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敬業誠信作文
2023-07-07 00:35:23 1
誠信、愛國都是一種更美的,我們應該具備這些品質,做到誠信愛國。
愛國敬業誠信作文【篇一】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八個字的公民道德建設主題。這個主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緊扣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時代特徵,文字表述簡潔通俗,內涵豐富,具有很強實踐特色。
(一)愛國,就是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準則;就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包括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決維護,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歸屬認同,對實現中國夢的強烈期盼,對優秀民族文化的自豪,等等。愛國主義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之一。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
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賴以生存發展、和諧富裕的精神力量,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愛國主義精神是最能啟迪教育人、感召提升人的心靈情愫,無論時代如何發展變化,愛國主義精神總像一面旗幟,迎風招展,獵獵飄揚,愛國主義精神都將是一座豐碑,熠熠生輝,光照千秋。
自古及今,固原一直就是多個民族生息繁衍、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高地,無論風雲怎樣變幻,總有一種精神像高天上的祥雲始終浮現在這塊土地的上空,這種精神就是歸於一統、熱愛中華,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歷史上,這裡演繹過無數戍屯衛國、愛國奉獻的故事。近代以來,當中華民族處在危險的歷史關頭,固原回漢各族人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愛國主義激越華章。新中國成立後,固原各族人民的光榮愛國傳統得到極大調動釋放和弘揚提升。始終堅定地擁護黨的領導,始終熱愛家鄉獻身家鄉建設。回族群眾秉承「愛國是依麻尼(信仰)的一部分」的訓誡,珍視「愛國愛教」精神品格,自覺歸屬中華民族大家庭,形成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宗教和順的大好局面。
(二)敬業,就是敬仰和熱愛所從事的職業。核心是強調熱愛勞動、勇於奉獻,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具體包括:一是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二是履行法定義務,恪守職業道德;三是自強自立,創新創造;四是立足崗位,服務社會。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全社會形成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無論是實現偉大「中國夢」,還是建設新固原,敬業奉獻、熱愛勞動都必然是走向成功的通途。
勤勞敬業、創造奉獻是產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源泉。誕生在固原大地上的「三苦」精神、「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六盤山精神等就是勤勞敬業、創造奉獻的生動表現。把「敬業」作為公民道德建設主題的核心要素,對於固原的加快發展尤其重要。目前固原的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僅為60%多點,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其中,人均GDP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6527元,僅佔小康目標值31400元的27%。面對如此懸殊的差距,必須突出強調勤勞敬業、艱苦奮鬥,必須教育幹部群眾真正明白「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的道理。
把「敬業」作為公民道德建設主題的核心要素,又是營造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發展環境的有力抓手。實幹興業,實幹成事。對絕大多數公民來說,崗位普通、人生平凡,但只要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盡忠職守、善於創新,一樣能夠作出貢獻。黨員幹部必須做公民道德建設的示範者,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服務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踏實做人、實幹富民、勇於擔當。只要大多數社會成員都能夠立足本職、愛崗盡責、樂業奉獻,社會風氣必然更好,發展步伐必然更快。
愛國敬業誠信作文【篇二】
誠信友善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是陰雲遮不住的一片晴空,是巨大痛苦中的一劑良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面閃亮旗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是當代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毫無疑問要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立身,友善待人。
高爾基曾經說過,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一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正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大力宣揚的道德品質。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這讓我想到河南一位賣雞蛋的大哥,任慶河。他原來的店鋪拆遷了,他擔心拿著店裡雞蛋票的顧客找不到店家著急,因此在店鋪舊址一等就是三個月。這個看似平常的等待,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和讚譽,他也因而在網絡上被網民稱為「誠信雞蛋哥」。其實誠信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個人品質和一種契約精神下的道德垂範,更是一個可以改變現實的「技巧」。中國傳統文化講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誠信其實便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所以,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言出必行,誠信對己,誠信待人。
「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道德規範,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為善「的態度去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我們的生活都會充滿陽光。友善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最好法寶,說話和顏悅色、做事留有餘地、不與同學發生矛盾、原諒他人的過錯、主動承擔較為辛苦的工作等,這些都是做事友善的表現。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圍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圍充滿善良、寬容和溫馨的氣息……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同學以友善的態度與同學相處、與老師相處、與家人相處,共同營造一個心情舒暢、處處溫暖和諧的生活環境。
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整個校園都充滿著誠信、友善和諧的因子,讓我們的學校變得更加優秀,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誠信立身,友善待人」的人吧!
