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小學生東京審判觀後感

2023-08-11 18:07:03

  《東京審判》被稱為每個中國人必看的一部電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東京審判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小學生東京審判觀後感一:

  看完《東京審判》心情很沉重。我從來都沒有看過一部這樣沉重的電影,心裡充滿暸憤怒和可憐,為日本戰犯的冥頑不靈而憤怒,也同樣為他們的冥頑不靈而可憐。

  我一直都記得影片中,在審問東條英機的時候,東條英機所說的話:「我說的是我作為一個國民的感情,這和天皇不是一個問題。是我的內閣決定的戰爭。生命誠可貴啊。

  在這部影片中還有兩位人物讓我記憶深刻,他們不是法官、不是審判長、也不是戰犯,他們只不過是兩位日本平民。「正夫」是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從他的行為中我看到日本人的懺悔,當他在小酒館裡向三位中國人下跪並用中國話罵出「狗日的日本鬼子」的時候,我卻實感動,也感到欣慰。諷刺的是到現在日本當局還在認為戰爭的正確性。日本國民在反省,日當局卻不曾反省。這也難怪自民黨屬於極端的右翼分子。每個人都希望世界和平,相信是每個愛好和平的願望。

  但在隨後的發展中,日本的龐大的辯護律師團發出了挑釁,置疑遠東國際法庭法官的合法性,要求在美利堅合眾國的最高法院進行審理,如此的無視國際法則,即使美國庭長都無法容忍,勃然大怒,援引盟國最高指示強行壓制了日本的氣焰。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法官們馬上又面臨了又一塊硬骨頭,被告席上的日本戰犯拒絕認罪,或裝瘋賣傻,或一言不發,或強詞奪理,幸好我們的檢查官和大律師皆百戰精英,以確鑿的證據,犀利的言辭,靈活的語術將這些糞坑裡的石頭一一砸碎,看著他們低下昂起的頭顱,著實大快人心,讓人憤怒,讓人思索,讓人感慨,讓人悲涼。

  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些名字: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東條英機、武藤章、板垣徵四郎、木村兵太郎,記住並永遠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警示我們後人。而今,這些曾經給中國人民,給亞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難,巨大損失的惡魔們卻被供奉到了日本的靖國神社,供其朝拜,這種公然給戰爭罪犯招魂的行徑是對正義的褻瀆,公理的踐踏,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警惕那曾經肆虐在我們家園的野獸再次回魂,危害世人。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雖然僅僅只有六十年,但當時的一切在時間的這邊慢慢的變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電影的方式重溫歷史,總能喚醒心裡沉睡的一些東西。戰爭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災難帶來的累累傷痕,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而戰爭的始作俑者雖然被處以極刑,卻無法彌補已經發生的一切,這樣想來,無比悲哀,所慶幸的是我還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雖然有一些自由被束縛著,但起碼的尊嚴還能夠保持。

  歷史的責任應該施加在每個國民的身上,鄧小平說過這樣一句話:「落後,就要被挨打!」勿忘國恥,復興中華!是我們一代人的責任!雖然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社會裡,已經沒有那嗆人的硝煙,沒有讓人膽戰心驚的戰爭,但我們卻沒有真正的遠離威脅,我們仍處在挑戰之中,隨時可能遭到他人的攻擊,在這個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我們要有高度的警惕心,隨時要有為國奉獻的決心,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勿忘歷史,以歷史的教訓來武裝自己,樹立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僕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更要有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要以堅持振興中華為己任,努力做到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青年學愛國,就應該把握好良好的學習時機,要把愛國主義具體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我們倡導的愛國主義必須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具備了理性的愛國主義,我們的愛國情緒才不會被外在刺激所左右,我們的激情才不會被陰謀家利用,愛國也才能成為一種促進社會和諧、增進國家利益、從而有利於社會中每個人的精神資源。也只有將理性的愛國主義發揚光大,我們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才能最終贏得世界的尊重。

  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學生東京審判觀後感二:

  最近有一部電影席捲大江南北,整個華夏大地為之動容。身為一個中華兒女對這個片子不得不看我個人認為。當然更建議日本人民也看看。正式歷史,銘記歷史,以嶄新的面貌面向未來,才是正確之舉。

  東京審判可謂重演了那段讓國人悲哀的歷史,在全國各地上映以來是場場爆滿,票房一路高漲。為什麼呢?正是國人的愛國熱情。想想當年的日本侵華戰爭無不使我們心裡受辱。今天在這和平的年代,我們再來看這段歷史,是為了喚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不要再重演那段歷史,珍愛和平,這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福祉。

