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省會城市高校排名(城市24小時最新名單公布)
2023-07-07 05:47:09 3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豔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88614
6月17日,教育部網站公布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職(專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學校254所。另外,本名單未包含港澳臺地區高等學校。
從分布上看,直轄市中,北京市共有92所普通高校(含本科、高職),天津市共有56所,上海市共有64所,重慶市共有70所。其他省份中,普通高校數量位居前五的分別為:江蘇省(168所)、廣東省(160所)、河南省(156所)、山東省(153所)、四川省(134所)。
解讀:這當中,擁有本科高校數量最多的是江蘇,共78所,山東和湖北則分別以70所、68所本科高校的數量,分居二、三位。
作為教育大省,江蘇的高校實力一直在國內名列前茅,在今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名單中,江蘇有16所「雙一流」高校入選,數量僅次於北京。
專科院校數量的排名中,位居首位的是河南,共擁有99所高職(專科)院校。也因此,有很多河南籍考生的家長表示,河南不缺大專,缺的是更高的本科錄取率和本科學校,特別是名校。河南以外,廣東和江蘇的專科院校數量排名靠前,分別為93所、90所。
此前,教育部舉行的「教育這十年」「1 1」系列發布會上提到,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從高校數量上看,2012年我國普通高校共計2138所,十年間新增621所,與此同時,成人高校數量不斷減少,從2021年的348所,減至254所,十年間減少近百所。
高校既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近幾年來,全國各地不斷傳出籌建新大學的動態。
從數量上看,十年間,新增高校數量最多的省份分別是四川(48所)、河南(44所)、廣東以及江蘇(同為40所)。這其中,江蘇新增本科高校最多,達32所,四川、河南以及廣東分別增加了19所、18所、17所。
鄭州市紀委監委啟動對賦紅碼問題調查問責程序
據清風鄭州微信公號消息,針對近日部分村鎮銀行儲戶健康碼被賦紅碼的問題,鄭州市紀委監委啟動了調查問責程序,對發現違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管理辦法》的亂作為,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各地嚴格執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管理辦法》及健康碼賦碼轉碼規則,健康碼僅用於疫情防控,服務人民身體健康,絕不允許在國家、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規定的情況以外應用,絕不允許在與疫情防控無關的場景使用,絕不允許超規則增加或刪減健康碼風險人員資料庫。並再次要求各市縣強化健康碼管理,對因健康碼管理使用不當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五部門發布《關於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6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引導企業綜合應用新一代數位技術,逐步實現研發、設計、製造、營銷、服務全鏈條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到2025年,輕工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佔工業比重基本穩定,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明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增強。
促進民營經濟能級躍升 青島發布十大專項行動
6月16日,青島市民營經濟局正式發布《青島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具體包括行業頭部企業引領行動、「專精特新」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創新創業生態優化升級行動、重點產業鏈強鏈建鏈補鏈行動、製造業數位化賦能行動、青島製造雲採銷行動、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行動、「專精特新」資本賦能行動、中小企業減負紓困行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優化行動。行動將通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更好地發揮民營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即將開通運營
據新華社消息,經過4年的改擴建,北京豐臺站將於6月20日以全新面貌開通運營。改建後的北京豐臺站站房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設有32條到達出發線,32個客運站臺面。作為國內首座採用高鐵、普鐵雙層車場重疊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北京豐臺站形成了「頂層高鐵、地面普鐵、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將安排京廣高速鐵路,京滬、京九普速鐵路等多條線路的列車始發終到作業,運營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聲音教育部回應畢業生被就業:畢業證發放不得與籤約掛鈎
6月1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大學生就業和返鄉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劉培俊表示,原則上,有疫情的地區,高校所在城市連續7天及以上社會面無新發疫情,可組織校園招聘活動。
針對有個別高校存在強迫畢業生籤約問題,教育部回應稱,就業統計須嚴格執行「四不準」「三不得」。「四不準」就是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籤約掛鈎,不得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三不得」就是,不得不切實際向高校和學院提去向落實率具體指標,不得層層加碼向輔導員攤派就業任務,不得將單一的去向落實率指標,與就業工作人員或者輔導員的績效考核、評優等掛鈎。
#數讀2021年全國人均綜合用水419立方米 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5.8%
水利部近日發布2021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人均綜合用水量為419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為51.8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8.2立方米,耕地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為355立方米。與2020年相比,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5.8%和7.1%。
全國用水效率進一步提升,用水結構不斷優化。去年,全國降水量和水資源總量比多年平均值明顯偏多,大中型水庫和湖泊蓄水總體穩定;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9638.2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3%。
2021上海交通年報:早晚高峰擁堵指數上升 軌交佔客運總量近6成
6月17日,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2021年上海市綜合交通運行年報》。2021年上海工作日出行總量約5400萬人次/日。中心城快速路工作日平峰受限行政策調節有所改善,晚高峰道路運行壓力明顯增加,晚高峰擁堵指數已超過早高峰5%。城市客運(軌道、公交、輪渡、出租)日均客運量1658萬乘次/日,同比增長21%,相當於疫情前的86%。
針對2022年交通預判形勢,綜合交通年報表示,新冠疫情對市民生活和出行習慣產生了深刻影響,自駕車出行需求將會增加、非機動車出行距離有所延長。年內隨著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的增加,預計社會客車保有量的增速會有所加快,道路運行壓力有所增加。
#放榜中國政府透明度指數報告(2021):東部領跑西部跟隨,東部個別地區表現不佳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法學研究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發布《中國政府透明度指數報告(2021)》。報告圍繞決策公開、管理服務公開、執行和結果公開、政務公開平臺建設、依申請公開等方面,對48家國務院部門、31家省級政府、49家較大的市政府、120家縣(市、區)政府2021年開展政務公開工作的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報告指出,政府透明度排名與所在地區和經濟發展水平關係顯示,雖然政務公開水平整體而言呈現出東部領跑、中西部跟隨的特點,但部分西部地區的評估對象排名不低,東部個別地區表現不佳。
結果顯示,政務公開的地域發展不均衡現象突出。排名前20位的縣(市、區)主要集中於上海市(5家)、安徽省(5家)、浙江省(4家)、廣東省(3家)、北京市(2家)、山東省(1家)。上海市和安徽省也分別躋身省級政府前三名。
排名後20位的縣(市、區)則分別分布於江蘇省(6家)、雲南省(3家)、四川省(2家)、陝西省(2家)、河北省(2家)、湖南省(1家)、甘肅省(1家)、內蒙古自治區(1家)、寧夏回族自治區(1家)、廣西壯族自治區(1家)。江蘇省排名靠後的絕對數量及比例都較高,應引起重視。
#人事羅文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
6月17日下午,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領導幹部會議,宣布中央決定:羅文同志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
公開信息顯示,羅文生於1964年12月,湖南安仁縣人,北京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羅文曾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今年5月30日,在四川省委領導班子換屆選舉中,他當選四川省委副書記,至此番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