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必看的100部電影高清(173位明星40家聯合出品)
2023-07-11 04:30:13
人一生必看的100部電影高清?大家好,我是小達,今天講一部極其輝煌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幾乎就是一段不因形式而改變的歷史,說它是紀錄片,它卻實在是星光耀眼,說它是一部偶像電影,它的態度又嚴肅到苛刻,或許它更像一部傳記,一部講述一群人十年傳奇的傳記,它就是建黨偉業說到這部電影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人一生必看的100部電影高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一生必看的100部電影高清
大家好,我是小達,今天講一部極其輝煌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幾乎就是一段不因形式而改變的歷史,說它是紀錄片,它卻實在是星光耀眼,說它是一部偶像電影,它的態度又嚴肅到苛刻,或許它更像一部傳記,一部講述一群人十年傳奇的傳記,它就是建黨偉業!說到這部電影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173位參演的明星,40家聯合出品的單位,還是當年那部為他投石探路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背後能說的故事實在太多了,可無論哪一個都比不上它所要表現的這段歷史來得更精彩和有情懷。
一九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腐敗的清王朝終於走向滅亡,在溥儀退位的三天後,孫中山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讓位於具有強大軍事實力的袁世凱,期望能夠停止內戰實現共和。
啥是共和,共和就是國家大事大家商量著來的意思,此時已經是光復新軍的毛澤東給戰友們解釋著共和的含義,一心尋求救國救民之路的毛澤東當時以為加入了光復新軍就可以實現共和。但僅僅半年之後,也就是1912年的3月,毛澤東失望的退伍了。
就在這個月的20號晚上十點四十五分,上海火車站依舊熙熙嚷嚷與往常並無兩樣。著名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在這裡交代前來送行的同僚說,要堅持民主選舉,非暴力,陽光參政和平競爭。突然,黑暗中一陣槍響,宋教仁遭到了暗殺,曾在無數場合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宣揚民主的他在彌留之際虛弱地囑咐黃興等人,家中貧寒,上有老母健在,我死後拜託諸公替我照料。兩天之後宋教仁不治身亡,年僅32歲。身為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宋教仁的死引發了南方,二次革命戰爭終於爆發了。可是幾個月後南京就被袁世凱的北洋軍攻克,二次革命宣告失敗,孫中山被迫流亡日本。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同年的八月二十三日,日本對德國宣戰,出兵中國青島。德國投降之後,日本立刻來和中國政府談條件,袁世凱聽著日本帶來的條約,一承認大日本帝國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二,承認大日本帝國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特權。旅順、大連的租界區,以及安奉兩條鐵路的管理期限均延至99年為界。想趁火打劫嗎?日本大衛守舊的腦袋被驢踢了嗎?袁世凱聽不下去,這樣的不平等條約,憤怒地警告日本,伊藤博文活著的時候也不敢威脅我,說完便拂袖而去。
這時大日本帝國的公使卻不緊不慢地說起了陰陽怪氣的中文,大總統閣下,死去的伊藤君幫不了你,英美列強也幫不了你,能幫你的是我們,不想做中國的皇帝嗎。就這樣,1915年的五月九日,袁世凱秘密接受了二十一條密約,為著自己的皇帝夢而出賣了中國的利益。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激起了愛國志士的憤慨,正在東京留學的陳獨秀,李大釗得知二十一條的消息,第一時間回到祖國在上海創辦了新青年雜誌,傳播先進思想,做著稱帝美夢的袁世凱豈知道,他已經眾叛親離,他親信的名將蔡鍔,稱病前往日本秘密會晤孫中山,誓師討伐袁世凱,同時,馮國璋在南京與五位將軍聯合通電反對袁世凱更改國體,陸榮廷在廣西宣布獨立。很快的袁世凱就在全國的一片聲討中死去了。北洋政府,分崩離析,但是中國依舊是貧弱不堪。
在學風開放的北京大學裡一場關於新文化與舊文化之爭的辯論賽正在進行著。顧鴻銘、胡適、陳獨秀、李大釗等學者的思想在禮堂中交互碰撞,聽著同學們津津有味,連連叫好。這時,李大釗為大家帶來了一種新的思想,在俄國有一個叫列寧的人,他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已經成功,他所引起的思想就是德國的馬克思主義,布爾什維克就是多數的意思,什麼是多數?是農民,是工人,是千千萬萬被壓迫被奴役的勞動人民。同學們,俄國的勝利是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是數名的勝利,是無產者的勝利,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同學們激動得熱烈歡呼,這些最能夠接受新思想的學生們仿佛看到了中國的新希望。
1918年的8月,毛澤東從長沙前往北京為復法的同學募捐,他第一次走進了北大校園,走進了他仰慕已久的胡適先生的課堂。同學,你是哪個系的?胡適一進教室就注意到了這個衣冠不整的外來人。先生好,學生毛澤東,湖南第一師範的畢業生進京訪友。冒昧前來傾聽,胡適說:毛同學,不是我不允許你,只是北京大學有自己的制度。毛澤東有些焦急了,學生實在是仰慕先生的大學問,只聽一節,得償心願就走,絕不幹擾大家。胡適儒雅地回答了兩個字:坐吧!
