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紅色經典電影30部(紅色電影推薦五部經典)
2023-07-11 17:10:35 1
光影走過百年,今時已不同往日。
《我的1919》1919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被戰火蹂躪的歐洲尚未恢復元氣,旨在解決戰爭遺留問題和奠定和平基礎的巴黎和會準備召開,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出了時任駐美公使、全權代表顧維鈞等五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和會。然而在歐美各國以及日本等列強意欲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大環境下,中國代表團人數遭到削減、德國在山東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
顧維鈞在會議上慷慨陳詞,駁斥日方無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顯得多麼脆弱。顧維鈞好友肖克儉之妻梅專程趕赴巴黎,尋找投身愛國工人運動的克儉。克儉在法國的活動、以及國內浩大的群眾呼聲令和會中的顧維鈞等感受到責任重大。
1919年巴黎和會對中國人民的影響是具有當頭一棒作用的。中國作為戰勝國,不僅沒有獲得應有的權益,反而受到損害,當這個消息被傳到了中國國內,於1919年5月4日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五四」運動浪潮衝擊下,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不久之後,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開天闢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圍繞這一翻天覆地的歷史大變革,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籤賣國條約的消息迅速激起愛國學生的滿腔憤怒,北大整個校園都沸騰起來。5月4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陳獨秀等人因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孫中山、毛澤東、陳炯明和蔣介石分別從各地通電聲援,最終陳獲釋。
1920年8月,中國的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緊接著,北京、湖南、湖北、山東等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也紛紛成立。但在隨之而來的白色恐怖之下,長辛店工人俱樂部遭反動軍閥血洗。時局的發展,要求儘快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共產黨組織.....
電影《開天闢地》沒有把主角指向具體的某一個人,時代的洪流之下,有識分子都在積極尋找個人和家國的出路。影片囊括了大量的歷史背景和名人往事,場面宏大,呈現了錯綜複雜的時局關係。
1921年,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億萬萬人民來說有著開天闢地般的意義。讓更多人了解那風雨飄零、社會黑暗的20世紀初的中國,還有那群激情澎湃的愛國青年,能夠大大振奮我們當代青年的愛國之心。
《開國大典》舉世聞名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後,西柏坡軍民歡慶勝利。三大戰役的勝利使蔣家王朝搖搖欲墜,蔣介石發表「新年文告」、推出李宗仁任代總統,導演了一幕假隱退真操縱的醜劇。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由湯恩伯、蔣經國等陪同,最後一次登上中山陵,之後又在其老家奉化溪口主持了高級軍事會議,妄圖阻止解放軍過長江......
隨後,全國大部分地區和城市都獲得解放,開國大典迫在眉睫....
《開國大典》是一部近三小時的鴻篇巨製,是一部具有史詩品格的作品。電影中,雙線並驅地講述1949年一月至十月國共兩黨的發展態勢。不僅演員們的裝扮和原型很像,而且飾演各個角色的演員都講著地道的方言,最大限度地還原了所有人物形象,所有拍攝中出現的經典景建築也做了最大程度的模擬重現。
我們無法穿越時空,去親身體驗那一天有多麼的震撼人心,但相信此後每年十月一日,舉國同慶的場面都將把這份喜悅延續。
《長津湖》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扭轉了戰場態勢,打出了軍威國威。
當新中國正在加緊建設發展自己時,韓戰的炮火威脅著我國邊疆的安全,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守護背後的祖國,他們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用血肉之軀打退了美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和我的祖國》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美好生活不是憑空出現的。有人為了今天的中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有人為了今天的中國隱姓埋名了幾十年,還有人為了未來的中國付出了常人所不知曉的努力......
《我和我的祖國》以7個單元小故事講述了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的動人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喚起一些人的深深共鳴。
值此臨近建國73周年之際,和全家人一起回顧這百年風雨崛起路,一同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