道道桔紅、灰白、絳紫、果綠各種色彩或粗或細或長或短的線條,故名曰:彩崖峽。好似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屏,彩崖倒映水中,又形成一道彩虹水紋順水而移,美不勝收。
地標位置:貴州省興義市馬嶺河峽谷風景區
3
深圳市《光明文化藝術中心》
攝影:Sheep NiSi地標攝影師
作品簡介:光明文化藝術中心是光明科學城的重要公共配套設施和文化地標。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由光明區政府投資建設,佔地面積3.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8億元,建築吸收了嶺南民居的疊院設計風格,採用「回」字形布局,在空間上圍合成一個「山水庭院」。集「文化、演藝、展覽、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包含演藝中心(含1500座大劇場、452座音樂廳)、美術館、圖書館、城市規劃展覽館以及文化綜合五大功能分區,是深圳北部片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完善,建築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文化藝術綜合體。
地標位置: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文化藝術中心
4
汕頭市《金鳳壇》
攝影:阮欽澤 NiSi特約地標攝影師
1/640秒 F/2.8 ISO100
作品簡介:金鳳壇在汕頭市中山路與民族路交匯的中心園島上。是一座以表現汕頭市花——金鳳花為主題的大型城市雕塑。1990年被列為鮀島新八景之一,稱「鳳壇濺玉」,是汕頭市的著名地標。
拍攝技巧:拍攝時可選擇使用無人機飛到雕塑正上方俯拍,將雕塑與周圍的道路一同拍進來,突出主體。
地標位置: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中山路
5
海口市《西海岸鐘樓》
攝影:吳蘇 NiSi地標攝影師
115秒 F/4 ISO100
NiSi ND1000
作品簡介:竣工於好幾年前,最近剛翻修完,位於西海岸觀海臺,鐘樓的下面就是一片大海與沙灘,被許多遊客打卡拍照,逐漸形成海口市的城市地標建築。
拍攝技巧:此張照片拍攝於晚上8點左右,太陽落下不久,天空呈紅藍兩極的一種景觀。在海邊礁石就是天然的前景,然後採用NiSi 15mmF4和ND1000進行115s長曝光拍攝,獲得水面與天空雲彩的順滑感,鐘樓位於畫面的左邊視覺引導線上,在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巍巍壯觀。
地標位置: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濱海大道西海岸帶狀公園觀海臺
6
海口市《觀海台鐘樓》
攝影:黃進莘 NiSi地標攝影師
0.6秒 F/18 ISO50
作品簡介:觀海臺位於海口市西邊,處於西秀海灘和假日海灘之間,在這裡可以眺望瓊州海峽的海景,往東可以把海口灣盡收眼底。海口觀海臺是一處距城市很近的海景地,這裡亂石嶙峋,被稱為「海枯石爛」的地方,因為意境寓意,這裡成了很多婚紗攝影的外景地。
拍攝技巧:拍攝時可以礁石為前景,使用小光圈,並使用ND濾鏡來延長曝光時間,達到理想的效果。
地標位置: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濱海大道西海岸帶狀公園
7
泉州市《泉州大劇院》
攝影:Zzzzz NiSi地標攝影師
1/250秒 F/10 ISO125
作品簡介:大劇院位於「四朵花瓣」西南側。大劇院總建築面積約5.29萬㎡,從外形看,這個音符隨時跳動,而那些橫條紋,如泉州悠久的文化歷史般,源遠流長。大劇院將以歌舞劇場、多功能廳、音樂廳等大空間為主。
拍攝技巧:拍攝選擇在下午4點左右,這時候的天氣不會太熱且太陽直射不那麼強,通過廣角鏡頭來表達建築的宏偉,然後感覺只有建築太單調,所以選擇一個人站在中間來襯託畫面,形成一種大小對比感覺,然後人仰望天空有種偉大志向的目標,讓整張照片變得相對有看點。
地標位置: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府西路泉州公共文化中心
8
平潭市《紫金海岸》
攝影:Photographer-Lin NiSi特約地標攝影師
30秒 F/9 ISO100
作品簡介:龍王頭海濱浴場位於平潭島東部,因傳說中的龍公子和鳳仙子的愛情故事而得名。這裡沙灘廣闊平緩,海沙潔淨細緻,岸線長約2公裡,寬度500米,坡度只有1%。海水清澈澄碧,波光晶瑩,潮聲如樂,既有夏威夷的浪漫情懷,又有北戴河的瑰麗風採。該浴場背靠青翠的森林,面臨蔚藍的大海,環境組合美妙,和風拂來,海水輕漾,是理想的度假避暑勝地。龍鳳頭海濱度假村被闢為國家森林公園。
拍攝技巧:拍攝時尋找前景和礁石捕捉海浪拍打礁石的慢門細絲。30秒的快門讓海浪霧化,宛如仙境一般,在配上日出時的耶穌光的照射,讓礁石都奇蹟般的活的了起來。
地標位置:福建省平潭市環島東路與龍鳳東路交叉口
9
福州市《洪塘大橋》