在北京,毛澤東繼續尋求著救國的真理。除夕之夜,他還在圖書館研讀李大釗關於俄國革命的文章,好在有楊開慧陪伴在身邊為他準備年夜飯。這時,屋外響起了爆竹聲,人們在開始放禮花了,天真爛漫的楊開會帶著毛澤東跑出了屋外,可是高牆擋住了楊開慧的視線,這是毛澤東將嬌小了楊開慧舉過了自己的肩頭。禮花映紅了這對戀人溫柔的臉龐。
1918年的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四萬華工浴血奮戰,為中國贏得了戰勝國的身份。中國代表團出席巴黎和會,這是中國近百年來第一次以戰勝國的身份出使國際,然而正如談判代表談判的民國第一外交官所說:若國無外交。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的談判失敗,讓中國人積壓了近百年的民族情緒像火山一樣噴湧而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五四運動爆發,學生們要求嚴懲賣國賊,集會吶喊寫血書,愛國的學生在國家危難之際,奮起反抗!
李大釗親自上街帶領同學們抗議,我們今天的行動是中國美好未來的新生,所以此刻今日,能夠親身經歷這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感到無上的光榮。浩蕩的學生隊伍喊著誓死力爭,愛國無罪的口號,來到了東郊名相的外國使館,可是卻遭到北洋政府的嚴密阻撓。這時,一位學生領袖鼓勵大家道,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有不犧牲者,僅中國變法流血犧牲,自我輩死。同學們的情緒被這番話點燃了,以勢不可擋的勇氣衝破了警察的阻撓,一位女學生舉著鮮血寫成的大大的冤字,站在警察面前,抗議警察對她說:學生有冤情去檢察廳起訴,你跑到這裡喊什麼冤呢?女學生哽咽地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案子。你什麼意思呀?警察問她,女學生從喉頭深處悲痛地喊出:我們是為了四萬萬同胞喊冤。
在匡互生、鄧中夏、方豪等同學領袖的帶領下,學生們闖入到了曹汝霖的住宅,火燒趙家樓,但是,32名愛國學生不幸被捕,這更激起了全國愛國之士的憤怒。湖南的毛澤東發表演說:縱觀中國兩千年的歷史,可曾聽說過學生殺人放火的典故?這是被逼無奈的反抗,如今徐大總統抓捕無辜之學子,在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作為學校的主事,我宣布罷課直到學生釋放的那一天。
陳獨秀和李大釗愈發覺得,中國要想革命成功,就應該像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一樣團結廣大農工,而如果要團結農工,就得有自己的布爾什維克政黨,陳獨秀和李大釗一南一北分頭行動,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全國各地相繼建立起了早期的共產黨組織。
1921年的七月二十三日,毛澤東、何書恆、李達、李漢俊、董必武、張國濤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2名代表和第三國際代表馬林同時集結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的倒數第二天,會議正在進行當中,忽然有一個陌生人闖進了會場,他進門一看便說:對不起,走錯了,說完立刻退回。究竟還是馬林激醒,他說快散了吧,一定是偵探,於是立刻散會。果然不到一刻鐘,法國探木,安南巡捕就把房子團團地圍住進行了徹底的搜索,幸虧轉移及時,黨組織才有驚無險,一大會議就這樣被迫休會了,為了不功虧一簣,大家決定到嘉興繼續開會。在嘉興的南湖上,一支畫舫挺立湖中,一身淡藕色旗袍的中共一大的女衛士王慧吳,矗立在船頭他,撐著一把油紙傘。微笑地聽著艙內傳來的共產黨宣念,中國共產黨,就這樣在煙雨蒼茫,湖泊浩渺的孤舟中正式誕生了。
這幾乎也是整部電影處理得最具浪漫色彩的畫面,試想如果沒有這樣一批具有浪漫主義革命情懷的共產黨人,中國革命的面貌又怎會如此的煥然一新呢。建黨偉業講完了,這部電影感覺更像是在講述一段歷史,一來是由於電影本身就是嚴格按照時間順序來構建的,另外一方面也許是因為這部電影還原了很多歷史的真實,扮演陳獨秀的演員馮遠徵說,我才拿到劇本後驚呆了,影片中的陳獨秀戲份非常重,是一個正面人物,完全顛復了我心目中那個形象。
電影中還有很多的明星,他的本身的知名度可能遠遠地超過他所扮演的角色,至少是在今天。比如王力宏所扮演的北大學生,羅家倫,如今可能已經很少有人聽說過羅家倫這個名字,但如果知道了羅家倫所傳寫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是五四當天唯一的印刷品。知道了五四運動這個名詞就是由羅家倫第一次提出並且被沿用至今的,但我們在看電影中的王力宏飾,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情感。但是在這部電影當中還有太多人的名字,我們無法提及。
這段歷史當中還有太多年輕人的名字,我們的電影無法記錄,正如導演韓三平所說,正是這批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我們今天的一切都與他們當年的奮鬥和努力息息相關。他們與我們,昨天和今天血肉相連。
這是一部電影,這也是一份厚禮,一種情懷,這就是今天要講的建黨偉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