  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萬人坑,一個個我們心痛的名字。我們親愛的同胞就這樣死在日寇的軍刀下,人的生命在那時顯得是那麼的渺小,簡直連小草都不如。殘無人寰,喪盡天良。中國永遠的痛,一個古老的大國到了日幕之年被一個鮮紅的刺刀深深的插了進去,而手持刺刀的竟是當年自己的小兄弟日本。八年的抗戰,八年的艱辛,八年的眼淚,八年的血汗,終於換來了寶貴的和平。當東條英機等罪魁禍首在被告席上,質地有生的說還要發動戰爭時,真想抽他一個耳光。人類的敗類,簡直不是人,比希特勒還希特勒。最終是歷史是工正的。他終於得到了萬古之悽涼。活該!!!

  今天的小泉首相令我們傷心無奈。和平是兩國人民都需要的,而他卻一味的不顧人民的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也就是東條英機等的廟。真想讓小泉首相到中國南京來參觀一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許他會有所感悟。

  中日自古是友好之邦,但不愉快的事在今天這個和平時期卻不斷發生,真是背歷史而行。日本特別是小泉應該反思一下。想想你的前輩的下場。

  小學生東京審判觀後感三:

  已是第二次看《東京審判》,然,隨著情節跌宕而起伏不定的緊張心情、一次次奮鬥一幕幕畫面激起的澎湃心緒都沒有一分削弱,反而有了更多思索,幾多感慨。

  關於尊嚴

  影片開場,梅汝璈的形象在銀幕上漸漸清晰、深刻:不,這不是小事,即使是彩排,面對不公的座次也不忍氣吞聲,直面國際地位上的潛規則,提出質疑,緊追不放;後來的憤然離場,據理力爭,最後贏得勝利,他一步也不曾退卻。梅汝璈站了出來,中國站了出來!與國家的尊嚴相關,沒有小事,面對對國家尊嚴的侵犯,容不得一分一釐的讓步。這份不可辱沒的尊嚴,來源於中國面對侵略的不屈抗爭,不息奮鬥。

  衛勃為此盛讚梅汝璈:你的國家應該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驕傲。梅汝璈的回答讓我一直銘記:我不是鬥士,我只是一名法官。一名中國的法官。他是真正以維護國家尊嚴為己任,所有的鬥爭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他的職責所在。他無愧為中國的法官,承擔好自己的責任才是一切根本。

  關於愛國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國?國家兵荒馬亂,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日本平民死傷眾多,一直作為信仰,傾盡****、熱情的皇軍在中國戰敗,現今國家首領又被送上軍事法庭,每一個日本青年都對外國勢力,尤其是中國充滿了憎恨,他們也為國家無保留地付出,為平民死傷深感痛心,這也是愛國。只是,因為日本政府對戰爭實際情況的隱瞞,對日本民眾造成了的誤導,讓他們愛國愛得太過盲目。

  當昔日日本軍官為日軍滔天罪行作證,經過艱難抉擇後,毅然說出那個是字時,日方辯護律師充滿豪情地詰問:你是日本人嗎?或許他自許為真正日本人,認為自己滿嘴胡言、顛倒是非、企圖通過延客戰略製造事端以拖延時間的行為是愛國,荒唐可笑。

  片中的和田正夫讓我記憶深刻,他的那句該死的日本鬼子,足以震撼每個人的心。他在中國人前下跪,不忍同伴變成殺人狂魔而殺了他,又給我們多少感慨。和天正夫的明辨是非,不被戰爭蒙蔽視線,讓我想到了綠川英子。綠川英子在八年抗戰期間,用自己清脆的嗓音和手中的筆,對自己的祖國和侵華士兵做了大量反戰宣傳工作。日本軍國主義誣衊她是嬌聲賣國賊,要她的父母引咎自裁。她用筆寫了大量的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罪惡的文章;常去日本戰俘營向她的同胞們宣傳戰爭的罪惡與和平的美好,給予祖國正確指引,這才是真正的愛國。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能激發中國人的愛國情懷。但愛國不是口號,不是一味地憎惡日本,這不是愛國,而是偏激的錯誤。我們必然要銘記這段歷史,如同梅汝璈所說: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但是,剛接受完以南京大屠殺為例的愛國主義教育後說出把南京大屠殺變成東京大屠殺這樣尖刻惡毒的話語、轉身又去為日本漫畫瘋狂的小學生,不得不是我感到深切悲哀。並非抵制日本,只是這樣的愛國,不由讓人心酸。

  做好自己,才有資格論尊嚴;擺正心態,才能真正擁有一份愛國情懷,這非忘卻,也非仇恨,非偏執,而是每天、每時、每刻,在每件事中貫穿責任感,這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