攝影:Winfred. NiSi地標攝影師
3.2秒 F/2.8 ISO100
作品簡介:洪塘大橋是跨越閩江南港的一座公路大橋,也是福州市的地標建築之一。
拍攝技巧:該圖片使用無人機進行拍攝,拍攝時間是晚上。夜色中,洪塘大橋上的車流不斷,所以該片使用了長曝光,更好的展示出洪塘大橋的交通便利與這一路段的繁華。
地標位置: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洪塘大橋
10
廈門市《園博苑月光環》
攝影:DTDwzr吳亮 NiSi地標攝影師
10秒 F/11 ISO50
NiSi ND64
作品簡介:廈門園林博覽苑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07年第六屆中國(廈門)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舉辦地,位於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由原先的杏林灣中洲及附近島嶼和灣西、灣北海岸線上的部分地區組成;開工建設時人工開鑿河道,把中洲及附近島嶼統一規劃為九個島,由16座橋梁相互連接,形成"水上園博園"。月光環是廈門園博苑的一大標誌性建築,造型極具立體感,美觀大方。月光環白天安靜地矗立於水面,夜幕降臨後,現實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動人畫面便映入眼帘。
地標位置:福建省廈門市城市園博苑
11
漳州市《芝山大橋》
攝影:吳嘉榕 NiSi地標攝影師
1/800秒 F2.8 ISO100
作品簡介:芝山大橋為漳州市區橫跨九龍江西溪的第7座大橋。於2021年竣工通車。DJI Air2三張豎排接片拍攝,特地等待下雨後的清晨拍攝,自然存在的霧氣給這座大橋增添一種神秘感。
地標位置: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大橋
12
廈門市《集美道南樓》
攝影:郭添華 NiSi地標攝影師
8秒 F/11 ISO100
作品簡介:道南樓,建於1962年,現為集美中學主教學樓。大樓上部為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中下部為西洋式風格,中西合璧,典型的嘉庚式建築。樓名「道南」二字源自《宋史楊時傳》「吾道南矣」,意為思想和精神將在南方傳播。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致力於國內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正是踐行此言,1913年,陳嘉庚回到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學村各校師生都尊稱其為「校主」。
拍攝技巧:特色建築在夜幕下點亮景觀燈。為保證畫質,採用F11光圈曝光8秒,拍攝多張後期堆棧而成,讓池面的水花更加平滑。
地標位置:福建省廈門市集美中學道南樓
13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大紅山》
攝影:沉默的杜先生 NiSi地標攝影師
1/640秒 F/2.8 ISO100
作品簡介:四子王旗大紅山坐落在四子王旗北部。這裡經過千萬年流水、風沙侵蝕形成了獨特的丹霞地貌,溝壑縱橫、綿延不絕,獨特的紅土在夕陽的映照下驚豔無比,是航拍和星空攝影的絕佳之地。目前尚未商業化開發,且由於內蒙常年風沙天氣,侵蝕仍在進行,所以建議儘早打卡。
拍攝技巧: 此時夕陽漸下,金色陽光映照在紅色上,丹霞地貌的赤色尤為明顯,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紅山」。此次拍攝器材為大疆air2s無人機,飛行高度500m,9批HDR拍攝並全景接片。
地標位置: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
14
上海市《綠之丘》
攝影:melon NiSi地標攝影師
1/1500秒 F/1.7 ISO140
作品簡介:「綠之丘」位於楊浦濱江南段,它集城市公共運輸、公園綠地、公共服務於一身,是被綠色植被覆蓋、連通城市與江岸的建築綜合體,成為楊浦新晉打卡地標。「綠之丘」原為菸草公司機修倉庫,始建於1995年,是一座6層鋼筋混凝土廠房,其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庫。怡和洋行是最早進入上海的外資洋行,在1844年公布的上海外國人租地中,一號道契就歸怡和洋行所有。它實現了市政和民用建築的高度融合,達到了技術體的再自然化,通過單體建築將江岸及其城市腹地相連,成為上海一座獨一無二的綜合體。使用無人機到建築頂部進行拍攝。
地標位置: 上海市楊浦濱江綠之丘
15
康定市《塔公河》
攝影:黑蛋兒 NiSi地標攝影師
1/500秒 F/2.8 ISO100
作品簡介:塔公河被稱為流淌著文字的河流,在這神秘河谷裡,石頭上刻滿經文,它發源於塔公草原的雅拉雪山,因流經康巴地區藏傳佛教著名寺廟——塔公寺而得名。雪後的塔公鎮,塔公河靜靜地流淌、自由而流暢,遠方的天空微微透出亮光衍射到山頂、寺院金瓦之上,顯得那麼靜謐神聖。Dji 無人機三張堆棧。
