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哪一年死的(段譽結局如何他死在寺廟中)
2023-07-11 16:46:19
金庸先生有一個習慣:讓絕頂高手消失於世間。《天龍八部》結尾,段譽、虛竹離開江湖,一個當了大理國皇帝,一個隱居靈鷲宮;《神鵰俠侶》之後,楊過、小龍女退隱江湖,周伯通、黃藥師、一燈大師亦絕跡江湖;《倚天》之後,張無忌、趙敏蹤跡全無,張三丰神龍見首不見尾。
為何如此?原因有三點,第一:高手消失,他們的神功也隨著消失,暗中解釋為何現代沒有這些神奇武功;第二:江湖兇險,打打殺殺不符合現代文明要求,所以他們必須得離開;第三:江湖是天下的江湖,在江湖上之上還有天下,有朝廷,他們武功蓋世,但畢竟是「黑道上的人」,所以必須得離開。
以上這些人物,都是金庸筆下了不起的高人,其他人咱們暫且不提,單單來聊一聊段譽的結局。
段譽死於一座寺廟之中段譽原型是大理憲宗宣仁皇帝,書中有交代:
大理國史籍記載:大理(史稱「後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後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後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於其子段正興。
歷史記載段正嚴晚年死于天龍寺中,他生於公元1083年,卒於公元1176年,享年93歲。話說他能活這麼久,是不是因為體內的「北冥真氣」內力?段譽雖然死于天龍寺這座寺廟中,但卻並非因此而消失了,後世也流傳出他的一部遺書。
段譽的遺書江湖後人之所以能夠知曉前人的人生經歷,往往源於前人的遺書,如王重陽、周伯通之所以能夠知曉黃裳的經歷,乃是因為黃裳將自己生平寫在《九陰真經》中;張無忌之所以知曉鬥酒僧,乃是因為鬥酒僧在《九陽真經》中交代了一些自己的經歷;楊過之所以知曉獨孤求敗,乃是因為獨孤求敗在劍冢遺言中留下自己的戰績。
在《笑傲江湖》有這樣一段原文:
任我行喝了一口酒,說道:「我這門神功,始創者是北宋年間的『逍遙派』……修習北冥神功的是大理段氏。那位段皇爺初覺將別人畢生修習的功力吸了過來作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不肯修習。後來讀了逍遙派一位前輩高人的遺書,才明白了這門神功的至理……」
那麼至理是什麼呢?
「……那遺書中說道:不論好人壞人,學武功便是要傷人殺人。武功本身無所謂善惡,用之為善即善,用之為惡即惡,拳腳兵刃都是一般……」
任我行為何知道「段皇爺初覺將別人畢生修習的功力吸了過來作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為何知道他「後來讀了逍遙派一位前輩高人的遺書,才明白了這門神功的至理」?自然是段譽自己在遺書中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段譽這部遺書除了記錄神功外,他的心得體會同樣十分重要,《射鵰》中郭靖就曾經在華山絕頂思考為何練武,令狐衝此時見識修為不如郭靖,但段譽遺書中的內容卻實實在在令他聽後恍然大悟,此刻起,令狐衝才逐漸踏入了風清揚所講的「無招勝有招」之境。
從前他雖然學了「獨孤九劍」,但於善惡之間仍然有顧忌,自此他再無顧忌,「獨孤九劍」用之為善即善,用之為惡即惡,拋開這層顧忌後,他方才真正踏入了「無招」的境界。
金庸小說練武本就是修心,釋道儒一家,三家武學亦不分彼此,皆為了悟人生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