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小兵張嘎電影全集(愛吾老小小偵查員)
2023-07-12 22:52:22
國家開放大學為老年學員精心打造「樂學敬老」的精神家園,特別開設「愛吾老」專欄,為您推薦一批宣揚孝老敬老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影視作品、書籍、歌曲,讓老年學員在「樂學」中,充分體會到以學養老的精神享受,提升生活幸福感。
本期我們將為您介紹影片《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白洋澱,調皮莽撞的少年張嘎目睹奶奶為掩護八路軍撤退被日寇殺害後,隻身來到縣城要找到遊擊隊排長羅金寶,好讓他幫忙為奶奶報仇,哪想真遇見羅金寶時,他將對方當作了漢奸,鬧了笑話。
誤會解除後,張嘎夢想成為一名小八路,並想擁有一把槍,結果因為太想得到槍,他不但在和胖墩打賭時耍賴,還違反紀律將某次戰鬥中收繳到的真槍偷偷藏在了樹上的鳥窩裡,再鬧笑話。
張嘎可沒將笑話當笑話看,想不通的他約上胖墩又來到縣城,要自個替奶奶報仇。在縣城,張嘎遇到鬼子龜田和胖翻譯,一番鬥智鬥勇,兩人沒從張嘎身上撈得什麼好處。一些列事情經歷後,張嘎由魯莽搗蛋的少年成長為真正的八路軍小偵察員。
1942年到1944年,小兵張嘎的作者徐光耀在寧晉縣大隊時,聽到過趙縣兩個小偵察員機靈勇敢的故事。他們兩個都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一個叫「瞪眼虎」,一個叫「希特勒」,這兩個孩子是當地出了名的小英雄。他們經常裝瘋賣傻混進敵人據點,打探消息給八路軍或者遊擊隊,或者運走彈藥,甚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幫助我軍拖延日軍。
在徐光耀的創作中,將「瞪眼虎」和「希特勒」的形象相結合,成了「張嘎子」的形象。不過,至於那兩個孩子後來去了哪裡,卻沒有得到過任何回復。而且,後來為了推動作品的研究,他還親自又走訪趙縣,依舊還是沒有「瞪眼虎」和「希特勒」的消息。
徐光耀還說:「在白洋澱或敵後抗日根據地與日寇作過英勇奮戰並有一定貢獻的人,都可以在張嘎身上找見自己。」因此,形成張嘎的大量材料,是他從生活儲存中一點一點挖出來的。
張嘎是一個藝術形象,趙波、燕秀峰、韓志誠等都是他在現實中的依託。抗戰時任雁翎隊政委的馬仲秋曾說,現實中沒有這個小兵張嘎,張嘎是雁翎隊隊員的化身,像張嘎這樣的人和事在抗戰時期有很多。
這部影片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題材影片,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該片的影調在明快之中帶有剛健之氣,給人一種鮮明、堅實、純樸的感覺。
影片的構圖精緻、簡煉,儘量防止和隱蔽一些繁瑣的線條,力求人物和主要線條的突出。人物近景儘可能拍攝側面或半側面的角度,增加了嘎子敢於鬥爭的動勢,構圖的支點也是偏向一方的動勢支點,給人感到前進的動態,喚起奮勇前進的力量。
不足之處是後一部分對劇本作出很大的改動後,張嘎被俘、審問到囚禁、燒炮樓這些片段經不起推敲。看守張嘎的偽軍被設定成一個十足的大草包,對嘎子倒油放火竟毫無覺察。火勢蔓延後,崗樓上的眾多敵人拿這樣一個孩子沒半點辦法,這樣的敵人未免太愚蠢了。這些不真實的橋段使影片留下了許多遺憾。
相信大家對小兵張嘎的故事
也是如數家珍。
在您心中,
嘎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評論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