地標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鎮
16
天津市《濱海新區油田》
攝影:Leon良 NiSi地標攝影師
1/100秒 F/9 ISO100
作品簡介:大港油田是祖國東部的石油小搖籃,在濱海新區南部廣袤且平坦的大地上隨處可見油田上的磕頭機「辛勤」勞作的身影。
拍攝技巧:選擇了日落時分進行拍攝,以被夕陽映射成金黃色的蘆葦叢作為前景,汽車作為陪襯,遠處的磕頭機作為背景,以突出主體。採用了時間合成 景深合成 包圍曝光的手法,動靜結合,使畫面體現出動靜結合以及慵懶的舒適感。
地標位置: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街道採油農場
17
青島市《第三海水浴場》
攝影:林海-Distance NiSi地標攝影師
作品簡介:青島海天中心是集酒店、辦公、會議、商務、公寓、觀光、文娛等七大業態於一體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由國際宴會及會議中心、酒店和高端海景公寓等區域組成,建築面積49.4萬平米,總投資137億元,由3座塔樓組成,其中T2樓高369米,建成後為青島第一高樓,該項目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香港西路48號。 於2020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地標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第三海水浴場
18
威海市《國際海水浴場》
攝影:WYHYYDS NiSi地標攝影師
1/1250秒 F/6.3 ISO100
作品簡介:威海國際海水浴場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個天熱的海水浴場,與劉公島、成山頭並稱為威海三大景區,是國內最好的海水浴場之一。
拍攝技巧:拍攝時選擇晴天日落時刻,在沙灘上使用長焦鏡頭,並將太陽與帆船置於同一鉛垂線上,趁著海鷗飛過來進行快速抓拍。
地標位置:山東省威海市國際海水浴場
19
南京市《大勝關長江大橋》
攝影:顧朱懿 NiSi地標攝影師
1秒 F/8 ISO100
NiSi 15mmF4
作品簡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原稱南京長江第三大橋,是江蘇省南京市境內一座連接浦口區綠水灣南端和雨花臺區大勝關的跨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鋼塔斜拉橋,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線形鋼塔斜拉橋。
拍攝技巧:拍攝於三橋溼地公園內,拍攝時正值夕陽,從公園下到江邊路不太好走,但有很多石頭在江邊,於是我就用石頭為前景,用NiSi 15mmF4進行間隔拍攝,後期用50張進行堆棧從而獲得這張照片。
地標位置: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20
南京市《魁星閣》
攝影:龍存銳 NiSi地標攝影師
25秒 F/22 ISO50
作品簡介:魁星閣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泮池旁,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夫子廟的核心景觀和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夫子廟古建築組群中著名的古蹟,又稱奎星閣、文星閣。魁星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科舉時代是士子們「奪魁」的象徵,很富時望。
拍攝技巧:這個地方確實很不錯,就是得在藍調剛開始的時候就要拍,否則遊船全都開始動起來底下會很難看。建議分別拍兩張,一個快門速度快一點把底下固定的船拍實,因為長曝光那個船也是會有輕微的浮動,也是會糊,所以建議拍兩張後期合成一下。
地標位置: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泮池旁
21
杭州市《西湖茅家埠景區》
攝影:白永澤 NiSi地標攝影師
1/3200秒 F/6.3 ISO400
作品簡介:對稱式構圖,山水一色,以樹幹為前景,遠處的天光照亮了山巒,平靜的水面倒映著山巒,恬靜美麗的茅家埠景區很是宜人。
地標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茅家埠景區
22
杭州市《翠光亭》
攝影:Rai NiSi地標攝影師
20秒 F/16 ISO100
作品簡介:拍攝當日晴空萬裡,一下班就和小夥伴一起趕到坐標機位,拍攝時使用手動對焦以及M檔曝光模式,將光圈調至F16,再把快門設置成20S來獲得充足的曝光,長時間曝光使水面呈現平靜的感覺,站在翠光亭裡,面對一汪湖水,遠眺保俶塔、雷峰塔,孤山、湖心三島等標誌性景色,和波光瀲灩秀美西湖風光盡現眼前。