愛國敬業誠信作文【篇三】
「誠信、友善」,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基本規範和要求。這個主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緊扣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時代特徵,文字表述簡潔通俗,內涵豐富,具有很強實踐特色。
誠信:為人之本興國之基
誠信是人類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誠信的要義是真實無欺不作假、真誠待人不說謊、踐行約定不食言。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鄧小平爺爺曾說:「講信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具體來說,「誠」是尊重事實、真誠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忠於良心、信守諾言。「誠」是「信」之根,「信」是「誠」之用。
誠信是立身處世之道。誠信是人之為人的道德規定。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個人社會化的「初始原則」。人是通過「社會化」完成從生命體的自然人到具有社會角色的社會人轉化的。人的社會化,不僅要學習和掌握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學習社會交往的規則。其中,遵循不說謊、說話算數等誠信規則,則是每個人最早接受的規則教育之一。
誠信的實踐要求:
誠實勞動。誠信絕不只是單純的守約與履約問題,更是勞動創造的態度和品德問題。如果說勞動創造世界,那麼,只有誠實勞動才能創造出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和增強人們幸福感的美好世界。
真誠待人對己。誠信要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求實不騙人、對己不自欺,反對虛偽和欺騙。因此,誠信是忠於本心、真實無妄、信守承諾的態度和品行。按照真實要求為人做事,即為人實在、實誠,才會有好的工作作風和社會風氣;人們唯有信守約定、踐行承諾,才會心裡踏實有安全感、彼此信任有幸福感。
恪守諾言和約定。誠信要求人們遵守諾言、契約,反對毀約和違背諾言的行為。這裡所說的諾言和約定,既包括由人們自己承諾而引發的特定權利和義務,也包括國家法律、法規、政令、規章制度等規定的普遍權利與義務。
友善: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友善,是對人類以往友善理念的繼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條件下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價值準則,是我們建設和諧家園、實現民族夢想的重要精神條件和價值支撐。
謙敬禮讓、幫扶互助。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後己,保持謙虛低調。面對道德高尚、品質優秀的人,要虛心學習,做到見賢思齊;面對他人的過失、缺點,要設身處地給予體諒和包容,誠心誠意進行提醒和幫助。
志同道合、攜手奮進。友善之情往往生發於志趣相投的人們之間,因此人們常說「同志為友」,「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說友善意味著志同道合、友善的基礎是志同道合,那麼,在當代中國,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之「志」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同之「道」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珍惜資源、關愛自然。人類不僅生活在群體、社會中,而且生活在天地、自然中。人們在自身的生存發展中不僅要和他人、社會打交道,而且要和自然打交道。「愛人」與「愛物」密不可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們共有的生存家園。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同時就是尊重和保護他人他國的生存發展權利,就是尊重和保護子孫後代的生存發展權利,就是尊重和保護人類自己。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是一項匡正人心之舉,需要懲惡與揚善並舉。一方面,要對損人利己等傷風敗德行為採取多管齊下的治理、懲處措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護踐行友善品質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並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給予相應的支持和慰勉。概言之,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崇德向善氛圍,是有效培育、涵養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必備土壤。
以上是我對「誠信、友善」四字主題的理解,我也將此作為工作的標杆,時刻將四字主題銘記在心,無論是作為媒體人還是志願者,這都是指引我們走正確道路的明燈。只有積極號召和團結周圍的人都遵循四字主題去開展工作,我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設為之不遠。