地標位置:浙江省杭州市翠光亭
23
南昌市《朝陽大橋》
攝影:Shareu NiSi地標攝影師
3秒 F/11 ISO100
作品簡介:朝陽大橋全長908米,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機動車道下層為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位於贛江之上,橋上設有觀景臺,風景優美,夜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拍攝技巧:此照片拍攝於日落時分,南昌的夜景燈光已經全部打開,天空中還殘留一絲餘暉,保留更多細節,採用慢門拍攝,水流絲滑夢幻,大橋貫穿贛江兩岸,對面還有南昌代表建築南昌之星,風景十分優美。
地標位置: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朝陽大橋
24
重慶市《渝澳大橋軌道列車》
攝影:心曉 NiSi地標攝影師
1/640秒 F/4.5 ISO100
作品簡介:渝澳大橋是重慶市境內連接渝中區與江北區的過江通道,位於嘉陵江水道之上,是澳門與重慶兩地人民友誼的見證,也是重慶市重點建設工程和2001年重慶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東起牛角沱立交橋,上跨嘉陵江水道,西至渝澳大道與華康路相交匝道。途經大橋的公路線路為渝澳大道,途經大橋的軌道交通線路為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
地標位置:重慶市渝澳大橋
25
重慶市《朝天門大橋》
攝影:邱一珂 NiSi地標攝影師
1/10秒 F/9 ISO100
作品簡介:朝天門長江大橋是重慶市境內連接江北區與南岸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水道之上,是重慶主城區向外輻射的東西向快速幹道,建成時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橋。朝天門長江大橋始稱王家沱長江大橋,後曾被命名為紅巖長江大橋,於2004年2月改為現名。這張照片使用適馬fpl拍攝。
地標位置:重慶市江北區朝天門大橋
26
昆明市《金星立交橋》
攝影:Max Chen NiSi地標攝影師
2秒 F/1.7 ISO100
作品簡介:昆明金星立交橋是昆明北二環的重要交通節點。連接北市區和主城區。是昆明晚高峰時期車流量最多的立交橋之一。
拍攝技巧:拍攝於晚高峰剛剛開始的時期,使用無人機進行拍攝,高空俯視得到對稱構圖。
地標位置: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金星立交橋
27
株洲市《楓溪大橋》
攝影:李耀洋 NiSi地標攝影師
10秒 F/14 ISO200
NiSi ND1000
作品簡介:楓溪大橋是湖南株洲市天元區與蘆淞區之間的跨江通道,主跨300米,總長1729米,主橋鋼箱梁總重達5000噸,共27節鋼箱梁,為雙塔單跨自錨式懸索橋,這座大橋的橋面採用超高韌性混凝土組合結構,系全球首次在懸索橋上應用,楓溪大橋也被譽為「株洲最美大橋」。
地標位置: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楓溪大橋
28
懷化市《鴨嘴巖大橋》
攝影:CAMRAW NiSi地標攝影師
1/15秒 F/2.8 ISO250
Dji Mavic Air2s(無濾鏡)
作品簡介:鴨嘴巖大橋位於湖南省懷化市㵲水下遊,全長550米。2016年7月1日開工,2019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
拍攝技巧:由於下班後從市區騎行出發,到目的地時,錯過了最佳的拍攝時間(如果能再早一點點拍攝,效果會更好),此刻太陽已經完全落下,趕緊起飛無人機拍下了這張照片。
地標位置:湖南省懷化市鴨嘴巖大橋
29
武漢市《月湖橋》
攝影:曦 NiSi地標攝影師
15秒 F/11 ISO100
CPL偏振鏡
作品簡介:在藍調時刻進行長曝光拍攝,使用上偏振鏡加強畫面對比度,使得天空雲彩信息更加豐富,建築更加銳利。取石頭作為前景平衡一下畫面,最後略微調色完成。
地標位置: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月湖橋
30
武漢市《月湖橋》
攝影:Sweeney NiSi地標攝影師
1/90秒 F/9.5 ISO100
作品簡介:月湖橋,原名"江漢四橋",是武漢市境內連接漢陽區與礄口區的過江通道,於1998年5月1日通車運營; 於2018年完成拓寬改造工程。主橋全長370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
拍攝技巧:用機內堆棧的方式拍出車軌,並通過後期擦亮橋體,同時提亮暗部。
地標位置: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月湖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